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注釋】 薄雨初寒:一作薄雨收寒
遠客一枝先折:一作倚馬何人先折?
煙橫水際:一作煙橫水漫
幾點歸鴉:一作幾點歸鴻
東風銷盡:一作東風消盡
已是經年:一作回首經年
音塵多絶:一作音塵都絶
枉望斷天涯:一作憔悴一天涯
①石州慢:原為樂府歌舞麯,後用作詞牌名。
②竜沙:指塞外。
③出關:汴京到臨城,中途須過白馬關。
④方寸:內心。
⑤“芭蕉”句:李商隱《代贈》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嚮春風各自愁。”丁香花蕾叢生,喻人愁心不解。
【賞析】 這首詞寫男女相思之情。據《能改齋漫錄》16記載,賀鑄曾眷戀一女子,久別後,這女子寄給賀鑄一首詩,“獨倚危欄淚滿襟,小園春色懶追尋。深恩縱似丁香結,難展芭蕉一寸心。”於是,賀鑄便寫了這首《石州引》。
上片主要寫景。小雨初晴,天氣微寒,一抹斜陽映照大地,遼闊曠遠的天宇之間已春意彌漫。作者寫的是初春的景緻。接下去“長亭”二句,用了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典。“柳”、“留”諧音,古人送別時多折楊相贈,以表依依相思之情。“長亭”指送別的地方。秦漢十裏置亭,叫作長亭,其後五裏有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別親友的餞別之處。“柳色纔黃”是典型的初春景物,柳條剛剛吐芽,望去一派嫩黃。“柳色纔黃”卻已“一枝先折”,這裏“先”字是耐人品味的。它讓人感到主人公在隱隱約約地埋怨着什麽,怨柳?怨人?或者都是。柳色纔黃就已折柳相別了,實在是太急迫,太不顧及有情人的心緒了。“先”字傳導出的是遺憾,是無奈,是一種依依難捨的情愫。接下去“煙橫”三句依然寫景。“東風”即春風。“竜沙”是地名,泛指塞外。春風吹拂,融盡塞外積雪,遠望水天一色;水天交融之處,一片煙霧繚繞,在這樣的背景上,映襯點綴着幾衹歸鴻。這樣的景緻,讓人感到一種春歸人未歸,鴻歸人未歸的感慨。讀到上片結句“還記出關來,恰而今時節。”我們突然被點醒了什麽,原來作者將眼前之景和當初與那位女子離別時的景緻融為一體了。
下片開首四句寫離別時的情景。“畫樓”,是雕飾華美的樓閣,這裏指餞別之所。“紅淚”暗用薛靈蕓之事。《拾遺記》中說,魏文帝(曹丕)所愛的美人薛靈蕓離別父母登車上路之時,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後世因而稱女子的眼淚為“紅淚”。畫樓之上,美酒佳餚,兩情相別,心上人垂淚清歌。這“頓成輕別”一句,嚮我們透露着無限的悔恨之意。接下去的詞句對這份悔恨、對無盡的相思表達得更為清晰、生動。“已是經年,杳杳音塵多絶。”“音塵”,原指聲音與塵埃,後藉指信息。離別已久,音信全無,這之中的愁苦到底有多少?正是“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清愁?”作者告訴我們“芭蕉不展丁香結”。這一句是耐人品味的。李商隱《代贈》詩云:“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嚮春風各自愁。”丁香結是指丁香的花蕾。“芭蕉不展”與“丁香結”的外在形態有個相似之處,那就是不舒展。李詩正是藉這相同而又相異的物象來寫有情人相思相憶而又不能相親相會的愁苦不堪。賀鑄情人的贈詩中也有句云:“深恩縱似丁香結,難展芭蕉一寸心。”賀鑄直用李商隱原句,同時又回應了情人的詩句,簡潔巧妙而又情深意切。“枉望斷天涯,兩厭厭風月。”“厭厭”,愁苦的樣子。結句一筆寫出了兩地的苦苦相思。
賀鑄不愧是個言情高手,這首愛情詩洋洋灑灑、款款道來,牽人心緒,令人回味無窮。(趙木蘭)
【賞析2】
上闋寫景,表露傷春傷別。“猶記出關來”兩句,提起下闋對“輕別”情境之追憶。經年而音信全無,正是內心新愁原因。愁心如丁香花蕾緊結,則是憔悴天涯的寫照。“兩厭厭”則將雙方的痛苦同時寫出。全詞情景文如水乳交融,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