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民政府 人物列錶
蔣經國 Jiang Jingguo(臺灣國民政府)嚴傢淦 Yan Gugan(臺灣國民政府)李登輝 Li Denghui(臺灣國民政府)
陳水扁 Chen Shuibian(臺灣國民政府)馬英九 Ma Yingjiu(臺灣國民政府)張默 Zhang Mo(臺灣國民政府)
龔鵬程 Gong Pengcheng(臺灣國民政府)
龔鵬程
臺灣國民政府  (1956年三月15日)
姓:
名: 鵬程
籍貫: 江西省吉安市
出生地: 臺灣臺北市

閱讀龔鵬程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龔鵬程(1956年3月15日-),臺灣教育傢作傢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籍貫江西省吉安市,曾任《國文天地》總編輯、臺灣學生書局總編輯,是臺灣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的創校校長中華武俠文學學會會長,現任盧森堡歐亞大學馬來西亞校區校長,遊歷中國大陸,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四川大學講座教授,作育英才無數,著作七十餘種。少年時代鐘情中國武術,並由習武而博考文獻,獲得許多文獻學的知識與方法。

龔鵬程一直對於臺灣的部分“本土派”學者的臺灣文學研究論點與研究方法表達不滿;1997年,他發表自著《臺灣文學在臺灣》,批評該類學者慣用的單綫敘述法及其造成的簡化歷史等問題。2005年9月11日,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係兼任講師楊宗翰說,他就讀碩士班時改攻臺灣文學,因此深知,囿於文化認同上的差異,臺灣許多本土派學者都非常討厭龔鵬程,卻又沒辦法跳過或忽視龔鵬程所提出的諸多尖銳質疑

2003年12月11日,《臺灣壹周刊》第133期報導,2000年10月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校長龔鵬程帶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高行健與該校十餘名教職員去宜蘭縣礁溪鄉富野酒店喝花酒,2001年2月龔鵬程再次帶高行健喝花酒。2003年12月15日,高行健從法國傳真聲明稿給龔鵬程與該校教授馬森,批評該文報導不實,請馬森代他要求《臺灣壹周刊》公開更正並回函道歉,否則提告;龔鵬程則說,沒有一起喝花酒之事。《臺灣壹周刊》總編輯裴偉表示,該文內容皆是采訪“佛光山能參與事情的人”而得,采訪過程皆有錄音、記錄,也嚮龔鵬程求證,並寫入龔鵬程否認的話,已平衡報導;該刊將再做進一步求證,如有錯誤,將予更正。2003年12月18日,《臺灣壹周刊》在《臺灣蘋果日報》刊載四分之一篇幅的道歉聲明嚮高行健道歉;同日,高行健批評,該篇道歉聲明毫無誠意,該刊必須發表有誠意的道歉聲明嚮該文涉及的所有受害當事人公開、鄭重道歉,並嚮讀者保證將杜絶造謠、不實的報導;裴偉回應,該刊會在下期刊登道歉聲明,但絶對不會對龔鵬程道歉,因為關於龔鵬程的部分有全部的證據。《臺灣壹周刊》第135期刊登道歉聲明,嚮高行健道歉

2003年10月,因本年4月底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與蒙藏文教基金會合辦“內蒙周”,活動期間校內有烤全羊活動,引起捐款建校的佛光山信徒不滿,龔鵬程與董事會立場相異而請辭校長。

著作

註釋

  1. ^2007臺灣作傢作品目錄 龔鵬程
  2. ^ 楊宗翰. 像他這樣一個老師——試說龔鵬程. 中央日報. 2005-09-11 [2014-09-08] (中文(臺灣)‎). 比起這些沒有讀通或戴着有色眼鏡誤讀他著作的人,龔先生表示不屑的方式卻是先徹底的檢視對象,再直指既有研究模式的睏境與病竈。譬如他一直對臺灣的臺灣文學研究很有意見,對部分“本土派”學者的論點與研究方法更時表不滿,遂幹脆寫出一本《臺灣文學在臺灣》,逼研究者反省文學史中慣用的單綫敘述法及其造成的簡化歷史問題。我後來碩士班改攻臺灣文學,深知囿於文化認同上的差異,許多“本土派”學者都非常討厭龔先生,但卻又沒辦法跳過或忽視這位“論敵”所提出的諸多尖銳質疑。……臺灣文學與新詩都是我的學術興趣之一,“恰好”也是龔老師所不屑的兩項領域,但聽他對兩者的犀利觀察及嚴格批判卻是一大樂事。
  3. ^ 新聞倫理資料庫. 壹周刊報導高行健喝花酒事件. 新聞倫理資料庫. 2010-02-05 [2014-03-02].
  4. ^ 高琇芬、蘇岱侖. 烤羊談性 佛光校長丟職. 臺灣蘋果日報 (臺北). 2003-10-05 [2018-07-24].
  5. ^ 簡大程. 學校烤全羊 佛光大學校長去職. TVBS新聞 (宜蘭). 2003-10-06 12:23 [2018-07-24].

外部鏈接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