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 Paul Remark | |||
āi lǐ xī · mǎ lì yà · léi mǎ kè | |||
āi lǐ xī · mǎ lì yà · léi mǎ kè | |||
āi lǐ xī · bǎo luó · léi mǎ kè | |||
yuèdòuāi lǐ xī · mǎ lǐ yà · léi mǎ kè Erich Maria Remarquezài小说之家dezuòpǐn!!! |
1927年下半年,雷马克开始写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在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In Westen nichts Neues)。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可是那手稿却在抽屉里搁置了半年。一家书店不愿意出版这部作品,另一家出版社总算将它接受下来了。先在《福斯报》上连载,随后作了一些修改,印成单行本出版。连载的时候,那份报纸的销数一下子增加了三倍,人们都说十九世纪英国读者争先抢购狄更斯连载小说的盛况,居然重见于今日的德国。1929年1月全书出版以后,更引起了德国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轰动。仅在德国国内,第一年就销售了一百二十万册。同年3月,首先被译成英文在英国出版,每册定价虽高达七先令六便士,但六周之内销售了二十七万五千册。把其他许多语种的译本一并计算在内,此书总发行量当在五百万册以上,这在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意外的成功,使雷马克的整个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原先是个无名小卒的记者,竟然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有的人喜欢他,有的人厌恶他,有的人称颂他,有的人低毁他,一时间对他本人和这部作品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他一向抱着置身事外的态度,既不愿意接见为此而来访的客人,更不愿意参与有关他作品的争论。而且他从来都以不问世事自居,他也确实从来不参加任何社会运动,不料到了1930年,纳粹党还是找到他头上来了。他们攻击他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对英雄主义的态度,而在他们看来,这种在军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正是锤炼国家社会主义的钢铁精神的熊熊烈火,因此他们决不能宽恕他对这个纳粹神话的挑战。正好那时根据《西线无战事》改编拍摄的美国影片准备在柏林放映,区的纳粹党魁戈培尔便利用这一时机,唆使一帮希特勒青年团员向那家剧场进行破坏和捣乱,达到了禁演这部影片的目的。这一行动,迫使雷马克不得不离开柏林,甚至不得不离开德国。他后来说:“1931年,我不得不离开德国,因为我的生命遭受到威胁。我既不是犹太人,而且在上也并不左倾。当时的我,也跟今天的我一样,是个战斗的和平主义者。”离开伯林以后,他到了瑞士,定居于马乔列湖上的龙谷港,纳粹政变的消息他就是在那里听到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雷马克的作品跟托马斯.曼。亨利希.曼、布莱希特等人的作品一起被公开烧毁,随后又因为他坚决拒绝回国而于1938年被剥夺了德国国籍。翌年,他转赴美国,到1942年为止,大部分时间都在好莱坞,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1947年加入了美国国籍。雷马克虽然已经国外,但是纳粹政权并没有放松对他的。1943年12月,他那仍在德国的妹妹埃尔夫莉德以莫须有的罪名(诬控她不相信德国会取得胜利)被纳粹法庭宣判了死刑。从1945年起,雷马克也常在瑞士居住。六十年代中期,他突然发作了几次心脏病,健康情况越来越差,1970年9月25日病逝于瑞士的洛迦诺,终年72岁。
雷马克一生写了十一部长篇小说和一个剧本《最后一站》《Die letzte Station,1956年》。十一部小说中,除《西线无战事》专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其余几部,如果按题材来划分,那么有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以及通货膨胀年代生活的,如《战后》、《三个战友》(Drei Kameraden,1937年)、《黑色方尖碑)(Der schwarze Obelisk,1956年)、《上帝没有宠儿》(1961年》;有写生活的,如《爱你的邻人》(1953年)、(凯旋门》(Arcde Triomphe ,1946年)、《里斯本之夜》(1963年);有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如《生命的火花》(Der Funke Leben,1952年)、《生死存亡的年代》(954年》。作家逝世后一年,又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天堂里的影子》(1971年》。
雷马克写生活的几部作品中,数《凯旋门》最有影响;除《西线无战事》以外的十部小说中,也数《凯旋门》最为畅销。在德文原著发行之前,它的英译本首先在美国出版,仅在美国国内,销数就在二百万册以上,不久被译成十五种文字,又销售了五百万册,其盛况与当年《西线无战事》不相上下。这是因为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十分动人,艺术手法也更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