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表
韩愈 Han Yu(唐代)虞世南 Yu Shina(唐代)李隆基 Li LongJi(唐代)
罗隐 Luo Yin(唐代)李世民 Li Shimin(唐代)徐坚 Xu Jian(唐代)
魏征 Wei Zheng(唐代)欧阳询 Ouyang Xun(唐代)李翱 Li Ao(唐代)
南卓 Na Zhuo(唐代)李冶 Li Ye(唐代)义净 Yi Jing(唐代)
怀素 Huaisu(唐代)丘光庭 Qiu Guangting(唐代)司马承祯 Sima Chengzhen(唐代)
徐灵府 Xu Lingfu(唐代)孙思邈 Sun Saimiao(唐代)郑氏 Zheng Shi(唐代)
佚名 Yi Ming(唐代)唐玄奘 Tang Xuanzang(唐代)孔颖达 Kong Yingda(唐代)
李鼎祚 Li Dingzuo(唐代)贾公彦 Gu Gongyan(唐代)杨士勋 Yang Shixun(唐代)
李筌 Li Quan(唐代)般剌蜜帝 Banlamidi(唐代)实叉难陀 Shi Chanantuo(唐代)
释道宣 Shi Daoxuan(唐代)释道世 Shi Daoshi(唐代)释智升 Shi Zhisheng(唐代)
惠能 Hui Neng(唐代)法海 Fa Hai(唐代)李荃 Li Quan(唐代)
王冰 Wang Bing(唐代)孙过庭 Sun Guoting(唐代)张怀瓘 Zhang Huaiguan(唐代)
段安节 Duan Anjie(唐代)朱景元 Zhu Jingyuan(唐代)王孝通 Wang Xiaotong(唐代)
杨筠松 Yang Junsong(唐代)赵蕤 Zhao Rui(唐代)来俊臣 Lai Junchen(唐代)
李翰 Li Han(唐代)李淳风 Li Chunfeng(唐代)袁天罡 Yuan Tiangang(唐代)
般若 Prajn^a(唐代)智俨 Zhi Yan(唐代)地婆诃罗 Divakara(唐代)
不空 Amoghavajra(唐代)利言 Li Yan(唐代)法月 Dharmacandra(唐代)
智慧轮 Zhi Huilun(唐代)法成 Wu FaCheng(唐代)菩提流志 Bodhiruci(唐代)
金刚智 Vajrabodhi(唐代)李绰 Li Chuo(唐代)陆德明 Lu Deming(唐代)
林慎思(唐代)李恕 Li Shu(唐代)郭京 Guo Jing(唐代)
顾非熊
唐代  晚唐

诗词《秋日陕州道中作 Autumn Shan Zhou Road, for》   《经杭州 trans- Hangzhou》   《经河中 The river》   《送僧归洞庭》   《题觉真上人院 Feel real question Buddhist monk courtyard》   《寄太白无能禅师》   《舒州酬别侍御 Shi Yu Shu states do not pay》   《姚岩寺路怀友(一作桃岩怀贾岛) Yao yanshi Road Huai you A pregnant for Peach Rock Jia Dao》   《天河阁到啼猿阁即事 The milky w- Court to Court the matter ape cry》   《夏日会修行段将军宅 Summertime purpose Discipline tract Check house》   更多诗歌...

阅读顾非熊在诗海的作品!!!
  顾非熊,况之子。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大中间,为盱眙尉。慕父风,弃官隐茅山。诗一卷。
  
  [晚唐前期的其他诗人]
    与杜牧、李商隐生活时代大致相近的诗人,还有马戴、顾非熊、雍陶、刘得仁、薛
  逢、李频、方干、李群玉、赵嘏等,这些人经历各不相同,诗歌语言、形式、风格也各
  有差别,但大体上来说,他们都以五七言近体律诗见长,内容大多写自然山水,往往抒
  发一种萧散旷逸的情怀,境界比较狭窄,但在捕捉意象、琢字炼句、把握节奏上却有一
  定特色。这些诗人中虽然没有出类拔萃之辈,但人数却很多,现存作品也不少。
    从中唐大历十才子以来,不少诗人都擅长以精心雕琢的方法,用五言律诗写自然山
  水以抒发羁旅之情、退隐之思。其中以贾岛、姚合的五律写得最纯熟,虽说气格窘狭,
  但形式更为圆熟、用语更为警策,使五言律体的创作有了一些成熟的套路。这类诗歌所
  表现的内容和情调既投合晚唐士大夫的口味,它的范式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尽管有杜
  牧、李商隐等诗人别开生面,但大部分晚唐诗人还是更喜欢走姚合、贾岛那一路。
    在这批诗人中,不少是直接受到姚、贾熏陶的。如马戴本来就是贾岛、姚合的诗友,
  李频则是姚合的女婿,刘得仁、顾非熊、雍陶也都与姚、贾唱酬交游,还有一个李洞,
  则称贾岛为“佛”,铸了贾岛的铜像,“事之如神”(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他们
  都继承了贾岛、姚合苦思苦吟、琢字炼句的特点,像李频说“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长安书情投知己》),方干说“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赠喻凫》)。
    所以他们的五律,尤其中间四句,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对仗工稳,声律谐和,而境
  界狭小,气象萧瑟,喜欢用一些凄清冷寂的意象,特别注意“诗眼”即联缀名词性意象
  的一些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如马戴《送客南游》的“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雁行”,刘
  得仁《冬夜寄白阁僧》的“鸟栖寒水迥,月映积冰清”,雍陶《秋露》的“竹动时惊鸟,
  莎寒暗滴虫”,李频《淮南送友人归沧州》的“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顾非熊
  《桃岩怀贾岛》的“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李洞《郑补阙山居》的“马饥餐落叶,
  鹤病晒残阳”,都是像大历十才子及姚合、贾岛的诗作。当时这一大批诗人都在写一种
  伤感悲愁之情,狭小敛约之景,都在近体格律的框架内琢词炼句,翻新出奇,因而使晚
  唐诗坛上笼罩着一种与时代相仿佛的灰暗、萧瑟气氛。
    不过他们与姚、贾也有一点不同:姚合、贾岛苦思苦吟,以艰涩的词语写寒苦的心
  境,使诗歌在清新恬淡之中还有些拗峭尖新的意味,而这些诗人大多走上了清畅浅切一
  路。如马戴的《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全诗意境和谐,视线由灞原风雨之停歇,而见归雁之远去,又收回来,则落叶、孤
  灯,近在眼前,再拓开,环视空园四壁,然后感叹自己的孤独寂寥,情与景融合一体,
  语言既不生涩,意脉也流畅,这就不太像姚合、贾岛而有些像大历时代的诗了。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youth扫校)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