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朱敦儒 Zhu Dunru  南宋   (1081~1159)
相見歡 Huan meet
聒竜謠
聒竜謠 guolongyao
雨中花(嶺南作)
水調歌頭(淮陰作)
水調歌頭 Shuidiaogetou
水調歌頭(和董彌大中秋) Shuidiaogetou And Dong Mi Great mid-autumn
水調歌頭(和海????尉範行之)
水調歌頭(對月有感)
水調歌頭 Shuidiaogetou
桂枝香(南都病起) Gui xiang From the South are sick
水竜吟 Shuilong Yin
水竜吟 Shuilong Yin
念奴嬌 Stories of
念奴嬌 Stories of
念奴嬌 Stories of
念奴嬌 Stories of
念奴嬌(約友中秋遊長橋,魏倅·邦式不預,作念奴嬌,和其韻) Stories of About You Mid-autumn swim Long bridge Wei Cui state-type is not pre- Stories of And the rhyme
念奴嬌(楊子安侍郎壽)
念奴嬌(垂虹亭) Stories of Chuihong booth
蘇武慢 Su Wu slow
木蘭花慢 Magnolia Huaman
木蘭花慢(和師厚和司馬文季虜中作) Magnolia huaman And division thick and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Season prisoner in the text for
洞仙歌 Dong Xiange
多首一頁
添聲楊柳枝 Tiansheng poplar osier
柳枝
柳枝

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
  江北岸,柳枝。
  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
  
  酒一杯,柳枝。
  淚雙垂,柳枝。
  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柳枝。

【注釋】 一作:
江南岸,江北岸。
折送行人無盡時。
恨分離。

酒一杯,淚雙垂。
君到長安百事違。
時歸

【賞析】   柳枝》,這個詞牌用得較少,這裏先要作點說明。《柳枝》就是《楊柳枝》,本是隋朝宮詞,到唐變為新聲。《詞譜》:“唐教坊麯名。按白居易詩註:‘楊柳枝,洛下新聲。’其詩云:‘聽取新翻楊柳枝’是也。……。”到宋,變而為詞,賦柳枝本意。《詞譜》:“按《碧雞漫志》雲:‘黃鐘商有楊柳枝麯,仍是七言四句詩,與劉、白及五代諸子所製並同,每句下各添三字一句,乃唐時和聲,如《竹枝》、《漁父》今皆有和聲也。……’今名《添聲楊柳枝》……。”宋詞見於《梅苑》及《樂府雅詞》者,皆作楊柳枝,一名柳枝。可見此調在其演變過程中,由於添加和聲,句型由整齊變參差,如朱敦儒這首四十四字的《柳枝》,當是《添聲楊柳枝》的別調。
  
    這首《柳枝》是一首女子送別詞,寫一個女子送丈夫上京求取功名時的心情。唐人有折柳送別的習慣,所以柳枝與離別總是聯繫在一起,甚至代表離別。這首詞中的柳枝,就是代表離別的,同時又是作為和聲加入詞中的。和聲字可以沒有意義,衹起和聲作用;也可以有意義。這首詞中的“柳枝”是聲義兼有的。
  
    江南岸,是女子送別的地方。江北岸,是丈夫要去的地方。丈夫要渡江北去,江邊多楊柳,所以楊柳又與送別的地方景色有密切關係。女子在送別時見到江邊楊柳依依,眼前的景色更勾起了她的離愁別恨。前兩句是女子在說:我來到江南岸邊送你啊,我們要分別了;你要渡江北去了啊,我們要離別了!江南江北,一水盈盈,隔斷鴛鴦,南北分飛。眼前的江水就是天上的銀河。女子怎能不感到內心痛苦呢!痛苦之極,轉而埋怨柳枝,老是千百次地折柳送行,無休無止,什麽時候才能不折柳枝呢?清代大詩人王士禎有兩句詩寫出了同樣的心情:“灞橋兩岸千條柳,送盡東西渡水人。”(《灞橋寄內》)。雖有東西、南北之不同,而怨別心情則是一致的。上片歇拍,這女子幹脆直抒胸臆:“恨分離!”恨儘管恨,分離還是要分離。女子的感情逐漸趨嚮高潮。
  
    下片寫女子嚮丈夫敬酒泣別。留是留不住了。“悲歡離合一杯酒”。女子難過地對丈夫說:“請您喝下這懷酒吧,我們要分離了。我眼淚雙垂,難分難捨。”這位女子的感情發展,出於一般人的意料之外,她不是在臨別時說幾句吉利話,祝丈夫到京城一帆風順,春風得意,反而希望丈夫到京城百事不利,事與願違。這豈不是太不合情理了嗎?其實不然,她深知如果丈夫到京城吉星高照,官運亨通,那還不知道要停留到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呢。為了使丈夫能早日回傢,夫妻團聚,親親熱熱過日子,她寧願丈夫到京百事無成,失意而歸。當功名富貴與愛情發生矛盾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她是多麽地珍惜愛情,輕視富貴,表現了她真純高潔的可貴品質。與蘇秦的妻子大不一樣。在王昌齡的《閨怨》詩中早曾寫過:“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位閨中少婦是重愛情而輕封侯的。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有一首詩:“一枝花對足風流,何事人間萬戶侯?生把黃金買離別,是儂薄幸是儂愁。”(《寄聰娘》)更是切中了女子的心理,寫得深刻而又細緻。
  
    這首詞中“柳枝”重複出現六次,這一方面是作為和聲,適應音樂的需要;另一方面,柳枝也意味着離別,六次出現,猶如重章疊句,一唱三嘆,回環往復,起到了深化離別之情的作用,渲染了離別的氣氛,強化了詞的藝術感染力。(王儼思)



【北美枫文集】柳樹
編輯者: 白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