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杜荀鹤 Du Xunhe  唐代   (846~904)
春宮怨 A Sigh in the Spring Palace
訪道者不遇 Interview road person fail to achieve one's success
送人遊吳
送陳昈歸麻川 Chen Hu sent return Asakawa
出山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
浙中逢詩友
送友遊吳越 You send Yue Yu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to help a joint cause Antifeverile dichroa root Sector to return Have sent
經廢宅 The residential waste
登天台寺 ascend Temple roof
途中春 Spring on the way
入關歷陽道中卻寄捨弟 Entry into Li Yang Road, was sent Shedi
贈歐陽明府 present Surname Ming House
贈臨上人
題戰島僧居(在江之心)
別衡州牧 Do not balance a governor or magistrate in ancient China
送人遊江南 To see (or walk) someone home swim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遊茅山
讀友人詩捲 read Friend Poetry volumes
寄從叔
寄李溥 Send Li Pu
郊居即事投李給事 Rural home that is a matter Touligeishi
寄詩友 Send a poet friends
題田翁傢 Tian Weng title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小鬆

杜荀鹤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賞析】   這首小詩藉鬆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鬆,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鬆是由剛出土的小鬆成長起來的。小鬆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鬆》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裏”──小鬆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裏”。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鬆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嚮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鬆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鬆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衹是暫時的,相對的,隨着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大。不是麽?──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鬆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鬆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啓後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鬆從“刺頭深草裏”到“出蓬蒿”,衹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衹有關心、愛護小鬆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鬆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裏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鬆,後一個指大鬆。大鬆“凌雲”,已成事實,稱贊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鬆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纔是有識見,纔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鬆看成是棟梁之材的,有多少小鬆,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鬆,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裏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裏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裏的“小鬆”,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由於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鬆的描寫,精煉傳神;描寫和議論,詩情和哲理,幽默和嚴肅,在這首詩中得到有機的統一,字裏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何慶善)



【北美枫文集】松樹

【資料來源】 693_52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