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
朱九淵 Zhu Jiuyuan(現代中國)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馬未都 Ma Weidou(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倪寶臣 Ni Baoche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李建平 Li Jianping(現代中國)王仁湘 Wang Renxiang(現代中國)
杜金鵬 Du Jinpeng(現代中國)關紀新 Guan Jixin(現代中國)劉慶柱 Liu Qingzhu(現代中國)
王世民 Wang Shimin(現代中國)齊東方 Ji Dongfang(現代中國)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
潘重規 Pan Chonggui(現代中國)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現代中國)廖文偉 Liao Wenwei(現代中國)
崔憶 Cui Yi(現代中國)李濤 Li Tao(現代中國)林文月 Lin Wenyue(現代中國)
饒宗頤 Rao Zongyi(現代中國)周簡段 Zhou Jianduan(現代中國)陳強 Chen Jiang(現代中國)
陳存仁 Chen Cunren(現代中國)董夏青青 Dong Xiaqingqing(現代中國)唐汶 Tang Men(現代中國)
白岩鬆 Bai Yansong(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程然 Cheng Ran(現代中國)
何建明 He Jianming(現代中國)馮大彪 Feng Dabiao(現代中國)何躍青 He Yueqing(現代中國)
範偉 Fan Wei(現代中國)貝嘎 Bei Ga(現代中國)劉亮程 Liu Liangcheng(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宋路霞 Song Luxia(現代中國)葉渭渠 She Weiqu(現代中國)
高秋福 Gao Qiufu(現代中國)王紀卿 Wang Jiqing(現代中國)王石 Wang Dan(現代中國)
老槍 Lao Qiang(現代中國)韓秀 Han Xiu(現代中國)安部司 An Busi(現代中國)
劉枋 Liu Fang(現代中國)YOYO(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賦格 Fu Ge(現代中國)尹東赫 Yoon Dong-Hyuk(現代中國)細毛 Xi Mao(現代中國)
王若冰 Wang Rebing(現代中國)熊育群 Xiong Yoqun(現代中國)蘭茨 Lan Ci(現代中國)
王力雄
現代中國  (1953年五月2日)
民族: 漢族
籍貫: 山東竜口
出生地: 吉林長春

現實百態 Realistic Fiction《永動機患者》

閱讀王力雄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王力雄
  王力雄(1953年5月2日- ),中國大陸作傢、藏學家、民族問題專傢及民間環保人士。祖籍山東竜口,漢族,現居北京。
  
  王力雄生於吉林長春。母親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編劇。父親王少林在文革前擔任長春第一汽車廠的副廠長,1968年被打成“走資派”和“蘇修特務”,死於被拘押中,定為“畏罪自殺”。1969年王力雄隨從“牛棚”釋放的母親下鄉插隊4年,開始寫詩。1973年作為工農兵學員在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專業學習,大學期間(1975年)産生“逐層遞選製”的設想。畢業後分配到長春第一汽車廠工作,先在車間當工人,一年後成為車間技術員,開始寫小說和電影劇本。
  1978年王力雄主動申請調動到湖北第二汽車廠工作,從事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企業管理,其間參與民主墻活動,並在油印刊物《今天》發表第一篇小說——《永動機患者》。1980年以“藉調”形式離開二汽,脫離中國官方體製。
  此後王力雄寫電影劇本,並在電影攝製組工作。1983年寫作第一部長篇小說《天堂之門》。1984年,王力雄獨自在青海藏區的黃河源頭乘用汽車內胎紮捆的筏子漂流1200余公裏,橫貫黃河上遊的藏族地區,從此開始對西藏的關註。1985年-1986年年寫作紀實小說《漂流》,1987年出版。1988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1988年開始寫作政治寓言小說《黃禍》,署名為“保密”,1991年由香港明鏡出版社出版。1991年-1994年,寫作《溶解權力——逐層遞選製》,1998年出版。
  1994年,與梁從誡、楊東平、梁曉燕等人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此後策劃和親自參與數個長期項目。
  1995年-1998年,在十次深入西藏和各省藏區,在藏時間纍计2年,走遍所有藏區的基礎上,寫作《天葬:西藏的命運》。此後王力雄四次與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見面交流。1999年1月起,王力雄在新疆收集資料,準備寫新疆民族問題的著作。1月29日,被中國國安部以涉嫌泄漏國傢機密為由逮捕,關押42天後釋放。王力雄以此經歷寫成《新疆追記》一文,在網上公開發表。1999年出版文集《自由人心路》。
  2001年5月2日,公開發表聲明退出中國作傢協會,他在聲明中發問:“究竟是中國的作傢天生就是僵屍,還是中國的“作傢協會”想把並且正在把中國的作傢變成僵屍?”
  2002年4月,出版了《與達賴喇嘛對話》。2002年創辦“遞進民主”個人網站。2002年12月,發起對四川藏區阿安紮西活佛案的簽名請願活動,呼籲當局公正審理。2003年2月,因政府方面的命令,時任“自然之友”理事的王力雄被自然之友除名。2004年,由臺灣大塊文化出版《遞進民主——中國的第三條道路》。2004年底,與藏族女作傢唯色結婚。
  2007年10月,經過歷時九年的調查和思考,在臺灣大塊文化出版新疆問題著作《我的西域,你的東土》。
  
  榮譽
  
  2002年6月,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授予王力雄2002年“當代漢語貢獻奬”。
  2002年6月29日,王力雄在紐約接受獨立中文作傢筆會授予的第一屆寫作自由奬。
  2003年7月,與廖亦武、劉賓雁同獲美國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奬。
  2007年2月24日,新西蘭漢學會授予王力雄榮譽會員稱號。
  
  主要著作
  
  《黃禍》,1991年,政治寓言小說。該書描繪中國陷於政治、經濟、文化、人口與生態的重大危機,終於導致整個社會的總崩潰,難民大批衝出國境,危及世界和人類的存在。這部小說引起海外媒體追蹤報道,王力雄也由此獲譽“中國最敢言的作傢”。該書後來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列第41位,至今仍在港臺及海外暢銷。
  《天葬:西藏的命運》,1998年,西藏問題專著。王力雄在書中以大量的親身經歷和實地所見來陳述他的論證,涉及到了西藏問題的歷史、現狀與各個方面。這部著作在漢人與藏人中都得到了高度的評價,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研究西藏問題最為客觀、深刻的著作之一,展現出王對西藏這片土地的深切憫懷與過人洞見。海外媒體曾組織研討會專門予以討論。2009年推出增訂版。
  《自由人心路》,1999年,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的思想隨筆。書後附錄小册子《溶解權力》,政治制度設計專著。這部書討論的是選舉方式,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逐層遞選製”,就是希望以此方法使中國大陸的體製安全轉型。
  《與達賴喇嘛對話》,2002年,對話錄。
  《遞進民主——中國的第三條道路》,2004年,政治制度設計專著。參考了主流學術界的行文方式,重新詮釋了“逐層遞選製”,並對中國當前的經濟、生態、社會、政治危機進行了深入剖析。
  2007年7月,與妻子唯色合著的英文文集《Unlocking Tibet》在瑞士出版。書中收錄他數年來研究西藏問題的多篇文章。
  《我的西域,你的東土》,2007年,新疆問題專著,《天葬:西藏的命運》的姊妹篇。整理收入了99年曾發表於互聯網的《新疆追記》一文,另有王此後四次重返新疆的見聞,對新疆當地維族人士的訪談,以及如何解决新疆問題的思考。書中有大量的實拍維族圖片和民俗情況記述,都是首次公開。
  散篇:《911啓示錄》,《末法時代——藏傳佛教的功能及其被毀壞》,《達賴喇嘛是西藏問題的鑰匙》,《有關達賴喇嘛的一個幻想小說提綱》,《新疆追記》,《民族主義與宗教》 ,《西藏面對的兩種帝國主義——透視唯色事件》,《毛澤東主義與人間天堂》,《底層毛澤東與“經濟文革”》,《中國從文革得到什麽》,《以超越者聯盟突破精英聯盟》等。
  
  評價
  
  王力雄於1980年代初,就脫離大陸的單位體製,開始了特立獨行地自由創作。王力雄的幾部作品在海外出版後,産生較大影響。在大陸他的主要著作雖然至今都無法正式出版,但互聯網絡中仍有一些作品流傳,坊間也能看到部分盜版流通。
  有人認為,雖然王的著作數量不算多,但幾乎都是相關領域的精品。諸如對於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對於西藏、新疆的民族問題,對於宗教,對於西方民主製,對於中國未來的政治制度設計,對於環境生態保護,多有深刻獨到的剖析與論見,發人所未發,令人耳目一新;其著作文筆簡潔,往往篇幅短小,卻處處緊扣實際,藴涵豐富;王的文章不偏不倚,關照博大,字裏行間不時流露出對於國傢民族的深遠悲憫與關懷。亦有論者認為,王力雄是中國大陸當前極少有的具有創造性、前瞻性與自由精神的傑出學者。
  王力雄本人最為看重他的“遞進民主”設想,自稱其份量超過《黃禍》、《天葬》二書的總和。對此海內外思想界看法不一。有觀點以為這是一個大膽、充滿想象力,但也可能非常實際的政治理想,是西方民主與大陸現行體製以外的第三條道路,可稱原創性的政治改革方案,是中國社會思想引導權力的契機;也有反對者批評說,王的這一制度在大陸現實社會中沒有啓動的動力和支點,完全把希望寄托於最高統治者的恩賜和良心發現,同時無力應對當前中國深重的道德文化危機,因而衹能是不切實際的民主妄想,是烏托邦與永動機的翻版。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