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
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
王毅 Wang Yi(現代中國)趙大年 Zhao Danian(現代中國)孫玉石 Sun Yudan(現代中國)
季羨林 Ji Xianlin(現代中國)伊能靜 Annie(現代中國)楊剛 Yang Gang(現代中國)
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錢理群 Qian Liqun(現代中國)萬安培 Mo Anpei(現代中國)
周國平 Zhou Guoping(現代中國)柯雲路 Ke Yunlu(現代中國)蔣子竜 Jiang Zilong(現代中國)
吳寬林 Wu Kuanlin(現代中國)錢弘道 Qian Hongdao(現代中國)啓功 Qi Gong(現代中國)
許知遠 Xu Zhiyuan(現代中國)王曉峰 Wang Xiaofeng(現代中國)李燕傑 Li Yanjie(現代中國)
陳丹青 Chen Danqing(現代中國)陸小曼 Liu Xiaoman(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
苗發勇 Miao Fayong(現代中國)袁媛 Yuan Yuan(現代中國)潦寒 Lao Han(現代中國)
史鐵生 Shi Tiesheng(現代中國)吳虹飛 Wu Hongfei(現代中國)莊秋水 Zhuang Qiushui(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王躍文 Wang Yuewen(現代中國)侯永祿 Hou Yonglu(現代中國)
楊昊 Yang Hao(現代中國)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現代中國)劉紹銘 Liu Shaoming(現代中國)
嘿嘿爸 Hei Heiba(現代中國)嘿嘿 Hei Hei(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李書銘 Li Shuming(現代中國)絶望滄海 Jue Wangcanghai(現代中國)譚一平 Tan Yiping(現代中國)
蔡康永 Cai Kangyong(現代中國)姚雪垠 Yao Xueyin(現代中國)吳曉波 Wu Xiaobo(現代中國)
張清 Zhang Qing(現代中國)鬍洪俠 Hu Hongxia(現代中國)翁帆 Weng Fan(現代中國)
殷旵
現代中國 
籍貫: 安徽太湖

易類 three T's type, terms, technique《在北大講易經:太易自主管理》

閱讀殷旵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殷旵(音 ch ǎ n ),安徽省太湖縣人。16 歲時便步入了業餘文學創作、業餘通訊報道的行列,先後在報刊、電臺發表小說、散文、麯藝、通訊等作品80多篇。來到北京後,先後在外文出版社中文編輯室、宗教文化出版社作編輯工作。2003 年底,國傢民委《中國民族》英文版創刊,又被特聘為“ 漢文化專欄 ”主持。
  工作之餘,對於易、禪、道、漢字等中華傳統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傢學淵源,從小就從父學《四書五經》。
  近年來,殷旵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易經的智慧》、《老子為道》和 《易經大傳新解》等,均為即興演講的錄音整理稿。殷旵先生在即興講完六十四卦和易傳,在易學界被專傢們稱為第一人,因為講比寫的難度大,且讀來親切,所以一經出版就成為暢銷書,得到了海內外專傢、學者和讀者的一致認同,故同時被聘為國際易學聯合會特邀培訓教授、中華老子研究會學術委員。其新作《中和之道》和《大學之道》,亦將於近期陸續出版。殷旵先生曾多次參加國內、國際有關學術研討會和論壇(如第一屆中華伏羲文化研討會、第四屆易學與當代文明國際學術研究會、04年文化高峰論壇等) ,並有二十多篇論文獲得發表和交流(如《淺談易經文化的先進性》《透過“ 造人 ”神話看伏羲女媧的神話思維》、《透過卦象看伏羲時代的“傢人”》、《試論老子“可以為天地母”》等。
  殷旵先生近年來多次為北京、天津、深圳、廣州、寧波等地的企業和中關村圖書大廈、王府井新華書店以及中科院“天地生人學術講座”講易、講禪、講道,特別是今年4月在北京大學連續作了“弘揚中國特色,構建和諧社會”的專題係列講座,受到北大師生的一致好評。殷旵先生的講座之所以感人至深,社科院王志遠教授評價說:“他不是坐而論道。”他多年來深入到伏羲、周文王、孔子的故裏考察、訪問,同時又是熱心的環保志願者,是《自然之友》的老會員。社科院哲學研究生院王樹人教授在國際易學聯合會上評價殷旵先生的作品和講座:“不僅僅是知識層面,也不僅僅是理性層面,而是一種悟性的層面。”殷旵先生講課的理念是:“心量有多大,福報一定會有多大。心量是社會共修的心量,福報是社會共享的福報。”
  主要作品有:《易經的智慧》、《老子為道》、《易經大傳新解》、《中華傳統經典叢書》(趙樸初為名譽顧問並題詞) 、《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目前該作者已擁有固定讀者群約10餘萬人。
  我讀過殷旵的《易經的智慧》,因為是即興講演整理的 ,所以訛誤難免,有些說法經不起推敲。尤其是《師》卦的講解,驢唇不對馬嘴,連基本意思都沒弄明白。“弟子輿師”是不懂打仗的人瞎參與指揮的意思,偏要解釋成弟弟用車拉着屍體運回來······望文生義,易經第一人如此,則國學絶矣。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