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馬端臨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
所著《文獻通考》348 ,記上起三代,下終南宋寧宗嘉定五年 (1212)的典章制度。唐天寶以前史實,以杜佑《通典》為基礎作拾遺補缺;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五年,加以續修。共分24門,其中經籍、帝係、封建、象緯、物異五門為作者自創 。所載宋製尤詳,多為《宋史》各志所未備。《文獻通考》為三通之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生平
馬端臨的生平不見於《宋史》《元史》,而僅見於《新元史》《元史類編》。其生平大致如下:1254年出生於官宦家庭,其父馬廷鸞自登進士第後在館閣任職,曾任秘書少監,後在鹹亨年間任右丞相,在歷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而馬端臨早年師從朱熹學派的曹涇,深受其影響,20歲漕試第一,以萌補承事郎。不久,父廷鸞因反對姦臣當道,受到排擠而離職回鄉,端臨亦隨父會見,侍奉父親。1279年,南宋為蒙元所滅,馬端臨以隱居不仕進行消極抵抗。自其父去世後,在元朝壓力下,馬端臨被迫出任慈湖書院和柯山書院院長。1322年,又出任臺州儒學教授,三個月告老還鄉,不久病逝。享年70歲。
端臨傢中藏書豐富,外加其父治學嚴謹,對其教育也極其嚴格的。加之端臨天資聰明,學習勤奮,為以後的治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青年時代,端臨就“有志於綴緝 ”,準備撰寫歷史巨著。但因“顧百憂熏心,三餘少暇,吹竽已濫,汲綆不修”而未曾動筆。因此,他平素很註重學問的積纍和資料的搜集整理,認為這是治學的重要門徑。對於以往的史學家及其著作,他特別推崇唐朝杜佑的《通典》和南宋鄭樵《通志》,而對於班固等寫斷代史的作傢,則持批評態度,認為他們丟掉了“會通因仍之道”。他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認為修史的目的在於考察歷代統治者興亡盛關於馬端臨的生平,《宋史》、《元史》無傳,僅見《新元史》、《元史類編》,語亦不詳。生平大致如下。馬端臨出生於一個封建官僚家庭,其父馬廷鸞自登進士第後,在館閣供職,曾任秘書少監,後在鹹淳年間任右丞相,對歷史文獻資料的收羅和整理有豐富的學識,且為人正直,故端臨傢學亦有所承。端臨早年從師於朱熹學派的曹涇,深受其影響,二十歲那年,漕試第一,以蔭補承事郎。不久,父廷鸞因反對姦臣賈似道,遭到排擠而離職回鄉,端臨隨父回傢,奉侍父親。1279年,南宋為元所滅,馬端臨以隱居不仕進行消極抵抗。當時,投降元朝並擔任吏部尚書的留夢炎曾招馬端臨出來做官,遭到拒絶。其父去世以後,在元朝的壓力下,馬端臨被迫出任慈湖、柯山二書院山長。1322 年,又出任臺州儒學教授,僅三個月,即告老還鄉,不久病逝。享年70歲。
端臨傢中藏書豐富,外加其父治學嚴謹,對其教育也極其嚴格的。加之端臨天資聰明,學習勤奮,為以後的治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青年時代,端臨就“有志於綴緝 ”,準備撰寫歷史巨著。但因“顧百憂熏心,三餘少暇,吹竽已濫,汲綆不修”而未曾動筆。因此,他平素很註重學問的積纍和資料的搜集整理,認為這是治學的重要門徑。對於以往的史學家及其著作,他特別推崇唐朝杜佑的《通典》和南宋鄭樵《通志》,而對於班固等寫斷代史的作傢,則持批評態度,認為他們丟掉了“會通因仍之道”。他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認為修史的目的在於考察歷代統治者興亡盛衰的原因,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經驗教訓,這就必須對歷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做一番考訂工作。所以,從早年起,他就决心以《通典》為藍本,“采摭諸書”,重編一部記述我國歷代典章制度的專著。他從宋朝鹹淳九年(1273)開始準備,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開始纂寫,直至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歷二十餘年的努力始告竣,取名《文獻通考》,同年刊行於世。
著作
《文獻通考》共三百四十八捲,上起三代,下終南宋宋寧宗嘉定末年(1224年)。分為田賦、戶口、徵榷、選舉、職官、樂、兵、弄、學校、錢幣等二十四門。在《通典》的基礎上廣泛地搜集史料,詳細地加以考證,去偽存真,歸類分目,按時代先後排列比較。同時在各條後面夾錄前人和當時文人學士的議論,最後再用按語的形式闡述自己的見解。他的按語,貫串古今,折衷恰當,力求從歷史事實出發,作出審慎的結論,尤其對於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所發表的見解為前人所未有。馬端臨生活在宋末元初,深深懂得南宋政治腐敗是導致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對宋代制度的研究功夫最深,對宋代的典章制度,記載也特別詳細,對兩宋政治的黑暗面進行了揭露,從而使書中有關宋代的記錄較為真實可靠我料價值超過了同類的其它著作。
《文獻通考》作為一部記敘中國歷代典章制度的專著,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人們說,讀《通鑒》而不讀《通考》,就好比讀“紀、傳”而不讀“志、表”,衹知一代的人物事跡,而不知一代的典章制度。相反,如衹讀《通考》而不讀《通鑒》,猶如知“志、表”而不知“紀、傳”。所以,衹有兩部書結合起來讀,纔會對我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有個較全面的認識。《文獻通考》在中國浩渺的史籍中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而端臨的卓越貢獻,亦當為世代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