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人物列表
汤显祖 Tang Xianzu(明代)朱权 Zhu Quan(明代)明世宗 Ming Shizong(明代)
夏完淳 Xia Wanchun(明代)徐渭 Xu Wei(明代)唐寅 Tang Yin(明代)
陈继儒 Chen Jiru(明代)赵友同 Zhao Youtong(明代)方孝孺 Fang Xiaoru(明代)
陈道复 Chen Daofu(明代)薛暄 Xue Xuan(明代)通润 Tong Run(明代)
李日华 Li Rihua(明代)高启 Gao Qi(明代)王鏊 Wang Ao(明代)
刘基 Liu Ji(明代)陈子龙 Chen Zilong(明代)杨慎 Yang Shen(明代)
王世贞 Wang Shizhen(明代)顾起纶 Gu Qiguan(明代)谢榛 Xie Zhen(明代)
瞿佑 Qu You(明代)俞弁 Yu Bian(明代)都穆 Dou Mu(明代)
李东阳 Li Dongyang(明代)陆时雍 Liu Shiyong(明代)徐祯卿 Xu Zhenqing(明代)
王世懋 Wang Shimao(明代)朱承爵 Zhu Chengjue(明代)顾元庆 Gu Yuanqing(明代)
罗贯中 Luo Guanzhong(明代)许仲琳 Xu Zhonglin(明代)王阳明 Wang Yangming(明代)
吴讷 Wu Ne(明代)屠隆 Tu Long(明代)归子慕 Gui Zimu(明代)
于谦 Yu Qian(明代)李先芳 Li Xianfang(明代)胡震亨 Hu Zhenheng(明代)
朱隗 Zhu Kui(明代)处囊斋主人 Chunangzhaizhuren(明代)安磐 An Pan(明代)
陈霆 Chen Ting(明代)俞彦 Yu Yan(明代)
戚继光
明代  (1528年1588年)

军事类 Military class《练兵实纪》

阅读戚继光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1528-11-12-1588-01-05) 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旋进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浙江临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戚家军
  
  戚家军成军于治世(相对明末),所面对的敌人以倭寇中的萨摩隼人和兀良哈蒙古的骑兵为主.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农民和矿工.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斩杀真倭3000余级,烧杀溺毙无算;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经横屿,牛田,林墩三战,斩真倭5000余级,其中横屿之战是一场精彩的步炮协同作战,先以火炮击沉倭寇战船并轰击倭寇大营,再以突击队强行登陆突破倭寇本阵,斩杀倭寇头领.嘉靖四十二年平海卫,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斩真倭20000余,另于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吴平,斩从倭30000,吴平逃亡海上.
  隆庆元年,戚继光及其老部下3000人调往京师,督阵蓟辽,编练车步骑营三万.隆庆二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帅蒙古铁骑30000入寇,戚继光以车营抵挡, 自己率8000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全歼朵颜30000铁骑,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万历三年,长秃帅兀良哈铁骑 50000入寇,戚继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全歼50000蒙古军,活捉长秃.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共斩级十五万余级,如果完全论功行赏,戚继光的爵位可以升到侯爵级.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
  戚家军的威名并没有因为戚继光的去职而低落,以戚家军为种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万历朝鲜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头功,其中许多人还是戚继光的老部下,如攻克牡丹峰的老将吴惟忠,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最初也是由两万浙兵构成。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鸟铳,倭刀,铁甲, 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要知道三十年之后的日本最强悍的萨摩兵团,全军有两万只火枪,却只有两门轻炮,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才开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现.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
  戚家军的胜利还建立在严格甚至是严酷的军法上:如果作战不力而战败,主将战死,所有偏将斩首;偏将战死,手下所有千总斩首千总战死,手下所有百总斩首;百总战死,手下所有旗总斩首;旗总战死,手下队长斩首,队长战死,而手下士兵没有斩获,十名士兵全部斩首.斩级的赏赐也颇丰,每一级赏银40两!这样每个士兵都会全力作战,一直战斗到获胜或是战死.
  戚家军的纪律严明也是闻名天下,但凡出征时有扰民行为的一律斩首示众,所以戚家军无论在哪里作战都能够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就连少数民族都愿意为之誓死效命,这样的军队无论哪个封建王朝都是没有的.
  
  肃清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大败倭寇于台州,以功进都指挥使。四十一年,奉命率师增援福建,捣毁倭寇巢穴横屿(今福建宁德东)、牛田(今福建福清南),直至兴化(今福建莆田南)等地,进都督佥事。四十二年。他再次领兵入福建,在福建巡抚谭纶的指挥下,与刘显、俞大猷联合攻克平海(今莆田东南)。进为都督同知,又升为总兵官,镇守福建和浙江金华、温州二府,都督水陆诸戎务。四十四年,俞大猷率水兵,戚继光将陆兵,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四十五年,进职兼管潮、惠二府并伸威等营戎务。
  
  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今河北蓟县)、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后又为总兵官,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因屡立战功,万历二年(1574年)升左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为当国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倚重。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蓟门平静。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戚继光在张居正死后受到排挤。万历十一年被调任广东总兵官。十三年以年老多病,谢职归家,十五年病逝,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和《止止堂集》等。
  
  *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 1555年秋调往浙江抗倭,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戚继光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3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
  * 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连破倭寇巢穴横屿、牛田、兴化,闽境倭寇主力被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
  *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今莆田东南),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
  * 此后转战闽粤沿海各地,终于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 隆庆二年(1568年),明廷特召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他整饬防务,加强战备,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部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安全。后被排挤,南调镇守广东。再后被诬陷夺职。
  * 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著作还有《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因其抗倭伟绩,历来被视为民族英雄。
  
  附诗两首
  
  过文登营
  冉冉双幡度海涯,
  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
  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国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早年的言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
  
  戚继光家族
  
  由戚继光儿子们编纂的《戚少保年谱耆编》,对戚继光家事、蓬莱戚氏家族事迹的记载较为系统。以下,是根据该书,结合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黄县《戚氏族谱》及戚继光生前挚友汪道昆所撰《孟诸戚公墓志铭》等有关史料,对戚继光家族事务的考证及结论。
  1、戚继光列祖及其事迹
  《年谱》记载:戚继光的先祖,原是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封邑于河东(今属河北省),食采于戚;元末为了避乱,举家迁往安徽定远昌义乡。其始祖戚详随朱元璋起兵,征战三十余年,后来战死于云南,明廷为表彰其开国功,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戚斌开始,戚氏家族在蓬莱定居。五世祖戚斌“ 享百岁寿,教子成名”,他在任上维修城墙,操练军队,练达而勤勉,深受下级拥戴和同僚嘉许,是公认的好官。四世祖戚珪不仅精通武艺,而且“倜傥有侠节,能文章,诗赋骈丽有唐风”,是个地方名士。戚继光说他“学问渊深,英气盖世,乃艰于嗣,纳刘媛,生我曾祖”。曾祖戚谏,从小力大过人,弱冠时曾独搏一虎,为乡里人所称道,可惜 27 岁时就去世了。戚谏有两个儿子,长子戚宣没有子嗣,过继次子戚宁的儿子景通为嗣,承袭了世职。戚景通就是戚继光的父亲。
  祖父戚宁,妻阎氏,生戚景通后六年去世;以子景通贵,赠“昭勇将军、都指挥佥事”。
  阎氏24岁而孀,“躬纺绩,事姑训子,艰苦万状,毫无怨色”,抚孤守节 63 年,含辛茹苦抚育幼子,节孝闻名乡里;87岁逝世,“从祖兆,合葬芝山之阳”。后因曾孙继光贵,追赠“太淑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于登州立“母子节孝”坊和“父子总督”坊,分别褒扬阎氏及子戚景通、戚景通及子戚继光。
  2、蓬莱戚氏前八世世系
  据《年谱》记载,蓬莱戚氏家族前八世世系如下图所示:
  (缺)
  
  据清顺治版《登州府志》、康熙十二年版《蓬莱县志》、乾隆版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得蓬莱戚氏前八世世系图如下:
  (缺)
  
  3、戚继光父辈情况
  戚景通,字世显,“赋性刚毅好学,能尽聪明正直,通于神明,居官有守,以孝廉闻,尝提兵破刘贼及青州贼李琪等,屡立战功”,曾任江南漕运把总、山东总督备倭、大宁都司掌印、神机营副将等职,为官清廉,政声颇佳。因原配张氏不育,后又娶王氏,至 56岁得子继光,后又得子继美。
  《年谱》记载:戚景通有嫡夫人张氏、庶夫人王氏。
  
  张夫人“静庄仁慧,孝谨出于天性,事姑尽恭,暮年不懈。侍大父巾栉翼雅,相对如宾。虽数随任,而于衣服、簪珥之饰一无所蓄,更有樛木、小星之风”。王夫人去世时,戚继光年仅十岁,张夫人对他“慈爱甚于己出”,含辛茹苦抚育他成长。张氏去世时,戚继光 24 岁,已成家。张氏虽不是戚继光生母,但对戚继光人格品性的影响,却不亚于其生母王氏。
  庶夫人王氏,系登州卫百户王公之女,戚继光生母,赠一品夫人,“赋性端庄”,与张氏相得甚懽,很受家族成员的尊重, 42 岁去世,那年戚继光只有 10 岁。
  
   4、戚继光兄弟姊妹
  《年谱》中提及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和一个妹妹。戚继美小戚继光 6 岁,因父功,得以诸生的身份廕“千户”,担任过都督、骠骑将军等职。《年谱》卷一有戚继光九岁时妹妹抢夺其玩具,他“手舞毒蛇逐而索之”的记载,看来戚继光有妹妹是无疑的,至于几位?有无姐姐?封建社会妇女不入谱系,《年谱》缺少记载,无从知悉。
  
  据清版《登州府志》、《蓬莱县志》、《重修蓬莱县志》、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戚继光有胞弟二:继美、继明。
  《世次谱》“戚继美”条下注曰:“中武科;任狼山总兵,升贵州总兵,遂居黔中。子失名;孙司宗,任三台营参将,后失查。”而“戚继明”条下注曰:“庠生,以子金贵,赠总兵官、左都督,生一子金。”
  5、戚继光配偶及子女
  《年谱》记载,戚继光 13 岁定亲, 18 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后因王氏不育,又分别于36 岁、37岁、48岁娶妾沈氏、陈氏、杨氏,先后生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五子。其晚年所作《孝思祠祝文》明确地说:“今有五子一侄,率承烝尝。”
  
  综合分析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等著所记,戚继光离世前,有“五子一侄”:祚国、安国、昌国、报国、兴国、金。其中祚国、安国、报国为陈氏所生,昌国为沈氏所生,兴国为杨氏所生,金为戚继光二弟继明之子。
  
  据清版《蓬莱县志》、《登州府志》、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戚继光子嗣情况如下:戚祚国: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升济南府掌印都司;戚安国:荫“锦衣卫指挥”,早夭;戚昌国:字文明,中乙未武举;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赠“骠骑将军”,赠蟒玉佩绣春刀,生三子:盘宗、显宗、振宗;戚报国:廪生,荫“锦衣卫百户”,赠“骠骑将军”;戚兴国:庠生,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
  
  据《孟诸戚公墓志铭》、《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戚继光还有一子名寿国。两文都称之为“胄子”,可见是受了封荫的儿子,而《年谱》中无载,可能是在王氏不育的情况下,从王氏娘家过继的养子,也即民间所说的“螟蛉子”。因他与戚氏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故戚继光向列祖祷告时没有提及,作为戚继光子嗣的《年谱》编者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对他采取不著录的态度。
  
  《孟诸戚公墓志铭》载,戚继光第三妾杨氏生一子名辅国,《年谱》说杨氏生一子名兴国。从兴国是《年谱》编者之一的情况推断,似乎辅国之说难以成立。
  
  戚继光子嗣降生顺序,《年谱》作祚、安、昌、报、兴,与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所载相同;而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作“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疑为‘兴国’之误”。
  
  各方面资料显示,戚继光侄子只有一位,即戚金。据黄县《戚氏族谱·序·附录·蓬莱戚氏先代世次谱》载:戚继光二弟戚继明有一子名金,“号少塘,少从少保戎,屡建战功,由百户历升守备、游击、参将。万历初,从总兵刘延征关西,先诸将登高丽城,叙首功升副总兵。转江南吴松总兵。因疾辞职,回籍定远。神宗末,适边庭多事,自请出关,率兵深入被围,于浑河桥北失尽援,遂陷殁。奉旨褒恤,赠都督同知,荫子,拟谥‘武烈’。生三子,元功、元辅、元弼。世居定远,为定远派。”清道光十九年版《蓬莱县志·选举》“戚继明”名下,有“以子金贵,赠总兵左都督”之注。
  
  从《年谱》记载的资料看,戚继光原配王氏是位贤慧而且通情达理的人。戚继光袭职之初,家中生活困难,她曾经卖掉自己的首饰来备办招待客人的酒菜;曾买回一条鱼,全家吃鱼头和鱼尾,把鱼身留给丈夫。戚继光在浙江抗倭初期,王氏跟随左右,台州战前,有倭大举来犯,人心惶惶之际,王氏毅然决定不离险地,帮助戚继光稳定军心。台州战时,王氏与“戚家军”亲属居新河所城,守军很少,遇有大批倭寇来犯,情势危急,王氏说服守城官兵,动员城中妇孺,穿上“戚家军”服装列于城上,使了一回空城计。
  
  但是据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说:戚继光原配王氏蛮横而嚣张,曾因戚继光纳三姬、举五子之事,“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后来虽冰释前嫌,过继安国为子,可惜安国早夭,到头来还是“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与戚继光弄到一拍两散的地步。这段家族秘史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因此《年谱》中没有述及。
  6、蓬莱戚氏家族宅第及修缮
  
  《年谱》对蓬莱戚氏的祖居位置没有确切记载,但蓬莱城西南的武霖村旧称“戚家村”,村内现存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父子总督”坊和“母子节孝 ”坊、明崇祯八年戚武毅公祠,与《年谱》及清版《蓬莱县志》所载相符,且有戚氏古宅基等遗迹,是蓬莱戚氏家族自戚斌始历代聚居之地无疑。
  
  据《年谱》记载,蓬莱戚氏家族房产,除上述城内祖居外,于祖兆芝山之西还有一处房产,可能是为安置守墓者而置备的,位置应在今蓬莱市南王镇位吴村靠近芝山的地方。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上京办理袭职手续,为了凑够路费,戚景通卖掉了这片房产。
  
  戚景通曾对位于城内的祖居进行过修缮。《年谱》记载:嘉靖十八年(1539年),“时居第垂二百年,久圮,不得已而营缮之”。当时戚家不富裕,戚景通也非崇尚侈奢之人,因此,这次修缮工程可能仅仅是对祖居进行了加固和维护,并无新增。这从戚景通借“绮四户”之事教育年幼的戚继光一事就可看出。
  
  戚继光晚年从广东御任后回到故里,在“延师教子,纂修案牍,捐助修蓬莱阁”的同时,还“于本宅东偏,建宗祠一所”,“立家庙以祀蒸尝”。这座家庙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月开工,直到第二年七月方始告成,其格局为:“周计入室,中霤稍高,前南数武为‘望云楼’,前叠石为山台,名曰‘见陇’,左右各厕以廊庑”。
  
  这里有个疑点:是什么原因,建一座小小家庙要花上 9 个月时间?汪道昆《孟诸戚公墓志铭》中有戚继光晚年原配王氏“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的记载。可能是由于王氏的携财而去,才使得家庙工程迟迟不能完成。
  7、其它家事、族事
  据《年谱》记载,因蓬莱戚氏一支“家运不造,伯绝仲夭,世系几废,二百年来已事纚纚焉”,为昭明先世之烈,戚家曾“考祖籍,作《列传》”一书。
  
  戚继光 17 岁那年,父亲戚景通去世。当时戚继光赴京办理袭职事宜未还,丧事是由戚景通原配张氏一手操办的,“其襚敛之需一皆出于称贷”,完全靠举债办的丧事。后来戚继光“追庭训,考《保定志》,据《莱山序·孝廉轶事》纪之”,写下《孝廉将军传》一文。
  
  戚继光 21 岁时,率山东六郡良家子更番戍蓟,长年在外。其弟继美未婚,戚继光夫人王氏卖掉部分首饰为其纳室李氏,希望在家中有个伴。李氏过门后,因年幼不懂事,与王氏不和。戚继光遂拟《黄台吟》喻之:“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戚继光 27 岁时,因戚景通与夫人张氏仍未按祖制合葬,“于是起王母之柩,卜吉合葬于祖兆芝山之阳”。
  
  戚继光 28 岁奉诏赴浙时,其弟继美还是一介儒生,“且贫,无以为产,……遂举世俸授之,俾佐饘粥之资”。戚继光 39 岁时,“仲叔柳塘公,郡文学也,欲舍于国庠,乃举俸金五百,俾之为资”。戚继光 41 岁于蓟州任上时,其弟“领沂州总备,以清苦为言,复以二品及一品俸以佐其官”,听其“支用十年”,其弟“任偏裨”乃罢。
  戚继光在其 60 岁时作的《孝思祠祝文》中说:“所幸先后以绩进,至今官赠及四代”。
  
  “赠”,是指因子孙之功,而授予过世的长辈荣誉称号或爵位,也叫“封赠”。据清道光版《重修蓬莱县志·恩纶·武荫》,因戚继光之功,赠曾祖戚谏“特进荣禄大夫右都督”、祖父戚宣“荣禄大夫右都督”、祖父戚宁“荣禄大夫右都督”、父戚景通“特进荣禄大夫右都督”——只赠及三代,与戚继光说法并不相符。
  
  戚继光抗倭成就基于军制改革
  
  明代名将戚继光不仅有一腔爱国热情和战场指挥才干,还是一位锐意进取、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者,其行为成为当朝后期衰败阴暗局面中的一个亮点。
  
  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就任都指挥使之际,中国东部沿海正不断受到倭寇侵犯。一股70人的倭寇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绕南京城兜一大圈。当时在南京驻有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
  
  当时中国人口、财力和军队数量都超过日本多倍,倭寇还非正规军,然而明军几十年间在沿海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一反常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中日双方在军事组织和战术上的差距。倭寇虽缺乏统一指挥,只以小股力量杀人越货,却体现出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其大小头目对下属能施以严格管制和指挥,还采取了飘忽不定的狡诈战法并配备了仿西洋火枪而制成的鸟铳,因而屡屡以少胜多。明朝军队量多而质差,重要原因是因其实行“卫所”世兵制,每个“军户”出丁一人,代代不变。此制度建立后,士兵逃亡和换籍众多,至明中叶以后卫所出现大量空额,所剩残卒也多为军官役用,训练废弛。偌大的明王朝,纸面上兵力多达 280万人,能作战的却十分有限。
  
  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这些士兵多受过倭祸之害,戚继光就此以“保国卫民” 训导官兵,同时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则队长斩首等法规,使所部战斗意志高昂。他还摈弃旧式“看武艺”的训练法,采取了鸳鸯阵等新战术,并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组织调度比较灵活。戚继光还注重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从而使明军进入了冷热兵器混用的阶段。
  
  军制改革后,这支军队出现在浙东沿海战场,抗倭形势很快改观。戚继光不把数量有限的部队分兵把口,而形成一个拳头主动出击,在台州九战九捷。大感惊恐的日本海盗转而窜扰福建、广东沿海后,戚家军也随之南调。戚继光根据倭寇在海边游动需要一些据点和岛屿作为巢穴的特点,也以主动攻击为主,其中夜袭横屿岛一仗歼敌2000人。戚家军经过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转战10年,日本海盗因惧歼而不敢再犯。
  
  后人追念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的业绩时,也会引出一些遗憾。从当时中日双方的战略态势看,最有效地平定倭患应是建立一支实力胜于日本海盗的舰队,以明初郑和下西洋的建船水平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与戚继光共同作战的名将俞大猷便主张:“大治战舰,贼来则击,贼去则追,又来又击,又去又追”。防敌、歼敌于海上,确是战胜海上强敌的根本途径。然而明朝当权者承袭了农耕民族的保守观念,缺乏海洋观念,对付海上来敌主要靠的是陆战。试想,若是戚继光、俞大猷能指挥舰队驰骋东海,那将何其壮哉!后来的中国历史也必将改写。可惜这仅是一种美丽的假设,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三十二势长拳创始人
  
  戚继光不仅能够领兵打仗,也是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武术家,兵器制造家,不管是冷兵器戚家刀,还是火炮鸟铳。说起三十二势长拳可能未必熟悉。但是太极拳实际上最早的发源就来自长拳,太极拳早期也被称作长拳。如此戚继光才是中国近代真正的武圣,冷兵器火器的制作操作,拳法刀法的创建使用,阵法练法的改革创新,无与伦比的战绩是一个家族的荣耀也是中国传统武将的智慧与风范的集大成者。其带兵之才,变革之法,武器之精,为将风范,更是无出其右。戚继光于1561年秋在台州编著的武术名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记有“ 宋太祖三十二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等十多家名著于时的拳种,而无少林拳。只载有“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
  
  电影《戚继光》
  
  故事梗概:
  江浙沿海。倭寇烧杀抢掠。他们杀死母亲,束婴竿上,伸进火堆。县衙里官吏仓皇而逃。城郭上明军败退,被倭寇赶进海湾用矛枪戳死。戚继光携弟继美纵马驱驰。朝中严嵩在陪世宗听经。明军卫所,士卒在聚赌,戚继光闯入,革去妻弟王涛的哨长职务。圣上下旨,建造海神娘娘庙。鱼村又被洗劫一空,一壮汉上悬崖,跳海自尽。山中亭榭,戚继光与同僚议争抗倭。倭穴,众倭跳起鬼蜮舞。匪酋静海王与小野打赌取乐,剖开孕妇之腹,猜是男是女。夜晚,东风吹来,戚继光预感倭寇又要来犯。匪首直五郎再率倭寇登陆。工部侍郎赵文华督建海神娘娘庙。总督胡宗宪部署抗倭。龙山卫所,倭寇与明军对阵,倭寇用明镜刺明军眼睛,明军败北,戚继光拦住溃兵,登上礁石,连发三箭,射死三个倭酋,稳住阵脚,倭寇兵退。戚继光向胡宗宪递交请求练兵公文,胡宗宪置之不理。胡宗宪部署攻打倭寇据点岑港,明军水陆并进,进攻时,倭寇扔出一些财物,明卒哄抢,倭寇乘机杀出,明军败退。戚继光传令,哄抢财物者斩!一士卒提一首级来领赏,经查却是明军伤者头颅,戚继光大怒,立斩冒赏士卒。圣旨到,因岑港攻取不利,革去戚继光等人职务,令戴罪立功,若再攻不下,押赴京师。戚继光激动挥笔书写《满江红》,王夫人抚琴相伴。明军再度攻打岑港,倭寇掘坝放水,明军再败。戚继光跪于先父神位之下,立志以身报国。戚继光再次部署进攻,王涛率卒溃退,戚继光下令斩首王涛,与弟继美跃马冲锋,双双搭箭,射杀敌酋,明军随后拥上,倭寇溃逃。胡宗宪决定让戚继光选兵练兵。义乌八宝山,矿徒王如龙与寨主陈大成因争夺矿山而械斗。戚继光与继美便装赶到,阻止械斗,申明大义,同起抗倭。戚继光令扎两纸人,互相砍杀,了却私仇。二人感动,率众入伍。一赌徒应募,被戚继光拒绝。壮汉朱钰勇气有加,不会拳脚,被戚继光收下。戚继光率士卒操练。一士卒在练花枪,被戚继光与王夫人阻止,王夫人以身示范,惊动腹中胎儿。戚继光明训临阵之法。倭首直五郎再次部署出海,绑来渔民,开刀祭海祝行。卫所中,戚继光带领士卒加紧操练抗倭新阵《鸳鸯阵》法。戚继光卫所,士卒前来告急,戚继光决定声东击西,合兵创敌。静海王与小野各率一路进犯。戚家军雨中行军,戚继光与士卒共沐雨。静海王率倭侵入水田,杀农夫,侮辱妇女,戚继光命士卒皆赤下体,持刀盾,入水田杀退倭贼,静海王光屁股从水田逃走。上风岭为倭寇必经之地,戚继光命士卒每人砍树一棵,隐蔽山上。小野果然率众而来,一声铳响,戚家军杀下山来,倭贼大败,小野独骑而逃。台州城外,戚继光与倭首直五郎对阵,戚继光挥旗,摆出鸳鸯阵,大败倭贼。台州城一片欢腾。圣上降旨,聚歼倭贼。戚继光与留守台州的王夫人告别。倭贼巢穴上屿,涨潮一片汪洋,退潮一片泥淖。直五郎防守严固,隔海狞笑。三个倭卒来降,戚继光领其至神坛,晓以大义,三个假降者供出实情。倭寇为解上屿之围,攻打台州,台州危急,王夫人让朱钰送信给戚继光。戚继光令士卒背负稻草铺路进攻上屿。朱钰赶到。士卒报潮退三里,关键时刻戚继光决定先攻下上屿再挥兵台州。朱钰赶回台州,战死。戚家军匍匐泥淖进攻,倭寇连连放箭,明军损失惨重。几明军士卒用躯体做箭垛,继美连射数敌,率众攻上敌巢。陈大成、王如龙等也率众攻入。戚家军英勇杀敌。静海王抱珠宝欲逃,被小野撞见杀死。继美、陈大成等毙小野与崖下。倭首直五郎率众攻入台州。守将童子明战死。直五郎直追王夫人,王夫人力战倭首,终因有孕不支,被直五郎擒住,直五郎正欲下毒手,一箭飞来,中敌咽喉。戚继光及时率兵赶到,救起王夫人。台州百姓唱起戚家军民谣庆祝胜利。快马来报,戚继光整束军列,再次出征。
  
  电视剧
  主演:焦恩俊 杨旻娜 张铁林
  剧情简介: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猖獗,民不聊生。年少英俊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痛击倭寇,一时“戚家军”威名远扬。嘉靖之女九公主,暗暗仰慕智勇双全的戚继光。一次邂逅,两人开始了一段生死之恋……朝廷内奸臣严嵩当道,忠良张经一家被陷害满门抄斩,其女锦绣被九公主所救,家庭变故使其失去生活的勇气,直到遇到戚继光,他的大情大义,侠肝义胆深深吸引着他,但戚继光与九公主相爱甚深,她便将爱深埋心底。严嵩为了除去他视为“眼中钉”的九公主,要求将公主嫁于倭寇和亲,为救九公主,锦绣毅然决定代嫁;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心爱的九公主与善良的锦绣,戚继光做出了一个令所有的人愕然的决定……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