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人物列表
尼古拉·萨科齐 Nicolas Sarkozy
法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55年1月28日~?2012年)
开端终结
在位2007年2012年5月15日

人物传记 Biography《见证》

阅读尼古拉·萨科齐 Nicolas Sarkozy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阅读尼古拉·萨科齐 Nicolas Sarkozy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尼古拉·保罗·斯特凡纳·萨科齐·德纳吉-博乔(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özy de Nagy-Bocsa,1955年1月28日-),匈牙利裔法国政治家,现任法国总统、安道尔公国大公,曾担任法国右派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
  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生于巴黎,身高1.65米,也有说他161的,体重67千克,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曾先后在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学习,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担任律师。他现任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
  萨科齐很早就从政,经历丰富。他1983年出任讷伊市市长,1988年当选法国国民议会议员,1993年担任预算部长,2002年担任内政部长,2004年出任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2005年再次出任内政部长。
  2007年3月,萨科齐为参加总统选举辞去内政部长职务。希拉克总统宣布不再竞选连任之后,萨科齐不仅得到人民运动联盟的一致拥护,也得到希拉克的支持。在竞选中,萨科齐代表传统右翼,主张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和增加就业,同时主张改革现行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改善治安状况、加强对移民控制。在第一轮选举中,他的得票率为31.18%。
  萨科齐经历了三次婚姻,共有四个子女。1996年,他与第二任妻子塞西莉亚结婚,婚后生有一子。
  2007年10月, 爱丽舍宫发言人证实塞西莉亚与萨科奇已离婚。
  2008年2月2日,与歌手卡拉·布鲁尼在爱丽舍宫结婚
  在北京时间2007年5月7日凌晨2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他以百分之五十三的优势战胜左派候选人罗亚尔,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
  
  【萨科齐其人】
  1.传统右翼代表 2.作风直言敢干 3.支持自由市场经济 4.降低企业福利 5.强调“国民性”
  萨科齐今年才50多岁,在法国政坛属于少壮派人物。萨科齐是传统右翼代表,以“直言敢干”的强势作风著称。他支持自由市场经济,主张降低企业社会福利和税收负担,从而刺激经济发展以降低失业率;他力主改革现行的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鼓励员工延长工作时间以增加收入;他还强调法国的“国民性”以及加强对移民控制,以此吸引“深右”选民。萨科齐提出的竞选口号是“团结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政策主张】
  ■一、经济与就业
  豁免对超时工作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税;
  减征4%的税收以及社会负担费用,该举措将使得法国国民增加680亿欧元的收入;
  设计一种新的单一劳动合同,雇员的权利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种灵活性将会鼓励企业主雇请更多的工人;
  禁止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黄金降落伞”(即: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或离任的政府官员在失去他们原来的工作后,在经济上给予其丰厚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安排政策,阻止将股买卖的特权仅限于公司的老板;
  继续将退休年龄维持在60岁,坚持每周35小时工作制,工人们有权拒绝超时工作;
  
  减少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降低政府的公共债务;
  萨科奇所在的人民联盟运动党曾公开承诺,萨科奇当选总统后,在五年时间之内将政府公共债务减少60%,将公共支出的增长水平增加到1.5%。
  ■二、法律与移民
  减少对多次犯罪者的量刑标准,增加对青年少犯罪的量刑标准;
  确保法官们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
  减少非法移民数量,实行选择性的移民政策,以有利于那些具备一定资格的工人进入法国;
  设立专门的移民和国民身份认证机构,使得国民身份认证不再被视为社会的禁忌。
  ■三、福利与社会政策
  对交通以及能源部门的退休人员实行更加优厚的养老金政策,同时提高其它部门工作人员的退休待遇;
  允许同性恋者成立民间协会,对那些已经生活在一起的同性恋者实行同样的税收、移民以及社会政策,但不允许这些同性恋者结婚或者收养小孩;
  通过法案使得全体国民享有房屋居住权,对于任何没有住房的法国国民,将在两年内为他们提供居所。
  ■四、外交政策
  欧洲:向欧洲中央银行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降低欧元汇率,在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增加经济和就业率;支持欧盟与土耳其之间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行协商对话,但不主张土耳其可以获得完整的欧盟成员国资格;暂停一些新国家申请加入欧盟;希望在2009 年之前化解欧洲宪法僵局,要求简化欧洲宪法的条款,这些条款包括延长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任期、设立欧盟外交部长、增加就司法以及移民问题进行投票国家数量、提升欧洲议会的权限、给予普通公民向委员会提交政策的权利。
  伊朗:伊朗获得核武器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如果德黑兰执意拒绝遵守联合国的决议,将寻求对伊朗实行更多的惩罚性制裁。
  美国:将与美国建立“深厚、真诚、坚定”的伙伴关系,但同时认为美国在阻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应该受到谴责,也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五、机构改革
  总统只能连续担任两届;
  总统有权直接在议会发表讲话;
  增强国会在修改政府议案方面的能力;
  在议会上院实行比例代表制;
  政府部长的数量控制在15个以内。
  ■六、教育
  法国国内的教育机构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进入国家博物馆将全部免费;
  法国国内的大学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竞选胜利后,萨科齐向聚集在巴黎市中心的支持者发表演说。他表示,将作全法国人民的总统。“对于那些在此次选举中没有投我一票的民众,我想说,法国只有一个,我希望所有人摒弃政治成见和观点分歧,团结在一起。我郑重承诺,我将做全法国人民的总统。”
  萨科齐将接替希拉克成为法国总统,他将成为二战后出生的首位法国总统。法国总统竞选活动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改善经济增长、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移民政策。
  萨科齐还表示,他坚信大欧洲建设事业将继续深入,而美国完全可以相信两国之间的友谊。“我想对法国的欧洲盟友们说,欧洲是我一生的归宿,今夜法国是欧洲最坚定的后盾。”
  
  【政治历程】
  萨科齐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匈牙利移民家庭,20岁时就踏进政坛,一直是法国青年中的领袖人物。1978年,他拿到律师证,曾与人合伙经营一家律师事务所。有阔绰的父母做后盾,年轻的萨科齐轻松地在政商两界施展才华。28岁时当选塞纳-那伊市市长,34岁时成为国会议员。2002年,他更是进入内阁,出任内政部长,瞬间成为法国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萨科齐个头不高,有性感的眼睛,阳刚、有活力的形象和充满磁性的声音。
  
   在法国,萨科齐被戏称是希拉克的“政治女婿”(前总理阿兰?朱佩被戏称为其“政治儿子”)。他与希拉克有过近20年的师生情。上世纪70年代,时任总理的希拉克将只有20岁出头的萨科齐拉入自己的队伍。而萨科齐也很争气,22岁成为市议员,28岁就当上了市长。但是,好景不长。1995年,法国举行总统大选,萨科齐倒戈支持希拉克的竞争对手,于是,萨科齐被踢出了“元首继承人”队伍,前进道路上不断冒出绊脚石。然而,他神奇地一路“逢凶化吉”,节节高升。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保卫共和联盟的总书记和代理主席的职务。
  在2002年的法国总统竞选中,萨科齐回到希拉克身边,为“岳父”竞选连任东奔西走。他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试图得到总理位子。但是,希拉克连任成功后,将总理宝座送给了连法国人都不太熟悉的拉法兰。但希拉克还是给了他一根内政部长的权杖。他决定将内政部变成为自己而战的阵地。他全力打击犯罪活动,牢牢抓住了媒体的注意力。法国媒体曾用“安心睡吧,他在守护着你”的溢美之词,来为萨科齐唱赞歌。 2005年5月,希拉克因全民公决《欧盟宪法条约》失败而更换内阁总理,萨科齐的地位未变、继续担任政府国务部长并兼任内政部长,他在当年年底发生的“巴黎骚乱”中采取铁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卷全国的动乱,显示了其治理国家的魄力和才能。2002年由保卫共和联盟以及其他右翼和中右翼党派组建的右翼统一大党——总统多数派联盟(后更名为人民运动联盟),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占据了国民议会中多数席位,萨科齐参与其中,2004年11月他当选这个执政党的主席。今年1月,人民运动联盟以98%的选票支持萨科齐作为执政党唯一候选人参加本次总统竞选。3月希拉克宣布引退并且明确表示了对萨科齐的支持。萨科齐在竞选中提出“同过去的法国平静地决裂”的竞选口号深得人心,使得他在4月22日的大选第一轮投票中胜出进入决赛。他的得票率超过30%、达到 31?18%,这是右翼候选人在历次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从来没有取得过的支持率。
  最终,他在2007年的法国总统选举中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成为希拉克之后的法国总统。
  
  【外界评论】
  ■欧洲时报:法国人选择了改革。社论说,在整个选举之中,萨科奇的个人能力、经济改革措施等等都是他最受国人信赖之处。但是,应该看到:奇迹不可能因他的个人的领导能力与几条改革措施而发生,改革的成功,有赖全社会的集体努力以及对新的以发展为核心的文化的塑造。要重振法国,首先要重振经济;要重振经济,又必须重振文化。这种文化的反思能力,才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和不可或缺的社会氛围。一位锐意改革的总统,只有在这种新文化氛围中才能有所作为。社论指出,法兰西式的危难之际的改革,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法兰西民族的宽容与智慧,极高的国民素质,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众多领先于世界的高技术,丰厚的文化底蕴,绝无任何理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沉沦。法兰西需要做的只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找准在这一潮流中的位置。
  ■张智新:萨科齐首先需要在内政方面变革和作为,让身陷困境的法国从经济低迷中走出来。萨科齐公开赞赏美国模式,也对英国的经济复兴充满热情。他准备对迄今为止无人敢碰的一系列问题发动立法闪电战,这些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自由化、降低企业和个人税收、调整公共养老金体系。不过,萨科齐将要直面的这些内政改革,都是法国长期沿袭、积重难返的积弊,从密特朗到希拉克都曾想通过改革而有所作为,但最终都无果而终。萨科齐能否打破坚冰而让改革成功,恐怕还须拭目以待。
  在外交上,萨科齐将一改希拉克对美国敬而远之甚至大唱反调的做法,在继续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全力促进法美关系的改善,推动美欧关系的协调改进。美国总统布什在第一时间向萨科齐致电祝贺,白宫发言人也高调做出反应,这一罕见的政治举动,也为萨科齐将来的外交走向作了一个醒目的注脚。
  在对华政策方面,萨科齐将与前任有所不同,但相信不会彻底改弦更张。希拉克执政时期,中法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走向深化,双边关系处于近年来最好时期。萨科齐强调改善美法关系和加强美欧联合,势必在政治上对中法关系有所影响,在人权和民主问题,特别是对华军售禁令解除,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上,可能会出现若干杂音。
  但是,有两点必须注意的是:一是萨科齐对中法经济关系有着清醒认识,一心想改变法国内政窘境的他,不可能无视中国崛起带来的无限机会,相信会理性应对包括经贸摩擦等现实问题;二是此前他曾多次访华,与中国官方有着密切接触和良好沟通,诸如聘请华裔作竞选顾问、主动亲近华人华侨、首开中文竞选网站等举动,都表明萨科齐对中国的特殊情感倾向。所有这些,都应是未来中法关系平稳前进的重要背景与动力。
  ■《回声报》(Les Echos)预测萨科齐上任后将兑现竞选中做出的承诺,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就业率、变革劳动法等经济领域的改革。
  ■《解放报》在对大选结果的评述中同样预测萨科齐未来将大力推行改革,并把这位传统右翼执政党领导人比作“没穿裙子的撒切尔”。
  ■《费加罗报》(Le Figaro)把萨科奇的胜出评价为“闪光的胜利”,并对萨科奇在今后五年内锐意改革、重振经济,带领法国走出低谷做出乐观展望。
  
  【当选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法国的综合国力持续下滑。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法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法国GDP在最近25年中从世界排名第7位下降到第17位;法国人均财富的世界排名也由1995年的第5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13位;目前,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4%在欧盟各国中是最低的,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则是最高的;法国的失业率也长期徘徊在10%的高水平上。可以说,法国实力的下降与其长远的战略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缩小。2005年5月,希拉克提出法国通过全民公决来批准《欧盟宪法条约》,而公决的结果是否定了这一条约。这一结果不仅对希拉克本人是一个打击,而且导致法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受到严重损害。随着欧盟不断扩大,一些来自中东欧的新成员对法国主导欧盟的地位也提出了挑战,而曾经是推动欧洲建设的“法德轴心”也由于两国领导人立场差异的加大而越来越失去了“发动机”的作用。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经济迅猛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强。法国认为,无论在争取产品和投资市场上还是在资源开发方面都面临着这些国家咄咄逼人的威胁。
  第四、经历过二战的政治领导人已经纷纷退出历史舞台,而年龄在50岁上下的新一代法国领导人的资历是很难同戴高乐、密特朗或者希拉克这样的领袖人物相提并论的。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尚未被人知晓或熟悉,这就直接影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以上几个方面正是摆在萨科齐面前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萨科齐个性】
  像拿破仑一样拼命工作:萨科齐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先浏览当天的报纸,然后吃早餐,再向办公厅主任布置一天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会议、约见、招待会,晚上还要把文件带回卧室。据他身边的人介绍,他每天都要工作17个小时以上。不过,即使再忙,他每周都要抽时间去跑步。萨科齐的工作方法也自成一体。2002年刚一就任内政部长,他就开会要求下属“写通知须清晰可辨,有新思想”。有一次,他在一份报告上读到“债务的可承受性令人满意”等词句后,异常不满地对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所长咆哮:“请写得简单一点,让法国人能看得懂!”就这样,萨科齐把内政部的头头脑脑们整治得服服贴贴。但对普通工作人员,他总是和颜悦色,展现的是一副亲民形象。同时,他也明白,外面的“民”更要去“亲”。几乎每一周,他除了要面对各阶层的数十个约会,还会下一次基层。
  2004年3月,萨科齐改任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短短数月,他就使前任梅尔相形见绌。其实,萨科齐的经济政策与梅尔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总是设法让人们知道他在做什么”,梅尔的一位前顾问道出了萨科齐的成功秘诀。但是,跟着萨科齐干的人就没有了原来的好日子。上司要提高工作效率,手下人自然不敢懈怠。上至次长,下至打字员,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位顾问就曾苦着脸说:“萨科齐的工作速度让我们吃不消,我们连周末都没了!”而萨科齐则说:“抱怨我整天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行动!”
  干练强硬的作风一方面为萨科齐积攒了不少人气,另一方面也让一部分人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民意调查机构CSA的负责人曾向《巴黎人报》透露,不少选民都因为萨科齐的个性而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他是否有些危险? 
  
   与其他温文尔雅的政客不同,萨科齐锋芒毕露,毫不避讳自己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有个空位子,我就想坐上去”。“我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和愿望,想要有不一样的法国。我希望使法国社会重现活力。”这是他的参选宣言。他还希望加强社会流动,帮助民众致富,建优质学校,提高工资……最终目的是将法国重塑为“世界典范”,与过去的法国“平静地决裂”。“(希拉克)总统先生求无为,我希望求变。”他了解法国人当前觉得国家正走下坡路的忧虑,毫不犹豫地祭起改革旗帜。其中,最明显的包括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不再像戴高乐或希拉克般喜欢与美国唱对台戏。
  
  【萨科齐的家庭】
  塞西莉亚是萨科齐的第二任妻子。他们曾经被视为“爱情与事业的完美组合”。身为名模的塞西莉亚婚后一直扮演着丈夫非正式政治顾问的角色,据说在萨科齐担任财政部长时,她就是公认的财政部“二号人物”。多年来,夫人塞茜利娅一直是萨科齐得力而知心的助手。她是个不领报酬的“高级顾问”,长期负责萨科齐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项事务,诸如准备菜单、筹备招待会等。萨科齐毫不掩饰自己对夫人的时刻牵挂,而塞茜利娅也对丈夫体贴入微,着实羡煞旁人。
  但在2004年底,两人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塞西莉亚有了情人、纽约广告商人理查德?阿迪亚斯,后来索性在2005年离家出走。萨科齐一度将妻子追回,但塞西莉亚选择了第二次“出逃”。出人意料的是,2006年年底,塞西莉亚悄悄回到萨科齐身边,当起了萨科齐非正式的竞选顾问。而在22日投票当天,塞西莉亚重新出现在萨科齐身边,陪同丈夫一起投票。
  
  【与卡拉·布鲁尼完婚】
  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女友卡拉·布鲁尼在爱丽舍宫举行婚礼,爱丽舍宫所在的巴黎第八区的区长拉贝尔(Francois Lebel)接受电台访问时证实,08年2月2日他在法国总统府主持了两人的婚礼。
  这是首次法国总统在任内结婚,53岁的萨科齐去年底与第二任妻子塞西莉亚离婚之后,开始同现年40岁,曾经做过模特儿的卡拉·布鲁尼一起出席公开场合。
  拉贝尔告诉法国电台“欧洲第一”(Europe-1):“我为两位住在巴黎市第八区圣誉郊路55号的市民见证结婚仪式。”这正是法国总统府艾里赛宫的地址。
  报导说,区长拉贝尔宣布两人结婚时,双方部分亲属、朋友以及证婚人约20人在场观礼。男方证婚人是萨科齐的密友、顾问尼布拉·巴齐尔,女方证婚人是公关专家马蒂尔德·阿戈斯蒂内利。
  法国法律规定,结婚须经区长见证,方能生效。
  萨科齐就任总统后支持度一路下滑,在其大方表态下,媒体紧追其感情生活,使其花边新闻凌驾政策和国事宣导,令人民感觉总统为已胜于为民。
  法国媒体给萨科齐取了个“亮晶晶总统”的封号,因为他送给布鲁尼一只粉红色迪奥订婚钻戒,布鲁尼则回赠他百达翡丽手表。
  萨科齐就任法国总统创了两项纪录,一是去年他和前第一夫人塞西莉亚结束11年的婚姻,成为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离婚的总统;二是本月二日迎娶卡拉·布鲁尼,成为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结婚的总统。萨科齐与女友认识不到三个月就结婚,萨科齐与第二任妻子塞西莉亚离婚也还不满四个月。
  
  【萨科齐语录】
  希拉克总统力求无为,我则希望求变。”———萨科齐屡次声明将与过去的政策“决裂”。
  “我唯一所求就是将法国人民团结在一个新的法国梦周围,在这个博爱共和国中,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多样化再不会被视为一种威胁,而是一种财富。”———萨科齐“头号警察”的称号名不虚传。
  “虽然与美国总统布什的见面为我自己带来了重重困难。但美法两国的友谊是深刻的、诚挚的、可靠的,是决不会屈服的。”———萨科齐是战后60年来第一个“拥抱美国”的法国重量级政治人物。
  “我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感谢中国政府在我仕途处于最困难、思想最低落时,邀请我访问中国……”———2007年春节,萨科齐把300多位华人华侨请到自己的内政部做客,在宴会上他对中国公开示好。
  “最后想想看,比起骑马,我宁可选择总统竞选,老实说简单多了。”——第一轮投票前,萨科齐来到了法国卡马尔格地区的农场骑马,度过首轮竞选活动最后一天。对于萨科齐来说,他从来都不缺乏信心。


  Nicolas "Sarko" Sarkozy (pronounced Sarkozy.ogg [nikɔla saʁkɔzi], born 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özy de Nagy-Bocsa on 28 January 1955 in the 17th arrondissement of Paris) is the 23rd and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French Republic and ex officio Co-Prince of Andorra. He assumed the office on 16 May 2007 after defeating Socialist Party candidate Ségolène Royal 10 days earlier.
  
  Before his presidency, he was leader of the Union for a Popular Movement (UMP). Under Jacques Chirac's presidency, he served as Minister of the Interior in Jean-Pierre Raffarin's (UMP) first two governments (from May 2002 to March 2004), then was appointed Minister of Finances in Raffarin's last government (March 2004 to May 2005), and again Minister of the Interior in Dominique de Villepin's government (2005-2007).
  
  Sarkozy was also president of the General council of the Hauts-de-Seine department from 2004 to 2007 and mayor of Neuilly-sur-Seine, one of the wealthiest communes of France from 1983 to 2002. He was also Minister of the Budget in the government of Édouard Balladur (RPR, predecessor of the UMP) during François Mitterrand's last term.
  
  Sarkozy is known for wanting to revitalize the French economy. He has pledged to revive the work ethic, promote new initiatives and fight intolerance. In foreign affairs, he has promised a strengthening of the entente cordiale with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loser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His nickname, "Sarko", is used by both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 前一君主: 雅克·希拉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尼古拉·萨科齐 Nicolas Sarkozy
(2007年2012年)
后一君主 >>: 弗朗索瓦·奥朗德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