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人物列錶
宋祁 Song Qi(宋代)王灼 Wang Zhuo(宋代)呂頤浩 Lv Yihao(宋代)
蘇轍 Su Zhe(宋代)陳襄 Chen Xiang(宋代)龔明之 Gong Mingzhi(宋代)
梁剋傢 Liang Kegu(宋代)孟珙 Meng Gong(宋代)熊蕃 Xiong Bo(宋代)
張淏 Zhang Hao(宋代)趙彥衛 Zhao Yanwei(宋代)吳自牧 Wu Zimu(宋代)
張禮 Zhang Li(宋代)倪守約 Ni Shouyao(宋代)朱輔 Zhu Fu(宋代)
範緻明 Fan Zhiming(宋代)單鍔 Chan E(宋代)孟元老 Meng Yuanlao(宋代)
李格非 Li Gefei(宋代)耐得翁 Nai Deweng(宋代)竇蘋 Dou Ping(宋代)
陳隨隱 Chen Suiyin(宋代)文惟簡 Wen Weijian(宋代)許亢宗 Xu Kangzong(宋代)
周淙(宋代)張津 Zhang Jin(宋代)王存 Wang Cun(宋代)
張敦頥(宋代)潛說友(宋代)史能之 Shi Nengzhi(宋代)
瀋作賓 Shen Zuobin(宋代)談鑰 Tan Yao(宋代)周去非 Zhou Qufei(宋代)
鄭瑤 Zheng Yao(宋代)施諤 Shi 'e(宋代)陳公亮(宋代)
常棠 Chang Tang(宋代)羅畸 Luo Ji(宋代)趙汝適 Zhao Rushi(宋代)
灌圃耐得翁 Guanpunaideweng(宋代)黃儒 Huang Ru(宋代)浦江吳氏 Pujiangwushi(宋代)
李保 Li Bao(宋代)
孟元老
宋代  (?1103年~?1147年)
網筆號: 幽蘭居士
籍貫: 開封

地記 bookkeep《東京夢華錄》

閱讀孟元老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號幽蘭居士。開封市人。生卒年待考。宋代文學家。據《宋會要輯稿》及蘇轍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學士孟昌齡的族人孟鉞,曾任開封府儀曹,北宋末葉在東京居住二十餘年。金滅北宋,孟元老南渡,常憶東京之繁華,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撰成《東京夢華錄》,自作序。該書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影響。
  
  孟元老在崇寧癸未(崇寧二年,1103年)入京師,靖康丙午(靖康元年1126年)南遷。在淳熙丁未(1187年)纔有《夢華錄》的刊本。
  孟元老,生平事跡不見他書記載。現在僅能據其自撰的《東京夢華錄》序,瞭解其生平大概。
  孟元老在序中說,自幼隨父親宦遊南北。宋徽宗崇寧癸未(一一○三),來到京師,居住在城西的金梁橋西夾道之南。在京城中,孟元老逐漸長大成人。成年後,孟元老是否做過官,他在序中語焉不詳,後人頗多猜測。如清代藏書傢常茂徠以為孟元老可能就是為宋徽宗督造艮嶽的孟揆。理由是:《夢華錄》遍錄東京之名勝佳景,而於艮嶽卻一字不提。艮嶽是徽宗宣和時東京汴都的一大名勝,徽宗為造艮嶽,專門徵發花石綱,窮奢極欲,勞民傷財,直接導致方臘起義。內憂剛平息,外患接踵而來,北宋滅亡,生靈塗炭,繁華之東京遂成華胥一夢。雖說孟揆衹是艮嶽的督造官,但也難逃罪責。故而在寫此書時既不敢提及艮嶽,也隱瞞了自己的真名。常茂徠的猜測並無確實的根據。但從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十分熟悉東京的宮廷生活,其身分職務可想而知。儘管作者在書末的按語中說:「凡大禮與禁中節次,但嘗見習按,又不知果為如何。」一般以為這衹是通常的謙約之詞,也可能是作者藉以隱蔽身分之言。或許孟元老曾任小京官,故熟悉皇宮內府的情況。筆者即取此說。當然,也有研究者據此作出不同的判斷,認為若無事實依據,僅以猜測難下定論。
  北宋末年,金軍大舉南下,開封數次被圍。靖康癸未(一一二六),徽宗、欽宗被金軍虜去北方,史稱「靖康之難」。第二年,孟元老離開東京開封南下,避地江左,遂終老此生。孟元老卒於宋高宗紹興十七年(一一四七)以後,終年在六十歲上下,具體時間已不可考。
  靖康之難,中原人士大多隨朝廷南下,避地兩浙,故國故鄉之思時刻縈繞心頭。宋人周煇《清波別志》說「紹興初,故老閑坐必談京師風物」。孟元老避地江南的數十年間,寂寞失落中也時常暗想當年東京繁華,心中無限惆悵。孟元老在與年輕人談及東京當時繁華,年輕人「往往妄生不然」。為了不使談論東京風俗者失於事實,讓後人開捲能睹東京當時之盛況,故而孟元老在悵然中提筆追憶東京當年繁華,編次成集,於南宋紹興十七年撰成《東京夢華錄》。
  《東京夢華錄》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一一○二~一一二五)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大致包括這幾方面的內容:京城的外城、內城及河道橋梁、皇宮內外官署衙門的分佈及位置、城內的街巷坊市、店鋪酒樓,朝廷朝會、郊祭大典,東京的民風習俗、時令節日,當時的飲食起居、歌舞百戲等等,幾乎無所不包。與同時代的畫傢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一樣,為我們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的上至王公貴族、下東京夢華錄》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一一○二~一一二五)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大致包括這幾方面的內容:京城的外城、內城及河道橋梁、皇宮內外官署衙門的分佈及位置、城內的街巷坊市、店鋪酒樓,朝廷朝會、郊祭大典,東京的民風習俗、時令節日,當時的飲食起居、歌舞百戲等等,幾乎無所不包。與同時代的畫傢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一樣,為我們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一部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一部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