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
嚮斯 Xiang Si(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閻崇年 Yan Chongnian(現代中國)
朱九淵 Zhu Jiuyuan(現代中國)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
馬未都 Ma Weidou(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倪寶臣 Ni Baochen(現代中國)
馬明達 Ma Mingda(現代中國)李建平 Li Jianping(現代中國)王仁湘 Wang Renxiang(現代中國)
杜金鵬 Du Jinpeng(現代中國)關紀新 Guan Jixin(現代中國)劉慶柱 Liu Qingzhu(現代中國)
王世民 Wang Shimin(現代中國)齊東方 Ji Dongfang(現代中國)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
潘重規 Pan Chonggui(現代中國)歐陽蔚怡 Ou Yangweiyi(現代中國)廖文偉 Liao Wenwei(現代中國)
崔憶 Cui Yi(現代中國)李濤 Li Tao(現代中國)林文月 Lin Wenyue(現代中國)
饒宗頤 Rao Zongyi(現代中國)周簡段 Zhou Jianduan(現代中國)陳強 Chen Jiang(現代中國)
陳存仁 Chen Cunren(現代中國)董夏青青 Dong Xiaqingqing(現代中國)唐汶 Tang Men(現代中國)
白岩鬆 Bai Yansong(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程然 Cheng Ran(現代中國)
何建明 He Jianming(現代中國)馮大彪 Feng Dabiao(現代中國)何躍青 He Yueqing(現代中國)
範偉 Fan Wei(現代中國)貝嘎 Bei Ga(現代中國)劉亮程 Liu Liangcheng(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宋路霞 Song Luxia(現代中國)葉渭渠 She Weiqu(現代中國)
高秋福 Gao Qiufu(現代中國)王紀卿 Wang Jiqing(現代中國)王石 Wang Dan(現代中國)
老槍 Lao Qiang(現代中國)韓秀 Han Xiu(現代中國)安部司 An Busi(現代中國)
劉枋 Liu Fang(現代中國)YOYO(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賦格 Fu Ge(現代中國)尹東赫 Yoon Dong-Hyuk(現代中國)細毛 Xi Mao(現代中國)
王若冰 Wang Rebing(現代中國)熊育群 Xiong Yoqun(現代中國)蘭茨 Lan Ci(現代中國)
洛藝嘉
現代中國 

閱讀洛藝嘉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閱讀洛藝嘉在旅游地理的作品!!!
  90年代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新聞係。北京某報記者。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傢》等刊物發表小說、詩歌、散文等。有作品集《同居的男人要離開》《中國病人》等。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洛藝嘉:感受問題愛情
  
  陳倩
  
  長長的麻花辮自然柔順地垂在胸前,一身粉藍色的飄逸長裙飄灑着一份清純和柔美———洛藝嘉,被傳媒爆炒的“美女作傢”沒有絲毫的張揚和浮躁,她沉靜得就像深𠔌中一株幽蘭,她古典得就像是從婉約的宋詞中走來的清麗女子。與洛藝嘉相約,聽她輕聲柔語地訴說她的新作《中國病人》、她的寫作生涯,自有一種寧靜彌漫開來。
  
  寫作是為實現媽媽的夢想
  
   也許是遺傳了父親的文學細胞,洛藝嘉從小就喜愛文學,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她的作文就在市級徵文比賽中獲奬,高中便開始發表詩歌。由於文章頻頻發表加上頻頻獲奬,洛藝嘉的名氣不脛而走。在學校,如果有兩個人在徵文比賽中獲奬,同學們準會不約而同地問:“除了洛藝嘉,另外一個獲奬的是誰?”這最讓洛藝嘉歡欣鼓舞。如今憶及往事,洛藝嘉依然難抑那份得意和興奮。
  
   擁有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加上在文學創作中一路坦途,洛藝嘉步入文壇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洛藝嘉在文學道路上孜孜以求的原因卻有些出人意料:“我寫作是為實現媽媽的夢想。我爸爸年輕時經常發表文章,媽媽以為他會成為一個作傢,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爸爸從政了,媽媽的夢想也就落空了。而我,覺得應該,也有能力去實現媽媽的夢想。因為我繼承了爸爸的文學才能。”
  
   洛藝嘉雖然沒有做過綺麗的文學夢,卻一直是個走在文學道路上的有心人,她悄悄地為當作傢做着鋪墊,全面涉及詩歌、散文、小說的創作。沒有過多的閱讀過文學名著的洛藝嘉,寫作是她本身固有才情的自然迸發,大學時代創作的詩歌和散文總能摘取校園徵文大奬賽的頭牌。而近年出版的《同居的男人要離開》等小說又暢銷了幾萬册。據悉,即將面世的新作《中國病人》已被兩傢影視製作公司看中,意欲拍成電視連續劇。
  
  最看重《中國病人》
  
  洛藝嘉耗時3年創作完成的27萬字的《中國病人》是她比較滿意的一部作品。“《中國病人》所寫的是我熟知的記者生活和我曾經體驗過的精神病院的生活。它講述了一些有性格缺陷的現代都市人的情感生活,故事性強,有黑色幽默。《中國病人》不幸曾遭遇過計算機病毒,結果丟失了20多萬字。在兩個月的重寫過程中我自動消除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可能比初創時更精煉,所以我最看重這部作品。”
  
  據洛藝嘉介紹,《中國病人》被譽為“文學史上第一本全部人物均為病人的小說”,三個記者、一個大款、一個精神病院的大夫都患有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富理想是個正直、有責任感的男記者,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了理想,時時處處為別人着想,於是在粗俗、物欲、不負責任、浮躁的現代社會裏顯得不合潮流,結果被人合夥送進精神病院。富理想患的是自我保護意識喪失癥。他沒有意識到無條件地、一味地幫助別人是對別人的一種侵犯;尉少安,是與富理想截然相反的一名男記者,他自私、狹隘、沒有責任心,遇事無緣無故地擔心,對一切都持懷疑態度,他的性格兼具了焦慮癥和多疑癥的雙重特點;餘小卉,一個自以為是的女記者,處處表現自己,從不為別人掉半滴眼淚,是個典型的妄想狂患者,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林寬,製藥公司的老總,腰纏萬貫,他雖然不是為富不仁者,卻具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他最高興的事就是無端取笑別人,處處刁難別人,總是拿錢來解决一切問題,錢似乎是他所掌握的具有非凡魔力的金鑰匙;喬紅楚,身為精神病院的一名大夫,自身就是一個患有逃避性心理障礙的精神病人,她不願面對現實,遇到問題從不敢正視,總想逃避,以為到了一定時候問題會自然解决。她總是活在過去的陰影裏,誠惶誠恐卻又無力自拔。
  
  《中國病人》所描述的是洛藝嘉身邊的生活,如果她用一種平常的眼光看待生活,那她寫出的作品衹能是“像瓊瑤一樣可笑”的卿卿我我的愛情故事,難得的是洛藝嘉並不僅僅是被情驅使而去創作,她在文學上的深層思考,使得她以一種獨特的視角來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結果她發現,由於現代社會的緊張、忙碌和壓力,許多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病態。於是,這部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就顯得不同尋常:既單調又復雜,既蒼白又豐富,既歡樂又空虛,整部作品顯示出一種病態的美感。書中不同人物對社會的不同態度以及每個人奇妙的內心感受都被刻畫得真實、細膩。《中國病人》再次證實了洛藝嘉在“問題愛情”寫作上的特長,她讓我們看到了理想主義愛情之外的另一面。在她的筆下,執着追求愛情的主人公其實是個病人,而那些在愛情中摸爬滾打自由自在的人也是病人。他們有病是因為這個時代———這個變動得讓人無法適應的時代,這個自由得讓自由的人無所適從的時代。太多有病的人充斥着這個時代,從而引發了洛藝嘉創作這部小說的欲望,她帶着一係列的疑問走訪了一些新潮人士,開始了這篇 “問題愛情”小說的構思和創作。洛藝嘉筆下的人物絶不是一些幽閉的男女,他們對成功的渴望,對高物質生活的追求,對愛情的深度放縱,以及他們混亂且疲憊不堪的生活,都真實地反映出了90年代的青年人所獨有的非傳統、非理性的精神狀態。
  
  洛藝嘉以獨特而敏感的神經,從平凡人生中感受着一種源於執着又止於執着的“問題愛情”,洛藝嘉用她那細膩優美的文筆復述這那些在骨子裏追求專一和執着,卻因種種現實原因而被生活睏擾着的男人女人。正如一些書評者所言:“洛藝嘉喜歡以一種平和鬆散的筆調去描述跌宕起伏的生活。在語調的波動中可以讓人感覺到都市生活中時刻飄蕩着的很輕而又很尖銳的歡快和傷痛。生活的刺痛感像是一枚銀針,在自我毀滅的快意中刺痛着那些在茫然中仍追求純真愛情的人,刺出滴滴血珠時纔有回歸精神傢園的感覺。這也許是洛藝嘉追求的灰色的人性。”
  
  在通俗的故事情節中寓含着耐人尋味的理性的思考,使得洛藝嘉的《中國病人》在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之間的廣阔空間裏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創作新路。
  
  洛藝嘉小傳
  
  原名解燕喃,70年代出生,90年代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新聞係。畢業後分配到北京一傢信息産業報工作。
  
  洛藝嘉從小愛好文學,1985年開始發表小說,大學三年級開始寫散文,其散文多次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發表。1999 年開始著書,先後出版過《同居的男人要離開》、《別跟豬打架》、《滿目春光》。其新作《中國病人》即將出版。  
  
  《青年時訊》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