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人物列錶
阿娜伊斯·寧 Anaïs Nin
泰奧菲爾·戈蒂耶 Théophile Gautier
法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11年八月30日1872年十月23日)
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
皮埃爾·儒爾·特奧菲爾·戈蒂埃


皮埃爾·儒爾·特奧菲爾·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年8月30日-1872年10月23日),法國十九世紀重要的詩人、小說傢、戲劇傢和文藝批評傢。

生平

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小城塔布,三、四歲時到了巴黎,以後一生基本在巴黎度過。他於一八三零年自己十九歲出版了一本詩集。以後又接連創作了包括《莫班小姐》的幾本小說。

但是,戈蒂埃一生最多的工作是為報刊、雜志撰寫報道和評論文章。他曾由巴爾紮剋介紹到《巴黎雜志》作編輯,同時在《藝術傢》雜志任編輯,為《新聞報》和《樸實箴言報》撰稿。戈蒂埃的文藝批評在當時的文壇受到普遍的重視,影響巨大。戈蒂埃於1842年獲得了法國榮譽軍團勳章,但是進法蘭西學院的夢想卻沒能實現。

 

戈蒂耶的畫像,泰奧多爾·夏塞裏奧所畫。現藏於盧浮宮

 

晚年,他經過辛勤寫作,生活終於安逸了一些,可是普法戰爭巴黎公社引發的動亂卻對他的生活造成了極大衝擊。艱辛的勞作加劇了他多年的心髒病,於1872年10月23日去世。

主要作品

  • 《莫班小姐》(Mademoiselle du Maupin,1835)
  • 《琺琅與雕玉》(Emaux et Camées,1852)

泰奧菲爾·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法國唯美主義詩人、散文傢和小說傢。早年習畫,後轉而為文,以創作實踐自己“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他選取精美的景或物,以語言、韻律精雕細鏤,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情趣。《琺琅和雕玉》(1852)正是這一風格的代表。其他重要詩集還有《阿貝都斯》(1832)、《死亡的喜劇》(1838),小說《莫班小姐》(1835)等。

 泰奧菲爾·戈蒂耶是法國唯美主義先驅,“為藝術而藝術”的倡導者。1835年發表小說《莫班小姐》,此篇小說序言被公認為唯美主義宣言。他提出“文學可以無視社會道德”的主張,反對文學藝術反映社會問題,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其完美的形式,藝術傢任務在於表現形式美。1840年發表詩集《西班牙》,力圖用詩來表達造型藝術。代表作《琺琅和雕玉》是他美學觀點的具體實踐。被奉為藝術的典範。戈蒂耶還撰寫小說、遊記、戲劇、隨筆、回憶錄及大量評論。小說還有《木乃伊傳奇》、《弗拉格斯上尉》和詩集《青年法蘭西》等。


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 (/ɡˈtj/; French: [pjɛʁ ʒyl teofil ɡotje]; 30 August 1811 – 23 October 1872) was a French poet, dramatist, novelist, journalist, and art and literary critic.

While an ardent defender of Romanticism, Gautier's work is difficult to classify and remains a point of reference for many subsequent literary traditions such as ParnassianismSymbolismDecadence and Modernism. He was widely esteemed by writers as disparate as BalzacBaudelaire, the Goncourt brothersFlaubertPoundEliotJamesProust and Wilde.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