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
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周天游 Zhou Tianyou(现代中国)吴则虞 Wu Zeyu(现代中国)
赵超 Zhao Chao(现代中国)王觉溟 Wang Jiaoming(现代中国)梅毅 Mei Yi(现代中国)
樊树志 Fan Shuzhi(现代中国)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岳南 Yue Na(现代中国)
屈维英 Qu Weiying(现代中国)茅十七 Mao Shiqi(现代中国)蒋胜男 Jiang Shengnan(现代中国)
唐博 Tang Bo(现代中国)孙杰 Sun Jie(现代中国)许志龙 Xu Zhilong(现代中国)
向斯 Xiang Si(现代中国)张鸣 Zhang Ming(现代中国)河边 He Bian(现代中国)
落榜生5 La Bangsheng(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陈舜臣 Chin Shunshin(现代中国)
倪政兴 Ni Zhengxing(现代中国)王春瑜 Wang Chunyu(现代中国)子金山 Zi Jinshan(现代中国)
朱岩 Zhu Yan(现代中国)孙立群 Sun Liqun(现代中国)赵焰 Zhao Yan(现代中国)
牛贯杰 Niu Guanjie(现代中国)张研 Zhang Yan(现代中国)郭燕红 Guo Yangong(现代中国)
二月河 Eryuehe(现代中国)阎崇年 Yan Chongnian(现代中国)许华 Xu Hua(现代中国)
郑彭年 Zheng Pengnian(现代中国)盛和煜 Cheng Heyu(现代中国)司马路人 Sima Luren(现代中国)
张笑天 Zhang Xiaotian(现代中国)乔松都 Qiao Songdou(现代中国)王瑞人 Wang Ruiren(现代中国)
陈汝衡 Chen Ruheng(现代中国)平江不肖生 Ping Jiangbuxiaosheng(现代中国)陆士谔 Liu Shie(现代中国)
马叙伦 Ma Xulun(现代中国)刘绍棠 Liu Shaotang(现代中国)余嘉锡 Yu Jiaxi(现代中国)
刘凤舞 Liu Fengwu(现代中国)王旭川 Wang Xuchuan(现代中国)董荫孤 Dong Yingu(现代中国)
叶洪生 She Hongsheng(现代中国)周汝昌 Zhou Ruchang(现代中国)俞平伯 Yu Pingba(现代中国)
刘心武 Liu Xinwu(现代中国)蔡义江 Cai Yijiang(现代中国)贾平凹 Gu Pingao(现代中国)
周思源 Zhou Saiyuan(现代中国)张爱玲 Zhang Ailing(现代中国)闫红 Yan Gong(现代中国)
刘枋
现代中国  (1919年2007年)
籍贯: 山东

饮食文化 Quite.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splendid catering culture.《巧主妇的106个厨房秘笈:吃的艺术》

阅读刘枋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女,祖籍山东,长在北京,后居台湾。著有散文集《千佛山之恋》、《我及其他》;小说《逝小》、《凶手》;广播剧《陋巷天使》;传记《顾正秋的舞台生活回顾》等。在台湾文坛素享“五项全能”之美誉。
  刘枋生於山东官宦之家,她还不识字的时候,已会背诵数十首诗文。她个性爽朗,创作以小说和散文为主,也写过广播剧本。生前代表作有《小蝴蝶与半袋面》、《谁斟苦酒》、《逝水》、《凶手》、《前世今生因果在》、《坦途》等,她的《吃的艺术》一书被视为饮食文学经典。刘枋才貌兼备,与林海音、琦君等同辈女作家情谊甚笃。但她的晚境清苦,曾接受文建会的文艺急难补助。
  刘枋7月25日晚上8时病逝台北木栅家中,享寿88岁。8月9日清晨,文坛前辈孙如陵、作家司马中原、丘秀芷、封德屏等人,特别为刘枋举行了树葬。8月28日《文讯》杂志将与中国妇女写作协会,邀集文人作家至台北市长官邸,举行一场「逝水──刘枋女士追思纪念会」。
  附一篇网友写的
  悼刘枋
  刘枋於今年的7月25日晚间,嚥下了在这个世上的最後一口气。
  我很晚才知道刘枋这位作家,而这个「很晚」是相对於刘枋的写作生涯而言。开始接触其作品时,刘枋已是位毫无疑问的老作家了。对於当代老作家,总有份特殊的情感,当他们的作品丰富地活化了过去的文坛时,我或许还未来到人间。等我逐渐学会欣赏文字的美好,许多文学作品早已创造出舒坦且动人的环境来让读者徜徉其中。
  这些作家们渐渐减缓了写作的速度,有些甚至已然停笔多时。探究其间原因不外乎都是:老了。可是年纪上的老并不表示心也老了,当有机会能够面对老辈作家时,那曾经叱吒一时的骄傲,往往会在慈祥的容貌中显露出来。有天晚上,与一位书友聊天,聊著便聊到老作家们,而後便出现刘枋的名字。那位书友竟说:「刘枋,我很熟呀!哪天带你去拜访她。」
  透过书友的引见,我见到了隐地誉为「文坛白光」、小民称为「文坛侠女」的刘枋。其时刘枋的旧作《小蝴蝶与半袋面》重新出版不久,读来有滋有味,并未因为时间淘洗而显得不合时宜。才读过作品便有缘亲见作者,这样的运气也算是福份。刘枋的个性大而化之,且嫉恶如仇,虽然年岁已登耄耋,行动也有些不便,但是精神奕奕,说起话来也少有停顿。对於我这样不断挖掘文坛轶事的小朋友读者,不但一点也没有显得不耐烦,甚至还鼓励我继续努力。许多关於出版历史的疑惑因此获得解答,并且还额外明白了早先文坛的部分起伏。曾写下一篇〈屡见流芳歇〉,便是叙述刘枋年轻时花费力气所办的出版社,可惜出版社存在的时间极短,昙花一现之後便无影无踪了。
  後来几次只身进谒,刘枋依旧热诚欢迎,完全没有任何架子。尔後书友与我兴起了为其撰写回忆录一事,然而力有未逮,诸多因素无法完全配合,计画也就迟迟没有实现。如今刘枋仙逝,除了断断续续的几回录音,还有所留下的著作,於我竟有种难以言喻的遗憾,倘使我再勤快一点,或许真有可能更完整地记录刘枋精彩的一生吧!
  「一晃眼,朋友们都已仙去,我不禁浩叹:『过去不曾多福,今日又何必多寿!』平凡的我,一生总落人後就是了。又何必老而不死……」刘枋在《前世今生因果在》里这麼说。幸亏刘枋的「老而不死」,我才有机缘亲自造访。虽然刘枋走了,想来也不会太寂寞,相信当她与王琰如、徐锺佩、谢冰莹、郭晋秀、孟瑶、林海音……等文友重逢时,一定还是那山东姑娘的脾气,大而化之,嫉恶如仇。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