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德意志邦聯
(
1826年九月17日~
1866年七月20日)
Bernhard Riemann |
格奧爾格·弗雷德裏希·伯恩哈德·黎曼 |
|
格奧爾格·弗雷德裏希·伯恩哈德·黎曼[註 1](德語: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德語:[ˈʁiːman],1826年9月17日-1866年7月20日)德國數學家,黎曼幾何學創始人,復變函數論創始人之一。他在1859年發表的關於素數計數函數的著名論文包含了黎曼猜想的原始陳述,被認為是解析數論中最具影響力的論文之一。通過對微分幾何的開拓性貢獻,黎曼奠定了廣義相對論數學的基礎。許多人認為他是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生平
他出生於漢諾威王國(今德國下薩剋森)的小鎮布雷瑟倫茨。他的父親弗雷德裏希·伯恩哈德·黎曼是當地的路德會牧師,曾參加拿破侖戰爭。他在六個孩子中排行第二。黎曼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數學技能,例如計算能力,但害怕在公共場合演講。
1840年,黎曼搬到漢諾威和祖母生活並進入中學學習。1842年祖母去世後,他搬到呂訥堡的約翰內烏姆學校(Johanneum)。1846年,按照父親的意願,黎曼進入哥廷根大學神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在此期間他去聽了一些數學講座,包括高斯關於最小二乘法的講座。在得到父親的允許後,他改學數學。
1847年春,黎曼轉到柏林大學,投入雅可比、狄利剋雷和雅各布·施泰納門下。兩年後他回到哥廷根大學任教。1851年獲博士學位。
1854年他做了第一次演講,“論作為幾何基礎的假設”,開創了黎曼幾何,並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基礎。他在1857年升為哥廷根大學的編外教授,並在1859年狄利剋雷去世後作為狄利剋雷的繼承人任正教授。他也是第一個建議用高於三維或四維描述物理現實的人。
1862年他與埃莉澤·科赫(Elise Koch)結婚,由於患肺病,開始了療養生活。
1866年,漢諾威和普魯士的軍隊在哥廷根發生衝突,黎曼逃離了那裏。他在第三次去意大利的途中因肺結核在塞拉斯卡(Selasca)去世,他被埋葬在此地的公墓。
貢獻
他的名字出現在黎曼ζ函數,黎曼積分,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爾伯特問題,柯西-黎曼方程中。
參看
參考文獻
- ^ 跳轉至:1.0 1.1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2342頁,“Riemann, Berhard”條。
- ^ 參考《數學辭海(第六捲)》
註釋
- ^ 德語人名Riemann在現代人名翻譯中譯作“裏曼”,但在指該數學家時約定俗成譯作“黎曼”。
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 (German: [ˈɡeːɔʁk ˈfʁiːdʁɪç ˈbɛʁnhaʁt ˈʁiːman] (listen); 17 September 1826 – 20 July 1866) wa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who made contributions to analysis, number theory, and differential geometry. In the field of real analysis, he is mostly known for the first rigorous formulation of the integral, the Riemann integral, and his work on Fourier series. His contributions to complex analysis include most notably the introduction of Riemann surfaces, breaking new ground in a natural, geometric treatment of complex analysis. His famous 1859 paper on the prime-counting function, containing the original statement of the Riemann hypothesis,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apers in analytic number theory. Through his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differential geometry, Riemann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mathematics of general relativity. He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mathematicians of all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