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一頁 |
【賞析】 這首詞下片語及“閶門”和“江南”,閶門,是蘇州的西城門,想必是指賀鑄曾長期居住過的蘇州。可上片開首提到的“九麯池”頗有些費解。蘇州並無九麯池。《建康志》雲:九麯池“在臺城東宮城內,梁昭明太子所鑿。”而長安有麯江池,為都中第一勝景,開元、天寶年間上巳日(三月初三)遊人云集,盛況空前。五代後蜀花蕊夫人宮詞雲:“竜池九麯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花蕊夫人寫的是蜀中。其實讀詞不必處處指實,賀鑄是個善於融匯前人詩句詩意的高手。建康有九麯池,長安有麯江池,蜀中有所謂竜池九麯,賀詞中的九麯池當是指京都汴京的遊覽勝地,是意指,非實指。
“九麯池頭三月三,柳毿毿。”毿毿,形容枝葉細長的樣子。三月三,古稱上巳日,是人們春天水邊飲宴遊玩的節日。其實一讀到這裏,就讓人想起杜甫《麗人行》裏的詩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文學作品中常有以少總多的效果,在這裏賀鑄用“九麯池頭三月三”這樣的詞句,調遣着杜詩所鋪敘極寫的麯江水邊麗人踏青的壯觀。藉着讀者的聯想,賀鑄輕而易舉地將杜詩的意境拽到了讀者面前,柳絲搖曳,美女如雲。接下去“香塵撲馬”兩句再寫京都上巳日的盛況。香塵,指女子走路踏起的塵土。涴,污染。這裏作者寫出遊人之多,寫出遊興之濃。一切都顯得紛芳雜亂,也顯得熱鬧非凡。
下片寫江南春景。苦筍、鰣魚乃江南美味,佐酒佳餚。王安石《後元豐行》詩云:“鰣魚出網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歐陽修《離峽州後回寄元珍表臣》詩云:“荻筍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共杯盤。”這美味佳餚足以引起人對江南的懷念。這種懷念又讓人想起晉代的張翰。時政混亂,翰為避禍,急欲南歸,於是托詞見秋風起,思故鄉菰菜、蓴羹、鱸魚膾,辭官歸吳。賀鑄此時是否也如張翰一樣急於南歸,我們不清楚,但於“夢江南”中透露着的畢竟是思歸的情愫。結句將這種情愫表達得更為清晰。春日黃昏,晚風恬靜,歸舟點點,悠然落下白帆。這是一幅美麗的江南水鄉圖畫,讓人想起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漁舟唱晚”。“落歸帆”三字,用語淡淡,造景淡淡,心緒似也淡淡,然而於淡淡之中分明有着一份濃濃的鄉思。
這首小詞的結構是獨特的。上片寫京都春景,下片寫江南春景。上片語言絢麗,下片語言淡雅。作者對兩處春景都有着一份愛意,但對於江南的傾心更是顯而易見的。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復雜而又微妙的。(趙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