夜寒江淨山含鬥。 起來搔首。 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 君知否。 亂鴉啼後。 歸思濃如酒。 ”公時在泉南簽幕,依韻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內翰移鎮宣城長篇,見集中。 比有《能改齋漫錄》載汪在翰苑,婁緻言者,嘗作“點絳唇”雲雲。 最末句,“晚鴉啼後,歸夢濃如酒。 ”或問曰:“歸夢濃如酒,何以在晚鴉啼後?”汪曰:“無奈這一隊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實,而改竄二字,殊乖本義。 嫩緑嬌紅,砌成別恨千千鬥。 短亭回首。 不是緣春瘦。 一麯陽關,杯送纖纖手。 還知否。 鳳池歸後。 無路陪尊酒。 鬱蔥佳氣。 天降麒麟瑞。 回首處,江城外。 一麾遺愛在,萬口歡聲沸。 人乍遠,危樓目斷天無際。 五馬徘徊地。 春色隨歸旆。 壽水緑,壺山翠。 風輕香篆直,日暖歌喉脆。 椒觴舉,人人盡祝千秋歲。 高樓目斷南來翼。 玉人依舊無消息。 愁緒促眉端。 不隨衣帶寬。 萋萋天外草。 何處春歸早。 無語憑欄桿。 竹聲生暮寒。 之。
及泉幕任滿,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雖知非當路意,而迫於君命,不敢俟駕,故寓意此詞。
道過分水嶺,復題詩云:“誰知不作多時別。
”又題崇安驛詩云:“睡美生習曉色催。
”皆此意也。
既而罷歸,離臨安有詞雲:“湖上送殘春,已負別時歸約。
”則公之去就,蓋蚤定矣。
鄰雞不管離懷苦。
又還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橋月館,水村煙市,總是思君處。
裛殘別袖燕支雨。
謾留得、愁千縷。
欲倩歸鴻分付與。
鴻飛不住。
倚欄無語。
獨立長天暮。 寒透小窗紗,漏斷人初醒。 翡翠屏間拾落釵,背立殘釭影。 欲去更踟躕,離恨終難整。 隴首流泉不忍聞,月落雙溪冷。 公嘗貽書臺官,欲著私史以謗時政。 蓋公之在泉幕也,嘗有啓賀李侍禦文會雲:“雖莫陪賓客後塵,為大廈之賀,固將續山林野史,記朝陽之鳴。 ”因是罷歸。 將離臨安,作此詞,所謂故園桃李,蓋指二侍兒也。 湖上送殘春,已負別時歸約。 好在故園桃李,為誰開誰落。 還傢應是荔支天,浮蟻要人酌。 莫把舞裙歌扇,便等閑拋卻。 時,嘗出以侑觴。
洪丞相適景伯為賦“眼兒媚”詞雲:“瀛仙好客過當時。
錦幌出蛾眉。
體輕飛燕,歌欺樊素,壓盡芳菲。
花前一盼嫣然媚。
灧灧舉金卮。
斷腸狂客,衹愁徑醉,銀漏催歸。
”倩倩先公而卒,四印居士有悼侍兒倩倩詩,其一曰:“蘭質蕙心何所在,風魂雲魄去難招。
子規叫斷黃昏月,疑是佳人恨未消。
”其二曰:“含怨銜辛情脈脈,傢人強遣試春衫。
也知不作堅牢玉,衹嚮人間三十三。
”四印於公為兄行,名泳,字宋永,徽廟時以童子召見,賜五經及第,官止郢州通守。
眉尖早識愁滋味。
嬌羞未解論心事。
試問憶人不。
無言但點頭。
嗔人歸不早。
故把金杯惱。
醉看舞時腰。
還如舊日嬌。 公之從弟童,士季其字也。以紹興戊午同榜乙科及第。有和章雲:“不忍更回頭,別淚多於雨。肺腑相看四十秋,奚止朝朝暮暮。何事值花時,又是勿勿去。過了陽關更嚮西,總是思兄處。” 薄宦各東西,往事隨風雨。
先自離歌不忍聞,又何況、春將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徵鴻去。
君嚮瀟湘我嚮秦,後會知何處。 羊,嘗遺示梅詞。 公依韻和之。 初公被召命而西過分水嶺,有詩云:“嗚咽泉流萬仞峰,斷腸從此各西東。 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 ”及公遭謗歸莆,趙丞相鼎先已謫居潮陽,讒者傅會其說,謂公此詩指趙而言,將不久復偕還中都也。 秦益公愈怒,至以嶺南荒惡之地處之,此詞蓋以自況也。 一枝雪裏冷光浮。 空自許清流。 如今憔悴,蠻煙瘴雨,誰肯尋搜。 昔年曾共孤芳醉,爭插玉釵頭。 天涯幸有,惜花人在,杯酒相酬。 幽香冷豔綴疏枝。 橫影臥霜溪。 清楚渾如南郭,孤高勝似東籬。 歲寒風味,黃花盡處,密雪飛時。 不比三春桃李,芳菲急在人知。 爾黃發,欲三壽之作朋;遺我緑琴,顧雙金之何報。 ”嘗邀公至五羊,特為開宴,令洪丞相適代為樂語雲:“雲外神仙,何拘弱水。 海隅老稚,始識魁星。 ”又寄調“臨江仙”以侑觴雲:“北斗南頭雲送喜,人間快睹魁星。 嚮來平步到蓬瀛。 如何天上客,來佐海邊城。 方伯娛賓香作穗,風隨歌扇涼生。 且須灧灧引瑤觥。 十年遲鳳沼,萬裏寄鵬程。 ”及高要倅滿,權帥置酒,令洪內相景盧邁作樂語,有雲:“三山宮闕,早窺雲外之遊;五嶺煙花,行送日邊之去。 小駐南州之別業,肯臨東道之初筵。 ”時二洪迭居帥幕下,又云:“欲遠方歆豔於大名,故高會勤渠於縟禮。 ”洪時攝帥司機宜。 玄冥司柄,雪敷南畝之豐登;庚嶺生輝,梅報東君之消息。 當一陽之來復,慶維嶽之降神。 某官節瑩冰霜,傢傳清白。 遐荒草木之細,皆知威名;調和鼎鼐之功,終歸妙手。 願乘𠔌旦,即奉芝函。 某望啓戟以趨風,適桑蓬之紀瑞。 自惟弱植,方沾雨露之深恩;強綴蕪辭,用祝椿鬆之遐算。 敢靳采覽,第切兢惶。 屑瑤飄絮滿層空。 人在廣寒宮。 已覺樓臺改觀,漸看桃李春融。 一城和氣,賓筵不夜,舞態回風。 正是為霖手段,南來先做年豐。 冷豔幽香冰玉姿。 占斷孤高,壓盡芳菲。 東君先暖嚮南枝。 要使天涯,管領春歸。 不受人間鶯蝶知。 長是年年,雪約霜期。 嫣然一笑百花遲。 調鼎行看,結子黃時。 其一曰,清樾纔十畝,炎陬別一天。 華堂依怪石,老木插飛煙。 長夏絶無暑,乘風幾欲仙。 心閑境自勝,底處覓林泉。 其二曰,意得壺觴外,心清杖屨間。 簿書休吏早,花鳥嚮人閑。 舊隱在何許,倦遊殊未還。 天涯賴有此,退食一開顔。 和者甚多 一徑叉分,三亭鼎峙,小園別是清幽。 麯闌低檻,春色四時留。 怪石參差臥虎,長鬆偃蹇拏虯。 攜筇晚,風來萬裏,冷撼一天秋。 優遊。 銷永晝,琴尊左右,賓主風流。 且偷閑,不妨身在南州。 故國歸帆隱隱,西昆往事悠悠。 都休問,金釵十二,滿酌聽輕謳。 風送清香過短墻。 煙籠晚色近修篁。 夕陽樓外角聲長。 欲去還留無限思,輕勻淡抹不成妝。 一尊相對月生涼。 章守三詠,所謂包公堂、清心堂、披雲樓,詩見集中。 熊羆入夢,當重九之佳辰;賢哲間生,符半千之休運。 弧桑紀瑞,籬菊泛金。 輒敢取草木之微,以上配君子之德。 雖詞無作者之妙,而意得詩人之遺。 式殫卑悰,仰祝遐壽。 楓嶺搖丹,梧階飄冷,一天風露驚秋。 數叢籬下,滴滴曉香浮。 不趁桃紅李白,堪匹配、梅淡蘭幽。 孤芳晚,狂蜂戲蝶,長負歲寒愁。 年年,重九日,竜山高會,彭澤清流。 嚮尊前一笑,未覺淹留。 況有甘滋玉鉉,佳名算、合在金甌。 功成後,夕英飽餌,相伴赤鬆遊。 山逐寒雲斷,天隨暮靄低。 稻畦迷上下,樵徑自東西。 故國存書劍,他鄉尚鼓鼙。 涓埃期補報,未敢卜幽棲。 錯認鬆負萬壑傳,又如急雨碎池蓮。 青燈孤館元無寐,況復溪聲到枕邊。 萬裏西風入晚扉,高齋悵望獨移時。 迢迢別浦帆雙去,漠漠平蕪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鳥樂,寒聲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關時事,不學楚人兒女悲。 董晁大策無今古,曾據竜頭拜未央。 天府帶頒腰覺重,露門茗賜齒餘香。 麻詞一掃千言就,玉節三持萬裏強。 自是中朝人第一,更將威信憺要荒。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三夏日遲心自急,百年恩重命還輕。 賈鬍久矣傳詩句,蠻長依然識姓名。 丹鼎刀圭應有在,願隨雞犬上蓬瀛。 海上曾聞屬國歸,歸來依舊壯心違。 風塵萬裏長為客,管庫三年不救饑。 尊酒欲謀良夜醉,庭花故就別時飛。 看君好刷衝天翼,莫遣江城過雁稀。 傢世唐蕭瑀,風流晉謝安。 胸中畜邱壑,筆下富波瀾。 耆舊謳歌惜,賓僚禮數寬。 龔黃初報政,飛詔忽江幹。 自此調元去,人今臥轍同。 棠陰閩嶺外,星傳浙江東。 四月黃梅雨,千山荔子風。 離亭獨歸處,回首意無窮。 涉獵愧醇儒,南州入幕初。 力疲三尺法,塵滿一床書。 不有劉寬恕,何堪阮籍疏。 纔微甘冗長,感激辱吹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