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ksandr Isayevich Solzhenitsyn | |||||||
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爾仁尼琴 | |||||||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 |||||||
索贊尼辛;索忍尼辛;索善尼辛 | |||||||
閱讀索爾仁尼琴 Aleksandr Solzhenitsyn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
1918年11月12日索爾仁尼琴生於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剋一教師家庭。曾為莫斯科哲學文學語言學院文學係函授生。1941年羅斯托夫大學數理係畢業,同年應徵入伍。衛國戰爭時期,他應徵入伍,當過炮兵連長,並因作戰有功,兩次獲得勳章,後升至大尉軍銜。1945年2月因在與友人通信中指責斯大林而被捕,判8年監禁。1953年2月刑滿獲釋後,被流放到哈薩剋斯坦。1957年恢復名譽,後在梁贊市任數學教員。
在擔任教學工作的同時,他從事文學創作。1962年11月,《新世界》雜志發表了索爾仁尼琴描寫營生活的中篇小說《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據《文學報》報道,它是"在蘇共中央贊同之下發表的"。著名詩人、《新世界》雜志主編特瓦爾多夫斯基為這篇小說寫了"代序",說它"意味着一個新的、獨特的並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進入了我們的文壇......它說明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麽領域或現象不能給予真實的描寫"。赫魯曉夫也誇奬這部小說是"從黨的立場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實情況的作品"。小說即刻轟動了整個前蘇聯,在文藝界産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繼它之後,前蘇聯文壇寫斯大林時代營、流放地。囚車和監獄的作品便大量産生。索爾仁尼琴也於1963年連續發表了3部這類主題的中短篇小說:《剋列切托夫卡車站事件》《馬特遼娜一傢》《為了事業的利益》。
在1967年給蘇聯第四次作傢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散發對本國書刊檢查制度的"公開信",蘇聯的報刊檢查制度,要求"取消對文藝創作的一切公開的和秘密的檢查制度",而大會通過了譴責他是蘇聯作傢的叛徒的决議。
1968年寫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個犯特別收容所的中篇小說《第一圈》及敘述蘇聯集中營歷史和現狀的長篇小說《癌癥樓》,均未獲準出版。1968年《癌癥樓》和《第一圈》在西歐發表。1969年他被開除出蘇聯作傢協會。此時引起了國際上一些著名作傢如薩特的。
70年代後,索爾仁尼琴實際上已成為與物理學家薩哈羅夫齊名的蘇聯"者"。1970年10月"因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缺少的傳統時所具有的道德力量"獲諾貝爾文學奬,同時他原在國內未獲出版的作品及新作長篇小說《1914 年8月》在西方國傢先後問世 。1974年2月13日他被驅逐出境到西德,同年12月起僑居瑞士蘇黎世,後美國。美國政府於1974年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 。1975年定居美國。
1974年10月,索爾仁尼琴聯合一些在西方的蘇聯作傢,在西柏林創辦了《大陸》文學季刊,作為發表蘇聯作傢作品的陣地,他親自寫了發刊詞。
1978年6月8日索爾仁尼琴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時,因批評西方社會的實利主義和自由主義,引起一場爭論。在此期間他在西方出版的作品 ,還有《古拉格群島》、《牛犢頂橡樹》和《1916年10月》、《1917年3月》等 。《古拉格群島》由作者的個人經歷 ,上百人的回憶、報告、書信,以及蘇聯官方和西方的資料組成,分七大部分敘述1918~1956年,特別是斯大林執政期間,蘇聯各地關押數百萬人的(由於是不同時期,分批處决,具體數字難以統計)集中營的情況,書中描述的情況令人發指。《牛犢頂橡樹》是一部關於蘇聯國內"文學生活的特寫",其中講到自己作品的遭遇。另兩部均為長篇小說,與《1914年8月》組成三部麯,主張"以農業和手工業為基礎"恢復"古老的俄羅斯生活方式"。
1980年代末以後,作傢被允許回國,原來遭禁的一些作品也已陸續在國內出版。1994年,經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邀請回歸俄羅斯。在俄羅斯國內,評論界和讀者對索爾仁尼琴及他的創作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