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
朱九淵 Zhu Jiuyuan(現代中國)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馬未都 Ma Weidou(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倪寶臣 Ni Baoche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李建平 Li Jianping(現代中國)王仁湘 Wang Renxiang(現代中國)
杜金鵬 Du Jinpeng(現代中國)關紀新 Guan Jixin(現代中國)劉慶柱 Liu Qingzhu(現代中國)
王世民 Wang Shimin(現代中國)齊東方 Ji Dongfang(現代中國)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
潘重規 Pan Chonggui(現代中國)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現代中國)廖文偉 Liao Wenwei(現代中國)
崔憶 Cui Yi(現代中國)李濤 Li Tao(現代中國)林文月 Lin Wenyue(現代中國)
饒宗頤 Rao Zongyi(現代中國)周簡段 Zhou Jianduan(現代中國)陳強 Chen Jiang(現代中國)
陳存仁 Chen Cunren(現代中國)董夏青青 Dong Xiaqingqing(現代中國)唐汶 Tang Men(現代中國)
白岩鬆 Bai Yansong(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程然 Cheng Ran(現代中國)
何建明 He Jianming(現代中國)馮大彪 Feng Dabiao(現代中國)何躍青 He Yueqing(現代中國)
範偉 Fan Wei(現代中國)貝嘎 Bei Ga(現代中國)劉亮程 Liu Liangcheng(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宋路霞 Song Luxia(現代中國)葉渭渠 She Weiqu(現代中國)
高秋福 Gao Qiufu(現代中國)王紀卿 Wang Jiqing(現代中國)王石 Wang Dan(現代中國)
老槍 Lao Qiang(現代中國)韓秀 Han Xiu(現代中國)安部司 An Busi(現代中國)
劉枋 Liu Fang(現代中國)YOYO(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賦格 Fu Ge(現代中國)尹東赫 Yoon Dong-Hyuk(現代中國)細毛 Xi Mao(現代中國)
王若冰 Wang Rebing(現代中國)熊育群 Xiong Yoqun(現代中國)蘭茨 Lan Ci(現代中國)
黃華
現代中國  (1913年)
籍貫: 河北磁縣

閱讀黃華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中國外交傢。河北磁縣人。燕京大學肄業。193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後任北平(今北京)學聯黨團書記,陝北蘇區紅軍總部翻譯。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科幹事,西北青年救國會組織部長,中共中央長江局青年委員,全國學聯黨團書記,延安青年幹部學校教育長,朱德的政治秘書,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央外事組科長。1946年後歷任北平軍調部中共代表葉劍英的秘書、新聞處長,中共中央青年委員,共青團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天津市軍管會外事處長,中共南京市委委員、軍管會外事處長,中共上海市委委員、軍管處外事處長,朝鮮停戰談判中方代表,外交部歐非司司長,中國駐加納、埃及、加拿大大使,常駐聯合國代表,外交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是全國人大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曾用名王汝梅。外交部部長、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長(1976.12~1982.11)。河北磁縣人。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燕京大學肄業。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6年任北平學生聯合會黨團成員、燕大學生會主席,1936年任陝北蘇區紅軍總部翻譯、後方司令部秘書。協助埃德加·斯諾、尼姆·威爾士、史沫特萊等外國記者采訪蘇區。1937年10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事。1938年歷任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組織部長、中共長江局青委、全國學聯黨團書記,中央青委委員。1940年任延安青年幹部學校教育長。1941年任朱德政治秘書、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1944年任中央外事組聯絡科長,參與接待中外記者參觀團和美軍觀察組的工作。1946年參加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任葉劍英的秘書、代表團新聞處處長。1949年歷任天津市軍管會外事處處長、中共南京市委委員、南京市軍管會外事處處長、主持接收國民黨外交部、嚮各國原駐華使節宣佈中共中央的建交原則。同年當選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上海市委員、上海軍管會外事處處長。1953 年任朝鮮停戰政治談判中方代表和外交部西歐非洲司司長等職。1954年和1955年,隨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和萬隆亞非會議,任中國代表團顧問和發言人。1958年任華沙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方顧問。1960年至1971年相繼任駐加納、埃及、加拿大大使。曾任中央三人小組成員,具體負責同美國總統國傢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談判邀請尼剋鬆訪華公告文稿事宜。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後,為中國首任常駐聯合國及其安全理事會的代表。1976年任外長,曾率中國代表團出席過29、32、33、35和37屆聯合國大會。1978年和1982年,率團參加聯大討論裁軍問題的特別會議,闡述中國在裁軍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並代表中國政府嚮大會提出了《關於立即停止軍備競賽和進行裁軍的主要措施的建議》。曾先後出訪過加拿大、法國、英國、意大利、紮伊爾、伊朗、巴基斯坦、坦桑尼亞、聯邦德國、印度、美國、尼日利亞、蘇聯等30多個亞、非、歐、美洲國傢。1978年8月與日本外相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主持與美國代表的建交談判,1982年與美國國務卿黑格簽署關於解决美售臺武器問題的八一七公報。1979年隨鄧小平副總理訪問美國。1976年12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
  
  1983年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多次以副委員長身份率人大代表團到各國訪問和出席各種國際會議。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85年至1995年出席國際行動理事會年會,現任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會長、中國福利會主席、宋慶齡基金會主席。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