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李叔同 Li Shutong(現代中國)
趙超 Zhao Chao(現代中國)錢穆 Qian Mu(現代中國)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
嶽南 Yue Na(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趙柏田 Zhao Baitian(現代中國)陳舜臣 Chin Shunshin(現代中國)子金山 Zi Jinshan(現代中國)
王利器 Wang Liqi(現代中國)馬非百 Ma Feibai(現代中國)落花散人 La Huasanren(現代中國)
朱謙之 Zhu Qianzhi(現代中國)王明 Wang Ming(現代中國)馬敘倫 Ma Xulun(現代中國)
劉武 Liu Wu(現代中國)歐陽競無 Ouyang Jingmo(現代中國)道源法師 Dao Yuanfashi(現代中國)
廣化法師 An Huafashi(現代中國)袁閭琨 Yuan Lvkun(現代中國)岑仲勉 Cen Zhongmian(現代中國)
夏嵐馨 Xia Lanxin(現代中國)鬍適 Hu Shi(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梅朝榮 Mei Chaorong(現代中國)李勇 Li Yong(現代中國)成君憶 Cheng Junyi(現代中國)
劉緒義 Liu Xuyi(現代中國)張海鷗 Zhang Haiou(現代中國)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
曾仕強 Ceng Shijiang(現代中國)張曉傑 Zhang Xiaojie(現代中國)於丹 Yu Dan(現代中國)
孔健 Kong Jian(現代中國)王立群 Wang Liqun(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
徐晉如 Xu Jinru(現代中國)楊昊鷗 Yang Haoou(現代中國)馬駿 Ma Jun(現代中國)
趙林 Zhao Lin(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方爾加 Fang Erjia(現代中國)
錢文忠 Qian Wenzhong(現代中國)姚淦銘 Yao Ganming(現代中國)李剛田 Li Gangtia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楊泓 Yang Hong(現代中國)錢紹武 Qian Shaowu(現代中國)
崔樂泉 Cui Lequan(現代中國)趙世民 Zhao Shimin(現代中國)黃樸民 Huang Piaomin(現代中國)
顔世安 Yan Shian(現代中國)止庵 Zhi An(現代中國)馮時 Feng Shi(現代中國)
白雲翔 Bai Yunxiang(現代中國)南懷瑾 Na Huaijin(現代中國)劉德江 Liu Dejiang(現代中國)
李輝英
現代中國  (1911年元月~1991年五月1日)
名: 李連萃
籍貫: 吉林省永吉縣大金傢屯

雜文 scribble《狗 Dog》

閱讀李輝英在散文天地的作品!!!
  李輝英是30年代較早崛起的東北籍現代文學作傢,當代香港著名小說傢、學者。原名李連萃,筆名梁晉、葉知秋等。1911年1月出生於吉林省永吉縣大金傢屯。1927年夏離傢出走上海。30年代初畢業於上海公學中文係。此間曾編《生生月刊》、《創作月刊》。先後參加了“左聯”、“北平作傢協會”。抗日戰爭期間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隨“作傢戰地訪問團”在抗日前綫巡回演出和訪問,作者出於對日寇侵華的憤怒,自1932年始,拿筆作刀槍,揭發和聲討日寇罪行,宣傳抗日救亡,並於1932年衹身潛回故鄉,調查日寇犯下的罪行,為日後寫作積纍了豐富素材。
  抗日勝利後,曾在東北任長春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教授。1950年定居香港,先後執教於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任中文係講師、係主任等職,被聘為“中文學會”名譽會長”。他除了教學、創作外,還主編過《熱風》、《文學天地》、《筆會》等文藝刊物。1976年後傢居養病,仍筆不綴。1984年12月曾來北京參加中國作協第4次作傢代表大會。
  1991年5月1日病逝香港。
  作者是從1932年開始寫作的,他的處女作是以抗日為題材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於1932年1月在丁玲主編的《北斗》(第21期)上發表,更加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隨後又在《文學日報》、《文學》、《太白》等文學雜志上發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說,並大部結集出版。其長篇小說《鬆花江上》是以青年農民王中藩為首的抗日義勇軍團结了一批覺悟的農民,通過救災助民行動,感化了廣大鄉親勇敢投身抗日鬥爭的故事。同時生動地描寫了革命群衆與反動的封建頑固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作者在小說創作藝術手法上繼承了“五四”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通過個人的遭遇和命運揭示社會問題,同時重視典型人物塑造,具有時代的鮮明特色。作者還以第一人稱敘事方法進行敘事,如短篇小說《最後一課》、《這一學期》等篇,讀來親切動人。
  除小說外,其散文創作不僅數量多,而且技巧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作者南下香港以後思鄉題材的散文作品更具有質樸雋永、清新自然的風格,如在《青島的春天》寫大海,在《夔州到香溪》文中對白帝城 景緻描寫,無不顯示作者深厚的功底。他的散文多結集成册。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