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 人物列錶
徐志摩 Xu Zhimo(現代中國)餘光中 Yu Guangzhong(現代中國)卞之琳 Bian Zhilin(現代中國)
佚名 Yi Ming(現代中國)郭沫若 Guo MoRuo(現代中國)朱自清 Zhu Ziqing(現代中國)
柏楊 Bai Yang(現代中國)易中天 Yi Zhongtian(現代中國)林語堂 Lin Yutang(現代中國)
劉心武 Liu Xinwu(現代中國)賈平凹 Gu Pingao(現代中國)王蒙 Wang Meng(現代中國)
餘秋雨 Yu Qiuyu(現代中國)李零 Li Ling(現代中國)孔慶東 Kong Qingdong(現代中國)
王毅 Wang Yi(現代中國)趙大年 Zhao Danian(現代中國)孫玉石 Sun Yudan(現代中國)
季羨林 Ji Xianlin(現代中國)伊能靜 Annie(現代中國)楊剛 Yang Gang(現代中國)
梁實秋 Liang Shiqiu(現代中國)錢理群 Qian Liqun(現代中國)萬安培 Mo Anpei(現代中國)
周國平 Zhou Guoping(現代中國)柯雲路 Ke Yunlu(現代中國)蔣子竜 Jiang Zilong(現代中國)
吳寬林 Wu Kuanlin(現代中國)錢弘道 Qian Hongdao(現代中國)啓功 Qi Gong(現代中國)
許知遠 Xu Zhiyuan(現代中國)王曉峰 Wang Xiaofeng(現代中國)李燕傑 Li Yanjie(現代中國)
陳丹青 Chen Danqing(現代中國)陸小曼 Liu Xiaoman(現代中國)古清生 Gu Qingsheng(現代中國)
苗發勇 Miao Fayong(現代中國)袁媛 Yuan Yuan(現代中國)潦寒 Lao Han(現代中國)
史鐵生 Shi Tiesheng(現代中國)吳虹飛 Wu Hongfei(現代中國)莊秋水 Zhuang Qiushui(現代中國)
蕭乾 Xiao Qian(現代中國)王躍文 Wang Yuewen(現代中國)侯永祿 Hou Yonglu(現代中國)
楊昊 Yang Hao(現代中國)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現代中國)劉紹銘 Liu Shaoming(現代中國)
嘿嘿爸 Hei Heiba(現代中國)嘿嘿 Hei Hei(現代中國)張曉梅 Zhang Xiaomei(現代中國)
李書銘 Li Shuming(現代中國)絶望滄海 Jue Wangcanghai(現代中國)譚一平 Tan Yiping(現代中國)
蔡康永 Cai Kangyong(現代中國)姚雪垠 Yao Xueyin(現代中國)吳曉波 Wu Xiaobo(現代中國)
張清 Zhang Qing(現代中國)鬍洪俠 Hu Hongxia(現代中國)翁帆 Weng Fan(現代中國)
吳瀛
現代中國  (1891年1959年)
籍貫: 江蘇常州

紀實報告 record of actual event; on-the-spot report notify《民國第一驚天大案親歷:故宮盜寶案真相》

閱讀吳瀛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吳瀛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字景洲,江蘇常州人,出身世代書香家庭,其父吳稚英任職清朝著名洋務派領袖張之洞幕府。景洲先生畢業於張之洞創辦的湖北方言學堂,英文專業。景洲先生不僅有精湛的國學基礎,而且有深厚的西畫及傳統畫功底,可謂學貫中西。他曾任京都市政都辦公署坐辦(相當市府秘書長),27歲便以其出類拔萃的學識參與創建故宮博物院,任常務委員、古物審查專門委員,並擔任《故宮書畫集》、《故宮周刊》首任主編。解放後被陳毅元帥聘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文物管 理委員會古物鑒別委員,董必武先生曾親自登門拜訪。
  吳景洲先生早年受孫中山革命的影響,具有強烈的愛國民主思想。景洲先生的舅父莊藴寬先生曾擔任1925年至1927年故宮博物院臨時董事會董事和“維持會”副會長。由於這一層關係及其後首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的邀請,景洲先生被聘到故宮博物院兼職,參與了“清室善後委員會”對清宮財産的清點和博物院的創建工作。1926年,曾任 “故宮博物院維持會”常務委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特派易培基為“接收北平故宮博物院委員”,易先生因病不剋北上,電囑馬衡、景洲先生等為代辦,與奉係軍閥操縱下的“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辦理交接。1929年,易培基被正式批準為院長,景洲先生擔任“古物審查會專門委員”。1931年,鑒於日本帝國主義已占我東北,華北危急,為保護文物安全,故宮博物院遂决定精選部分文物南遷,景洲先生參與其事,為首批南遷文物監運員。直至1933年,易院長為人中傷,以“故宮盜寶案”被迫辭職,他纔不得已而離開了故宮。
  故宮博物院的最初十年,是風風雨雨狂飈迭起的十年。為了保護這個幼弱的民主革命新生兒不致在搖籃裏就遭到扼殺,許多愛國民主人士、專傢教授及當時故宮同仁,冒着被綁架、坐牢、暗箭中傷等危險,四處奔走呼號,與各種惡勢力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這場民主與封建、進步與倒退、正義與罪惡的鬥爭中,景洲先生始終是“以保存數千年文化淵藪為職志”,站在鬥爭的最前列,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所撰寫的《故宮博物院五年經過記》,不但真實地記述了最初的艱難創業歷史,同時也洋溢着他一片愛國主義的熱忱。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