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无名氏 Mo Mingshi  唐代  
明月湖醉後薔薇花歌 Bright moon Lake To drink Rose cantus
春二首 Spring 2
夏 Summer
秋 autumn
鼕 Winter
雞頭
紅薔薇(一作莊南傑詩) Red rose 1 for Zhuang najie poem
斑竹簟 speckle Bamboo bamboo mat
聽琴 Cheonggeum
石榴 pomegranate
秦傢行
小蘇傢
斑竹 mottled bamboo
天竺國鬍僧水晶念珠
白雪歌 Snow Song
琵琶 lute
傷哉行 Injury zai Line
留贈偃師主人
長門 changmen
宴李傢宅
長信宮 Changxin Palace
驪山感懷
絶句 Quatrains
聽唱鷓鴣 More songs francolin
多首一頁
古詩 ancient style poetry
雜詩

无名氏


  舊山雖在不關身, 且嚮長安過暮春。
  一樹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屬何人?

【賞析】   讀這首詩使人聯想到唐代名詩人常建的另一首詩:“傢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恐逢故裏鶯花笑,且嚮長安過一春。”(《落第長安》)兩首詩不但字句相似,聲韻相近,連那羈旅長安、有傢難回的心情也有共通之處。
  
    然而二詩的意境及其産生的藝術效果,又有着極為明顯的不同。
  
    那位名詩人寫的是一個落第的舉子羈留帝京的心情,具體情事交代得過於落實、真切,使詩情受到一些局限。比較而言,倒是這位無名詩人的“雜詩”,由於手法靈妙,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舊山雖在不關身”,也就是“傢園好在尚留秦”。常詩既說到“長安”又說“留秦”,不免有重複之纍;此詩說“不關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卻多表達一層遺憾的意味,用字較洗煉。
  
    “且嚮長安過暮春”與“且嚮長安過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傢難回。常詩卻把那原委一古腦兒和盤托出,對傢園的思念反而表現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後的沮喪;《雜詩》作法正好相對。詩人割捨了那切實的委一古腦兒和盤托出,對傢園的思念反而表現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後的沮喪;《雜詩》作法正好相對。詩人割捨了那切實的具體情事,而把篇幅讓給那種較空靈的思相情緒的刻畫。
  
    “一樹梨花一溪月。”那是舊山的景色、故鄉的花。故鄉的梨花,雖然沒有嬌嬈富貴之態,卻淳樸親切,在飽經世態炎涼者的心目中會得到不同尋常的珍視。雖然衹是“一樹”,卻幽雅高潔,具備一種靜美。尤其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樹梨花簡直象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三句不僅意象美,同時具有形式美。“一樹梨花”與“一溪月”的句中排比,形成往復回環的節律,對表達一種回腸蕩氣的依戀懷緬之情有積極作用。從修辭角度看,寫月用“一溪”,比用“一輪”更為出奇,它不但同時寫到溪水,有一箭雙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攬結的月色,寫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動形象。
  
    這裏所寫的美景,衹是遊子對舊山片斷的記憶,而非現實身歷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時節,舊山的梨花怕又開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靜聽溪小潺湲,就象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這一切都“雖在不關身”了。“不知今夜屬何人?”總之,是不屬於“我”了。這是何等苦澀難堪的心情啊!花月本無情,詩人卻從“無情翻出有情”。這種手法也為許多唐詩人所樂用。蘇頲的“可惜東園樹,無人也著花”(《將赴益州題小園壁》)、岑參的“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詩後聯與蘇、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寫眼前景,乃是寫想象回憶之境,境界較空靈;一是不用陳述語氣,而出以設問,有一唱三嘆之音。
  
    《雜詩》不涉及具體情事,而它所表現的情感,比常建詩更深細,更帶普遍性,更具有興發感動的力量,能在更大範圍引起共鳴。這恰如清人吳喬所說:“大抵文章實做則有盡,虛做則無窮。雅、頌多賦是實做,風、騷多比興是虛做。唐詩多宗風、騷,所以靈妙。”(《圍爐詩話》)
  (周嘯天)



【北美枫文集】梨花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