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錶
白居易 Bai Juyi(唐代)劉禹錫 Liu Yuxi(唐代)張志和 Zhang Zhihe(唐代)
李白 Li Bai(唐代)溫庭筠 Wen Tingyun(唐代)王維 Wang Wei(唐代)
王昌齡 Wang Changling(唐代)李商隱 Li Shangyin(唐代)竇鞏 Dou Gong(唐代)
杜甫 Du Fu(唐代)韓愈 Han Yu(唐代)王勃 Wang Bo(唐代)
韋承慶 Wei Chengqing(唐代)盧綸 Lu Lun(唐代)皇甫鬆 Huangfu Song(唐代)
無名氏(唐) Wumingshi(唐代)虞世南 Yu Shina(唐代)王績 Wang Ji(唐代)
王梵志 Wang Fanzhi(唐代)寒山 Han Shan(唐代)盧照鄰 Lu ZhaoLin(唐代)
駱賓王 Luo Binwang(唐代)杜審言 Du Shenyan(唐代)蘇味道 Su Weidao(唐代)
楊炯 Yang Jiong(唐代)劉希夷 Liu Xiyi(唐代)宋之問 Song Zhiwen(唐代)
瀋佺期 Shen Quanqi(唐代)郭震 Guo Zhen(唐代)陳子昂 Chen Ziang(唐代)
賀知章 He Zhizhang(唐代)顧況 Gu Kuang(唐代)段成式 Duan Chengshi(唐代)
鄭符 Zheng Fu(唐代)李端 Li Duan(唐代)劉采春 Liu Caichun(唐代)
張若虛 Zhang Rexu(唐代)張九齡 Zhang Jiuling(唐代)韋莊 Wei Zhuang(唐代)
王之渙 Wang Zhihuan(唐代)孟浩然 Meng Haoran(唐代)李頎 Li Qi(唐代)
祖詠 Zu Yong(唐代)韋應物 Wei Yingwu(唐代)岑參 Cen Shen(唐代)
崔護 Cui Hu(唐代)韓翎 Han Hong(唐代)劉方平 Liu Fangping(唐代)
綦毋潛 Qiwu Qian(唐代)王翰 Wang Han(唐代)元結 Yuan Jie(唐代)
柳宗元 Liu Zongyuan(唐代)孟郊 Meng Jiao(唐代)高適 Gao Shi(唐代)
李賀 Li He(唐代)李隆基 Li LongJi(唐代)王灣 Wang Wan(唐代)
常建 Chang Jian(唐代)劉長卿 Liu Changqing(唐代)錢起 Qian Qi(唐代)
魏徵
唐代  唐初(580年643年)

正史 history books written is biographical style《隋書》
軍事類 Military class《群書治要三略》
《群書治要六韜》
詩詞《橫吹麯辭·出關 The music diction Exit》   《五郊樂章·黃帝宮音》   《五郊樂章·肅和》   《五郊樂章·雍和 5 Rural Movement Fraternity》   《五郊樂章·舒和 5 Rural Movement Shu and》   《五郊樂章·青帝角音 5 Rural Movement Qingdijiaoyin》   《五郊樂章·肅和》   《五郊樂章·雍和 5 Rural Movement Fraternity》   《五郊樂章·舒和》   《五郊樂章·赤帝徵音》   更多詩歌...

閱讀魏徵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魏徵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閱讀魏徵在诗海的作品!!!
  字玄成,魏州麯城(河北館陶)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傢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傢業,曾出傢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捲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準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瀎縣),勸崳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占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製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麯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嚮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衹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蒙在鼓裏;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貞觀元年(627),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衹講遠避嫌疑,那麽國傢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傢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太宗點頭稱是。
  
  貞觀二年(628),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不久,長孫皇后聽說一位姓鄭的官員有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兒,才貌出衆,京城之內,絶無僅有。便告訴了太宗,請求將其納入宮中,備為嬪妃。太宗便下詔將這一女子聘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傢,便立即入宮進諫:「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居住在宮室臺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無饑寒之患;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傢之歡。現在鄭民之女,早已許配陸傢,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太宗聽後大驚,當即深表內疚,並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齡等人卻認為鄭氏許人之事,子虛烏有,堅持詔令有效。陸傢也派人遞上表章,聲明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這時、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魏徵直截了當地說:「陸傢其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藉此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不足為怪。」太宗這纔恍然大悟,便堅决地收回了詔令。
  
  由於魏徵能夠犯顔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産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妥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嚮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
  
  貞觀六年,群臣都請求太宗去泰山封禪。藉以炫耀功德和國傢富強,衹有魏徵表示反對。唐太宗覺得奇怪,便嚮魏徵問道:「你不主張進行封禪,是不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尊、中國未安、四夷末服、年𠔌未豐、祥瑞末至嗎?」魏徵回答說:「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自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直到現在,戶口並未恢復,倉庫尚為空虛,而車駕東巡,千騎萬乘,耗費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況且陛下封禪,必然萬國鹹集,遠夷君長也要扈從。而如今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灌木叢生,萬國使者和遠夷君長看到中國如此虛弱,豈不産生輕視之心?如果賞賜不周,就不會滿足這些遠人的欲望;免除賦役,也遠遠不能報償百姓的破費。如此僅圖虛名而受實害的事,陛下為甚麽要幹呢?」不久,正逢中原數州暴發了洪水,封禪之事從此停止。
  
  貞觀七年(633),魏徵代王珪為侍中。同年底,中牟縣丞皇甫德參嚮太宗上書說:「修建洛陽宮,勞弊百姓;收取地租,數量太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太宗接書大怒,對宰相們說:「德參想讓國傢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無發,纔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參誹謗之罪。魏徵諫道:「自古上書不偏激,不能觸動人主之心。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善而從。請陛下想想這個道理。」最後還強調說:「陛下最近不愛聽直言,雖勉強包涵,已不像從前那樣豁達自然。」唐太宗覺得魏徵說得入情入理,便轉怒為喜,不但沒有對皇甫德參治罪,還把他提升為監察御史。
  
  貞觀十年(636),魏徵奉命主持編寫的《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和《齊書》的總論都是魏徵所撰,時稱良史。同年六月,魏徵因患眼疾,請求解除侍中之職。唐太宗雖將其任為特進這一散職,但仍讓其主管門下省事務,其俸祿、賞賜等一切待遇都與侍中完全相同。
  
  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嚮太宗上了「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
  
  貞觀十六年(642),魏徵染病臥床,唐太宗所遣探視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徵一生節儉,傢無正寢,唐太宗立即下令把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為魏徵營構大屋。不久,魏徵病逝傢中。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留有《魏鄭公文集》與《魏鄭公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一捲。
  
  魏徵的明君暗君之別,創業守成之辨
  
  “為君之道”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治國,魏徵也深深明白這一點。他總是適時地利用太宗的一些發問,來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不僅解决了太宗的疑難,也達到了規勸的目的。這也是魏徵的聰明之處。
  
  貞觀元年(627),太宗剛剛即位,對於為君還充滿了疑惑。有一天他問魏徵:“愛卿,你說何為明君,何為暗君?”
  
  魏徵聽到此問,心中一動,這不正是自己想提醒皇上的話嗎。他從容答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人主如果能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就可稱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要是衹相信一個人的說法,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聵的君王了。昔日堯經常咨詢下民的意見,所以有苗的惡行他才能瞭解;而舜善於聽取四面八方的聲音,故共、鯀、歡兜這些姦臣都不能蒙蔽他的視聽。反之,秦二世衹相信趙高,最終導致亡國;梁武帝任用朱異一人,纔引發侯景之亂;隋煬帝偏聽虞世基之言,天下大亂而不自知。這都是反面的例子。所以人君應該兼聽廣納,這樣才能充分瞭解各方面的情況,而不會受到一兩個大臣的蒙蔽啊。”
  
  太宗點頭稱善,說:“若不是因為有了愛卿,朕聽不到這樣的話啊!”
  
  君主應該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也同樣是儒傢治國理念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魏徵繼承了這種思想,並通過太宗運用到了貞觀政治中去。魏徵提出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個原則在貞觀前期的决策中得到了比較好的堅持,太宗遇事經常會與朝臣們廣泛地討論。而這也是貞觀政治風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貞觀十二年(638),有一次大宴群臣,太宗又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說說,是創業難啊還是守成難呢?”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回答說:“隋末天下大亂,群雄競起。陛下身經百戰,歷經重重危險,纔打下今日江山,這麽說來自然是創業更難。”
  
  魏徵回答說:“帝王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都是天下大亂。亂世方顯英雄本色,也才能獲得百姓的擁戴。而得天下之後,漸漸有了驕逸之心,為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斷濫用民力,最終導致國傢衰亡。以此而言,守成更難啊。”
  
  太宗總結說:“玄齡當初跟朕打天下,出生入死,備嘗艱苦,所以覺得創業難。魏徵與朕一起治理天下,擔心朕生出驕逸之心,把國傢引嚮危亡之地,所以覺得守成更難。現在創業時期的睏難已經成為往事了,守業的艱辛,朕跟大傢一起謹慎面對吧。”
  
  群臣都賀:“陛下能這樣想,真是國傢之幸、百姓之福啊!”
  
  而貞觀十五年(641),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難易的問題,魏徵說:“守業很難啊。”太宗反問:“衹要任用賢能之人,虛心接受進諫,不就可以了。為何說很難呢?”魏徵進一步作了發揮,說:“看看自古而來的帝王,在憂患危險的時候,往往能夠任賢受諫。但到了天下安樂之時,必定會懈怠,這樣日積月纍,問題漸漸出現,最終導致國傢危亡。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所在。天下安寧還能心懷憂懼,豈不是很難嗎?”
  
  其實,創業與守成,打天下與治天下,是歷史上經常被討論的有關君道政體的一個重要話題。辯證地看,創業與守成同樣是艱難的。創業時期的出生入死,需要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等到戰勝了所有的敵手建立了新政權之後,從艱苦的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似乎還有想想都後怕的感慨。正如太宗所說,房玄齡經歷過戰爭的艱苦,九死而後生,所以知道創業的艱難。但是,在新政權建立起來之後,如果還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變得驕傲自滿,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再關心人民疾苦,就會引起新的社會矛盾,導致政權的衰亡。魏徵認為,打天下還存在着“天授人與”的機遇,衹要順應時勢人心,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而治天下就必須始終保持謹慎的頭腦,不能對個人的欲望有絲毫的放縱,這纔是最難的。
  
  其實魏徵也是經歷過隋末動亂的,衹不過在太宗掌權以前,沒有跟隨他奪取皇位而已。說他不懂得創業的艱難,這是不可能的。但魏徵的政治修養令他比房玄齡更明白這個時候應該關註的是守成、是治國。當然也是因為魏徵沒有創業的功勞可居,沒有那方面的發言權罷了。
  
  關於魏徵的幾個小故事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傢。今河北館陶人。少孤貧,曾出傢為道人。隋末參加瓦崗軍,李密敗,降唐。歸唐後跟隨李建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後,任諫議大夫。後任秘書監,參預朝政,封鄭國公。魏徵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於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納。因此,他們被稱作理想的君臣。
  (一)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嚮秦王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徵,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後,魏徵到了長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幹過事,還曾經勸說建成殺害秦王
  秦王聽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來。
  魏徵見了秦王秦王板起臉問他說:“你為什麽在我們兄弟中挑撥離間?”
  左右的大臣聽秦王這樣發問,以為是要算魏徵的老賬,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卻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秦王聽了,覺得魏徵說話直爽,很有膽識,不但沒責怪魏徵,反而和顔悅色地說:“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麽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衹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采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麽幹出事來這麽荒唐?”
  魏徵接口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幹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裏糊塗,就自取滅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隻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徵進來了。太宗怕魏徵提意見,回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裏。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憋死在懷裏。
  (四)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衹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后,氣衝衝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很少見太宗發那麽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
  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着大傢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嚮太宗下拜。
  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麽?”
  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纔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麽能不嚮陛下祝賀呢!”
  這一番話就像一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着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傢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夫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歿,朕失一鑒矣!”
  ——這堪稱對魏徵人生價值的最佳註釋。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