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人物列錶
班固 Ban Gu(漢代)蔡文姬 Cai Wenji(漢代)佚名 Yi Ming(漢代)
梁鴻   Liang Hong(漢代)枚乘 Mei Cheng(漢代)賈誼 Gu Yi(漢代)
淮南小山 Huai Naxiaoshan(漢代)司馬相如 Sima Xiangru(漢代)王逸 Wang Yi(漢代)
東方朔 Dongfang Shuo(漢代)王褒 Wang Bao(漢代)班婕妤 Ban Jieyu(漢代)
趙壹 Zhao Yi(漢代)秦嘉 Qin Jia(漢代)班彪 Ban Biao(漢代)
班昭 Ban Zhao(漢代)張衡 Zhang Heng(漢代)蔡邕 Cai Yong(漢代)
禰衡 Mi Heng(漢代)孔融 Kong Rong(漢代)毛亨 Mao Heng(漢代)
荀悅 Xun Yue(漢代)趙曄 Zhao Ye(漢代)韓嬰 Han Ying(漢代)
劉歆 Liu Xin(漢代)魏伯陽 Wei Bayang(漢代)鄭玄 Zheng Xuan(漢代)
戴聖 Dai Sheng(漢代)戴德 Dai De(漢代)董仲舒 Dong Zhongshu(漢代)
何休 He Xiu(漢代)趙岐 Zhao Qi(漢代)劉熙 Liu Xi(漢代)
馬融 Ma Rong(漢代)桓寬 Huan Kuan(漢代)陸賈 Liu Gu(漢代)
王符 Wang Fu(漢代)迦葉摩騰 Mahākāśyapa Matanga(漢代)竺法蘭 Du Falan(漢代)
安世高 An Shigao(漢代)支婁迦 Lokakasin(漢代)黃石公 Huang Dangong(漢代)
公孫弘 Gongsun Hong(漢代)氾勝之 Fan Shengzhi(漢代)劉安 Liu An(漢代)
王充 Wang Chong(漢代)仲長統 Zhongchang Tong(漢代)應劭 Ying Shao(漢代)
李膺 Li Ying(漢代)辛氏 Xin Shi(漢代)郭憲 Guo Xian(漢代)
黃憲 Huang Xian(漢代)桓譚 Huan Tan(漢代)揚雄 Yang Xiong(漢代)
史遊 Shi You(漢代)許劭 Xu Shao(漢代)京房 Jing Fang(漢代)
徐嶽 Xu Yue(漢代)焦延壽 Jiao Yanshou(漢代)許負 Xu Fu(漢代)
氾勝之
漢代  西汉末(?前20年)

農業類 Agriculture class《氾勝之書》

閱讀氾勝之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氾(fán)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相傳為西漢氾水(今山東曹縣西北部)人,古代著名農學家。他所編著的《氾勝之書》,總結了我國古代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産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産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
  氾勝之在漢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時為議郎,知農事,後官至黃門侍郎。他曾以輕車使者的名義,在三輔(今陝西平原)指導農業生産,並使該地區獲得豐收。《漢書·文藝志》顔師在註引劉嚮《別錄》雲,成帝時使氾“致用三輔,有好田者師之”。《晉書·食貨志》數:“河遣輕車使者氾勝者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
  
  氾勝之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對農作物生長和栽培就很感興趣,喜歡研究農業技術,註意搜集、總結家乡農民的生産經驗,積纍了豐富的農業知識。在漢成帝的時候,氾勝之步入仕途,官居議郎。他受朝廷的遣使,以輕車使者的身份到三輔(即關中平原,今陝西省中部)地區管理農業。在此期間,他深入到農業生産實踐中去,認真研究當地的土壤、氣候和水利情況,因地製宜地總結、推廣各種先進的農業生産技術。經過實地考查,反復試驗,他總結推廣了新的耕作方法——“區田法”。他把土地分成若幹個小區,做成區田。每一塊小區,四周打上土埂,中間整平,深作區,調和土壤,以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采用寬幅點播或方形點播法,推行密植,註意中耕灌溉等。區田法的推廣和運用,大大提高了關中地區單位面積産量,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一直到清朝時,農學家楊屾在關中地區依然提倡這種耕作方法,甚至解放後的陝北地區,農民還保留着氾勝之當年推行的區田耕作法。
  氾勝之對農業科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大力推廣種子穗選法,要求在田間選擇子粒又多又飽滿的穗留作種子。他發明推廣了“溲種法”(在種子上粘上一層糞殼作為種肥),其原理直至今天還在應用。瓠子是當時三輔地區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但由於瓠既不耐旱又不耐澇,産量一直低而不穩。氾勝之聽說有一位農民是種瓠子的行傢裏手,就親自登門拜訪,同這位農民交上了朋友。他仔細觀察研究這位農民的種瓠過程,自己還親手反復做種植試驗。他終於總結出了一套瓠子種植高産技術,即“種瓠法”。用這個新技術栽種的瓠子,個兒長得特別大,一個可抵過去的10個大。
    氾勝之雖然身為朝廷命官,但卻時時想着農業豐收,惦着百姓的溫飽。為了總結推廣群衆中的新鮮經驗,他常常微服出訪,走遍了關中平原,虛心嚮種田好手請教,把群衆的種田經驗同自己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他對北方的水稻、蠶桑、小麥、瓜果等作物的栽培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推廣了種麥法、種瓠法、穗選法、種瓜法、調節稻田水溫法、保墒法、桑苗截幹法等。農業技術的推廣,促進了農業生産的發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尊敬和愛戴。
  
  氾勝之經過長期的刻苦努力,總結自己指導農業之經驗,整理農書一部,全書原218篇,北宋時丟佚。後來從《齊民要術》及《太平御覽》等書中輯錄約3000餘字。《漢書·藝文志》農傢類稱之《氾勝之十八篇》,也稱《氾勝之種植書》或《氾勝之農書》,後通稱《氾勝之書》,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的農業科學專著,發展了戰國以來的農學,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以至對後世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唐賈公彥《周禮疏》說:“漢時農書數傢,氾勝為上”。
  
  《氾勝之書》首次記載了“區田”技術。這是一種園藝式的精耕細作高産的耕作技術。“區田法”把耕地分為上、中、下農區三種類型,通過深耕、勤澆、精管,使農作物獲得高産。《氾勝之書》還總結了鼕麥、春麥、大豆、桑等13種農作物的栽培技術;此外,書中還有關於嫁接法、輪作、間作、混作等方面的記載。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