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李叔同 Li Shutong(現代中國)
趙超 Zhao Chao(現代中國)錢穆 Qian Mu(現代中國)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
嶽南 Yue Na(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趙柏田 Zhao Baitian(現代中國)陳舜臣 Chin Shunshin(現代中國)子金山 Zi Jinshan(現代中國)
王利器 Wang Liqi(現代中國)馬非百 Ma Feibai(現代中國)落花散人 La Huasanren(現代中國)
朱謙之 Zhu Qianzhi(現代中國)王明 Wang Ming(現代中國)馬敘倫 Ma Xulun(現代中國)
劉武 Liu Wu(現代中國)歐陽競無 Ouyang Jingmo(現代中國)道源法師 Dao Yuanfashi(現代中國)
廣化法師 An Huafashi(現代中國)袁閭琨 Yuan Lvkun(現代中國)岑仲勉 Cen Zhongmian(現代中國)
夏嵐馨 Xia Lanxin(現代中國)鬍適 Hu Shi(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梅朝榮 Mei Chaorong(現代中國)李勇 Li Yong(現代中國)成君憶 Cheng Junyi(現代中國)
劉緒義 Liu Xuyi(現代中國)張海鷗 Zhang Haiou(現代中國)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
曾仕強 Ceng Shijiang(現代中國)張曉傑 Zhang Xiaojie(現代中國)於丹 Yu Dan(現代中國)
孔健 Kong Jian(現代中國)王立群 Wang Liqun(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
徐晉如 Xu Jinru(現代中國)楊昊鷗 Yang Haoou(現代中國)馬駿 Ma Jun(現代中國)
趙林 Zhao Lin(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方爾加 Fang Erjia(現代中國)
錢文忠 Qian Wenzhong(現代中國)姚淦銘 Yao Ganming(現代中國)李剛田 Li Gangtia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楊泓 Yang Hong(現代中國)錢紹武 Qian Shaowu(現代中國)
崔樂泉 Cui Lequan(現代中國)趙世民 Zhao Shimin(現代中國)黃樸民 Huang Piaomin(現代中國)
顔世安 Yan Shian(現代中國)止庵 Zhi An(現代中國)馮時 Feng Shi(現代中國)
白雲翔 Bai Yunxiang(現代中國)南懷瑾 Na Huaijin(現代中國)劉德江 Liu Dejiang(現代中國)
丁維忠
現代中國  (1936年)
籍貫: 浙江吳興

小說評論 Novel review《是是非非王熙鳳》

閱讀丁維忠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又名了淦。副研究員。浙江吳興人。1956年至1957年在上海外語學院俄語係學習,196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係。1979年調本院紅樓夢研究所,中國紅樓夢學會、中國美學學會會員。
  主要成果有:50年代末,開始研究文藝理論與美學,1958年參加了《文藝思想鬥爭史》的編寫,1961年美學論文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質力量勝利狀態的感性顯現”的觀點和創美學――審美學――藝術學美學體係的基本構架。自70年代末開始,主要從事紅學研究,參加了《紅樓夢》新版本的註釋和院重點科研項目《紅樓夢研究史》的撰寫。此外,曾受聘擔任大型係列影片《紅樓夢》的顧問。發表文章有:《“補天”――紅樓夢與賈寶玉的靈魂》發表於1982年《學習與探索》第3期;《“斥天”的補天派》發表於1982年《北方論叢》第5期;《紅樓夢的三綫結構與三重旨意》發表於1983年《紅樓夢學刊》第2期;《賈寶玉的近代民主主義――人文主義萌芽》發表於1982年《紅樓夢學刊》第1期;《紅樓夢――中國早期的人文主義文學》1986年國際紅樓夢研討會論文;《成書過程:不容忽略的“傳奇”本〈紅樓夢〉》1992年國際紅樓夢研討會論文。此外,在《美學研究》、《復旦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了《論馬剋思的創美原理與“ 美的規律”》、《文藝起源的主客觀條件――兼析“綜合淪”》、《美學的研究方法》、《平凡與偉大的辯證法――談領袖形象的造塑》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