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林志穎 Jimmy Lin周傑倫 Jay Chou
孫燕姿 Stefanie Sun王心凌 Cyndi Wong林俊傑 wayne,Lam JJ
信樂團 Xin Letuan劉德華 Andy Lau張靚穎 Jane Zhang
譚詠麟 Alan Tam鄧麗君 Teresa Teng王菲 Faye Wong
蔡依林 Jolin Tsai張學友 Jacky Cheung屠洪剛 Tu Honggang
梁靜茹 Fish Leong謝霆鋒 Nicholas Tse遊鴻明 Chris Yu
羅大佑 Lotayu薛之謙 Jacky梁詠琪 Leung Wing Kei
刀郎 Dao Lang黃徵 Shawn Huang宋祖英 Song Zuying
範瑋琪 Fan Weiqi蕭亞軒 Elva Hsiao許巍 Xu Wei
李剋勤 Hacken Lee吳奇隆 Nicky Wu羅志祥 Show
孫楠 Sun Man黃義達 Yi DA鬍彥斌 Anson Hu
東來東往 Danny弦子 Xian Zi韓紅 Han Hong
蔡琴 Tsai Chin溫嵐 Wen, Landy鄭源 Jacky
王傑 Dave,Wang Chieh劉歡 Liu Huan陳楚生 Chen Chusheng
周傳雄 Zhou Chuanxiongs.h.e孟庭葦 mai
湯潮 Tony齊秦 Chyi Chin陳小春 Jordan Chan
伍佰 Wu bai張韶涵 Angela Chang莫文蔚 Karen Mok
阿木 A Mu陳百強 Danny Chan範逸臣 Fan Van
花兒樂隊 THE FLOWERS後弦 HOHO吳剋群 Kenji Wu
周筆暢 Zhou Bichang李聖傑 Sam Lee小虎隊 Xiao Hudui
李金發
現代中國  (1900年十一月21日1976年十二月25日)
出生地: 廣東省梅縣

詩詞《夜之歌》   《愛憎 one's likes and dislikes》   《時之表現》   《有感 Thoughts》   《棄婦 deserted wife; divorced wife》   《裏昂車中》   《琴的哀》   《下午 afternoon》   

閱讀李金發在诗海的作品!!!
李金发

李金發(1900年11月21日-1976年12月25日)原名李淑良,又名李權興,筆名金發,現代象徵主義詩人、雕塑傢、藝術教育傢和中華民國外交官。

客傢人,出生在廣東省梅縣,早年就讀於梅州中學,1919年去法國留學,1921年就讀於第戎美術專門學校和巴黎帝國美術學校,學習雕塑和油畫。1920年受法國象徵主義,特別是詩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影響,開始創作新詩。早期詩作開了中國象徵主義新詩的先河。

1925年應劉海粟邀請回國。先後在上海美專、杭州國立藝術院、中山大學教授美術。1927進入武漢國民政府任外交部秘書。1928-1937年主編《美育雜志》。1928-1932年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教雕刻。

1932-1934年,應施蟄存之邀在上海《現代》雜志上發表了十首詩,成為“現代派”詩人之一(同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戴望舒等)。1936年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校長。

1938年因抗日戰爭全家逃難至越南,就職於中華民國設在海防市的戰時物資運輸處。1940年回到廣東。1941年和詩人盧森創辦了抗日文藝月刊《文壇》。1941年8月開始再次在中華民國外交部任職。1945年任中華民國駐伊朗大使館一等秘書,代理館務。1946-1950年任駐伊拉剋公使。

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他不願被政府召回臺北,而是於1951年攜全家移居美國。先後辦農場養雞、經營商業和製作雕像,還寫有回憶性散文。1976年在紐約長島因心髒病去世,終年76歲,葬於長島。

詩歌風格和評價李金發被當時文壇稱為“詩怪”。他的詩基本都是在1920-1928年期間所寫;一般意嚮怪誕、詭麗、新奇;結構晦澀朦朧;審美上藉西方象徵主義“以醜為美”、“美醜對應”的理論,常用神秘、死亡、悲哀為主題;句法以西文語法夾上文言文助詞。

他的詩打破了早期白話詩單純直白的單調性。周作人稱其《微雨》是詩界“別開生面之作”。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係·詩集》中評他的詩是“......要表現的不是意思,而是感受和情感;彷佛大大小小紅紅緑緑一串珠子,他卻藏起那串兒,你得自己穿着瞧...不缺乏想像力,但不知道是創造新語言的心太切,還是母舌太生疏,句法過份歐化,教人像讀着翻譯;又夾雜着些文言的嘆詞助詞......"。

主要作品詩集,按寫作順序
《微雨》(1925年,北新書局出版)
《食客與兇年》(1927年,北新書局)
《為幸福而歌》(1926年,商務印書館)
《異國情調》(散文、詩歌和小說合集,1942年出版)
《飄零閑筆》(1964年,散文、小說集,臺北僑聯出版社)
短篇小說:《異國情調》、《鬼屋人蹤》等。
散文:《近代波斯文學》、《巴格達的素描》
翻譯:《古希臘戀歌》、《托爾斯泰夫人日記》、《魏爾倫詩抄》等。
雕塑:上海南京大戲院門前的長浮雕和伍廷芳、孫中山、鄧仲元、蔡元培等人的雕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