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顧非熊在诗海的作品!!! |
[晚唐前期的其他詩人]
與杜牧、李商隱生活時代大致相近的詩人,還有馬戴、顧非熊、雍陶、劉得仁、薛
逢、李頻、方幹、李群玉、趙嘏等,這些人經歷各不相同,詩歌語言、形式、風格也各
有差別,但大體上來說,他們都以五七言近體律詩見長,內容大多寫自然山水,往往抒
發一種蕭散曠逸的情懷,境界比較狹窄,但在捕捉意象、琢字煉句、把握節奏上卻有一
定特色。這些詩人中雖然沒有出類拔萃之輩,但人數卻很多,現存作品也不少。
從中唐大歷十才子以來,不少詩人都擅長以精心雕琢的方法,用五言律詩寫自然山
水以抒發羈旅之情、退隱之思。其中以賈島、姚合的五律寫得最純熟,雖說氣格窘狹,
但形式更為圓熟、用語更為警策,使五言律體的創作有了一些成熟的套路。這類詩歌所
表現的內容和情調既投合晚唐士大夫的口味,它的範式也比較容易掌握。所以儘管有杜
牧、李商隱等詩人別開生面,但大部分晚唐詩人還是更喜歡走姚合、賈島那一路。
在這批詩人中,不少是直接受到姚、賈熏陶的。如馬戴本來就是賈島、姚合的詩友,
李頻則是姚合的女婿,劉得仁、顧非熊、雍陶也都與姚、賈唱酬交遊,還有一個李洞,
則稱賈島為“佛”,鑄了賈島的銅像,“事之如神”(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他們
都繼承了賈島、姚合苦思苦吟、琢字煉句的特點,像李頻說“精華搜未竭,騷雅琢須全”
(《長安書情投知己》),方幹說“瀋思心更苦,恐作滿頭絲”(《贈喻鳧》)。
所以他們的五律,尤其中間四句,遣詞造句極為講究,對仗工穩,聲律諧和,而境
界狹小,氣象蕭瑟,喜歡用一些凄清冷寂的意象,特別註意“詩眼”即聯綴名詞性意象
的一些動詞、形容詞的使用。如馬戴《送客南遊》的“疏雨殘虹影,回雲背雁行”,劉
得仁《鼕夜寄白閣僧》的“鳥棲寒水迥,月映積冰清”,雍陶《秋露》的“竹動時驚鳥,
莎寒暗滴蟲”,李頻《淮南送友人歸滄州》的“斷燒緣喬木,盤雕隱片雲”,顧非熊
《桃岩懷賈島》的“疏葉秋前渚,斜陽雨外山”,李洞《鄭補闕山居》的“馬饑餐落葉,
鶴病曬殘陽”,都是像大歷十才子及姚合、賈島的詩作。當時這一大批詩人都在寫一種
傷感悲愁之情,狹小斂約之景,都在近體格律的框架內琢詞煉句,翻新出奇,因而使晚
唐詩壇上籠罩着一種與時代相仿佛的灰暗、蕭瑟氣氛。
不過他們與姚、賈也有一點不同:姚合、賈島苦思苦吟,以艱澀的詞語寫寒苦的心
境,使詩歌在清新恬淡之中還有些拗峭尖新的意味,而這些詩人大多走上了清暢淺切一
路。如馬戴的《灞上秋居》: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全詩意境和諧,視綫由灞原風雨之停歇,而見歸雁之遠去,又收回來,則落葉、孤
燈,近在眼前,再拓開,環視空園四壁,然後感嘆自己的孤獨寂寥,情與景融合一體,
語言既不生澀,意脈也流暢,這就不太像姚合、賈島而有些像大歷時代的詩了。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