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吳晗
現代中國  (1909年1969年)

雜史 Miscellaneous History《明朝大歷史》
人物傳記 Biography《朱元璋傳》
史論史評 a historical treatise historiography《歷史的鏡子》

閱讀吳晗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吴晗
  中國歷史學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烏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7年秋考入杭州浙江大學。一年後之江停辦,考入上海吳淞的中國公學,頗受校長鬍適賞識。1930年,經燕京大學教授顧頡剛介紹,在燕京大學圖書館中日文編考部任館員。1931年初,寫成《鬍應麟年譜》。時任教於國立北京大學的鬍適因此舉薦吳晗為國立清華大學史學係工讀生,專攻明史。大學期間,吳晗寫下四十多篇文章,其中《鬍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等文,頗受當時史學界名流青睞。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講授明史課。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吳晗應聘到雲南大學任教授,後到西南聯大任教。吳晗因對現狀日益不滿,逐步投入抗日民主運動。1943年7月,他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這一時期,寫下許多歷史雜文,以辛辣的筆鋒揭露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
  
  1946年8月,吳晗回到北平,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並擔任北平民盟的主任委員。
  
  北平解放後,吳晗以副軍代表身份參與接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歷史係主任等職務。1949年後,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他主持了改繪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以及標點《資治通鑒》的工作。隨後又主持了明十三陵中定陵的發掘。吳晗十分重視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親自主編了《中國歷史小叢書》和《外國歷史小叢書》。
  
  1957年3月,吳晗加入中國共産黨。1959年9月,他發表《論海瑞》、《海瑞駡皇帝》等文章,提倡敢講真話的精神。並在1960年寫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之後,吳晗和鄧拓、廖沫沙用“吳南星”筆名,在《前綫》雜志發表雜文《三傢村札記》專欄,以歌頌正義光明、匡正時弊為宗旨。1965年,他的代表作《朱元璋傳》第四次修改稿出版,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歷史方面達到新的高度,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1965年11月,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指責吳晗的《海瑞罷官》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一株毒草”,是在“為彭德懷翻案”。誣陷吳晗“攻擊毛主席”“反黨反社會主義”等等。接着,《三傢村札記》也遭到批判。後來又給他扣上“叛徒”“特務”等莫須有的罪名。“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吳晗從精神到肉體慘遭摧殘,隨後於 1968年3月被捕入獄,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他的妻子袁震也於1969年3月18日被迫害致死;養女吳小彥於1976年9月23日在獄中自殺身亡。1978年中國共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吳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1979年9月14日,北京市委在八寶山公墓禮堂為吳晗及其夫人袁震舉行追悼會。其中一副輓詞中寫道:
  《罷官》容易折腰難,
  憶昔《投槍》夢一般。
  《燈下集》中勤考據,
  《三傢村》裏錯幫閑。
  低頭四改《朱元璋》,
  舉眼千回未過關。
  夫婦雙雙飛去也,
  衹留鴻爪在人間。
  現在的北京大學內有一個晗亭來記念吳晗。
  吳晗家庭情況:
  妻子袁震,養女吳小彥,養子吳彰。
  文章、著作:
  《歷史的鏡子》、《史實與人物》、《燈下集》、《春天集》、《投槍集》、《三傢村札記》、《談骨氣》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