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郭沫若 Guo MoRuo  现代中国   (1892~1978)
鳳凰涅槃 phoenix nirvana,bana
女神 deity
女神之再生 Deity S breeding
湘纍 Xiang tired
棠棣之花 Tang di Flower
天狗 Tengu
心燈 Heart Lamp
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 Luzhongmeihengheng Think fondly of motherland mar one's [sb.'s] mood
無煙煤 anthracite
日出 morn
晨安 Chen An
筆立山頭展望 Stand erect hilltop envisage
浴海 Bath Sea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establish In the depths of the earth Edge Number allocation
三個泛神論者 3 pantheist
電火光中 electricity Firelight within
地球,我的母親! Globe my mama
雪朝 Korean Snow
登臨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光海 Light sea
梅花樹下醉歌 Mumeplant japanese Tree Drunk song
演奏會上 Concert ascending
夜步十裏鬆原 Night-step Miles Village Matsubara
我是個偶像崇拜者 me A matter of idolater
多首一頁
現代詩 Modern Poetry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象是閃着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象是點着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夠騎着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

【朗誦者】 遠山青青

【賞析】 湛藍的夜空,街燈與明星交相輝映,說不清哪是街燈、哪是明星。詩的開頭,巧妙地以街燈和明星互喻,隨着迤邐遠去的燈火和繁星,把讀者引入“那縹渺的空中 ”,頓覺天上人間渾然一體。這樣,第二節就自然而然聯想到天上“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接着,進一步馳騁想象的翅膀,具體描繪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奇就奇在這裏陳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然而究竟有哪些珍品和奇物呢?詩人沒有—一細說,恰好留給讀者去細細尋味。在一片繁華的“天街”上,詩人更關心的顯然是此間人們的生活狀況。因而詩的第三、四節,便藉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提着燈籠在天街閑遊,以印證他們生活的幸福自由。誰都知道,在原來的神話中,牛郎與織女扮演的是悲劇故事,他倆一在天河之東,一在天河之西,每年衹有一次“鵲橋會”;而在本詩裏,這一對情侶的面目已經煥然一新,他倆騎着牛兒過銀河、遊天街,無拘無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這一改動推陳出新,體現了詩人大膽的想象和對幻美的追尋,反襯出他對醜惡現實的不滿和衊棄。發人深思的是,天上的市街本是神異的幻境,詩人卻把自己的願望當作活生生的實景來描繪,而且寫得如此真切。容不得半點懷疑。詩中還反復運用肯定性詞語“定然”,更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執著追求。這一切,洋溢着浪漫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郭沫若獨特的藝術個性。

自由與光明的夢幻——百年新詩百首選讀[1]
作者:山城子

選: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着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着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着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着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麥剋昂、羊易之等。四川樂山人。青年時代曾留學日本。“五四”運動後積極從事文化革命活動。1921年出版的詩集《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同年與鬱達夫、成仿吾等創建文學團體創造社。主要詩集有《女神》、《星空》、《瓶》、《前茅》、《戰聲集》、《蜩螗集》、《新華頌》、《駱駝集》等。

讀:
逝去的讀書時代,選入課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這首詩,給了我最初的奇思妙想的享受。同時也不知啓迪了多少少年,走上了業餘詩歌道路。反正,我總覺得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首先,他的語言藝術珠子般明亮在第一節。燈與星的兩相互喻,已經沒法拿來別的更貼切整齊的排偶句了,簡直就像穿着一樣的孿生姊妹。還有“無數”的反復,“明星”“街燈”的復沓與回環,加上“遠遠”的疊詞,和“明星”的疊韻,都極大地柔媚了詩歌應有的樂感。僅僅四行而八用積極修辭,卻又不着痕跡,天然渾成。這實在是漢語新詩的很標準的詩節。
當然,這樣積極的修辭後三節還有慣性的蜿蜒。比如“定然”的多次反復,比如疊詞“淺淺”,比如“流星”喻成“燈籠”,比如“縹緲”雙聲的出現。但,可以標榜詩史的卻是先生奇思妙想的浪漫,其筆法可上溯到《離騷》,想及汨羅河畔那位可敬的高冠,也是“天姥吟留別”那樣馳騁想象的風範。

更值得學習的是詩旨。那時詩人還是個青年,正在東瀛留學。他心中裝着祖國的悲苦與黑暗,於是藉助傢喻戶曉的傳說,畫出了理想的社會樂園。王母娘娘肯定是被打倒了,天河纔可心地變得淺淺,有情人不再受到監視與限製,竟閑步天街,牽着牛兒往返。這與二十年代中國水深火熱的現實,形成了怎樣的對比與夢幻啊!
這詩發表於一九二一年。同樣夢幻着自由與光明的,還有十幾個人坐上了南湖的遊船。待詩人也坐上這個船,船已行在南昌,陡然挂起了武裝的大帆。之前的大恐怖殺了太多的人,製造了太多的慘案,先生卻銳意追求光明,是何等的執着與勇敢!

2012-7-25於黔中
 



【北美枫文集】現代詩歌三百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