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tus Cartesius | |
勒内·笛卡尔 | |
笛卡儿 | |
|
生平
1596年,笛卡尔出生在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拉海(现改名为笛卡尔以纪念这位伟人)。他出身于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Joachim是雷恩的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1岁多时母亲患肺结核去世,而他也受到传染,造成体弱多病。母亲去世后,父亲移居他乡并再婚,而把笛卡尔留给了他的外祖母带大,自此父子很少见面,但是父亲一直提供金钱方面的帮助,使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追求自己的兴趣而不用担心经济来源问题。
1606或1607年,笛卡尔进入位于拉弗莱什的耶稣会的皇家大亨利学院学习。在那里,他学习到了数学和物理学,包括伽利略的工作。1616年12月毕业后,他遵从他父亲希望他成为律师的愿望,进入普瓦捷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业士学位和文凭。毕业后笛卡尔一直对职业选择不定,又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1618年,笛卡尔加入荷兰的拿骚的毛里茨的军队。但是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了停战协定,于是笛卡尔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学习数学。
在笛卡儿的时代,拉丁文是学者的语言。他也如当时的习惯,在他的著作上签上他的拉丁化的名字——Renatus Cartesius(瑞那图斯·卡提修斯)。正因为如此,由他首创的笛卡儿坐标系也称卡提修坐标系。
笛卡尔对结合数学与物理学的兴趣,是在荷兰当兵期间产生的。1618年11月10日,他偶然在路旁公告栏上,看到用佛莱芒语提出的数学问题征答。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并且让身旁的人,将他不懂的佛莱芒语翻译成拉丁语。这位身旁的人就是大他八岁的以撒·贝克曼。贝克曼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有很高造诣,很快成为了他的导师。 4个月后,他写信给贝克曼:“你是将我从冷漠中唤醒的人……”,并且告诉他,自己在数学上有了4个重大发现。1619年9月,他去到了法兰克福,在那时他宣称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任何算术或几何问题。但笛卡尔认为基于所有学科的基础都是哲学,而哲学没有任何确定性,所以他要先在哲学建立确定性的基础。笛卡尔意识到任务是艰巨的,“那时我只有二十三岁,我想只有等到更成熟的年纪,在长时间的准备之后才可以去尝试完成这个任务。”实际上到1628年后他才开始建立他的准则。
1621年笛卡尔退伍。
1622年,当他26岁时,笛卡尔变卖掉父亲留下的资产,用4年时间游历欧洲,其中在意大利住了2年,随后迁住于巴黎。他在巴黎结识了马兰·梅森,梅森在1624和1625年出版的两部论战作品,既反对放纵派也反对怀疑主义。后来笛卡尔的《沉思集》就是专门讨论这两个主题的。离开巴黎后,梅森依然随时向他通报论战的进展。
因为在当时的法国教会势力庞大,不能自由讨论宗教问题,因此笛卡尔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尔致力于哲学研究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形而上学的沉思》(Méditations métaphysiques)和《哲学原理》(les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等,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1629年,笛卡尔开始写一部作品,想构建能解释所有自然现象的统一学说。第一部分名为《世界》,第二部分名为《论人》。《世界》中包含了地动说的假设,他本计划1633年将初稿寄给梅森,但他听到伽利略宣扬地动说被监禁的消息,因为害怕遭受同样的命运,他在34年放弃了出版。该作品在他去世才得以出版。
1639年11月笛卡尔开始写作《沉思集》,于40年完成,几个月后他5岁的女儿弗朗辛因热病去世。
1649年笛卡尔受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担任女王的私人教师,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到肺炎,在1650年2月去世,享年54岁。
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禁令,替代当时在法国开始流行的艾萨克·牛顿世界体系。
宗教信仰
笛卡尔的宗教信仰在学术圈中一直被严格地争论着。他声称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天主教)徒,以及“沉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但是在他自己的时代,笛卡尔被指控宣扬秘密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信仰。与他同时代的布莱兹·帕斯卡说,“我不能原谅笛卡尔;他在其全部的哲学之中都想能撇开上帝。然而他又不能不要上帝来轻轻碰一下,以便使世界运动起来;除此之外,他就再也用不着上帝了。”
斯蒂芬·高克罗格的笛卡尔传记中写到,“他作为一个天主教徒有着很深的宗教信仰,并一直保持到他死的那一天,并带着坚定的,热情的探索真理的渴望。”在笛卡尔死于瑞典后,克里斯蒂娜女王放弃了她的王位转信罗马天主教(瑞典法律要求统治者是新教教徒)。她一直联系的仅有的天主教徒就是笛卡尔,他曾是她的个人家庭教师。
哲学思想
笛卡尔在哲学方面影响力很大,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他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事实上,他在形而上学、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都有很大贡献,影响力至今。
笛卡尔方法
-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 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
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尔认为,人类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觉更可靠。例如,他认为数字、物理定律这类超出感官的实在是通过理性思考得知的,是无法通过感官认识的。他在“第一个沉思”中提出人无法完全区分睡梦的经验与清醒的经验,从而怀疑了感官,反驳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经院哲学家“一切思想来源于感觉”的观念。
笛卡儿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我们并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所不能怀疑的是“我们的怀疑”。意指:我们无法去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件事时的“怀疑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是有真实性的,并非虚假的产物。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他却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尔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尔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来让我们得到这个概念。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尔继续推论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之前的恶魔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骗人们,因此借由不断的怀疑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经由证明过后的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即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尔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尔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对数学和历史贡献
笛卡尔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尔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整合。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尔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尔引入了坐标系以及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尔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基石。他创新地将几何图形‘转译’代数方程式,从而将几何问题以代数方法求解,这就是今日的解析几何(或称“座标几何”)。 此外,现在使用的许多数学符号都是笛卡尔最先使用的,这包括了已知数a, b, c以及未知数x, y, z等,还有指数的表示方法。他还发现了凸多面体边、顶点、面之间的关系,后人称为欧拉-笛卡尔公式。还有微积分中常见的笛卡尔叶形线也是他发现的。
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尔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尔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尔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的原始形式(笛卡儿所定义的动量是一标量,不是向量,因此他的动量守恒原理后来也被证明是错误的)。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他还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彩虹现象,并且通过元素微粒的旋转速度来分析颜色。
在心理学方面,笛卡尔也是有所贡献的。 他的观点和重大发现,对后来心理学颇有影响。他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理论著名的代表。他的反射和反射弧的重大发现,为“动物是机器”的论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提出,反应----刺激的假设。但是笛卡尔的反射概念是机械性的,他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没有心灵,人是有心灵的,这样的推断是二元论的典型表现。另外,心神交感论也是笛卡尔在身心关系上二元论的又一典型表现,他认为,人的肉体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心灵和人体即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他认为人的原始情绪有六种: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其他的情绪都是这六种原始情绪的分支,或者组合。 笛卡尔的二元论心理学思想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具有推动和进步作用的,他利用二元论摆脱了神学对科学的绝对控制,将人们的思想引导至理性思维和具体研究上,所以,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琐事
此章节的准确性有争议。 |
笛卡尔死后坟墓遭盗墓贼挖掘,其头骨几经易手现存于法国巴黎夏乐宫人类博物馆。
笛卡儿坚决否认他与德国玫瑰十字会之间的关系,他所留下的相关文件中却有许多巧合,他不承认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当时的教会打压。
笛卡儿将早期在整合几何与代数的研究与贝克曼一同分享,且曾说:“如果有机会,你不嫌弃用到我的研究或想法时,你大可表示那是你的想法。”这只是他过于客气与谦虚的态度罢了,但贝克曼却真的当作是自己的功劳。这使笛卡儿备受侮辱,所以他谴责贝克曼的“愚蠢和不学无术”。
同行评审(peer-review)的制度渊源于笛卡儿。在《第一哲学沉思集》出版前,Mersenne 收到委托手稿后,将其发给多位哲学家与神学家阅读;随后收到了六组反对意见,这些《反驳》与笛卡儿所作的《答辩》被收录在书中的附录一同印行,为历史上最早的同侪评论。
著作
- 1618. Musicae Compendium. 笛卡尔为其早期合作者撰写的关于音乐理论和音乐美学的论文, Isaac Beeckman (去世后第一版,1650)。
- 1626–1628. Regulae ad directionem ingenii (《指导心灵的规则》)。 不全。逝世后第一版是1684年的荷兰语翻译版,拉丁原文在1701年阿姆斯特丹出版 (R. Des-Cartes Opuscula Posthuma Physica et Mathematica)。Giovanni Crapulli编辑的最好的批判的版本,包括了1684年荷兰语的翻译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6)。
- 1630–1631.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ar la lumière naturelle (英文译名:The Search for Truth),是未完成的对话集,1701年发表。
- 1630–1633. Le Monde (《The World》) and L'Homme (《论人》)。笛卡尔第一部系统论述他的自然哲学的作品。《论人》在其死后,1662年用拉丁语发表;《论世界》1664年。
- 1637. Discours de la méthode (《谈谈方法》)。 介绍其作品Essais,包括了Dioptrique,Météores和Géométrie。
- 1637. La Géométrie (《几何学》)。 笛卡尔在数学方面的主要作品。英语版由Michael Mahoney翻译 (New York: Dover, 1979)。
- 1641. 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第一哲学沉思集》),拉丁语版亦作Metaphysical Meditations。1642年发表第二版,包括了反驳和答辩,和Letter to Dinet(《给迪内的信》)。Luynes的Duke翻译出法文版,可能未经笛卡尔审查,1647年发表,包括了 反驳和答辩。
- 1644. Principia philosophiae (《哲学原理》),拉丁教科书,笛卡尔最初的目的是用此书来替代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经院哲学教科书。法文翻译Principes de philosophie,翻译者Claude Picot,笛卡尔审核,1647年以给波黑米亚的伊丽莎白公主的信为序言。
- 1647. Notae in programma (英语:Comments on a Certain Broadsheet)。笛卡尔信徒Henricus Regius给笛卡尔的回信。
- 1648. La description du corps humain (《人类身体的描述》),笛卡尔死后由Clerselier在1667年发表。
- 1648. Responsiones Renati Des Cartes... (《与波尔曼的对话集》,英语:Conversation with Burman)。用问答形式呈现与Frans Burman在1648年4月16日的对话。1895年重新发现,1896年发表。批注后的双语版本(拉丁语原文、法语译文)由Jean-Marie Beyssade编辑,1981年发表。(Paris: PUF)。
- 1649. Les passions de l'âme (《灵魂的激情》)。关于伊丽莎白公主》
- 1657. Correspondance (三卷本: 1657, 1659, 1667)。笛卡尔的遗嘱执行人Claude Clerselier发表。1667年的第三卷是最全的。但是Clerselier忽略了许多关于数学的资料。
2010年11月,之前未知的信件,1641年5月27日寄,由一位荷兰哲学家Erik-Jan Bos用Google发现。Bos 发现信件以总结形式提及了哈弗福德学院保存的自传,在Haverford, Pennsylvania。学院不知道信件从未发表。这是近25年来发现的第三封信件。
中文文献
原著译文
- 庞景仁译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商务印书馆,1986年)ISBN 9787100006859
- 王太庆译 《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ISBN 9787100030908
- 关文运译 《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58年)ISBN -
中文学术文献
中文
- 施璇译 《笛卡尔的心物学说研究》(上海人民,2015)ISBN 9787208128316
- 吴增定《自因的悖谬——笛卡尔、斯宾诺莎与早期现代形而上学的革命》《“我思”及其主体性——简析胡塞尔在《第一哲学》中对于笛卡尔的解释》
- 雷思温 《笛卡尔普遍怀疑中的上帝、数学与恶魔》《戴上面具的笛卡尔与卸下面具的卢梭》
外文译文
- 凯莫林(Andreas Kemmerling)《“我”之观念:笛卡尔哲学研究》(华东师范,2015)ISBN 9787567527690
- G.哈特费尔德《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广西师范,2007)ISBN 9787563366521
科普与其他
- 孙卫民 《笛卡尔》(九州,2012)ISBN 9787510814877
- 刘小枫编《笛卡尔的精灵》(华夏,2009)ISBN 9787508051796
参见
数学相关条目
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引用
- ^ René Descartes. Newadvent.org. [30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4).
...preferred to avoid all collision with ecclesiastical authority.
- ^ 笛卡尔,Descartes, René, 1596-1650.; 王太庆. 谈谈方法第一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ISBN 7-100-03090-0. OCLC 47042145.
- ^ Rodis-Lewis, Geneviève. Descartes'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hilosophy. (编) Cottingham, Joh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scar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2. ISBN 978-0-521-36696-0.
- ^ Desmond, p. 24
- ^ Porter, Roy. The New Science.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 A Medical History of Humanity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paperback edition, 135798642. Great Britain: Harper Collins. 1999: 217 . ISBN 0006374549.
- ^ Baird, Forrest E.; Walter Kaufmann. From Plato to Derrida.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373–377. ISBN 0-13-158591-6.
- ^ René Descartes. FamousScientists.org. [15 December2011].
- ^ 参考 Stephen Gaukroger: Descartes. An Itellectual Biograph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p.68.
- ^ [英], 汤姆·索雷尔. 牛津通识读本:笛卡尔. 译林出版社. 2014-08: p33. ISBN 9787544732703.
- ^ 索雷尔 (Sorell, Tom); Li yong yi.; 索雷尔.; 李永毅. 巴黎岁月. 牛津通识读本:笛卡尔.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08: p57–58. ISBN 978-7-5447-3270-3. OCLC 910687808.
- ^ 索雷尔 (Sorell, Tom); Li yong yi.; 索雷尔.; 李永毅. 秘而不宣的物理学. 牛津通识读本:笛卡尔.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08: p62–63. ISBN 978-7-5447-3270-3. OCLC 910687808.
- ^ 索雷尔 (Sorell, Tom); Li yong yi.; 索雷尔.; 李永毅. 牛津通识读本:笛卡尔.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3: p103–104. ISBN 978-7-5447-3270-3. OCLC 910687808.
- ^ Think Exist on Blaise Pasc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2 February 2009.
- ^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思想录34
- ^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 of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Rene Descar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ebpage last modified 5 October 2005.
- ^ Smith, Kurt. Descartes' Life and Work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BY COLA. Fall 2010.
- ^ 笛卡尔. 谈谈方法 2017年6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年11月: 16. ISBN 9787100030908.
- ^ G. 哈特费尔德. 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77–79. ISBN 9787563366521.
- ^ Kenny, Anthony. A New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Volume 3,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p37
- ^ Vlasblom, Dirk. Unknown letter from Descartes found. NRC.nl. 25 February 2010 [30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8 November 2016) (荷兰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
|df=
(帮助) - ^ Vlasblom, Drik. Hoe Descartes in 1641 op andere gedachten kwam. NRC.nl.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October 2016) (荷兰语).
来源
- 书籍
- Clarke, Desmond. Descartes: A Biograph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521-82301-3.
René Descartes (/deɪˈkɑːrt/ or UK: /ˈdeɪkɑːrt/; French: [ʁəne dekaʁt] (listen); Latinized: Renatus Cartesius;[b] 31 March 1596 – 11 February 1650:58) was a French-born Dutch philosopher, mathematician, and scientist. A native of the Kingdom of France, he spent about 20 years (1629–1649) of his life in the Dutch Republic after serving for a while in the Dutch States Army of Maurice of Nassau, Prince of Orange and the Stadtholder of the United Provinces.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intellectual figures of the Dutch Golden Age, Descartes is also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modern philosophy.
Many elements of Descartes's philosophy have precedents in late Aristotelianism, the revived Stoicism of the 16th century, or in earlier philosophers like Augustine. In his natural philosophy, he differed from the schools on two major points: first, he rejected the splitting of corporeal substance into matter and form; second, he rejected any appeal to final ends, divine or natural, in explaining natural phenomena. In his theology, he insists on the absolute freedom of God's act of creation. Refusing to accept the authority of previous philosophers, Descartes frequently set his views apart from the philosophers who preceded him. In the opening section of the Passions of the Soul, an early modern treatise on emotions, Descartes goes so far as to assert that he will write on this topic "as if no one had written on these matters before." His best known philosophical statement is "cogito, ergo sum" ("I think, therefore I am"; French: Je pense, donc je suis), found in Discourse on the Method (1637; in French and Latin) and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1644, in Latin).
Descartes has often been called the father of modern philosophy, and is largely seen as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d attention given to epistemology in the 17th century. H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17th-century continental rationalism, later advocated by Spinoza and Leibniz, and was later opposed by the empiricist school of thought consisting of Hobbes, Locke, Berkeley, and Hume. Leibniz, Spinoza, and Descartes were all well-versed in mathematics as well as philosophy, and Descartes and Leibniz contributed greatly to science as well. Descartes'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1641) continues to be a standard text at mo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departments. Descartes's influence in mathematics is equally apparent; the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was named after him. He is credited as the father of analytical geometry, the bridge between algebra and geometry—used in the discovery of infinitesimal calculus and analysis. Descartes was also one of the key figures in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