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表
白居易 Bai Juyi(唐代)刘禹锡 Liu Yuxi(唐代)张志和 Zhang Zhihe(唐代)
李白 Li Bai(唐代)温庭筠 Wen Tingyun(唐代)王维 Wang Wei(唐代)
王昌龄 Wang Changling(唐代)李商隐 Li Shangyin(唐代)窦巩 Dou Gong(唐代)
杜甫 Du Fu(唐代)韩愈 Han Yu(唐代)王勃 Wang Bo(唐代)
韦承庆 Wei Chengqing(唐代)卢纶 Lu Lun(唐代)皇甫松 Huangfu Song(唐代)
无名氏(唐) Wumingshi(唐代)虞世南 Yu Shina(唐代)王绩 Wang Ji(唐代)
王梵志 Wang Fanzhi(唐代)寒山 Han Shan(唐代)卢照邻 Lu ZhaoLin(唐代)
骆宾王 Luo Binwang(唐代)杜审言 Du Shenyan(唐代)苏味道 Su Weidao(唐代)
杨炯 Yang Jiong(唐代)刘希夷 Liu Xiyi(唐代)宋之问 Song Zhiwen(唐代)
沈佺期 Shen Quanqi(唐代)郭震 Guo Zhen(唐代)陈子昂 Chen Ziang(唐代)
贺知章 He Zhizhang(唐代)顾况 Gu Kuang(唐代)段成式 Duan Chengshi(唐代)
郑符 Zheng Fu(唐代)李端 Li Duan(唐代)刘采春 Liu Caichun(唐代)
张若虚 Zhang Rexu(唐代)张九龄 Zhang Jiuling(唐代)韦庄 Wei Zhuang(唐代)
王之涣 Wang Zhihuan(唐代)孟浩然 Meng Haoran(唐代)李颀 Li Qi(唐代)
祖咏 Zu Yong(唐代)韦应物 Wei Yingwu(唐代)岑参 Cen Shen(唐代)
崔护 Cui Hu(唐代)韩翎 Han Hong(唐代)刘方平 Liu Fangping(唐代)
綦毋潜 Qiwu Qian(唐代)王翰 Wang Han(唐代)元结 Yuan Jie(唐代)
柳宗元 Liu Zongyuan(唐代)孟郊 Meng Jiao(唐代)高适 Gao Shi(唐代)
李贺 Li He(唐代)李隆基 Li LongJi(唐代)王湾 Wang Wan(唐代)
常建 Chang Jian(唐代)刘长卿 Liu Changqing(唐代)钱起 Qian Qi(唐代)
卢照邻
唐代  初唐(637年689年)
字: 升之
网笔号: 幽忧子
籍贯: 幽州范阳

诗词《长安古意 Chang'an interest and charm of antique taste》   《中和乐九章。歌登封第一 Correction Music IX songs Dengfeng chiefly》   《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中和乐九章。歌东军第三 Correction music ix Song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ird》   《中和乐九章。歌南郊第四 Correction music ix Song of the southern suburbs fourthly》   《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Correction music ix cantus Crown prince sixthly》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Correction music ix Song of kings seventh》   《中和乐九章。歌卿第八 Correction music ix cantus (in old china) officials of higher ranks eighth》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Correction music ix General Song ninth》   更多诗歌...

阅读卢照邻在诗海的作品!!!
卢照邻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裕府典签,甚受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他终于自投颍水而死。
  卢照邻的生卒年,史无明载。武则天登封于嵩岳,卢照邻说到“后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推断其时已年近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为22年,则其生年约在太宗贞观十年(636),去世时约60岁。
  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已子安集序》)。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摆脱六朝诗风影响。《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 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 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 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卢照邻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高大的墓冢尚存。
  
  [初唐四杰的崛起]
    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
  的新进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
  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
  (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有《骆宾王文集》)、王勃
  (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
    四杰活动于高宗、武后时期。以年辈言,卢、骆大约比王、杨年长二十岁左右。在
  他们之前,诗坛上也曾出现过不与宫廷诗风合流的人物,如太宗贞观年间的王绩就是一
  例。他有感于隋唐丧乱之际变故迭生,无意于仕途争逐,遂在隐逸生活中追求桃花源式
  出世理想的满足。他的一些吟咏村居生活的诗篇,语言质朴,不事雕琢,显示出与宫廷
  诗迥然不同的特色。如《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
  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以即目触兴的写实手法,
  描绘田园生活的恬静,透露出对世乱的隐忧。但王绩的诗在当时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而且其风格主要踵武陶渊明,缺乏四杰那种开拓一代新风的内在力量。
    初唐四杰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骆宾王生七岁即能诗,被称为“神童”。杨炯
  年十岁即应童子举,翌年待制弘文馆。王勃十六岁时,被太常伯刘祥道称为神童而表荐
  于上,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卢照邻二十岁即为邓王府典签,“王府书记,一以委之。
  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张鷟《朝野佥载》)。但是在仕途上,他们
  又都是坎坷不遇的。
    四人中,仅杨炯官至县令。年少志大,才高位卑,这种人生经历与我们在《概说》
  中已有说明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
    初登诗坛,他们就表现出睥睨古今的锐气和勇气。卢照邻说:“圣人方士之行,亦
  各异时而并宜;讴歌玉帛之书,何必同条而共贯?”(《南阳集序》)“其有发挥新
  题,孤飞百代之前,开凿古人,独步九流之上,自我作古,粤在此乎!”
    (《乐府杂诗序》)王勃说:“孔夫子何须频删其诗书,焉知来者不如今;郑康成
  何须浪注其经史,岂觉今之不如古。”
    (《感兴奉送王少府序》)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当然得之于时代的激发。他们看到
  “虞、李、岑、许之俦,以文章进;王、魏、来、褚之辈,以才术显;咸能起自布衣,
  蔚为卿相”(卢照邻《南阳集序》),激起了他们敢作敢为的热情。“莫言贫贱无人
  重,莫言富贵应须种”(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
  须臾难久恃”(卢照邻《行路难》),这些出自他们笔下的诗句,表现了社会中下层人
  物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期待。他们正是由此展开了自己的文学生涯。
    四杰不仅以诗文兼长齐名海内,而且相互呼应,以一种自觉的意识改革文学风气,
  以“开辟翰苑,扫荡文场”(王勃《山亭思友人序》)自命。他们的攻击矛头,集中指
  向当代的宫廷文学。从杨炯的《王勃集序》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基本态度: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琢。……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蔽,用光志业。
    所谓龙朔初载的“文场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又
  称“上官体”),其特点是“绮错婉媚”(《旧唐书》本传),致力于修辞性装饰性的
  美,而缺乏诗歌所应有的激情和生气。这其实也是宫廷诗歌的通病。四杰一方面汲取前
  人之长,一方面对诗坛陈旧保守的遗风陋习发起挑战,在这过程中,以刚健壮大的审美
  追求,开始改变唐诗的面貌。
    初唐四杰拓新了诗歌的主题和题材,使诗歌摆脱了颂隆声、助娱乐的虚套,面向广
  阔的时代生活,用现实的人生感受,恢复了诗中清醒而严肃的自我。
    他们以寒士的不平批判上层的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社会秩序的永恒价值。四杰中
  较早的卢、骆,都写过一些长篇巨制如《长安古意》、《帝京篇》等。这些诗对帝京的
  风物以及豪贵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极尽铺张排比之能事,吸收了齐梁以来的歌行的特
  点,但其思想情调却有迥然不同之处。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在极写车骑、宫殿、林苑、
  妖姬、歌舞的豪华后,笔锋突然一转: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
  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
  飞去袭人裾。
    在流动不已的宇宙中,荣华富贵不过如过眼烟云,终归幻灭;
    而这种穷奢极侈的生活又建筑在多少失志人们的贫困之上,尤见荒悖可恨。骆宾王
  的《帝京篇》也有同样的笔法:
    莫矜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汲黯
  薪逾积,孙弘阁未开。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也是由敷陈炫耀转为揶揄嘲讽,以失志不平的愤懑取代了歆羡和赞慕。诚如陈熙晋
  为骆诗作笺时所云:“本在摅情,非关应制。”(《骆临海集笺注》)初唐诗风之转向,
  实发端于此。
    他们以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为诗歌注入了高情壮思和倜傥意气。
  卢照邻在《咏史四首》中,赞颂了“处身孤且直”、“唯唯何足荣”的季布,“诸侯不
  得友,天子不得臣”的郭泰,“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的朱云,较之左思《咏史》
  诗更显得激昂。骆宾王屡以创建英雄勋绩自许,如“勒功思比宪,决策暗欺陈。若不犯
  霜雪,虚掷玉京春”(《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他在从徐敬业起兵后尚作《咏怀》诗,
  中有“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之句,表现出眼高一世的卓荦气概。杨炯的《从军行》
  在苍凉的戎马氛围中,直抒不甘庸碌为生的胸襟抱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种梗概多气的风貌,与建安诗颇有相近之处,但其时代内涵却又不相同。
    他们拓宽了诗歌的视野,使之从宫苑台阁走向江山和塞漠,从而便于容纳丰富得多
  的感情内容。杨炯由梓州司法参军秩满后回洛阳,途中曾写有《巫峡》、《西陵峡》、
  《广溪峡》诸诗。这些诗展现了雄奇瑰伟的山水画面,同时也披露了诗人的豪迈襟怀,
  如《西陵峡》最后云: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这种以风涛为美的眼光和胸次,在那些习于吟咏月露芳草的宫廷诗歌中是见不到的。
  骆宾王曾从军西域,后又北游幽燕,集中颇多描写边塞题材的篇什,如《早秋出塞》、
  《边城落日》、《夕次蒲类津》、《晚度天山有怀京邑》等。诸如“野昏边气合,烽迥
  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边城落日》)这样一些诗句,以及对征人边愁
  的抒写,都富有生活实感,非一般泛泛的乐府拟古之作所能比肩,可说是首开唐代边塞
  诗之先声。
    在前人偏于游戏性和应酬性的题材中,他们也注入人生热情,表现出自我的个性。
  例如咏物诗,在以前很长的时间内,主要是文人墨客使才逞博的文字游戏;纵或有所寄
  寓,大多也只是为了增添诗意,并非热情涌发,故仍不离游戏的性质。到四杰则往往托
  物寄慨,使之带上了诗人鲜明的个性投影。如卢照邻在《失群雁》一诗中,借“惆怅惊
  思悲未已,徘徊自怜中罔极”的孤雁自喻,为自己“羸卧空岩”的不幸命运悲鸣恸哭,
  诗中颇具悲激之气。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更为人所熟知: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隋以来文士颇好咏蝉,大体在写物的同时,加入一些标榜清高的意味,如虞世南的
  《蝉》便是典型的例子。骆宾王此诗,名为咏蝉,实际深深切合自己的身世遭遇,即使
  在囚禁之中也仍有一股孤傲之气溢于言外。又如赠别之诗,四杰也力去应酬文字的陈套,
  而每每和游宦不成的悲凉之情、客子深沉的乡思结合起来。王勃这一类作品最多,其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尤为脍炙人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歧路分手,他乡送别,本来令人感伤,诗中却以豁达爽朗的感情出之,使人不由得
  联想起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胡应麟《诗薮》
  评此诗曰“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这里所说的“兴象”和“气骨”,
  正是四杰对唐诗最重要的贡献所在。
    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的力求振拔,不仅表现为内容的拓展和充实,而且也表现为
  形式的创新和完善。他们要以新的章法和节奏,来表现新的情绪,在诗歌语言上也作出
  了向生活靠近的努力。大体而言,卢、骆喜作五、七言长篇,其功尤在七言歌行一体;
  王、杨则以五言律、绝取胜。
    七言歌行本是梁、陈以来七古和骈赋交互影响、渗透的产物,由于它吸取了六朝乐
  府中的蝉联句式,和近体的对偶与声律,逐渐形成了工丽整炼而又婉转流走的风格特色。
  卢、骆创造性地发挥了这种诗体之所长,大大加强了它的抒情性,丰富了它的表现力,
  使之成为“极能发人才思”(《诗薮》语)的新体制。例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在
  章法上是以体物铺张始,而以抒情议论作结;在句法上是以骈为主,以散行骈;在用韵
  上多四句一转,且平仄相间,丝毫不爽,形成一种紧锣密鼓式跳荡起伏的明快节奏,凡
  转韵处又多用蝉联法接字而下;在用语上则不仅运用大量的叠字、叠词,而且往往用俗
  语虚词加强语调,以传神情。骆宾王的歌行还参以汉代大赋的笔法,因而无论是规模还
  是容量都呈现出耸人耳目的壮观。他的《帝京篇》和《畴昔篇》长达二百多句,前者类
  京都大赋之制,后者类赋中纪行、述志的综合。但以赋入诗不只是为了张大气势,其中
  自有激荡的情思和磊落的风神在。如《畴昔篇》淋漓尽致地抒写了诗人富于戏剧性的坎
  廪遭遇和豪侠风概,在回顾少年意气、诗苑盛会、吴楚风物的同时,又时时穿插以节序
  之悲、失路之叹和衔冤之恨。这首诗可说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送王屋山
  人魏万还王屋》、《梁园吟》一类作品的张本。经卢、骆之手,七言歌行“一变而精华
  浏亮。抑扬起伏,悉协宫商;开合转换,咸中肯綮”(《诗薮》),成为以后李白、李
  颀、高适、岑参一路诗人所喜用的形式,其开拓之功是不容轻忽的。
    王勃、杨炯今存的诗以五言律、绝为主,仅王勃有一首七律。这和同时代的文章四
  友略同,而与稍后的沈、宋相异,这证明七律较五律成熟要晚。值得注意的是,王、杨
  较之卢、骆,诗歌语言更趋明净凝炼,由工密趋于流宕,六朝以来繁缛绮藻的流调已得
  到进一步的洗削。尤其是王勃的五绝,情景交融、含思蕴藉,用语不啻口出而情韵丰厚,
  推进了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如《始平晚息》:“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
  夕,无处是乡家。”《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
  飞。”在短小的篇制中做到了神固气完,说明唐诗的语言已经走向成熟。
    初唐四杰以他们重刚健、重气质的创作实践,在诗坛上起到了解放诗歌的作用。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后进之士,翕然景慕,久倦樊
  笼,咸思自释。”(杨炯《王勃集序》)他们构成了唐诗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youth扫校)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