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 李 | ||||||
名: | 流 | ||||||
字: | 玄通 | ||||||
網筆號: | 秦文王 | ||||||
籍貫: | 巴西郡宕渠縣 | ||||||
|
李流祖籍為巴西郡宕渠縣(今中國四川省渠縣),其先祖後於曹魏時被遷至略陽(今中國甘肅省秦安縣)。李特、李流及其兄弟都精於騎射,以武略聞名,鄉裏紛紛歸附。西晉元康八年(298年),因齊萬年之亂使得關中發生饑荒,李特、李流兄弟帶領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中國四川省)謀生,沿途照顧貧病,頗得人心。
永康元年(300年)益州刺史趙廞眼見因八王之亂導致天下大亂,暗有割據巴蜀之意,遂厚待李特、李流兄弟,以為黨羽。李特、李流等人亦依靠趙廞的勢力,聚衆為盜,蜀人視為大患。
然而趙廞對於李特、李流兄弟很受部衆愛戴一事頗為恐懼,因此於次年(301年),找藉口殺死驍勇善戰的李流之三兄李庠以及其子侄宗族,李特、李流等兄弟深為怨恨,於是率衆攻破成都(今中國四川省成都市),趙廞兵敗被殺。朝廷另派羅尚入蜀任益州刺史。晉朝任命李流為奮威將軍,封武陽侯。
同年,朝廷命秦雍二州召回流民,李特嚮羅尚請求延期而不獲允許,又因觀察到政府軍打算洗劫流民,遂起事攻擊政府軍,並不斷嚮成都進軍。303年,李特率軍攻入成都少城,但不久後戰敗被殺,李流收拾殘兵敗將,接管其兄部衆,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稍後聲勢復振。
同年,李流即因病去世,遺命其侄即李特之子李雄續領部衆,李雄後來稱帝時,追謚李流為秦文王。
後代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