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表
白居易 Bai Juyi(唐代)刘禹锡 Liu Yuxi(唐代)张志和 Zhang Zhihe(唐代)
李白 Li Bai(唐代)温庭筠 Wen Tingyun(唐代)王维 Wang Wei(唐代)
王昌龄 Wang Changling(唐代)李商隐 Li Shangyin(唐代)窦巩 Dou Gong(唐代)
杜甫 Du Fu(唐代)韩愈 Han Yu(唐代)王勃 Wang Bo(唐代)
韦承庆 Wei Chengqing(唐代)卢纶 Lu Lun(唐代)皇甫松 Huangfu Song(唐代)
无名氏(唐) Wumingshi(唐代)虞世南 Yu Shina(唐代)王绩 Wang Ji(唐代)
王梵志 Wang Fanzhi(唐代)寒山 Han Shan(唐代)卢照邻 Lu ZhaoLin(唐代)
骆宾王 Luo Binwang(唐代)杜审言 Du Shenyan(唐代)苏味道 Su Weidao(唐代)
杨炯 Yang Jiong(唐代)刘希夷 Liu Xiyi(唐代)宋之问 Song Zhiwen(唐代)
沈佺期 Shen Quanqi(唐代)郭震 Guo Zhen(唐代)陈子昂 Chen Ziang(唐代)
贺知章 He Zhizhang(唐代)顾况 Gu Kuang(唐代)段成式 Duan Chengshi(唐代)
郑符 Zheng Fu(唐代)李端 Li Duan(唐代)刘采春 Liu Caichun(唐代)
张若虚 Zhang Rexu(唐代)张九龄 Zhang Jiuling(唐代)韦庄 Wei Zhuang(唐代)
王之涣 Wang Zhihuan(唐代)孟浩然 Meng Haoran(唐代)李颀 Li Qi(唐代)
祖咏 Zu Yong(唐代)韦应物 Wei Yingwu(唐代)岑参 Cen Shen(唐代)
崔护 Cui Hu(唐代)韩翎 Han Hong(唐代)刘方平 Liu Fangping(唐代)
綦毋潜 Qiwu Qian(唐代)王翰 Wang Han(唐代)元结 Yuan Jie(唐代)
柳宗元 Liu Zongyuan(唐代)孟郊 Meng Jiao(唐代)高适 Gao Shi(唐代)
李贺 Li He(唐代)李隆基 Li LongJi(唐代)王湾 Wang Wan(唐代)
常建 Chang Jian(唐代)刘长卿 Liu Changqing(唐代)钱起 Qian Qi(唐代)
李善
唐代  唐(630年689年)

诗歌文集 poetry corpus《昭明文选》
诗词《句 sentence》   

阅读李善在诗海的作品!!!
  唐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郡望江夏平春(今属湖北)。性方正清雅,有士君子之风。曾任崇贤馆学士、兰 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长于作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方而至,传其业,号“《文选》学”。所著有《文选注》六十卷。
  
  文选李善注 六十卷 唐 李善 撰
  
  李善初师事曹宪学《文选》,颇能承继其业。显庆中,累补太子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后除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乾封中,出为泾城令。咸亨二年,坐与贺兰敏之善,流姚州。遇赦还,寓居汴、郑间,以讲授《文选》为业。时从其学者甚多,颇能传其业,号"文选学"。 其所注《文选》,系《文选》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权威著作。征引繁富,多后人未见之书。虽"释事忘义",为人所嗤,然于语源及典故之注释,极为详尽。学界甚至认为,自从有了此书,《文选学》即为《文选李善注》之学。《文选李善注》之学,则包括《文选李注》之文献学,《文选李注》之小学,《文选李善注》之文论学。此书所引群书,历代文献家都认为是珍本的宝藏,古佚的渊薮。清儒之校勘、辑佚,即大大利用了此书。此书除大量引用古代小学典籍,足供辑佚、考异之用,书中专为《文选》中文字所作的音释,也是汉语史上的瑰宝。另外,此书对于文学理论和批评也很有见地,启发了后世不少文论家。总之,李善在《文选》学上的成就,不仅超过了他的同门许淹、魏模和公孙罗等人,而且比他的老师曹宪,也有了一大突变,成为《文选》学史上的集大成者。
  此书今知其最早的刻本为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校刻及仁宗大圣七年(1029)重刻本,今存全帙刻本,则以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尤袤刻本为最早。清嘉庆十四年(1809)番阳胡克家嘱顾广圻(千里)、彭兆荪据尤本校勘重雕,世称"胡刻",成为近代《文选》最流行的一个本子。中华书局1977年把胡刻本缩小影印出版,加了断句,并将尤刻与胡刻较重要的异文校出,和篇目索引、著者索引一起附在书后,以备读者查检。另,哈佛燕京引得编纂处所编《文选注引书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日本学者斯波六郎编《文选索引》(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7-1959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也为进一步研究此书提供了便利。(沉思曲)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