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辛弃疾 Xin Qiji  宋代   (1140~1207)
清平乐·村居 Qingping yue Murai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The west point on the horizon where the sun _set_s the moon's reflection on a river Night walk Yellow sand Road
鹧鸪天·代人赋 Partridge days Fu generation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 Tone of the south Teng Jingkou North-solid building Are pregnant
青玉案·元夕 Qing yuan Lantern Festival
祝英台近·晚春 Lovers Near late spring
满江红 Azolla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Shuilong yin Teng jian Kang delightful Pavilion
摸鱼儿 Mo Yuer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Congratulate benedict Do Shigeyoshi 10 Younger brother
河渎神 River profaneness
最高楼 top floor
太常引 Too often lead
南歌子 Southern Poems
摸鱼儿 Mo Yuer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Mo yuer Tide Upper lobe prime minister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s poem with Lake New home Will become
沁园春(送赵江陵东归,再用前韵) s poem sent Zhao Jiangling East return Resume Former rhyme
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 Shuilong yin To Korea Nanjian Shang shu Jiachen-year-old life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Shuilong yin Teng jian Kang delightful Pavilion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Azolla He Wangxuan Zi Hunan bandit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Azolla DPRK sent to Tom Suit oneself Return Jintan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Azolla Li Zheng of Tixing delivery Shu
多首一页
古诗 ancient style poetry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
  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
  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赏析】   淳熙十五年(1188),陈亮拜访辛弃疾,两人同游鹅湖,相聚十天。其间,两人互相唱和,各写了三首词,其内容都离不开抗金这件事。本词题目说“用前韵”,指的是他写给陈亮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的韵。杜叔高,名斿(yóu游),与辛弃疾、陈亮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上片赞扬杜叔高的诗,同情他在诗中流露的郁郁不得志的心情。“细把君诗说”开门见山,说明以下对“杜诗”展开评论。“恍余音”三句,称赞杜叔高的诗象神奇美妙的音乐,在寥阔的天空和原野回旋。“钧天”,指钧天广乐,古代传说中天上的音乐;“膠葛”,广阔的样子。“千丈阴崖尘不到,唯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这几句则是形容“杜诗”的风格严峻、清冷。词人对杜叔高的诗的评价很高,难免有些“过誉”,但他欣赏杜的才华,与他的友情真挚,由他的诗想到他命运乖蹇,怀才不遇,却是很自然的事。“自昔佳人多薄命”以下五句,用汉武帝金屋藏娇,后来阿娇失宠,黜居长门宫的典故,以陈阿娇受冷落,来比喻杜叔高不得志。应该说,杜叔高的文才与声望,即使在当时,也不能和辛稼轩、陈同父相提并论,但他们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理想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就有共同的语言,这一点,在下片表现得更为明朗。
  
    过片之后,由对杜叔高的鼓励着笔,渐渐转入对国事的感慨,使这首酬答友人的词主题深化,意境扩大,成了感情激越、音调高昂的爱国主义篇章。
  
    “去天尺五君家别”一句,颂扬杜叔高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与他人不同。“去天尺五”,见《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指的是唐代长安城南韦氏和杜氏都是世代相传的贵族,两家都离皇帝很近。“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三句,进一步对杜叔高的鼓励。“乘空”,升上天空;“鱼龙”,古代有鱼化龙,龙飞升的传说;“惨淡”,言辛苦经营,杜甫《送从弟赴河西判官》诗有“惨淡苦士志”的句子;“风云开合”即风云变化。这里说,杜叔高只要经过艰苦努力,政治上一定会有好机遇,是会飞黄腾达的。不妨设想,本词的思路就此发展下去,通篇全是朋友间酬答勉励、抒写友情,也不失为好词。但本词的思想艺术价值远不止此。
  
    辛弃疾对祖国的山河破碎耿耿于怀,在给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写赠词时,又很自然地想起了令他痛心疾首的国家大事。“起望衣冠神州路”两句笔锋陡转,他想起了沦陷多年的中原,似乎看到烈烈白日照射着为国捐躯的战士们逐渐销蚀腐朽的白骨。“衣冠”,这里借代文明。“叹夷甫诸人清绝”是对南宋统治集团中那些崇尚清谈、脱离实际的人的讽刺。“夷甫”,西晋宰相王衍,字夷甫,匈奴起兵侵犯西晋时,由于他清谈误国,丧失了很多国土。“清绝”,清高极了。本句用“叹”字领起,是惋叹之意,明写“夷甫”,实指南宋统治集团中那些空谈误国的人。
  
    “夜半狂歌悲风起”,是心境描写,也是感情的抒发。词人感伤国事,无法自抑,乃至半夜里唱起歌来,即所谓“长歌当哭”,“狂”字说明词人愤怒已极,近乎疯狂,“悲”字是说,由于心情懊丧,听着风声也在悲鸣。“听铮铮,阵马檐间铁。”烦恼时,听到屋檐下悬挂的铁马撞击声,更添凄凉。“南共北,正分裂。”结尾两句,直接点明他的心事,他气恼、烦躁、愤怒的原因,就是国土的分裂。结语令人想见词人写作此词时怒发上指的气概。
  
    当代学者夏承焘说辛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借以评价本词,也未尝不可。这说明辛弃疾爱国词共具的一种豪放风格。(王方俊)


编辑者: 白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