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李筌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
思想與著述:
李筌著有《太白陰經》、《中臺志》,另有《閫外春秋》十捲(該書已佚,現有法國巴黎所藏敦煌本《閫外春秋》殘本)。還著有《陰符經疏》(一說該書今存本為非李所作,該說尚無實據)等。
李筌的理論,基本上以先秦道傢、前人道教學說為核心,並很好地融合了法傢、兵傢的思想為基礎,構造出自己的思想體係。
首先,李筌認為“抱一”就是“復本”,“本”是最高的“道”,為“至道”。“抱一復本”就是體認、領悟“至道”的性質和功用,從而與“至道”融為一體。他強調修道者一定要瞭解“至道”,“陰陽生萬物,人謂之神,不知有至道,靜默而不神,能生萬物陰陽,為至神矣。”(《陰符經疏》)因此主張人們應該動用道教的方術,以靈明心通曉“盜機”之方法,將自己煉就成為無味無覺卻又像逐漸生長的嬰兒一樣,最終與“至道”合一,就可以窮達本源,掌握宇宙,逍遙成仙。
其次,李筌主張“以名法理國”,提倡“法治”,做到“按罪而製伏,按功而行賞”“賞無私功,刑無私罪”(《太白陰經.刑賞》第九);同時要“任賢使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卜筮而事吉;貴功賞勞,不禳祀而得福。”(《太白陰經.天無陰陽》第一)。
第三,“以權術用兵”的軍事思想。他的軍事基本理論點是:人的主觀努力是决定戰爭勝負成敗的主要因素。他用地理環境與人的關係作比喻:“天時不能佑無道之主,地利不能濟亂亡之國;地之險易,因人而險,因人而易。”(《太白陰經.地無險阻》第二)。說明外部環境衹起輔助作用,不可以過分仗恃;人的努力纔是主要的。譬如“地利”衹是“兵之助”,善用兵者可以利用各種地形擬訂作戰方案(李筌在著作中列舉了各種地理環境下的作戰要義),但最終成敗終究决定於人。同時,李筌也指出,沒有先天的人性,也沒有不變的勝負,勇敢或懦弱,成功與失敗,都是可以通過主體的努力而互相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