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 | 四川成都 | ||||||||||
閱讀劉心武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劉心武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閱讀劉心武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
1942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
1950年後定居北京。中學時期愛好文學。
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短篇小說代表作還有《我愛每一片緑葉》、《黑墻》、《白牙》等。中篇小說代表作有《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長篇小說有《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奬、《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
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專科學校中文係,後任中學教員15年。
1976年後任北京出版社編輯,參與創刊《十月》並任編輯。
1977年11月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發軔作,引出轟動,走上文壇
1979年起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雜志主編。
1987年赴美國訪問並在13所大學講學。 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百傢講壇開講《劉心武揭密“紅樓夢”》係列節目,原定為36集,但至23集時遭緻紅學家幹預而停播。
2006年4月12日,劉心武應紐約華美人文學會之邀抵達美國,4月16日於哥倫比亞大學做了兩次“紅樓揭密”演講。
2007年7月,繼續在中央電視臺百傢講壇講述《劉心武揭密“紅樓夢”》係列節目。
主要作品
1985年發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再次引起轟動。1986-1987在《收穫》雜志開闢《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圖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樹與林同在》。1992年後發表大量隨筆,結為多種集子。
1993年開始發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並將研究成果以小說形式發表,十多年來堅持從秦可卿這一人物入手解讀《紅樓夢》。
1995年後開始嘗試建築評論,1998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築與環境》,2004年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材質之美》。
作品多次獲奬,如長篇小說《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奬;短篇小說《班主任》1978年全國首屆優秀短篇小說奬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緑葉》和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歲》都曾獲全國性奬項;長篇小說《四牌樓》還曾獲得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大奬。
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捲,至2005年初在海內外出版的個人專著以不同版本計已逾130種。若幹作品在境外被譯為法、日、英、德、俄、意、韓、瑞典、捷剋、希伯來等文字發表、出版。
958年開始發表作品。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奬。後又發表《愛情的位置》、《醒來吧,弟弟》、《我愛每一片緑葉》(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等小說,曾激起強烈反響。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劉心武短篇小說選》,中篇小說《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說集《緑葉與黃金》、《大眼貓》、《都會詠嘆調》、《立體交叉橋》、《5·19長鏡頭》,中篇小說集《如意》、《王府井萬花筒》、《木變石戒指》、《一窗燈火》、《藍夜叉》,紀實小說《公共汽車詠嘆調》,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奬)、《風過耳》、《四牌樓》等,還出版有散文集、理論集、兒童文學等作品以及8捲本《劉心武文集》,劉心武對生活感受敏銳,善於作理性的宏觀把握,寫出了不少具有社會思考特點的小說,作風嚴謹,意藴深厚。其散文《錯過》被選入蘇教版八下語文教材,《白樺林的低語》被選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六年級語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