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李叔同 Li Shutong(现代中国)
赵超 Zhao Chao(现代中国)钱穆 Qian Mu(现代中国)柏杨 Bai Yang(现代中国)
岳南 Yue Na(现代中国)易中天 Yi Zhongtian(现代中国)林语堂 Lin Yutang(现代中国)
赵柏田 Zhao Baitian(现代中国)陈舜臣 Chin Shunshin(现代中国)子金山 Zi Jinshan(现代中国)
王利器 Wang Liqi(现代中国)马非百 Ma Feibai(现代中国)落花散人 La Huasanren(现代中国)
朱谦之 Zhu Qianzhi(现代中国)王明 Wang Ming(现代中国)马叙伦 Ma Xulun(现代中国)
刘武 Liu Wu(现代中国)欧阳竞无 Ouyang Jingmo(现代中国)道源法师 Dao Yuanfashi(现代中国)
广化法师 An Huafashi(现代中国)袁闾琨 Yuan Lvkun(现代中国)岑仲勉 Cen Zhongmian(现代中国)
夏岚馨 Xia Lanxin(现代中国)胡适 Hu Shi(现代中国)王蒙 Wang Meng(现代中国)
梅朝荣 Mei Chaorong(现代中国)李勇 Li Yong(现代中国)成君忆 Cheng Junyi(现代中国)
刘绪义 Liu Xuyi(现代中国)张海鸥 Zhang Haiou(现代中国)余秋雨 Yu Qiuyu(现代中国)
曾仕强 Ceng Shijiang(现代中国)张晓杰 Zhang Xiaojie(现代中国)于丹 Yu Dan(现代中国)
孔健 Kong Jian(现代中国)王立群 Wang Liqun(现代中国)李零 Li Ling(现代中国)
徐晋如 Xu Jinru(现代中国)杨昊鸥 Yang Haoou(现代中国)马骏 Ma Jun(现代中国)
赵林 Zhao Lin(现代中国)孔庆东 Kong Qingdong(现代中国)方尔加 Fang Erjia(现代中国)
钱文忠 Qian Wenzhong(现代中国)姚淦铭 Yao Ganming(现代中国)李刚田 Li Gangtian(现代中国)
马明达 Ma Mingda(现代中国)杨泓 Yang Hong(现代中国)钱绍武 Qian Shaowu(现代中国)
崔乐泉 Cui Lequan(现代中国)赵世民 Zhao Shimin(现代中国)黄朴民 Huang Piaomin(现代中国)
颜世安 Yan Shian(现代中国)止庵 Zhi An(现代中国)冯时 Feng Shi(现代中国)
白云翔 Bai Yunxiang(现代中国)南怀瑾 Na Huaijin(现代中国)刘德江 Liu Dejiang(现代中国)
丁维忠
现代中国  (1936年)
籍贯: 浙江吴兴

小说评论 Novel review《是是非非王熙凤》

阅读丁维忠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又名了淦。副研究员。浙江吴兴人。1956年至1957年在上海外语学院俄语系学习,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调本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美学学会会员。
  主要成果有:50年代末,开始研究文艺理论与美学,1958年参加了《文艺思想斗争史》的编写,1961年美学论文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胜利状态的感性显现”的观点和创美学――审美学――艺术学美学体系的基本构架。自70年代末开始,主要从事红学研究,参加了《红楼梦》新版本的注释和院重点科研项目《红楼梦研究史》的撰写。此外,曾受聘担任大型系列影片《红楼梦》的顾问。发表文章有:《“补天”――红楼梦与贾宝玉的灵魂》发表于1982年《学习与探索》第3期;《“斥天”的补天派》发表于1982年《北方论丛》第5期;《红楼梦的三线结构与三重旨意》发表于1983年《红楼梦学刊》第2期;《贾宝玉的近代民主主义――人文主义萌芽》发表于1982年《红楼梦学刊》第1期;《红楼梦――中国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1986年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成书过程:不容忽略的“传奇”本〈红楼梦〉》1992年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此外,在《美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论马克思的创美原理与“ 美的规律”》、《文艺起源的主客观条件――兼析“综合沦”》、《美学的研究方法》、《平凡与伟大的辩证法――谈领袖形象的造塑》等。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