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柳亞子 Liu Yazi(現代中國)瀋尹默 Shen Yinmo(現代中國)海子 Hai Zi(現代中國)
洛夫 Lo Fu(現代中國)舒婷 Shu Ting(現代中國)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
席慕容 Ximurong(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食指 Si Zhi(現代中國)
劉半農 Liu Bannong(現代中國)北島 Bei Dao(現代中國)顧城 Gu Cheng(現代中國)
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戴望舒 Dai Wangshu(現代中國)多多 Duo Duo(現代中國)
昌耀 Chang Yao(現代中國)嚮明 Xiang Ming(現代中國)孤夜賞雨 Gu Yeshangyu(現代中國)
離離 Chi Chi(現代中國)陳忠坤 Chen Zhongkun(現代中國)熊焱 Xiong Yan(現代中國)
絶壁孤俠 Jue Biguxia(現代中國)迪拜 DiBai(現代中國)祁鴻升 Qi Hongsheng(現代中國)
杯中衝浪 Wang XuSheng(現代中國)魯緒剛 Lu XuGang(現代中國)餘刃 Yu Ren(現代中國)
白琳 Bai Lin(現代中國)太陽島 Tai Yangdao(現代中國)秋葉 Qiu She(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周夢蝶 Zhou Mengdie(現代中國)鄭愁予 Zheng Chouyu(現代中國)
蘭語凝嫣 Lan Yuningyan(現代中國)劉華明 Liu Huaming(現代中國)陸華軍 Liu Huajun(現代中國)
離開 Chi Kai(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林泠 Lin Ling(現代中國)
商禽 Shang Qin(現代中國)羅門 Luo Men(現代中國)西川 Xi Chuan(現代中國)
歐陽江河 Ouyang Jianghe(現代中國)翟永明 Di Yongming(現代中國)楊煉 Yang Lian(現代中國)
張錯 Zhang Cuo(現代中國)田間 Tian Jian(現代中國)阿壠 A Long(現代中國)
紀弦 Ji Xian(現代中國)灰娃 Hui Wa(現代中國)馬驊 Ma Hua(現代中國)
覃子豪 Qin Zihao(現代中國)林亨泰 Lin Hengtai(現代中國)蓉子 Rong Zi(現代中國)
瘂弦 Ya Xian(現代中國)楊喚 Yang Huan(現代中國)羊令野 Yang Lingye(現代中國)
林徽因 Lin Huiyin(現代中國)白萩 Bai Qiu(現代中國)管管 Guan Guan(現代中國)
楊金遠
現代中國  (1956年)
籍貫: 福建莆田

軍事生活 military life《官司》

閱讀楊金遠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楊金遠 (1956~) 福建莆田人。中共黨員。1976年入伍。1982年退伍回地方工作,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楊金遠,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近二百萬字,出版小說《命裏帶刀的女人》、《不是處女別嫁我》等二部,電視專題片二十多部。
  作品多次被國內權威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等刊物選載,已連續二屆獲省政府文藝百花奬,連續四屆獲省文聯省作傢協會優秀文學作品奬,部分作品被改編並被拍攝成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小說《大雜院》、《義務兵》被改編成電視劇。
  其中小說《官司》被著名導演馮小剛買斷版權並被改編成電影《集結號》 ,故事發生在1948年到1956年間,東北抗日軍九連連長𠔌子地(張涵予飾演)接到上級命令阻擊敵人,以便讓大部隊安全轉移。上級指示他當聽到集結號時任務完成,九連就可以突圍撤退。激烈的戰鬥中48名九連戰士衹剩下𠔌子地一人存活,但他始終弄不明白究竟集結號吹響沒有。解放後𠔌子地偶然得知九連的戰友們被全部記錄為“失蹤”,而沒有被授予“烈士”稱號。𠔌子地的後半生就為尋找47具遺骸、為追溯他們“烈士”的稱號而存活着…
  長篇軍事題材小說《突圍》講述了出生在福建農村一個普通農傢的孩子陳池竜,從小隨父親學做木工活,然而,一場父母定下的婚姻卻改變了他的命運。妻子未過門時就被同村的無賴糟蹋,為了報仇,陳池竜懷着簡單的想法參加了革命,從紅軍遊擊隊副營長再到縣長,他經歷了遊擊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次次戰爭的洗禮,使他逐步成長,不但在革命戰爭中經歷着一次次突圍,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心理也在經受着一次次的突圍……
  
  相關報道
  12月18日,電影《集結號》首映。12月17日,楊金遠從福建趕到北京第三極書局為他的新書《突圍》做宣傳。
   6年前,作傢楊金遠在福建莆田傢裏吃晚飯時,看到中央電視臺《百姓故事》裏講述一個幸存的老戰士,一直在尋找戰友的遺骸,以此證明他們不是失蹤而是烈士。這位老戰士的戰友在解放戰爭的一場戰役中全部陣亡,衹有他負傷活了下來。為了緬懷戰友,他住到了軍營附近,每當軍號吹響,他總是出現在軍營門口。
   楊金遠把這個老戰士的故事變成了小說《官司》,小說裏的主人公𠔌子地是一位性格執著的“一根筋”,非找團長講理打官司不可。
  《官司》首先刊登在2002年4月號的《福建文學》上;6月號的《小說月報》轉載。
   張國立看到小說,推薦給了馮小剛。當時馮小剛正在拍《天下無賊》,分身乏術。馮小剛拍完了《夜宴》,又想起了張國立推薦的小說,最後從《小說月報》編輯劉書琪處找到了楊金遠的聯繫方式。2005年2月4日,楊金遠接到馮小剛的電話,意外而又驚喜。幾次電話交流,馮小剛花錢買下了《官司》的電影改編權。
   當時馮小剛還在電話裏問楊金遠,能不能自己把這篇小說改成電影劇本。楊金遠說:“我沒有寫過劇本,你還是請行內高手來改編吧。”所以,《集結號》的編劇最初據說是空軍政治部作傢喬良,但最終編劇確定為北京市作傢協會主席劉恆。
   1970年代在海軍當過兵的楊金遠,一直沒有上過戰場。惟一的一次例外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他服役的軍艦有一天突然離開碼頭,執行緊急任務,軍艦開到大海中央,他們被下放到一個個小舢板上,呆了很長時間。除了運補給物資的人,其他人不得上岸。
   後來任務又被突然解除,到了臺灣海峽的福建三都澳,纔被告知本來要送他們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來因為美國第七艦隊在南海一帶出現,他們過不去了,因此最後沒有參戰。這些經歷後來都成了他小說裏的內容。
   “這件事讓我覺得,部隊不跟你講代價,也不跟你講承諾,也不會事先告知你要去哪裏犧牲。《官司》裏,團長派整個連隊打阻擊戰,團長的命令是吹號你們纔可以撤退。實際上團長早已决定不吹號。因為一旦吹號命令連隊撤退,敵軍大部隊就撲過來了,大部隊損失會很嚴重。𠔌子地就是一根筋,他想不通為什麽團長沒吹號,或者吹了他沒聽到,他就一路往南尋找答案,他是一個很執著的人。”楊金遠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