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錶
楊筠鬆
唐代  (834年900年)
字: 叔茂
網筆號: 筠鬆
籍貫: 竇州

閱讀楊筠鬆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不見於史傳,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名氏。《宋史•藝文志》則但稱為楊救貧,亦不詳其始末。惟術傢相傳以為筠鬆名益,竇州人。掌靈臺地理,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廣明中遇黃巢犯闕,竊禁中玉函秘術以逃,後往來於虔州。無稽之談,蓋不足信也。然其書乃為世所盛傳。

楊筠鬆(834年-900年),人稱楊救貧,名益,字叔茂,號筠鬆,唐代竇州人,著名風水宗師。楊筠鬆常被地理、堪輿學家視為祖師祭拜,另一位堪輿學者所奉之神為秦國的嚴君疾。

事跡
楊筠鬆曾在唐朝廷為官,後退休致仕,也一拼將宮廷中所學之風水術帶至民間,並四處以所學所得幫助他人。故有“楊救貧”此別號。

據《南安府志》記載:“楊筠鬆,竇州人,僖宗朝,掌靈臺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黃巢破京城,乃斷發入昆侖山,步竜後至虔州,以地理術傳曾文辿、劉江東,世稱救貧仙人是也,卒於虔,葬雩中藥口。”

稱號
楊府真人
楊太伯公
楊公
楊救貧
楊府真仙
社會評價
楊筠鬆的學術地位
  楊筠鬆在地理堪輿學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可以和孟子在儒學上的地位相當,其所有的著作,均為地理風水上的經典著作,所以楊筠鬆也被後人尊稱為楊公。

風水對聯
  自然山水好風水 天生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 ,楊筠鬆記載,大門張貼此對聯風水好.

歷史
據史書記載,廖、曾兩姓都從寧都徙居興國三僚,“蓋兩傢塚宅,皆筠鬆所卜而貽之讖雲”。(明·嘉靖董天錫編撰《贛州府志·人物志》)。可能是因為這一緣故,三僚人非常願意跟外人介紹楊救貧為三僚卜地開基的傳說。據說曾文辿是楊救貧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開基祖先,自從在黃禪寺偶遇楊救貧之後,便與楊救貧雲遊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尋找一塊吉壤,世代定居下來。在寧都的賴村,曾文辿希望在那裏安傢,在他看來,那裏的風水可以出大官,楊救貧說那裏的山是禿頭山,衹會出大盜。後來在雩都的平頭寨,曾文辿說這裏是“五虎下山,獅象把水口”,將來子孫肯定興旺發達,誰料楊救貧又說他看錯了,這是“五鼠下山,貓兒把水口”。曾文辿發現三僚的風水不錯,子孫可以世代為官,於是告訴楊救貧,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前有金盤玉印,後有涼傘遮蔭”的好地方。楊救貧來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塊肥沃的盆地,山水環繞,盆地中間有一座長條形的石峰,在遙遠的盆地邊緣有一棵高大的松樹,樹底下臥着一塊圓形的巨石。但是,在這位風水大師的眼裏,看到的卻是一塊適宜風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個盆地就是一個碩大的羅盤,盆地中間的長條形石峰酷似羅盤的指針,而松樹和巨石則是風水先生隨身攜帶的雨傘和包裹。他說,住在這裏,子孫後代端着羅盤,背着包裹出門。原來楊救貧擔心死後風水成為絶學,希望徒弟們能夠世代繼承他的風水地理學問。楊救貧和他的兩個弟子(曾文辿和廖姓開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間搭起茅棚住了下來,一人一座茅棚,茅棚為“寮”,故稱“三寮”(現在為“三僚”)。曾文辿將全家遷往三僚村定居時,楊救貧特地為他擇址定嚮,並作了一份地鉗記流傳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觀,四畔好山巒;甲上羅經山頂起,西北簾幕應;南方天馬水流東,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嚮,十代年中官職旺;今卜此地為爾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錢糧不興大,衹因醜戌相刑害;中年富貴發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馬生人多富貴,犬子居翰位;今鉗此記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職顯”。明清以來,曾氏後裔人文蔚起,出了許多人才。據說海外的風水考察團來到三僚,都會拿着這份地鉗記,尋找其中的“天馬水”、“出土蜈蚣”、“羅經山”和“甲木水”。

著作
關於楊筠鬆著作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有不少爭議。風水學上的幾部經典如《天玉經》、《青囊奧語》、《都天寶照經》等,不少人都認為是楊筠鬆所著。然而,從風格與內容,與楊的另外兩部著作《撼竜經》、《疑竜經》有所出入。有一說認為,《天玉經》、《青囊奧語》、《都天寶照經》等原本為宮廷塊寶,從不外泄。衹是當揚氏離開宮廷時,就將風水典籍一拼帶走。到傳給後人時,因原經典沒有註明作者,後人也就將典籍托之為楊筠鬆所撰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