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阿拉伯大区 人物列表
穆海勒希勒 al-Muhalhil韩莎 Al-Khansa
阿里
古阿拉伯大区 神权共和时期  (598年10月23日661年1月28日)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开端终结
在位656年661年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598年10月23日、599年或600年3月17日—661年1月28日)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间统治阿拉伯帝国。逊尼派穆斯林视阿里为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的正统哈里发;什叶派穆斯林视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又视阿里及其后裔为穆罕默德的正统继承者。阿里及其后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圣裔的成员。穆斯林社会因意见不合而分成逊尼及什叶两派。
  
  许多资料都显示,在穆罕默德在世时,阿里是唯一一个出生在麦加圣域克尔白的人,克尔白是伊斯兰最神圣的地方。阿里的父亲是阿布·塔利布·伊本·阿布德·穆塔里布(Abu Talib ibn Abd al-Muttalib),母亲是法蒂玛·宾特·阿萨德(Fatima bint Asad),但他是由穆罕默德家族抚养的,而穆罕默德则由叔叔阿布·塔利布抚养成人。当穆罕默德受到默示时,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一个,他将毕生奉献给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起程前往麦地那后不久,阿里亦追随而去。穆罕默德告诉阿里,他已经接受了真主的指示,要将女儿法蒂玛嫁给阿里。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领导群众的十年里,阿里表现活跃,他领导战士作战,又传送命令及信息。阿里几乎参与了所有保卫穆斯林社会的战事。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被刺杀后,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选为哈里发,他在任内遇到反抗及内战。661年,他在库法的清真寺进行礼拜时被袭,数天后逝世。
  
  在伊斯兰文化里,阿里因其勇气、知识、信念、正直、对伊斯兰教不屈的奉献、对穆罕默德的忠诚、平等对待所有穆斯林及对敌人的宽容而受人尊敬。在古兰经注释、伊斯兰法学及宗教思想上,阿里的肉身长存不朽。阿里在几乎所有苏非教团里的地位崇高,他的影响力贯通整个伊斯兰教史。
  
  麦加
  出生及童年
  
  阿里的父亲阿布·塔利布·本·阿布德·穆塔里布是克尔白的管理员,是巴努哈希姆(Banu Hashim)的谢赫,巴努哈希姆是古莱什部落的一个分支。阿布·塔利布·本·阿布德·穆塔里布同时是穆罕默德的叔叔。阿里的母亲法蒂玛·宾特·阿萨德亦是巴努哈希姆的族人,故阿里是易卜拉欣之子伊希梅尔的后裔。
  
  许多的资料来源,包括什叶派的纪录也证实,阿里是穆罕默德在世时唯一一个在麦加克尔白里出生的人,他和母亲在那里待了三天。不过,有一些来源却争论阿里是在克尔白外出生,而不是在克尔白里。据传,穆罕默德将阿里抱在手上,阿里出生后第一个看见的人就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为他命名为阿里,意指“崇高的”。
  
  穆罕默德与阿里的双亲关系亲密,穆罕默德在成为孤儿及失去了祖父沙伊巴·本·哈希姆后,阿里的父亲收纳了他。阿里出生在穆罕默德迎娶了海迪彻的两至三年后。阿里在五至六岁时,麦加城内外发生饥荒,影响了阿里父亲的经济状况,阿里父亲须支撑一个庞大的家庭,穆罕默德遂将阿里带到他的家族里抚养。
  接纳伊斯兰教
  
  阿里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始于610年以十岁之龄信奉伊斯兰教,止于622年追随穆罕默德到麦地那。穆罕默德收到启示后,年仅十岁的阿里相信他,并信仰伊斯兰教。根据伊本·易斯哈格及其他的权威人士所说,阿里是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男子。史学家塔百里补充,其他一些关于宰德及阿布·伯克尔的说法亦作出类似的主张,认为阿里是第一位穆斯林。一些历史学家及学者则认为阿里是第一位穆斯林男子的说法不太可靠,因为他当时只是一个男童。
  
  什叶派主张,阿里在信仰伊斯兰教前没有参与过前伊斯兰时期麦加的传统宗教,这些传统宗教被穆斯林视为多神教及异教,因此什叶教认为他保存了尊严,没有在其他的偶像前跪拜。逊尼派对此亦持同样的见解。
  
  阿里不像其他的麦加人民一样曾经是偶像的崇拜者,因而他对伊斯兰的信仰不被称为“改信”(Conversion)。他曾打破一些以亚伯拉罕塑像为模所造的偶像,并质问人们为何要相信自我创造出来的东西。阿里的祖父沙伊巴·伊本·哈希姆及巴努哈希姆的一些成员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都是一神论信仰的追随者。
  信奉伊斯兰教后
  
  穆罕默德用了三年时间秘密传教,后来公开传教。据古兰经所载,穆罕默德被真主指示要引导亲人信仰伊斯兰教,巴努哈希姆部落遂信奉了伊斯兰教。
  
  据塔百里、学者本·卡希尔、阿布·菲达所说,穆罕默德在一些被邀请的场合上称,任何帮助他传教的人都会是他的兄弟、他的受托人及继承者。当时十三或十四岁的阿里愿意帮助他。穆罕默德重复了三次,但只有阿里回应他,穆罕默德于是宣布阿里是他的兄弟及继承人,人民必须服从他。当时在场的包括阿里及穆罕默德的叔伯,阿布德·穆塔里布大笑,他说他须顺从他的儿子,因阿里成为了他的埃米尔。这被称之为告诫圣训。
  
  虽然在麦加经历过麦加人迫害穆斯林及杯葛哈希姆系,阿里仍一直支持穆罕默德。
  迁至麦地那
  
  662年,穆罕默德迁居至耶斯里卜(今麦地那)。阿里曾经冒险装作穆罕默德在穆罕默德的床上睡眠,以挫败暗杀者的计划,让穆罕默德得以安全往麦地那逃生。根据一些圣训,一首诗文记载了阿里的犠牲精神:“在云云人海当中,他奉献他的生命来换取安拉的宽慰。”
  
  阿里在该次暗杀阴谋里得以幸存,但他为了执行穆罕默德的指示而再次犯险:“归还所有托给穆罕默德的一切财产予所有人”。阿里与他的母亲、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及另外两名女人赶往麦地那。
  麦地那
  穆罕默德时代
  
  阿里在移居至麦地那时年约22至23岁,穆罕默德在伙伴当中挑选出一些人成为他的手足,阿里是其中一员。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十年里,阿里作为他的副手及代理人表现活跃,又在军中任职,在战事里经常带领战士冲锋陷阵,传达信息及命令。阿里是穆罕默德部下的将军,又是他的女婿,在穆斯林社会里建立了不可动摇的权威。
  家庭
  1989年叙利亚的阿里画像
  
  在623年,穆罕默德向阿里说,真主命令他将女儿法蒂玛许配给阿里。穆罕默德对法蒂玛说:“我已经将你许配给家族里我最爱的人”。阿里的家庭被穆罕默德时常祝福赞美,穆罕默德在一些场合如宗教布道辩论会等称他们是圣裔。他们在古兰经里被多次赞美。
  
  阿里与穆罕默德的独女法蒂玛共育有四名孩子,他们的两名儿子哈桑及侯赛因被穆罕默德引以为他的男性后裔,授以“坚奈青年的领袖”(坚奈意指天国)的称号。
  
  他们只过著艰辛的简单生活。纵观他们的生平,阿里没有积累财富,生活贫困。阿里是一位运水及汲水工人,法蒂玛是一位谷物的研磨工人,他们家里经常都没有储粮。有一天法蒂玛对阿里说:“我会一直磨到我的双手长满水泡。”阿里回应道:“我会一直汲水,直至我胸口疼痛。”
  
  阿里及法蒂玛的夫妇关系一直维持到法蒂玛去世。虽然一夫多妻是被允许的,阿里在法蒂玛在生时却没有迎娶其他人。他们的婚姻对所有穆斯林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穆罕默德身边神圣人物的婚姻。法蒂玛去世后,阿里才迎娶其他人并生下了其他的孩子。
  战役
  以阿拉伯语书写着:“没有任何青壮比阿里更英勇,没有任何刀剑比佐勒菲卡尔(阿里的佩剑)更锋利。”
  
  除了塔布克战役外,阿里都参与了所有为伊斯兰而战的战役及征战。他在这些战役里除了作为旗手外,还带领战士冲锋陷阵。
  
  在624年的拜德尔战役里,阿里首次以战士的身分作战,他击败了倭马亚王朝的瓦利德·本·乌特巴。据一些穆斯林的传说所述,阿里在是役杀了二十至三十五名敌人,大部分都认为他杀了二十七人。
  
  阿里在战场上使用一把名为佐勒菲卡尔(Zulfiqar)的分叉剑。他在伍侯德战役里表现突出,在大部分穆斯林军队战败逃亡后,阿里保护着穆罕默德,因而有“没有任何青壮比阿里更英勇,没有任何刀剑比佐勒菲卡尔更锋利”之说。阿里在海拜尔战役里是穆斯林军队的指挥官,此役后穆罕默德将“安拉的雄狮”的称号赐予阿里。在630年的侯乃尼之战里,他同样保护着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使命
  
  穆罕默德指定阿里为古兰经的其中一名作者,古兰经是在过去二十年由真主向穆罕默德默示的。伊斯兰教开始向整个阿拉伯扩散开去,阿里协助制定伊斯兰教的教令,他又受命拟定侯代比亚和约(Treaty of Hudaybiyyah),这是628年穆罕默德与古莱什签订的和约。阿里深受穆罕默德信赖,常为穆罕默德传达讯息及指令。630年,阿里在麦加的一次朝圣大型聚会上诵读了古兰经的一部分,那一部分宣布了穆罕默德及穆斯林社会不再受早前与阿拉伯多神教签订的盟约约束。在630年征服麦加时,穆罕默德要阿里保证这个过程要兵不血刃,又命令阿里要打破所有巴努奥斯、巴努哈兹拉吉、泰伊等部落的偶像,还要净化被蒙昧时代多神教所污染的克尔白。翌年,阿里前往也门传教。他还负责解决了多次部落的纷争及压制了多次部落起义。
  宗教辩论
  
  根据圣训,在631年,一个来自奈季兰地区(Najran,今也门北部,部分属沙特阿拉伯所有)的阿拉伯基督徒使团会见穆罕默德,跟他辩论基督教及伊斯兰教有关耶稣的教义,探讨哪一方在争议先知尔撒(耶稣)是上帝儿子的问题上出错,伊斯兰教认为尔撒未必是上帝的儿子:“尔撒确是像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穆罕默德说他们应“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我们的妇女和你们的妇女,我们的自身和你们的自身,然后让我们祈祷真主弃绝说谎的人”。穆罕默德为了证明他是先知,他携同阿里、法蒂玛、孙儿哈桑及侯赛因一起拜见基督徒使团,又为他自己及他的家人披上斗篷。伊斯兰哲学思想家阿拉梅赫·塔拜塔贝(Allameh Tabatabaei)在《米赞经注》(Tafsir al-Mizan)里提到经文里的“我们”是指穆罕默德和阿里,他又引述第八任什叶派伊玛目阿里·里达(Ali ar-Ridha)与阿拔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的讨论,引证穆罕默德的后辈较其他穆斯林优秀,以此证明安拉使阿里与穆罕默德的本性相似,阿里因而应有哈里发的继承权。
  盖迪尔胡木
  
  穆罕默德在632年辞朝回来后,他就有关阿里成为他的继承人的说法引发了逊尼派及什叶派的争议。当时穆罕默德在盖迪尔胡木停止前进,聚集了返途当中的朝圣者并发表讲话:
  “ 信众们,我也是常人,我从真主处接受了启示并将会蒙受安拉的召唤,我会留下两件重要的事物给你们:第一是真主安拉之书,它会引导你们迈向光明,你们应该牢牢地把安拉之书放在怀里,时刻信奉它……第二是圣裔的成员,我在此提醒你们要履行对他们的义务。 ”
  
  什叶派及逊尼派都认同穆罕默德的这段讲话,但他们在解说上却出现差异。
  
  一些逊尼派及什叶派的资料指出,穆罕默德在演说里又让阿里站在他的身边,并握着他的手高举说到:
  “ 我是所有信奉者的毛拉,阿里也是。 ”
  
  什叶派认为这一声明正是任命阿里作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及第一代伊玛目;逊尼派则认为这只是穆罕默德表达他与阿里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堂弟及女婿在他去世后承担家族的期望。许多苏非主义者则解释为穆罕默德将他的宗教权力转移给阿里,他们视阿里为瓦利(预知者)。
  
  阿里以这个圣训为依据,在后来坚持他的宗教权力,不屈服予阿布·伯克尔及欧麦尔·本·赫塔卜。
  穆罕默德的继承权
  十八世纪以奥斯曼书法写成的镜像书写,指“阿里是真主的代理人”。
  
  穆罕默德在后半生将阿拉伯部落整合为单一的穆斯林宗教政体,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引发了继承穆斯林领袖的争议。阿里及穆罕默德的家人将穆罕默德的遗体洗净准备下葬,同时在一些穆斯林参与的塞基法会议上,一位穆罕默德的亲密伙伴提名阿布·伯克尔为穆斯林社会的领袖,其他人都纷纷和议,阿布·伯克尔于是成为首任哈里发。一些穆罕默德的伙伴争论阿里早已被穆罕默德指定为继承人。
  
  在阿布·伯克尔当选为哈里发后,他与欧麦尔及一些同伙来到法蒂玛的房子,以获取阿里及其支持者的宣誓效忠。有资料提出欧麦尔曾威胁要放火来迫使他们出来向阿布·伯克尔效忠,欧麦尔后来果然点燃房屋,并把被焚毁的门户推向法蒂玛。阿里见状后提剑而出,但迅即被欧麦尔及其同伴拌倒,剑亦被夺去,法蒂玛激动地表示她会“展露她的头发”(阿拉伯女性只会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才会展露头发),阿布·伯克尔动容并撤走。据说阿里当时曾说如果有四十人站在他的身边,他会作出抵抗。阿布·伯克尔成为哈里发既成事实,阿里坚持不会在法蒂玛在生时向阿布·伯克尔作出效忠誓言。阿里没有高调地主张他的权利,因为他不愿意看到穆斯林社会的内斗。
  
  这事件使穆斯林分裂成逊尼派及什叶派两大阵营。逊尼派主张穆罕默德从来没有指定继承人,阿布·伯克尔是穆斯林选举出来的第一任哈里发,并承认四大哈里发是穆罕默德的正统继承者。什叶派相信穆罕默德在盖迪尔胡木明确地指明阿里是他的继承者,穆斯林的领导权应归阿里所有,这是真主的旨意。
  
  逊尼派及什叶派就阿里对阿布·伯克尔及另外两名继承人欧麦尔及奥斯曼·本·阿凡的取态上亦存在分歧。逊尼派认为,阿里应接受及支持他们的统治;什叶派则说,阿里已经与他们保持距离,专注于履行穆罕默德的宗教遗志。逊尼派又指出,如果阿里是真主授命的正统继承人,他理应领导穆斯林民族对付他们(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及欧麦尔),直到落实他的使命,而什叶派就争论,阿里没有向阿布·伯克尔等人抗争,是因为阿里没有军事力量在手,如果他真的向他们抗争,穆斯林将会爆发内战,而阿里也相信他不需要透过斗争来履行伊玛目的角色。
  
  因他与穆罕默德有亲密的关系,交际亲和及拥有伊斯兰教的知识,再加上他的功绩彪炳,阿里对哈里发的正统性令人信服。他向阿布·伯克尔表示,他延迟了发表效忠誓言是因为他对他的权利存有信念,即使阿里最终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及奥斯曼表示效忠时,他也没有改变他的信念,他这么做只是为了伊斯兰教的完整统一,当时有许多的穆斯林已离他而去。
  
  根据历史记载,阿里仍主张他的哈里发权利,他说:
  “ 我敢向真主发誓,阿布·古哈法之子以哈里发自居,他一定知道我的身份与哈里发有所关联,那就正如轴心与磨粉机的关系……我终止了与哈里发的对立,并使之保持距离…… ”
  遗产继承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女儿法蒂玛要求阿布·伯克尔交还属于他们的财产及斐得克(Fadak)及海拜尔(Khaybar)绿洲,但遭到阿布·伯克尔拒绝,他告诉法蒂玛,先知没有任何财产,斐得克是属于穆斯林的。阿布·伯克尔又对她说:“安拉的使徒说,他们没有继承人,他们留下的只有施舍”阿布·伯克尔要法蒂玛证明她的说法,阿里及乌姆·艾曼都证实穆罕默德将这些财产授予法蒂玛。法蒂玛感到恼怒,不再跟阿布·伯克尔谈话,她这种姿态一直维持至她去世。
  
  法蒂玛去世后,阿里在欧麦尔时期也想索回法蒂玛的遗产,但亦被同样的理由拒绝。继承阿布·伯克尔的哈里发欧麦尔将他们在麦地那的不动产交还给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利卜·本·哈希姆及阿里,而斐得克及海拜尔的财产则依然是国家财产。
  穆罕默德逝世后
  
  在632年穆罕默德逝世至奥斯曼·本·阿凡在656年被刺杀期间,阿里没有参与过任何的战役,也没有担当任何的职务。在他的妻子法蒂玛去世后,他没有再参与政治事务,他专注于伺候家人,成为一名农夫。阿里在麦地那附近开挖了许多的水井及建造园林,供公众使用。这些水井在现今被称为阿里之井。
  
  穆罕默德逝世六个月后,阿里编排了古兰经的定本,称为穆斯哈夫(Mus'haf)。定本完成后由骆驼运往麦地那的其他麦地那的民众手上。这个穆斯哈夫的时序不同于奥斯曼·本·阿凡时期汇集而成的版本。虽然有些民众不接受阿里所编的穆斯哈夫,但阿里并不反对标准化的穆斯哈夫。
  阿里与正统哈里发
  
  阿里一直没有向阿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直到他的妻子法蒂玛逝世。他参加了阿布·伯克尔的葬礼,他并没有参与里达战争。
  
  阿里向欧麦尔·本·赫塔卜宣誓效忠,成为欧麦尔可靠的顾问。欧麦尔倚重阿里,委任他为麦地那的审判长。阿里建议欧麦尔以希吉拉为伊斯兰历的开端,欧麦尔考虑了当中的政治及宗教因素后接纳了建议。
  
  欧麦尔又指定阿里为第三任哈里发选举会议的成员。阿里是两名主要候选人的其中一人,但选举安排对他不利,萨阿德·本·瓦嘎斯与阿卜杜勒·拉赫曼·本·奥夫有血缘关系,而奥斯曼则是阿卜杜勒·拉赫曼的连襟,所以两人自然倾向支持奥斯曼,欧麦尔亦投票支持奥斯曼。阿卜杜勒·拉赫曼向阿里开出条件,要阿里必须依据古兰经、穆罕默德的功行及前两位哈里发所建立的惯例统治,他才支持阿里成为哈里发。阿里拒绝了他开出的第三个条件,奥斯曼则接纳了这些条件。据《辞章之道评注》所说,阿里当时强调了他在伊斯兰教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选举人都支持奥斯曼,阿里只得接受。
  围攻奥斯曼
  
  奥斯曼·本·阿凡对其亲族巴努阿布德沙姆斯过于宽容,加上被认为苛刻对待最早期的伙伴如阿布·吉尔·基法里(Abu Dharr al-Ghifari)、阿卜杜拉·伊本·买斯欧德(Abd Allah ibn Mas'ud)及阿马尔·伊本·亚西尔(Ammar ibn Yasir),引起人们的愤慨。不满情绪及反抗在650年至651年间于帝国的大部分地区浮现,对他的政权及政府的不满在阿拉伯半岛内外蔓延。奥斯曼的亲属,特别是麦尔旺一世掌权后,一些较为著名的伙伴,包括选举议会的成员转而不再支持,甚或反对奥斯曼,以对他施加压力,试图改变他的行事方式及减弱其亲属的影响力。
  
  此时,阿里没有直接反对奥斯曼,而是起了抑制的作用。他多次表示不同意奥斯曼对规定的运用,并曾经公开地对阿布·吉尔·基法里的同情及支持阿马尔·伊本·亚西尔。他向奥斯曼转达了伙伴们的批评,并代表奥斯曼作为磋商者与一些地方反对者进行交涉。阿里与奥斯曼家族似乎因此事而产生猜疑。
  
  历史学家对于阿里与奥斯曼的关系存有争议。虽然阿里已向奥斯曼宣誓效忠,但他对奥斯曼的一些政策存有异议。特别是,他在宗教法上的意见与奥斯曼相左,他坚持在一些情况下,宗教刑罚必须要执行,如欧拜德·阿拉·伊本·欧麦尔及瓦利德·伊本·奥卡巴。在650年朝觐期间,阿里在奥斯曼面前指责他更改了礼拜仪式,奥斯曼称他会利用任何在信仰上他所需的东西,阿里惊呼在这种情况下哈里发应受到制止。阿里竭力于保护伙伴免受哈里发苛待,如阿卜杜拉·伊本·买斯欧德。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阿里即使不是最主要的反对者,也是奥斯曼反对者里的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因为阿里是奥斯曼倒台的最大得益者。伊斯兰学者维尔法特·马德隆(Wilferd Madelung)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他认为阿里实际上得不到古莱什部落支持成为哈里发,再者没有证据证明阿里与那些支持他的奥斯曼反对者有亲密的关系,或证明阿里引导他们。另一些资料则说阿里透过制约,而不是直接反对来发挥影响力。马德隆引述麦尔旺一世对阿里的孙儿宰因·阿比丁(Zayn al-Abidin)所说的话:
  “ 对我主的态度,没有人(在伊斯兰名人当中)比你的爷爷更温和。 ”
  哈里发
  阿拉伯帝国在四大哈里发时期不同阶段时的领土。 阿拉伯帝国实际控制 阿拉伯帝国附庸 656年至661年内战时穆阿威叶一世控制 658年至661年内战时阿姆尔·伊本·阿斯控制
  当选哈里发
  
  阿里在656年至661年间出任哈里发,这是伊斯兰教史里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可以第一次伊斯兰内战来概括。
  
  奥斯曼被刺杀意味着反对者须选出新一任的哈里发。反对者已分成多个阵营,当中包括迁士、辅士、埃及人、库费人及巴士拉人,三名候选人分别是阿里、脱勒哈(Talha ibn Ubayd-Allah)及祖白尔(Zubayr ibn al-Awwam)。反对者接触阿里,要求他接受哈里发之位,一些穆罕默德的同伴亦尝试说服阿里接受职位,但他拒绝了这个请求,认为自己应担当顾问,而不是首长。
  
  脱勒哈、祖白尔及其他的伙伴也拒绝了反对者的提议。反对者警告,麦地那的居民必须要在一天内选出哈里发,否则他们将会采取更激烈的行动。为求打破僵局,穆斯林在656年6月8日聚集在麦地那圣寺(Al-Masjid al-Nabawi)以委任哈里发。阿里起初仍不愿意接受,因为他最有力的支持者都是叛乱份子,但当其他的伙伴及麦地那的居民都表态催促他接受时,他才接纳。据史学家阿布·米赫纳夫(Abu Mekhnaf)引述,脱勒哈是第一个向阿里发誓效忠的伙伴,另一些引述则认为他们是被迫向阿里宣誓效忠的,脱勒哈及祖白尔都是不情愿地支持他。阿里驳斥这种说法,强调他们是自愿承认他为哈里发。维尔法特·马德隆认为,阿里没有迫使人们要向他宣誓,他们是在清真寺里公开宣誓的。
  
  绝大多数的麦地那居民及叛乱者都向阿里宣誓,有一些重要的部落及人物没有这样做。奥斯曼的倭马亚亲族逃到累范特,拒绝承认阿里是正统的哈里发。萨阿德·本·瓦嘎斯不在场,阿布德·阿拉·伊本·欧麦尔(`Abd Allah ibn `Umar)也没有宣誓,但两人向阿里保证,他们不会对抗他。
  哈里发的统治
  
  阿里牵涉在内的争执都保存在一些宗派史料里,这些资料往往存有偏见。不过,史料来源都普遍同意阿里是一个极度虔诚的人、献身于伊斯兰教的事务及据古兰经及圣行而来的法律规则。因他所负的宗教职责,他毅然向犯错的穆斯林开战。这些史料也大量记载了他的朴素、严格遵守宗教职责及行事公正。有一些人则认为他缺乏政治手腕及灵活性。
  
  在阿里当选为哈里发之前,汉志等地区的局势不稳,阿里领导的阿拉伯帝国将领土扩张,疆域最大时西至埃及,东及伊朗高原。阿里上任后,他撤走了奥斯曼委任的地方官员,以他可靠的助手取缔。阿里的顾问穆吉拉·伊本·舒巴(Mughira ibn Shu'ba)及阿卜杜拉·伊本·阿巴斯(`Abd Allah ibn `Abbas)都劝说阿里要谨慎地统治,阿里不从。马德隆认为,阿里对于他的权利及宗教使命深信不疑,他不愿意因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而妥协,他已经准备与一些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作战。奥斯曼的亲属穆阿维叶一世及累范特的统治者都拒绝执行阿里的命令。
  
  阿里成为哈里发后向麦地那的群众说,穆斯林政体受尽纠纷及不和的折磨,他想肃清所有邪恶。他请求全体人民的言行要像真正的穆斯林,并警告他不会容忍煽动叛乱及被定罪的叛乱分子。阿里收回了奥斯曼封赠的土地,并誓言会收回所有在选举前封赠的土地。阿里反对首都中央集权控制地方的财政收入,他赞成所收取的税项及战利品平等分发给各地方,又会与它们分享国库的收益。阿里谨慎回避裙带关系,包括他的兄长阿基尔·本·阿比·塔利卜(Aqeel ibn Abi Talib)。这些都是阿里的穆斯林平等对待政策,以回馈穆斯林在早年为伊斯兰教投身及战场上的功绩。
  
  在巴士拉战役后,阿里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联盟。税收及战利品平均分配的政策得到穆罕默德伙伴的支持,特别是辅士。辅士们在穆罕默德去世后由古莱什领导他们,他们正在寻求伊斯兰宗教的领导。这个多样性的联盟得以建立似乎是由于阿里的领袖气质。这个联盟被称为“什叶阿里”,指“阿里的党派”。不过,阿里在成为哈里发后,大部分支持他的人都是基于政治因素,而不是宗教因素而支持他,部分人也认可阿里的宗教领导。
  第一次伊斯兰内战
  
  阿伊莎、脱勒哈、祖白尔及倭马亚王朝的穆阿维叶一世想为奥斯曼之死报复,惩治杀死他的叛乱者。阿里没有惩治杀害奥斯曼的凶徒及叛乱者,他们因此而攻击阿里。不过,一些历史学家相信,他们以此为借口寻求政治上的利益,作为哈里发的阿里与他们的利益构成了冲突。另一方面,叛乱者称奥斯曼是正当被杀的,他没有按照古兰经及圣行来管治,因此不存在报复的理由。史学家对阿里在这事件上的处境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阿里没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及惩处叛乱者,另一些人则认为阿里同意叛乱者的观点,也不认为奥斯曼是正当的统治者。
  
  在这种情况下,宗派分裂并造成伊斯兰教史里的第一次内战。一些穆斯林被称为奥斯曼尼斯(Uthmanis),他们认为奥斯曼是正统正当的伊斯兰领袖,他被非法杀害,因此他们认为哈里发之位仍待定,直到阿里遭到报复并选出新的哈里发,阿里只是异教徒的首领。支持阿里的党派则认为,奥斯曼犯了过错,他拒绝改变他的行事方式及辞任,故他已经丧失了哈里发之位,而且被正当地处死,阿里才是真正的伊玛目,与阿里作对的人就是异教徒。穆斯林不能解决正统哈里发之位谁属的纷争,内战使穆斯林永久地决裂。
  
  奥斯曼·本·阿凡被刺杀随即爆发了第一次伊斯兰内战(656年-661年),在阿里在位时一直持续,内战在穆阿维叶一世就任哈里发时告终。这次内战(又称菲特纳)标志著伊斯兰国家的统一状态完结。阿里的敌人以脱勒哈、祖白尔及穆罕默德的妻子阿伊莎为首,他们被阿里一方称为违抗者。他们在麦加聚集,向巴士拉进发,希望能够动员伊拉克人民,以获得必要的兵力及资源。叛军攻克巴士拉,杀害了许多人,他们拒绝向阿里效忠。656年,两军相遇并爆发巴士拉战役(骆驼之战),阿里得胜。
  
  阿里委派伊本·阿巴斯管治巴士拉,将首都迁至库法,库法是伊拉克城市,有穆斯林驻守。库法位于伊斯兰领土的中央,战略地位重要。
  
  后来,阿里又受到累范特统治者、奥斯曼亲属穆阿维叶一世的反对,他拒绝向阿里效忠,并呼吁为奥斯曼复仇。阿里与他公开谈判,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效忠,然而穆阿维叶一世坚称累范特是自治的,又动员他在累范特的支持者,借词他的代表团没有参与阿里的哈里发选举而拒绝向阿里宣誓效忠。两军在隋芬驻扎了超过百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谈判上。虽然阿里一直都与穆阿维叶一世有多次的书信往来,他既不能把他免职,又不能说服他效忠。657年,小规模的冲突终演变成隋芬之战。一星期后发生了被称为“喧闹之夜”(laylat al-harir)的激战。正当穆阿维叶一世的军队被击溃之际,阿姆鲁·伊本·阿斯(Amr ibn al-Aas)建议穆阿维叶一世让士兵在矛头上悬挂穆斯哈夫(写有古兰经经文的羊皮或副本),使阿里的军队陷入混乱及分歧。阿里虽然看穿了敌军的计谋,但其部下里只有少数人愿意继续战斗。
  
  双方最终同意透过仲裁来解决关于哈里发的争议,阿里军中大部分人都拒绝再作战,这是阿里接受仲裁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仲裁人代表阿里抑或库法人的争论进一步使阿里军队出现分化。阿什阿特·伊本·卡伊斯(Ash'ath ibn Qays)等人反对阿里提名的阿卜杜拉·伊本·阿巴斯及马利克·阿斯塔(Malik al-Ashtar),坚持阿布·穆萨·阿沙里(Abu Musa Ashaari)应成为仲裁者,但却不被阿里接受,因他在之前曾阻止人们支持阿里。阿里被敦促接纳阿布·穆萨为仲裁者。一些在后来被称为哈里哲派的阿里支持者不满于仲裁的决定并造反,使阿里要在拿赫鲁宛之战(Battle of Nahrawan)与他们战斗。仲裁使阿里联盟瓦解,一些人认为这就是穆阿维叶一世的意图。
  
  翌年,穆阿维叶一世的军队入侵及掠夺伊拉克城市。阿里部下的统治者无法制止穆阿维叶一世的攻势,人民也不支持阿里与他们战斗。穆阿维叶一世制伏了埃及、汉志、也门等地区。在阿里担任哈里发的最后一年,库法及巴士拉人民逐渐转而支持阿里,因穆阿维叶一世恶性的战争行为揭示了他的统治本质。不过,人们对阿里的态度仍有所不同,只有少部分人相信阿里是继穆罕默德后最优秀的穆斯林,是唯一具有统治资格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因不信任及反对穆阿维叶一世而支持阿里。
  施政方针
  
  马利克·阿斯塔被阿里指派为埃及的统治者,从阿里对马利克·阿斯塔的指示里可得知他的施政理念。这指示被穆斯林、甚至是非穆斯林视为理想的伊斯兰统治法规,内里详细叙述了统治者的权利义务、国家的各种职能及当时社会的主要阶层。
  “ 阿里写给马利克·阿斯塔的指示:
  
  以你的怜悯、慈爱及仁慈之心对待你的国民,不要像一头贪婪的野兽面对他们,把他们当作软弱的猎物。他们在宗教上是你的弟兄们,在构造上与你无异。过失会使他们失察,缺陷会打垮他们,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犯下邪恶的行为。原谅并宽恕他们,就像你希望真主原谅并宽恕你一样。你在他们之上,任命你的人在你之上,而真主则在任命你的人之上。真主要你满足及实现他们的所求,祂正在考验你和他们。
   ”
  
  阿里的国民大多是游牧民族及农夫,故阿里亦重视农业。他指示马利克要注意开发土地多于收取税项,要开发了土地才能收取税项。不开发土地而收取税项的人会破坏这个国家及人民。
  逝世
  
  661年赖买丹月的19日,阿里在库法的一所清真寺内进行礼拜,哈里哲派的阿布德·拉赫曼·伊本·穆勒杰姆(Abd-al-Rahman ibn Muljam)以一柄淬毒的刀剑行刺阿里。阿里被毒剑所伤,在两天后去世。
  
  阿里叮嘱他的儿子们不要攻击哈里哲派,即使是哈里哲派的一员杀害了他。阿里向其子哈桑说,如果他能够幸存,他会原谅伊本·穆勒杰姆并释放他。如果阿里去世,伊本·穆勒杰姆应被给予同样的一击,不管他会否因此而死,就正如他给予阿里的一击一样。因此,哈桑履行吉萨斯(Qisas,等量报复),对伊本·穆勒杰姆给予同样的一击。
  丧葬
  位于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的哈札特阿里神庙(蓝色清真寺),少数穆斯林相信阿里葬在这里。
  
  据神学家谢赫·穆菲德(Al-Shaykh Al-Mufid)所述,阿里不希望他的墓地被敌人亵渎,因而要求他的朋友及家人把他秘密安葬。秘密墓地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时期被阿里的后裔、第六代什叶派伊玛目加法尔·萨迪克(Ja'far al-Sadiq)发现。大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认为阿里被葬在现今纳杰夫伊玛目阿里清真寺里。
  
  此外,一些阿富汗人却称阿里的遗体葬在阿富汗城市马扎里沙里夫的哈札特阿里神庙(Shrine of Hazrat Ali)。
  余波
  
  阿里逝世后,库法的穆斯林无争议地向他的长子哈桑宣誓效忠,阿里曾在多个场合表明只有穆罕默德圣裔成员才有管治穆斯林社会的资格。同时,穆阿维叶一世掌控著埃及和累范特,作为穆斯林帝国拥有最强兵力的指挥官,他自称为哈里发,又驱军挺进伊拉克,进逼哈桑。
  
  穆阿维叶一世大洒金钱及作出虚假的承诺,逐渐策反哈桑麾下的将军及指挥官,直至他们对哈桑造反。哈桑被迫委曲求和,将哈里发之位让予穆阿维叶一世,穆阿维叶一世终篡夺了伊斯兰哈里发,又以一切可行的方法压迫阿里家族及什叶派。会众礼拜例行的诅咒阿里成为了重要的惯例,一直持续了六十年才被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欧麦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Umar ibn AbdulAziz)废止。穆阿维叶一世成立的倭马亚王朝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体。
  
  马德隆写道:
  “ 倭马亚王朝的高压、暴政及镇压使支持阿里的少数人变为多数人。在后世的记忆里,阿里成为理想的大主教。倭马亚王朝僭称伊斯兰的正统主权国及地球上真主的副摄政,加上在倭马亚那个变节、专横及制造不和政府面前,人们皆理解到阿里的忠诚、对伊斯兰管治所作出的不屈贡献、他的一片丹心、平等地对待所有的支持者以及宽容对待敌人的雅量。 ”
  知识学问
  
  阿里不单因作为一名战士及领袖而受人尊敬,作为一个作家及宗教权威人士的他同样备受尊敬。凯拉姆学(Kalam,教义学)、经注学以至书法及数秘术、由律法、神秘主义以至阿拉伯语语法及修辞学等众多的学问都被视为是阿里率先概括地说明。
  
  什叶派及苏非主义都认为穆罕默德曾经这样评价阿里:“我是知识之城府,阿里是它的大门……”穆斯林把阿里视为伊斯兰教的主要权威人物。阿里曾经这么说:
  “ 凡是真主的使者领受到的启示都会口述给我,并且要我诵读看看。我亲自把经文写下来,他就教导我关于经文的经注学(字义注解)、塔威尔(Ta'wil,宗教注解)、纳西哈(Naskh,被取代的经文)、满苏克(被废止的经文)、穆塔萨比(Mutashabih,含糊的经文)及穆哈凯姆(Muhkam,显而易见的经文),还有其他任何细微与粗略的教导…… ”
  
  著名伊斯兰哲学家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Seyyed Hossein Nasr)认为,阿里建立的伊斯兰神学及他的语录包含了认主学的合理求证。学者伊本·阿比·哈迪德(Ibn Abi al-Hadid)引述道:
  “ 神学及它的课题一直也不是阿拉伯的人文科学。这一类的课题从来没有在阿拉伯的杰出人物及人民之间传播,希腊的学者是神学的唯一解说者,阿拉伯第一位涉猎这方面的是阿里。 ”
  
  在后世的伊斯兰神学里,穆拉·萨德拉(Mulla Sadra)及其追随者如阿拉玛·塔巴塔拜(Allameh Tabatabaei)等人的学说都把阿里的语录、说教视为伊斯兰形而上学及宗教哲学的核心来源。超验通神论(Transcendent theosophy)学派视阿里为至高无上的形而上学学家。根据亨利·科尔宾所述,《辞章之道》(Nahj al-Balagha)在公元1500年后被什叶派思想家视为最重要的信条之一,其影响力可见于阿拉伯语的专门术语,这些术语可在希腊语译为阿拉伯语的文学及哲学译本上找到。
  
  阿里亦是阿拉伯文学的学者及阿拉伯语语法及修辞学方面的开拓者。他的言语、说教及信件为后世提供了文学措辞的示范。阿里大量的短语成为伊斯兰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里常被当作格言及谚言使用。这些语录、信件成为文学作品的准则,被集结成多种语言的诗经。在八世纪,一些文学作家如阿布德·哈米德·伊本·叶海亚·阿米里('Abd al-Hamid ibn Yahya al-'Amiri)等指出阿里说教及言语是无与伦比的修辞法,九世纪的查希兹(Al-Jahiz)亦作出类同的主张。倭马亚王朝底万的官员都背诵阿里的说教以改善修辞技巧。《辞章之道》是从文学角度上节录阿里语录的著作,正如编纂者在前言所说的一样。除此之外,其他的文学、历史及宗教文献里亦收录了大量阿里的语录、祷文、信件等。
  
  此外,一些隐秘的学问如伊斯兰数秘术、阿拉伯字母的象征意义等据说都是阿里创立的。
  作品
  
  关于阿里的讲话、说教及语录的编纂被汇编成以下几本著作:
  
   * 《辞章之道》(Nahj al-Balagha;英语:Way of Eloquence)收录了阿里的一些具文学修辞价值的说教、信件及语录,由谢里夫·拉迪(Al-Sharif al-Radi)汇编而成。虽然文稿的真实性仍存疑,但近来的一些学者认为绝大部分的内容的确是出自阿里的。此书在阿拉伯文学里的地位显赫,被视为伊斯兰重要的知性、政治及宗教著作。一些《辞章之道》的评注作品出自什叶派及逊尼派,如伊本·阿比·哈迪德的评注及穆罕默德·阿卜杜德的评注。
   * 《祈求》,威廉·奇蒂克(William Chittick)译。
   * 《金玉良言》(Ghurar al-Hikam wa Durar al-Kalim),由阿布德·瓦黑德·阿麦迪(Abd al-Wahid Amidi)汇编而成,收录了超过万句阿里短语。
   *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诗经》(Divan-i Ali ibn Abi Talib)
  
  后裔
  
  阿里有多名妻子,法蒂玛是他的至爱。哈桑、侯赛因、宰纳白及乌姆都是法蒂玛所出。阿里其他较著名的儿子有阿巴斯·伊本·阿里(Al-Abbas ibn Ali)及穆罕默德·伊本·哈纳菲耶(Hanafiyyah)。
  
  哈桑生于公元625年,是什叶派的第二代伊玛目,担任哈里发一职长达六个月。在伊斯兰历50年,他被他的一名家族成员毒杀,历史学家认为那位家族成员是被穆阿维叶一世指使的。
  
  侯赛因生于公元626年,是什叶派的第三代伊玛目。他被穆阿维叶一世施压及迫害。在680年穆哈兰姆月的第十天,他与一些追随者参与卡尔巴拉战役(Battle of Karbala),对抗哈里发的军队,侯赛因一方几乎被全歼。他的遇难日被称为阿舒拉节,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哀悼节日。在卡尔巴拉战役被杀的还有阿里的另一些儿子,塔百里在他的著作里写下了他们的名字,包括出自乌姆·巴宁的四名儿子:侯赛因的持旗手阿巴斯、贾法尔、阿卜杜拉及奥斯曼。一些历史学家又补充了其他在卡尔巴拉战死的阿里儿子,包括易卜拉欣、欧麦尔及阿卜杜拉·伊本·阿斯贾尔。
  
  出自法蒂玛的子裔被称为谢里夫(Sharif)或赛义德(Sayyid),这是阿拉伯语里的敬语,意指“高贵的”,赛义德则具有“大人”的意思。作为穆罕默德仅有的后裔,他们都受到逊尼派及什叶派的尊崇,差别在于什叶派更为重视他们。
  观点
  穆斯林的观点
  
  除了穆罕默德以外,没有人在伊斯兰历史里能够像阿里这样书写了这么多的阿拉伯文。阿里受到所有穆斯林的尊重,他是最初的穆斯林及阿訇(伊斯兰学者),在宗教信仰、伊斯兰法学及历史上的知识非常渊博,又以勇气见称。
  什叶派
  
  什叶派把阿里视为继穆罕默德以后最重要的人物。据什叶派所说,穆罕默德在生前多次表示阿里在他去世后应成为穆斯林的领袖,大量的圣训证实了这一点,包括胡木之池圣训、两个重大事物圣训、笔与纸圣训、邀请亲族圣训及十二继承人圣训。值得一提的还有斗篷圣训,这个圣训经常被引用来说明穆罕默德对阿里及家人的想法:
  “ 一天早上,穆罕默德穿着一件以骆驼黑色毛发造成的条纹斗篷,他将孙儿哈桑置在斗篷之下,另一名孙儿侯赛因出现,他又将侯赛因置在斗篷之下。接着陆续出现的法蒂玛、阿里也被穆罕默德置在斗篷之下,穆罕默德接着说道: “真主只要求你们远离不贞洁,家族的成员们!洗涤你们的身心,使你们达致纯洁吧。” ”
  
  这个观点认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阿里不仅公正地管治穆斯林,也阐释了沙里亚法规及它深奥的含义。阿里因而被视之为不受错误、恶行所约束,真主是透过穆罕默德而任命阿里。根据什叶派的见解,阿里与穆罕默德都被称为“完美的人”。
  
  什叶派朝圣者通常都会到纳杰夫的圣地伊玛目阿里清真寺,在那里朝拜并诵读“吉亚拉特安拉至上”。在萨非王朝时,阿里的墓地成为了焦点所在,如伊斯玛仪一世前往纳杰夫及卡尔巴拉的朝圣之旅。
  逊尼派
  
  当代的逊尼派穆斯林普遍都尊重阿里为圣裔的一员及最后一任正统哈里发,又认为他是伊斯兰教其中一名最有影响力及最受尊重的人物。根据历史事实,阿里被倭马亚王朝的清真寺仪式诅咒,这做法在欧麦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时才被废止。阿里又是十位被认为在极乐世界的人物之一。
  苏非主义
  
  几乎所有的苏非主义教团都透过阿里来追寻他们与穆罕默德的血缘关系,除了纳黑希班底(Naqshbandi)通过阿布·伯克尔来追寻。阿里的曾曾孙加法尔·萨迪克(Ja'far al-Sadiq)也是苏非主义教团的一员。逊尼派及什叶派的苏非主义都相信阿里承继了穆罕默德圣徒(Wali)的力量,得以与真主进行精神交流。
  神灵
  
  一些教派(如阿拉维)认为阿里是一位神灵或真主的化身。他们被主流的伊斯兰学者称为“夸张者”。虽然这些教派将人类值得称许的特性夸张化,但他们的传统伊斯兰思想都与一般的伊斯兰教无异。据说阿里在生的时候曾经禁止人们崇拜他。
  非穆斯林的观点
  
  一些非穆斯林的学者如爱德华·吉本、威廉·缪尔(William Muir)都赞扬阿里,而亨利·拉芒(Henri Lammens)则对阿里持有负面的看法。
  
  诗人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则作出这样的观点:“我认为阿里是第一位能够与普世灵魂接触及交流的阿拉伯人。他在祷告时死亡,可说是殉道而死。阿拉伯人一直不理解他的价值,直至什叶派波斯人的出现,他们深明宝石与石子的分别。”
  史学
  
  研究阿里生平的一次文献是古兰经、圣训及其他早期伊斯兰历史的文本。二次文献包括逊尼派及什叶派穆斯林的著作、阿拉伯基督徒及印度人的著作、中东及亚洲地区一些非穆斯林的著作以及现代西方学者的一些著作。一些早期的伊斯兰文献出处被歪曲成某程度上对阿里的正面或负面取态。
  
  较早期的一些西方学者有一种普遍的取向,就是不接受较后时期的记述,因这些记叙倾向于逊尼派或什叶派的主张。这些学者视他们的著作是后来捏造出来的,他们视这些记述为不可靠或无关紧要的。史学家莱昂内·卡埃塔尼(Leone Caetani)认为对阿卜杜拉·伊本·阿巴斯及阿伊莎历史记述多数是虚假的,这些记述都没有经过一些早期的历史汇集者如伊本·伊斯哈格等人的传述。维尔法特·马德隆不赞同这种无差别地摒弃所有没有包括早期来源文献的做法,他认为莱昂内·卡埃塔尼的做法自相矛盾。马德隆及较后期的史学家不会否定后期编纂的记述,他们尝试去剖析历史的背景及与事件人物的相容性来判断。
  
  阿拔斯王朝崛起时,著作不多,而且大部分的记述都是口述的。在这个时期之前最著名的作品是阿里的朋友苏莱曼·伊本·卡伊斯所写的《苏莱曼·伊本·卡伊斯之书》。纸张被引入到穆斯林社会后,大量的专著在公元750至950年间涌现。据鲁宾逊所言,至少有二十一部专著撰写隋芬之战。阿布·米赫纳夫是这时期最著名的作家,他试图收集所有的记述。九世纪及十世纪的史学家收集、筛选及编汇这些可靠的记述,但大部分的专著都已失落,除了少数被一些后来的作品所采用,如穆罕默德·伊本·贾里尔·塔百里的《先知及国王的历史》。
  
  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都积极于参与专著的写作,但大部分皆已失落。另外,在八世纪至九世纪,阿里的后裔如穆罕默德·巴基尔(Muhammad al-Baqir)及加法尔·萨迪克(Ja'far al-Sadiq)陈述阿里的语录及记载,这些语录及记载被集结成什叶派的圣训书籍。十世纪后的什叶派作品都是关于十四位不会犯错的人及十二伊玛目,这个范畴最早的现存作品及重要典籍是谢赫·穆菲德(Al-Shaykh Al-Mufid)的《导师之经》。作者在该书的第一部分详细描述了阿里的事迹。另有一些书籍从宗教角度描述了阿里的角色,这些作品都是史学的一部分。
<< 前一君主: 奥斯曼神权共和时期阿里
(656年661年)
后一君主 >>: 穆阿威叶一世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