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人物列錶
班固 Ban Gu(漢代)佚名 Yi Ming(漢代)荀悅 Xun Yue(漢代)趙曄 Zhao Ye(漢代)
劉歆 Liu Xin(漢代)黃憲 Huang Xian(漢代)陳寔 Chen Shi(漢代)伶元 Lingyuan(漢代)
劉珍 Liu Zhen(漢代)衛宏 Wei Hong(漢代)
應劭
漢代  东汉(153年196年)

諸子雜傢 the Eclectics, a school of thoughts flourishing in ancient China《風俗通義校註》

閱讀應劭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東漢學者,字仲遠,汝南郡南頓縣(今項城)人。父名奉,桓帝時(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隸校尉。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覽多聞。靈帝時(168—188年)被推舉為孝。靈帝時,舉孝廉。中平六年(189)至興平元年(194)任泰山郡太守,後依袁紹,卒於鄴。應劭博學多識,平生著作11種、136捲,現存《漢官儀》、《風俗通義》等。《風俗通義》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禪梁父》篇記述泰山封禪軼事,《五嶽》篇詳載了岱廟,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輯入《後漢書·祭祀志》,為應劭所引用的馬第伯《封禪儀記》,是中國最早的遊記文學作品之一。
  應劭(shào)是個法學家、學者,他在查看漢安帝(107~125)時的案捲時,發現河間人尹次,穎川人史玉都是因坐殺人應處死,尹次兄尹初和史玉的母親嚮官府請求代死,尚書陳忠對此案有疑,便從輕發落。應劭後來據律追駁以正典型,並著駁議三十篇,又製定律令為漢之儀禮。獻帝二年(190),劭為袁紹軍謀校尉。獻帝遷都許昌時,因為戰亂,舊章湮沒,書記罕存,劭不勝感嘆,於是綴集所見所聞著成《漢官儀禮》、《律略》、《春秋斷獄》等,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亦為應劭所立。
  當初,其父應奉為司隸時,曾命官府郡國選報前人象贊,應劭就連綴其名錄為狀人紀。又論及當時行事,著為《中漢輯序》,並撰寫《風俗通義》,以辨別物類名號,釋解時俗嫌疑。其文雖不典,後世服其多聞博識。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還有《集解漢書音義》皆傳於後世,後死安陽府第。子瑒、璩皆以文才稱名而七世通顯,《後漢書》錄有應劭本傳。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