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
朱九淵 Zhu Jiuyuan(現代中國)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馬未都 Ma Weidou(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倪寶臣 Ni Baoche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李建平 Li Jianping(現代中國)王仁湘 Wang Renxiang(現代中國)
杜金鵬 Du Jinpeng(現代中國)關紀新 Guan Jixin(現代中國)劉慶柱 Liu Qingzhu(現代中國)
王世民 Wang Shimin(現代中國)齊東方 Ji Dongfang(現代中國)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
潘重規 Pan Chonggui(現代中國)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現代中國)廖文偉 Liao Wenwei(現代中國)
崔憶 Cui Yi(現代中國)李濤 Li Tao(現代中國)林文月 Lin Wenyue(現代中國)
饒宗頤 Rao Zongyi(現代中國)周簡段 Zhou Jianduan(現代中國)陳強 Chen Jiang(現代中國)
陳存仁 Chen Cunren(現代中國)董夏青青 Dong Xiaqingqing(現代中國)唐汶 Tang Men(現代中國)
白岩鬆 Bai Yansong(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程然 Cheng Ran(現代中國)
何建明 He Jianming(現代中國)馮大彪 Feng Dabiao(現代中國)何躍青 He Yueqing(現代中國)
範偉 Fan Wei(現代中國)貝嘎 Bei Ga(現代中國)劉亮程 Liu Liangcheng(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宋路霞 Song Luxia(現代中國)葉渭渠 She Weiqu(現代中國)
高秋福 Gao Qiufu(現代中國)王紀卿 Wang Jiqing(現代中國)王石 Wang Dan(現代中國)
老槍 Lao Qiang(現代中國)韓秀 Han Xiu(現代中國)安部司 An Busi(現代中國)
劉枋 Liu Fang(現代中國)YOYO(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賦格 Fu Ge(現代中國)尹東赫 Yoon Dong-Hyuk(現代中國)細毛 Xi Mao(現代中國)
王若冰 Wang Rebing(現代中國)熊育群 Xiong Yoqun(現代中國)蘭茨 Lan Ci(現代中國)
鬍也頻
現代中國  (1903年五月4日1931年二月7日)
名: 鬍崇軒
出生地: 福建福州
去世地: 上海 竜華

小說選集 novel anthology《鬍也頻選集》
現實百態 Realistic Fiction《光明在我們的前面》

閱讀鬍也頻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胡也频
  鬍也頻(1903年5月4日-1931年2月7日),原名鬍崇軒,福建福州人。左聯五烈士之一。
  
  1903年5月出生於福州,是戲劇世傢,由於父親經營破産,被迫休學,在金鋪做學徒。二十年代因不堪忍受鋪主的欺凌,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工作、讀書,1924年,開始創作小說,在《京報》副刊《民衆文藝周刊》發表的《雷鋒塔倒掉的原因》一文。1925年,與丁玲相愛,生有一子。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傢聯盟”(左聯)並加入中國共産黨。1930年11月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维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被推選為上海代表之一。1931年1月在東方旅社被捕,其友瀋從文營救未果。同年2月與柔石等人在上海竜華被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槍殺。
  
  鬍也頻(1903-1931)福建福州人。"左聯五烈士"之一。幼年入私塾讀書,因家庭生活睏難,曾兩度輟學。15歲時到一傢金銀首飾鋪當學徒。
  
  1920年春到上海,改名鬍崇軒,進了浦東中學讀書。一年後,到大沽口海軍學校學機器製造。不久海軍學校停辦,他流浪到北京,以給公寓老闆做雜事維生。在同住公寓的大學生的影響下,對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發生了興趣並閱讀了許多作品。
  
  1924年參與編輯《京報》副刊《民衆文藝周刊》 ,開始在該刊發表小說和短文。同年夏天,與丁玲結識並成為親密伴侶。大革命時期,由於他遠離時代鬥爭的中心,思想較為孤獨和苦悶,此時期的文學創作籠罩著傷感和虛無的情緒。
  
  1928年春到上海,與瀋從文共同編輯《中央日報》副刊《紅與黑》,並在該刊發表詩和小說。不久《紅與黑》副刊停辦,他又與丁玲、瀋從文從事《紅黑》和《人間》兩個雜志的編輯出版工作,但兩刊很快即夭折。當時文壇上開展的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促使他學習了一些蘇聯文藝理論書籍,受到很大影響。
  
  鬍也頻鬍也頻故居
  
  1929年夏,因為經濟原因離開上海,到濟南山東省立高中教書。他在學校裏組織文學研究會,研究和宣傳唯物史觀和馬剋思主義文藝理論。此期他公開批判了自己過去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開始重視文學在社會革命中的作用,並寫出了長篇小說《到莫斯科去》,表達了他對革命知識份子應該走的道路的認識。
  
  1930年5月, 到濟南山東省立高中教書,並進行革命宣傳,組織學生成立"文學會",研究討論革命文學;不久,因鼓動學生進行革命而遭山東省政府通緝。在中共組織的掩護下,同丁玲等人離開濟南經青島回到上海,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傢聯盟,曾在馮雪峰負責的一個暑假補習學校教書,後當選為"左聯"執行委員,並任工農兵文學委員會主席。同年他還被推為"左聯"代表,參加了在上海秘密召開的全國蘇维埃區域代表大會,並寫作了長篇小說《光明在我們前面》,熱情歌頌了共産黨人艱苦卓絶的革命鬥爭。
  
  193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曾代表左聯出席在上海舉行的全國蘇维埃區域代表大會,並被選為出席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的代表。
  
  1931年1月17日,在東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預備會議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2月7日與"左聯"會員柔石、殷夫、馮鏗同被秘密殺害於上海竜華淞滬警備司令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印出版了《鬍也頻選集》 、 《鬍也頻小說選》 。
  
  個人榮譽
  
  左聯五烈士之一
  
  早期無産階級革命文學作傢
  
  鬍也頻 - 人物評價
  
  在小說、詩歌、戲劇創作上,均有建樹。其小說反映舊中國的社會黑暗,農村的愚昧落扣,農民的悲慘人生;描繪知識分子的愛情、苦悶與追求。
  
  早期小說帶有小資産階級情調,犧牲前創作的《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們的前面》,充滿革命熱情,標志着其創作的新發展。
  
  著作書目
  
  《聖徒》(短篇小說集)1927,新月
  
  《活珠子》(短篇小說集)1928,光華
  
  《鬼與人心》(戲劇集)1928,開明
  
  《往何處去》(短篇小說集)1928,上海第一綫書店
  
  《詩稿》(短篇小說集)1928,現代
  
  《消磨》(短篇小說集)1928,尚志書店
  
  《也頻詩選》(詩集)1929,紅黑
  
  《牧場上》(短篇小說集)1929,遠東
  
  《三個不統一的人物》(短篇小說集)1929,光華
  
  《四星期》(短篇小說集)1929,華通書局
  
  《別人的幸福》(戲劇集)1929,華通書局
  
  《一幕悲劇的寫實》(中篇小說)1930,中華
  
  《到莫斯科去》(中篇小說)1930,光華
  
  1924年丁玲與鬍也頻在北京合影1924年丁玲與鬍也頻在北京合影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長篇小說)1930,春秋
  
  《也頻小說集》1936,大光書局
  
  《鬍也頻選集》 1951,開明
  
  《鬍也頻小說選集》1954,人文
  
  鬍也頻未收論文和作品選刊1962,上海文藝
  
  鬍也頻詩稿1981,四川人民
  
  《鬍也頻選集》(上下集)1981,福建人民
  
  研究資料書目
  
  《記鬍也頻》 瀋從文 1932,光華
  
  《左聯五烈士研究資料編目》 丁景唐,瞿光熙 1961,上海文藝
  
  《一個真實人的一生》 丁玲
  
  《也頻與革命》 丁玲
  
  《鬍也頻》 丁玲
  
  鬍也頻 - 左聯五烈士
  
  左聯五烈士 指柔石、鬍也頻、殷夫、李偉森、馮鏗五位左翼革命作傢。除李偉森沒有正式加入“左聯”,但工作上有緊密聯繫外,其他四位都是“左聯”盟員。 1931年2月7日他們被國民黨反動派同時殺害於上海竜華。烈士們生前在從事實際革命鬥爭的同時,積極進行文學活動,以各自的不同鬥爭經歷和親身感受創作了一批可貴的文學作品,為初期無産階級革命文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中以柔石的小說和殷夫的詩歌所産生的影響較為突出。他們被害後,“左聯”發表了抗議和宣言,指斥反動派的罪行,得到了國內外進步力量的支持。魯迅先後寫下《中國無産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為了忘卻的記念》等文章,深情地稱頌烈士們的革命精神和文學成就。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