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 | 四川成都 |
閱讀何潔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何潔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
何潔與詩人流沙河共同生活了25年後,終於分道揚鑣。深諳生命悲情的她說:“人生聚散無常,緣盡即散,這其中本無是非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個星期去成都,給四川女作傢何潔去了一電話,結果何潔在電話裏嚷嚷,你到底什麽時間來我這書院啊?
說起何潔的書院,實在也是對不起的事,我知道她獨自在青城山建造書院已經是好幾年的事了。汶川地震的時候,她的書院距離震中的映秀鎮衹有十公裏,周邊的房子都倒了,可據說她的書院楞沒事。我趕緊圓場,說,別發火,馬上就去。
次日我就驅車前往青城山,在後山入口,找到她她那建造在叢林深處的書院。我拾級而上,越往山上走我越吃驚。這個何潔,怎麽可能在這叢山密林當中建造書院呢?上得山來,纔看清楚,整個的書院,其實就如同一個度假村一般,大殿秀廊,客房茶室,一應俱全。關鍵在於,那些建築都十分講究,雕梁畫棟,飛檐走筆,精美異常。
見到何潔,依然是那般的清麗,衹是略微胖了一點。她拉着我到長廊坐下,叫一邊的姑娘們端來火盆,倒上山泉茶水,和我說起建造這書院的歲月。
何潔建造這書院足足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很多建材木料都是她親自從雲南找來的,當時,都江堰政府說可以幫助她先把上山的路建造好,這樣會為施工帶來方便,可是何潔不接受,竟然那麽宏偉的建築全部都靠人工背上山來。
何潔給我看書院的小册子,裏面宣傳的是,這傢書院,主要是為作傢創作提供便利,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作傢都可以來。我說何潔,你做得太大了。
何潔帶領着我在書院參觀,當院一棵高大的銀杏樹引起我的註意。何潔告訴我說這樹的樹齡已經有1200年,是目前我國最古老的樹。站在銀杏樹下,我感到渾身輕鬆自在,何潔說,你不知道了吧,這銀杏樹可以驅趕疲勞。
何潔年輕時代起就與四川著名的詩人流沙河結婚,那時候流沙河因為打成右派還在四川金堂鋸木頭,何潔卻是當地的川劇演員,她與沙河年紀相差好多,卻為沙河的為人為事而感動,毅然嫁給了大右派流沙河。文革結束後,她與沙河離婚了,獨自來到青城山的普照寺出傢,在山上一住就是好多年,並不斷地寫着與自然人情世故有關的美麗散文,成為很多讀者熱衷的作傢。現在她又建造了如此書院,除了為作傢寫作提供一個去處之外,還要為人治病。我覺得這個何潔,簡直有點神了。(魏心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