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人物列錶
劉邦 Liu Bang(西漢)李廣 Li An(西漢)李延年 Li Yannian(西漢)
霍去病 Huo Qubing(西漢)楊雄 Yang Xiong(西漢)司馬遷 Sima Qian(西漢)
劉嚮 Liu Xiang(西漢)孔安國 Kong Anguo(西漢)高堂生 Gao Tangsheng(西漢)
張良 Zhang Liang(西漢)漢惠帝 Han Huidi(西漢)漢前少帝 Han Qianshaodi(西漢)
呂後 Lv Hou(西漢)劉弘 Liu Hong(西漢)漢文帝 Han Wendi(西漢)
漢景帝 Han Jingdi(西漢)漢武帝 Han Wudi(西漢)漢昭帝 Han Zhaodi(西漢)
昌邑王 Chang Yiwang(西漢)漢宣帝 Han Xuandi(西漢)漢元帝 Han Yuandi(西漢)
漢成帝 Han Chengdi(西漢)漢哀帝 Han Aidi(西漢)漢平帝 Han Pingdi(西漢)
孺子嬰 Ru Ziying(西漢)董賢 Dong Xian(西漢)田廣明 Tian Anming(西漢)
於定國 Yu Dingguo(西漢)霍光 Huo Guang(西漢)邴吉 Bing Ji(西漢)
趙破奴 Zhao Ponu(西漢)蘇武 Su Wu(西漢)田蚡 Tian Fen(西漢)
許昌 Xu Chang(西漢)莊青翟 Zhuang Qingdi(西漢)石慶 Dan Qing(西漢)
公孫賀 Gongsun He(西漢)田千秋 Tian Qianqiu(西漢)衛青 Wei Qing(西漢)
韓安國 Han Anguo(西漢)張湯 Zhang Shang(西漢)卜式 Pū Shi(西漢)
兒寬 Ren Kuan(西漢)桑弘羊 Sang Hongyang(西漢)金日磾 Jin Ridi(西漢)
上官桀 Shangguan Jie(西漢)王臧 Wang Cang(西漢)孔臧 Kong Cang(西漢)
李敢 Li Gan(西漢)張騫 Zhang Qian(西漢)晁錯 Chao Cuo(西漢)
周亞夫 Zhou Yafu(西漢)趙充國 Zhao Chongguo(西漢)韓信 Han Xin(西漢)
伏生 Fu Sheng(西漢)
張良
西漢  (?前218年前186年)
字: 子房

軍事類 Military class《素書》

閱讀張良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字子房,漢族,漢初三傑之一。傳為漢初城父(《後漢書註》雲:“張良出於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嶢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為漢王請漢中地”;在楚漢戰爭中“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采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决勝於千裏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留侯世傢》、《漢書·張良傳》。
  
  2.生平
  
  “運籌於帷幄之中,决勝於千裏之外”的漢代開國謀臣張良,並非體魁雄偉、英氣非凡的人物。他身居亂世,胸懷國亡傢敗的悲憤,投身於倥傯的兵戎生涯,為劉邦擊敗項羽以及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官拜大司馬之後,辭官歸隱,是漢初三傑當中,唯一一位甚得善終的人。
  
  (1)反秦復韓 圯上受書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傢,祖父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亡失於秦。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傢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
  
  青年時代的張良,懷着這種報國復韓的雄心,不顧弟弟的喪葬,悉散傢財,訪求刺客。後來得一力士,製鐵椎重百二十斤(約合今製五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離京東遊。張良趁此機會,與力士椎擊秦始皇於博浪沙,結果誤中副車,不得不急速而逃。
  
  張良椎擊秦王未遂,被懸榜通緝,不得不埋名隱姓,逃匿於下邳(今江蘇睢寧北),靜候風聲。一天,張良閑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此時的張良真想揮拳揍他,但因他已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張良呆視良久,衹見那老翁走出裏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贊嘆道:“孺子可教矣。”並約張良5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5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5日後再來!”說罷離去。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10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13年後再來見我。”說罷,揚長而去。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秘人物:隱身岩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着,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涌。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衹好率衆往投景駒 (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一見傾心,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采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决定跟從劉邦。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復雜的形勢中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他的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地發揮。
  
  (2)降宛取蟯 佐策入關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項梁、項羽叔侄所率領的隊伍已發展壯大到六七萬人,並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集各路義軍首領於薛城(今山東滕縣東南)共商大事。張良不忘復興韓國,忙對項梁提議道:“君既已立楚王為後人,而韓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藉以多樹黨羽。”早在下邳之際,張、項之間便有舊誼,因而項梁一口應承。於是,他命人找到韓王成,立為韓王,並以張良為司徒(相當於丞相)。張良“復韓”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復傢”的政治夙願也得以實現,因而竭盡全力扶持韓王成,揮師收復韓地(指戰國時韓國地盤),遊兵於潁川附近,時而攻取數城,時而又被秦兵奪回,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這一年年底,楚懷王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約定:誰先入關進鹹陽,誰便可以立而為王。劉邦取道潁川、南陽,打算從武關進入關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劉邦率兵攻占潁川。韓王和張良便與劉邦會合了。劉邦請韓王留守陽翟(韓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讓張良隨軍南下。九月,軍隊抵達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市)。南陽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陽)固守。劉邦滅秦心切,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張良認為不妥,勸道:“您雖然急於進關,但這一路上秦兵還很多,而且都扼據着險要的地勢。現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從後面追殺過來,那時,強秦在前,追兵在後,就很危險了。”劉邦采納了他的建議,立即更換旗幟,率兵乘夜間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曉時分,劉邦的軍隊已把宛城重重圍住。接着,劉邦又采納了陳恢的意見,以攻心之術,招撫南陽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輕取了宛城。解除了劉邦西進的後顧之憂,劉邦兵威大振,南陽郡的其它城池見太守已降,紛紛起而效之,望風而降。
  
  同年十二月,劉邦率軍抵達蟯關(今陝西蘭陽東南)。蟯關是古代南陽與關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難攻,是通往秦都鹹陽的咽喉要塞,也是拱衛鹹陽的最後一道關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劉邦趕到關前,想要親率所部兩萬餘衆,強行攻取。張良勸諫道:“目前秦守關的兵力還很強大,不可輕舉妄動。”劉邦惟恐項羽大軍先入關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嚮張良問計。張良嚮劉邦獻了一個智取的妙計。他說:“我聽說蟯關的守將是個屠夫的兒子,這種市儈小人,衹要用點財幣就可以打動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隊,預備5萬人的糧餉,並在四周山間上增設大量軍隊的旗號,虛張聲勢,作為疑兵。然後再派酈食其多帶珍寶財物去勸誘秦將,事情就可能成功了。”劉邦依計而行,蟯關守將果然獻關投降,並表示願意和劉邦聯合進攻鹹陽。劉邦大喜,張良卻認為不可。他冷靜地分析道:“這衹不過是蟯關的守將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從。如果士卒不從,後果將不堪設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機消滅他們。”於是,劉邦率兵嚮蟯關突然發起攻擊,結果秦軍大敗,棄關退守藍田(今陝西藍田縣西)。劉邦乘勝追擊,引兵繞過蟯關,穿越蕢山,大敗秦軍於藍田。然後,大軍繼續西進,於公元前206年元月抵達霸上(今西安市東25 )。
  
  這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僅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嬰眼見義軍兵臨城下,大勢已去,衹好似繩係頸,乘素車白馬,捧着禦璽符節,開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內的大秦帝國滅亡了。
  
  劉邦從奉楚懷王之命西進,到進人關中,迫使子嬰投降,歷時僅一年,由於他采納了張良的計謀,保證了軍事上的順利進展,從而贏得了時間,終於比項羽搶先一步進入關中。
  
  (3)諫主安民 鬥智鴻門
  
  劉邦大軍進入鹹陽,看到那豪華的宮殿、美貌的宮女和大量的珍寶異物,使許多人忘乎所以,昏昏然,以為可以盡享天下了。連劉邦也情不自禁,被秦宮裏的一切傾倒,想留居宮中,安享富貴。武將樊噲冒死犯顔強諫,直斥劉邦“要做富傢翁”。然而,劉邦根本不予理睬。部下的一些賢達志士對此心急如焚。在這關鍵時刻,張良嚮劉邦分析利害,勸道:“秦王多做不義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進入鹹陽。既然您已經為天下人鏟除了禍害,就應該布衣素食,以示節儉。現在大軍剛人秦地,您就沉溺在享樂中,這就是所謂助紂為虐了。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願沛公聽從樊噲等人的話。”張良語氣平和,但軟中有硬,尤其是話中對古今成敗的揭示以及“無道秦”、“助桀為虐”等苛刻字眼,隱隱地刺疼了劉邦近乎沉醉的心。這種緊打慢唱的手法,果然奏效。劉邦愉快地接受了這卓有遠見的規劫,下令封存秦朝宮寶、府庫、財物,還軍霸上整治軍隊,以待項羽等路起義軍。在此期間,劉邦還采納張良建議,召集諸縣父老豪傑,與之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並通告四方:“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安諸如故。凡吾所以來,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還派人與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曉諭此意。結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擁戴,爭先恐後用牛羊酒食慰勞軍士。劉邦見狀,又命令軍士不要接受,傳出話去:“軍中糧食充足,不要勞民破費了。”秦地百姓聽罷此言,越發高興,惟恐劉邦不為秦地之王。
  
  劉邦采納張良的建議,采取的這一係列安民措施,爭得了民心,為他日後經營關中,並以此為根據地與項羽爭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公元前206年二月,項羽率諸侯兵抵達函𠔌關(今河南靈寶東北)。劉邦命令守軍緊閉關門,阻止諸侯兵進關。項羽得知劉邦已攻下鹹陽,十分惱怒,正趕上劉邦部下曹無傷密告項羽,說:“沛公要在關中稱王。”項羽立即命令英布督軍強攻。同年十二月,項羽大軍攻破函𠔌關,進駐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澗東北),要與劉邦决一死戰。
  
  幸虧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曾有舊交。在項羽大軍决定進攻劉邦的前夜,項伯悄悄騎馬來到劉邦軍中私見張良,把消息告訴了張良,並邀他一同潛逃。張良說:“我奉韓王之命,送沛公人關,而今沛公身處危難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義的。我必須去嚮他辭行再走。”隨即,張良來到劉邦的營帳中,把項伯所說的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邦。劉邦大驚失色,忙問張良:“這可怎麽辦?”張良沒有直接回答,反問劉邦:“您估計我們的軍隊能抵擋住項羽的進攻嗎?”劉邦有氣無力地說:“確實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麽辦呢?”張良一想,當務之急是打消項羽對劉邦的疑慮,使他放棄進攻劉邦的計劃。而要達到這一目的,項伯是個關鍵人物。審時度勢,張良給劉邦出了個釜底抽薪的主意:“請您去告訴項伯,說您不敢背叛項王。”劉邦問:“項伯和你,誰的年齡大?”張良說:“項伯長我幾歲。” 於是,劉邦對張良說:“你替我把項伯請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張良出去,再三邀請項伯入帳見劉邦。項伯進帳後,劉邦親自為項伯斟酒祝壽,並結為了兒女親傢。當項伯酒酣耳熱之時,劉邦委屈地說:“我人關以後,秋毫無犯,吏民都造册人籍,府庫財産嚴加封存,專門等待項將軍來接收。之所以派將士把守函𠔌關,是為寧防備其他盜賊竄入,並防備有非常的變故發生。我守在這裏,日夜盼望項將軍到來,怎麽敢反叛呢?請您千萬嚮項將軍轉達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棄將軍的大德。”一席話,說得項伯信以為真,便交代劉邦:“明天一定要早一點親自來嚮項羽謝罪。”項伯連夜馳回鴻門,把劉邦的話都轉告給了項羽,並百般疏通,使原已劍拔弩張的局勢有所緩解。
  
  親赴鴻門,已勢在必行;劉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機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後為難。張良知己知彼,精闢地嚮劉邦分析了項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謹慎而靈活地保護劉邦的安全。
  
  第二天,劉邦僅帶着張良、樊噲和百餘名從騎來到楚營。劉邦一見項羽,忙上前說道:“臣與將軍合力攻秦,將軍戰河北,我戰河南。不料我僥幸先人關破秦,得以在此復見將軍。今有小人進讒,致使將軍與我結怨。”項羽見劉邦衹帶百餘從騎前來赴宴,而且一副謙恭委屈的樣子,不禁動了“婦人之仁”,脫口說道:“這都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告訴我的。說你要在關中稱王,令子嬰為相。不然,我何至於如此。”劉邦先入為主,努力從精神上壓倒對方,項羽自知劉邦依楚王約,先行入關並無非份之處,自己對劉邦如此這般倒有違約之嫌,頓覺有些理屈詞窮。
  
  項羽款留劉邦會飲。席間,項羽的謀臣範增屢次舉目示意項羽,又再三舉起所佩玉塊,暗示他速下决斷,殺死劉邦。項羽猶豫不决,默然不應。範增衹好又從帳外召來勇士項莊,授意他舞劍助興,伺機殺掉劉邦。項伯看出破綻,拔劍對舞,時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劉邦。張良一看情況不妙,趕快起身出帳去找樊噲,命其速去護駕。樊噲二話沒說,持劍擁盾闖入軍門,直奔帳下,兩眼怒視項羽,頭髮上指,大有萬夫不擋之勇。項羽不禁駭然,忙問:“這是什麽人?”張良答道:“是沛公的隨從衛士樊噲。”項羽說:“一條好漢,賞給他酒!”左右的侍從捧上一大杯酒,樊噲站着一飲而盡。再勸再飲,並藉題發揮地數落項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接着,便厲聲陳述劉邦的勞苦功高和忠義,指斥項羽疑心太重。項羽一時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辭所震懾,無言以對,衹是招呼樊噲說:“坐!”樊噲乘勢坐在張良身邊。過了一會兒,劉邦見情勢已漸好轉,便藉口人厠,招呼樊噲出帳,張良隨之而出。三人商量對策,决定由樊噲保護劉邦趕快脫身,張良留下來應付局面。
  
  再說劉邦留下車騎,在樊噲等四將的護衛下,輕騎簡從,經驪山、過芷陽、抄近路,不辭而別,秘密地返回霸上。而身在虎穴的張良沉着冷靜地與項羽等周旋。此刻他估計劉邦已回到軍中,便進帳辭謝道:“沛公不勝酒力,醉不能辭,o謹使張良奉上白璧一雙,敬獻大王足下;另備玉鬥一雙,敬獻範將軍足下。”項羽無奈,衹好收下白璧,不瞭瞭之。範增氣得把玉鬥摔到地上,拔劍擊得粉碎,憤怒地說:“唉!竪子(對項羽等的輕衊稱謂)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們這些人必將成為他的階下囚!”
  
  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4)明燒棧道 暗渡陳倉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項羽恃強凌弱,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他“計功割地”,分封了18位諸侯王。並違背楚懷王“誰先攻人關中,誰就做關中王”的約定,把劉邦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稱為漢王。而把實際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封給了秦的三個降將,用以遏製劉邦北上。劉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擊項羽,後經蕭何、張良一再勸阻,這纔决定暫且隱忍不發。
  
  天下分封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劉邦賜金百鎰,珠二鬥。而張良把金珠悉數轉贈給項伯,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項伯見利忘義,立即前去說服項羽。這樣,劉邦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東北),占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褒城)。此處群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衹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後,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劉邦依計而行,燒掉了沿途的棧道。張良此計,可謂用心良苦,它為劉邦的鞏固發展和日後東進,取得了重要的保證。劉邦人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了。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項羽聞知劉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擊。張良早已料到這一點,於是寄書蒙蔽項羽,聲稱:“漢王名不符實,欲得關中;如約既止,不敢再東進。” 同時,張良還把齊王田榮謀叛之事轉告項羽,說是“齊國欲與趙聯兵滅楚,大敵當前,滅頂之災,不可不防啊。”意在將楚軍註意力引嚮東部。項羽果然中計,竟然無意西顧,轉而北擊三齊諸地的毫無生氣的腐朽力量。張良的信從側面加強了“明燒棧道”的效果,把項羽的註意力引嚮東方,從而放鬆了對關中的防範,為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不久,項羽於彭城殺死了韓王成,使張良相韓的幻夢徹底破滅。同年鼕,張良逃出彭城,躲過楚軍的追查,終於回到劉邦的身邊,受封為成信侯,此後便朝夕相隨漢王左右,成為畫策之臣。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的確,項羽殺韓王成客觀上幫了劉邦的大忙。
  
  (5)下邑奇謀 畫箸阻封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劉邦接連收降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個諸侯,得兵56萬。同年四月,劉邦乘項羽集中力量攻打田榮之機,率兵伐楚。直搗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後,劉邦被這輕而易舉得到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不但沒有采取恰當的政治、經濟措施,安撫此地,贏得人心,反而惡習復發,得意忘形之餘大肆收集財寶、美女,整日置酒宴會,結果給項羽回軍解救贏得了時機。項羽聞知彭城失陷,立即親率。3萬精兵,從小路火速趕回,急救彭城。劉邦數十萬烏合之師難以協調指揮,連糧餉都籌備不齊,所以一經接戰,便遭慘敗,幾乎全軍覆沒。至此,許多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嚮楚,劉邦丟下老父、妻子、兒女,衹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軍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勢復又逆轉。
  
  劉邦狼狽逃至下邑,驚魂未定,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他沮喪地對群臣說:“關東地區我不要了,誰能立功破楚,我就把關東平分給他。你們看誰行?”在此兵敗危亡之際,又是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想出了一個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他說:“九江王英布,是楚國的猛將,與項羽有隙;彭城之戰,項羽令其相助,他卻按兵不動。項羽對他頗為怨恨,多次振使者責之以罪;彭越因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受封,早對項羽懷有不滿,而且田榮反楚時曾聯絡彭越造反,為此項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結果未成。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漢王手下的將領,衹有韓信可以委托大事,獨擋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這三個人,那麽楚可破也。”這就是著名的 “下邑之謀”。
  
  劉邦聽罷,認為這確是一個以弱製強的妙計,於是派舌辯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聯絡彭越;同時,再委派韓信率兵北擊燕、趙等地,發展壯大漢軍力量,迂回包抄楚軍。
  
  “下邑之謀”雖然不是全面的戰略計劃,但它構成了劉邦關於楚漢戰場計劃的重要內容。正是在張良的謀劃下,一個內外聯合共擊項羽的軍事聯盟終於形成,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使劉邦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事實證明了張良“下邑之謀”的深謀遠慮,最後兵圍垓下打敗項羽,主要依靠的正是這三支軍事力量。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鼕,楚軍兵圍漢王於滎陽,雙方久戰不决。楚軍竭力截斷漢軍的糧食補給和軍援通道。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危機。漢王劉邦大為焦急,詢問群臣有何良策。謀士酈食其獻計道:“昔日商湯伐夏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秦王失德棄義,侵伐諸侯,滅其社稷,使之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之後,六國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嚮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便能南嚮稱霸,楚人衹得斂裧而朝。”這其實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誇誇其談,當時劉邦並沒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稱贊,速命人刻製印璽,使酈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這關鍵時候,張良外出歸來,拜見劉邦。劉邦一邊吃飯,一邊把實行分封的主張說與張良,並問此計得失如何。張良聽罷,大吃一驚,忙問:“這是誰給陛下出的計策?”他沉痛地搖搖頭接着說:“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耍壞了。”劉邦頓時驚慌失色道:“為什麽?”張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雙筷子,連比帶劃地講了起來。他說:“第一,往昔商湯、周武王伐夏桀殷紂後封其後代,是基於完全可以控製、必要時還可以致其於死地的考慮,然而如今陛下能控製項羽並於必要時緻其死地嗎?第二,昔日周武王剋殷後,表商容之閭(巷門),封比幹之墓,釋箕子之囚,是意在奬掖鞭策本朝臣民。現今漢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賢的時候嗎?第三,武王散錢發粟是用敵國之積蓄,現漢王軍需無着,哪裏還有能力救濟饑貧呢?第四,武王翦滅殷商之後,把兵車改為乘車,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戰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過去,馬放南山陽坡,牛息桃林蔭下,是因為天下已轉入升平年代。現今激戰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給六國後人,則將士謀臣各歸其主,無人隨劉邦爭奪天下。第七,楚軍強大,六國軟弱必然屈服,怎麽能嚮陛下稱臣呢?”
  
  張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璣,精妙至極,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時移勢異,因而得出絶不能照抄照搬“古聖先賢”之法的結論。尤其重要的是,張良認為封土賜爵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奬掖手段,賞賜給戰爭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勵天下將士追隨漢王,使分封成為一種維係將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還靠什麽激勵將士從而取得勝利呢?張良鞭闢人裏的分析,較之昔日請立韓王,處心積慮地“復韓”的思想認識,顯然是一個飛躍,而且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頁。難怪1700年之後,還被明人李贄情不自禁地贊嘆為“快論。”
  
  張良藉箸諫阻分封,使劉邦茅塞頓開,恍然大悟,以致輟食吐哺,大駡酈食其:“臭儒生,差一點壞了老子的大事!”然後,下令立即銷毀已經刻製完成的六國印璽,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戰略錯誤。為爾後漢王朝的統一減少了不少麻煩和阻力。不能不承認,張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謀略傢和富有遠見的政治傢。
  
  (6)虛撫韓彭 兵圍垓下
  
  當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的時候,韓信卻在北路戰綫上順利進軍,勢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趙、燕等地,接着又占據了齊國的故地,欲自立為齊王,使人稟告劉邦求封說:“齊人狡詐多變,反復無常,南邊又與楚相鄰,如果不設王,就難以鎮撫齊地。望能允許我為假(代理)齊王。”
  
  劉邦一聽,不由得怒氣上衝,當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駡道:“我久睏於此,朝夕望他前來助我,想不到他竟要自立為王!”當時,張良正坐在劉邦的旁邊,張良清醒地認識到,韓信的嚮背對楚漢戰爭的勝負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況且,韓信遠在齊地自立為王,劉邦鞭長莫及,根本無力阻止。於是,連忙在案下輕輕踩了他一腳,劉邦亦精明,反應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於是改口駡道:“大丈夫既定諸侯,就要做個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劉邦本來就愛駡人,有此一駡本不足為奇,況且先後銜接自然,天衣無縫,竟然沒露出什麽破綻。
  
  當年二月,劉邦派張良拿着印綬去齊地封韓信為王,並徵調韓信的軍隊擊楚。授印齊王,雖然是劉邦對韓信的暫時妥協,但這個順水人情和權宜之計,居然籠住了韓信,成功地解决了漢內部的權位矛盾,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對此,東漢苟悅曾有一句極為中肯的評價,他說:“取非其有(指齊地本非劉邦所有)以予於人,行虛惠、而獲實福。”穩住韓信以後,楚漢戰爭的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轉折。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漢對楚已逐漸形成合圍之勢:韓信據齊地不斷襲擊楚軍,彭越又屢次從梁地出兵,斷絶楚軍的糧道。楚軍兵疲糧竭,項羽無奈,終於送回了被扣押的劉邦的父親與妻子兒女,與劉邦講和。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立約解甲歸國,各不相犯。項羽如約拔營東歸,嚮彭城而去。劉邦也欲引兵西歸漢中。在這重大的轉折之際,張良以一個政治謀略傢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項羽腹背受敵、捉襟見肘的處境,便與陳平同諫漢王道:“如今漢據天下三分有二,此時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於此舉。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將遺患無窮。”劉邦采納的張良的意見,親率大軍追擊項羽,並令韓信、彭越合圍項羽。劉邦率大軍追擊楚軍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卻遲遲沒有等來韓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結果慘遭失敗。劉邦躲在固陵的壁壘中,不勝焦躁,便問身邊的張良:“他們為什麽沒有如期前來?”此時,張良對韓、彭的心思早已瞭然於心,對應之策已思謀成熟,見劉邦詢問,忙答道:“楚兵既將滅亡,韓信、彭越雖已受封為王,卻沒有確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來赴約,原因正在於此。陛下若能與之共分天下,當可立招二將。否則最終成敗,尚不可知。”劉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便依張良計,把陳地以東至沿海的地盤劃封齊王韓信;把睢陽以北至𠔌城的地盤劃封給梁王彭越。兩個月後,韓、彭果然派兵來援。
  
  漢軍各路兵馬陸續會集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沱河北岸)。韓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計兵圍項羽於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敵兵士氣,終於打敗項羽,迫其別姬、自刎。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結。
  
  漢五年二月,劉邦正式即帝位,史稱漢高祖。同年五月,漢高祖在洛陽南宮舉行慶功大典,大宴群臣。席間,觥籌交錯,君臣共飲。劉邦顯得特別高興,當論及楚所以失天下,漢所以得天下時,劉邦道出其中的關鍵在於並用三傑(即蕭何、張良、韓信)。他語中盛贊張良道:“運籌帷幄之中,决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的字)。”
  
  (7)勸都關中 諫封雍齒
  
  國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處,這無疑對新興的西漢王朝的鞏固和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起初,漢高祖劉邦本想長期定都洛陽,群臣也多持此見。一天,齊人婁敬求見劉邦,陳說關中的地勢險要,勸劉邦定都關中。劉邦一時拿不定主意,而這時那些主張建都洛陽的大臣們卻紛紛陳說建都洛陽的好處。這些人多是六國舊人,眷戀故舊,樂土重遷,勸道:“東都洛陽,綿延幾百年。東有成臯,西有餚函澠池,背靠黃河,前臨伊、雒二水,地理形勢堅固易守。”獨有張良支持婁敬的主張。他說:“洛陽雖有這些天然的險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裏;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關中則左有餚函之險(即餚山與函𠔌關的合稱,相當於今陝西潼關以東至河南新安縣地),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裏;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産,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嚮東方控製諸侯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徵隊伍的補給。這正是所謂金城千裏,天府之國啊!還是婁敬的主張正確。”張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負重望,又深得劉邦信賴,因而漢高祖當即决定定都關中。漢五年八月,劉邦正式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漢六年正月,劉邦大封包括張良在內的20多位功臣,其餘未被受封的人則議論紛紛,爭功不休。
  
  一天,劉邦在洛陽南宮,從閣道上看見諸將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竊竊私語,就詢問張良他們在談論什麽事。張良故意危言聳聽地說:“他們在商議謀反!”劉邦大吃一驚,忙問:“天下初定,他們何故又要謀反?”張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這些人才爭得了天下。現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時喜愛的人,而誅殺的都是平時您所仇怨的人。現在朝中正在統計戰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畢竟有限。這些人怕您不能封賞他們,又怕您追究他們平常的過失,最後會被殺,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劉邦忙問:“那該怎麽辦?”張良問道;“您平時最恨的,且為群臣共知的人是誰?”劉邦答道:“那就是雍齒了。” 張良說:“那您趕緊先封賞雍齒。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了,自然就會安心了。”於是,劉邦擺設酒席,歡宴群臣,並當場封雍齒為什方侯,還催促丞相、御史們趕快定功行封。群臣見狀,皆大歡喜,紛紛議論道:“像雍齒那樣的人都能封侯,我們就更不用憂慮了。”張良此舉,不僅糾正了劉邦任人唯親,循私行賞的弊端,而且輕而易舉地緩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動亂。他這種安一仇而堅衆心的權術,也常常為後世政客們如法炮製。
  
  (8)假托神道 明哲保身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漢高祖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辭多病,閉門不出。隨着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問親”的遺訓。
  
  漢十年(公元前197年),漢王朝上層出現了一場新的危機。劉邦有改易太子之意。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並察知呂後有異心,有代劉而王的跡象,故欲廢太子孝惠(呂後子),改立趙王如意(戚夫人子)為國儲。朝野大臣,群起諫爭,但絲毫不能更改劉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將被剝奪,呂後遂求救於“智囊”張良。張良考慮到太子一位,事關重要,不可輕易更立,大儒叔孫通說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再加上當時天下方定,漢朝統治根基還未穩固,各項制度還正在健全,衹有順其現狀,無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穩保江山。基於這個大局,張良遂對呂後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個白頭髮的老人,分別是東園公、甪裏先生、綺裏季和夏黃公)皆八十餘,節義清高,不就漢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義“ 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請不來的隱士,今為太子左右,可見太子羽翼已豐,翅膀亦硬,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終得嗣位,呂後為此對張良也勳口敬重。
  
  《史記》、《漢書》對張良幫助蕭何籌謀劃策多不記載,但亦無妨張良後期的功績。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傢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傢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張良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但呂後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聽從了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
  張良的卒年,《史記》記為高後二年,《漢書》記為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此處存疑。
  
  3點評張良
  
  張良雖係文弱之士,不曾揮戈迎戰,卻以軍謀傢著稱。他一生反秦扶漢,功不可滅;籌劃大事,事畢竟成。歷來史傢,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才智,極口稱贊他那神妙的權謀。北宋政治傢王安石曾寫詩贊道:“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於此每從容。固陵始義韓彭地,復道方圖雍齒封。”應該肯定張良的一生有助於秦亡漢立的歷史進程,但他也有值得非議、至少值得探討的地方,比如前期反秦的動機及其暗殺秦王不正當的行為。
  
  4.墓地與祀廟考
  
  由於張良的晚年活動鮮為人知,以至被人蒙上一層神秘色彩,而張良死後究竟葬於何處,也成為千古之謎。
  
  關於張良的墓地,人們曾有多種猜測。有人認為,張良墓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蘭考縣城西南六公裏的三義寨鄉曹辛莊車站南側,緊靠隴海鐵路確有一座張良墓,墓塚高10米,周圍長100米,保護區面積35000平方米。周圍古柏環繞,郁郁葱葱,似有一定來歷。又據傳說,劉邦死後,呂氏專權,張良便托病隱居於東昏縣(今河南蘭考)西南的白雲山,死後就葬於該地。後世的戲麯、小說也有相似描寫,說張良納還冠蓋,辭朝學道,劉邦追至白雲山,張良幻化而去,從此不知下落。可見這種看法是有所依據的。
  
  建國以後,張良墓側尚存張良廟,有山門3間,大殿3間,東西廂房各4間,呈四合院佈局。廟內外共有石碑6通,墓區內有柏樹209棵,楊樹16棵。在“文革 ”期間,廟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楊樹被砍伐做在桌椅。後來拆除廟宇的建築材料在三義建了一所中學。1978年在修築隴海鐵路復綫時又占去墓北邊塋地 400平方米,砍伐柏樹12棵,今剩有柏樹197棵,楊樹13棵。據對最大的柏樹年輪考察,樹齡約有230年左右。
  
  也有人認為,張良墓地在今徐州沛縣。據唐代《括地志》記載:“漢張良墓在徐州沛縣東六十五裏,與留城相近也。”又載:“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五裏,今城內有張良廟也。”當初劉邦封侯的時候,曾許諾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但張良以在留城與劉邦首次相見為理由,要求封給他留。既然封地在留,死後葬於留城附近,應屬合情合理的事情。這一看法以唐代文獻為依據,且與史實較接近,也有一定說服力。
  
  還有人認為,張良墓地在今湖南張傢界的青岩山。當地山水奇麗、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風景區。據《仙釋志》記載:“張良,相傳從赤鬆子遊。有墓在青岩山,時隱時現。”《陵墓志》也記載:“漢留侯張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黃石公書後,從赤鬆子遊。邑中天門、青岩各山,多存遺跡。核以史實,張良確實曾在封侯之初,便嚮劉邦作了“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遊”的表白。綜合上述記載,說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隱居學道,死後即葬於該地,並不是不可能的。
  
  此外,位於微山縣微山島西南部微山南麓也有張良墓,在微子墓南1.5公裏處。墓下方上圓,紅黃粘土加鵝卵石塊築成,夯土層次清晰,高15米,長寬各100 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題“漢留侯張良墓”,高1.7米,寬0.9米,厚0.16米。墓東側原有張良祠,“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與張良墓一樣,張良廟也是為紀念張良而建。據說,最早的張良廟是由張良的10世玄孫漢中王張魯所建,歷經1700年,原址已無從考察。而今的張良廟位於柴關嶺南麓,紫柏山東南腳下,距留壩縣城17公裏處的廟臺子街上。相傳張良激流勇退後,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風格,在此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稱“張良廟”。
  
  張良廟有6大院,150餘間殿宇,總面積14200餘平方米,為陝西大型祠廟之一。總的佈局是院院相連,亭閣星羅。廟內現存摩崖石碑100多塊,木匾50多面,木、石刻對聯30多副。
  
  張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靄繚繞,頗有仙傢靈氣,它融名勝古跡、文物、風景於一體,現在已是陝南著名的遊覽勝地。
  
  來到山前,青磚砌成為山門,可見上方橫刻“漢張留侯視”5個朱紅大字,大門左右刻着一副對聯:
  
  博浪一聲震天地,
  圮橋三進升雲霞。
  
  入山門,便踏上一木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圮橋為黃石公撿鞋穿鞋一事。橋上有欄桿和靠椅,橋下流水潺潺。越過木橋,便是高大的保安觀,入門後,左右有鐘、鼓樓,院中央幾立着“靈霄殿”,但見八角飛檐,琉璃瓦飾頂,彩繪拱鬥屋檐,頗為壯觀。殿側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從殿側北面經過庭,便進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偉莊嚴,上縣“明哲風高”、“帝王之師”,殿門有對聯:“畢生彪炳功勳啓自授書始;歷代崇豐煙祀端由闢𠔌開。”殿內原有張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掉,現有歌頌德條幅多幅。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廂房對稱而立。院內清幽、古雅。殿堂門楣遍布稱頌的匾額,如“急流勇退”、“機諫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飾有衆多對聯,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第一名臣,“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從北花園西南出去,地勢升高,遊客登上層層石階,可見階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趙文淵、清代林則徐,以及後來馮玉祥、楊虎城將軍的詩文。登上山頂,就是紫柏山的中峰。山頂上的亭子叫“授書樓”,取黃石山嚮張良授書之意。這座重檐飛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陽玉砌築而成,高離地面100米,顯得高雅別緻。登樓遠眺,峰巒起伏,林海蒼茫。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