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人物列錶
班固 Ban Gu(漢代)蔡文姬 Cai Wenji(漢代)佚名 Yi Ming(漢代)
梁鴻   Liang Hong(漢代)枚乘 Mei Cheng(漢代)賈誼 Gu Yi(漢代)
淮南小山 Huai Naxiaoshan(漢代)司馬相如 Sima Xiangru(漢代)王逸 Wang Yi(漢代)
東方朔 Dongfang Shuo(漢代)王褒 Wang Bao(漢代)班婕妤 Ban Jieyu(漢代)
趙壹 Zhao Yi(漢代)秦嘉 Qin Jia(漢代)班彪 Ban Biao(漢代)
班昭 Ban Zhao(漢代)張衡 Zhang Heng(漢代)蔡邕 Cai Yong(漢代)
禰衡 Mi Heng(漢代)孔融 Kong Rong(漢代)毛亨 Mao Heng(漢代)
荀悅 Xun Yue(漢代)趙曄 Zhao Ye(漢代)韓嬰 Han Ying(漢代)
劉歆 Liu Xin(漢代)魏伯陽 Wei Bayang(漢代)鄭玄 Zheng Xuan(漢代)
戴聖 Dai Sheng(漢代)戴德 Dai De(漢代)董仲舒 Dong Zhongshu(漢代)
何休 He Xiu(漢代)趙岐 Zhao Qi(漢代)劉熙 Liu Xi(漢代)
馬融 Ma Rong(漢代)桓寬 Huan Kuan(漢代)陸賈 Liu Gu(漢代)
王符 Wang Fu(漢代)迦葉摩騰 Mahākāśyapa Matanga(漢代)竺法蘭 Du Falan(漢代)
安世高 An Shigao(漢代)支婁迦 Lokakasin(漢代)黃石公 Huang Dangong(漢代)
公孫弘 Gongsun Hong(漢代)氾勝之 Fan Shengzhi(漢代)劉安 Liu An(漢代)
王充 Wang Chong(漢代)仲長統 Zhongchang Tong(漢代)應劭 Ying Shao(漢代)
李膺 Li Ying(漢代)辛氏 Xin Shi(漢代)郭憲 Guo Xian(漢代)
黃憲 Huang Xian(漢代)桓譚 Huan Tan(漢代)揚雄 Yang Xiong(漢代)
史遊 Shi You(漢代)許劭 Xu Shao(漢代)京房 Jing Fang(漢代)
徐嶽 Xu Yue(漢代)焦延壽 Jiao Yanshou(漢代)許負 Xu Fu(漢代)
安世高
漢代  (?149年)

閱讀安世高在百家争鸣的作品!!!
安世高
  小乘佛經的首譯者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在中國發展,最終形成中國佛教,大致經歷譯經、形成學派、創立宗派三階段。印度佛教在中國最初的傳播,是與譯經相聯繫的,最先的一批譯此者,不是中國本土人士,而是西域來華僧人。安世高可以說是佛經漢譯的創始人,他首先譯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禪類的經典。
  
  安世高(約二世紀),本名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國的王太子,因為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來華的人都稱他為“安侯”,他譯的一部《十二因緣經》,被稱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時候就因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非常聰慧好學,知識面很寬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鳥獸之聲,都無所不通,康僧會在其《安般守意經序》中這樣描繪安清:“其為人也,博學多識,貫綜神摸,七正盈縮,風氣吉兇,山崩地勳(疑為動字誤),針脈諸術,睹色知病,鳥獸鳴啼,無音不照。 ”(《出三藏記集》捲六)可以說,安世高是個神異之人,在西域地區,也早就傳揚着他的“俊異”之名。
  
  父王死後,安世高繼承王位,但一年之後,就把王位讓給了叔叔,出傢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無常和空幻之外,可能還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康僧會說他是“馳避本土”(同上),正能說明這一點。安世高在國內的佛學造詣以禪學和阿毗曇學見長,學成後,他曾遍遊西域諸國,弘傳佛法,後來又來到中國。
  
  安世高來華的時間,大致在漢桓帝(147—167)前後,《梁高僧傳》記為“漢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傳》)。漢桓帝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和”(147—149),安世高是在這一時期到了中土洛陽。
  
  來華不久,安世高就掌握了漢語。這時候佛教在中國已有一些影響,不論在王室還是在社會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據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學問所長,譯出了早期的一批漢譯佛經。安譯經文之數,道安記為三十四部,四十捲,其中有些是否為安譯,道安還有疑問,所以確切數字已難以詳知,後來的《大唐內典錄》收安譯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捲,增加的部分大多不很可靠,後來《開元釋教錄》又減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捲。現存安譯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捲。
  
  在洛陽的譯經活動結束後,為了躲避禍亂,安世高離開洛陽,到南方各地遊歷。由於他通異術,所以每到一地,就會流傳出他的種種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內,安世高曾預言要超度一位過去的同學,後在一廟中遇到一條蟒蛇,這蟒蛇原來是安世高的同學,同在西域學法,衹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報應,轉為蛇身。安世高將它超度,脫蛇身,化為少年。這一傳說體現出因果報應的思想及學佛者所應去除的障礙。在廣州,據說安世高被一少年所殺,又死而復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動範圍,最遠已達廣州。後來又北上,在浙江會稽的街市上被鬥毆者誤傷身亡。安世高兩次遭禍,也可能與他表現異術而引起騷亂有關。至於他確切的具體事跡,已難以詳考,他的在華活動時間,大約為三十多年。
  
  安世高的專長是禪數之學,所以譯經也側重於這兩個方面,“其所出經,禪數最悉。”(道安《安般註序》,《出三藏記集》捲六)禪數之學是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係統中說一切有部所持的學說,內容所指,為戒定慧三學中的定慧兩學,或止觀之學。禪,是指其中的定;數,是指其中的慧。禪是修行的部分,數是理論的部分。數學,又稱阿毗曇、毗曇或阿毗達磨,也譯為“對法”。稱之為數或數法,是因着阿毗曇體係的“增一分別法門”,阿毗曇體係中的概念,按照其意義而分類,依次排列為一法、二法、三法之數,稱增一分別,由此而得名為數法。禪數,或定慧,在安譯中被突出並結合起來,可以看出印度佛教一傳入中國,就有定慧雙修,止觀雙修的某種傾嚮,顯示出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的不同意趣。
  
  安譯禪法類經典,影響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經》。禪在印度佛教中的意義是“靜慮”、“思惟修”。定的意義是“等持”,是心專一境而不亂。禪實際上是定的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中國佛教喜歡禪定合稱。禪法種類很多,其目的都在於對治心的種種污染。安譯《安般守意經》是專講五停心禪法(不淨觀、慈愍觀、因緣觀、數息觀和界分別觀)中的數息觀。
  
  “安般守意”中的“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稱,“安名為出息,般名為入息。念息不離,是名為安般”(《安般守意經》捲上)。意守出呼入吸之氣,稱為安般。“守意”實際上是對“安般”一詞的意譯,也指呼吸出入,數息,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數息觀”。數息觀主要對治嚴重散亂的心,被稱作“多念之要藥”(《出三藏記集》捲五)。其具體內容,經中列為十個方面,“謂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四禪”(《安般守意經》捲上)。康僧會在其經序中將之概括為六事四禪。四禪是安般守意的四個不同階段,分別指六事中前四事。第一禪是數息階段,數息的要求,在坐禪時專心計數呼吸的次數,從一數到十,使散亂的心安定下來。第二禪是相隨階段,意念轉嚮一呼一吸的運行,不用再數到十,衹要一呼一吸之二數就行,三禪是止的階段,意念從一呼一吸之二數轉嚮鼻尖一點,意於鼻端,雜念除盡後,內觀自身,從頭到腳,反復省察,衹見自身不淨。再觀天地萬物,也是生滅無常,因此發心信奉佛、法、僧三寶。在此基礎上,心中不起惡念,攝心歸嚮於善,是“還”的階段。以其善心,去除各種食欲,使心至淨無想,是“淨”的階段。至此,就無所不能了,得大神通。這種修行方法與當時中國流行的道傢的“守一 ”、“食氣”、“導氣”等很有相似之外,也使中土人士很容易接受。而且,安世高也主動以道傢概念來類比經中概念,“安般守意,名為禦意至得無為也。安為清,般為淨,守為無,意名為”(《安般守意經》捲上)。可見安世高非常註意尋找印度佛教和中國本土文化的結合點。
  
  安譯數法或阿毗曇經典,以《陰持入經》為代表。陰、持、入為佛教的三科。“陰”,即後來的“藴”。陰分為五種,安譯稱為色、痛、想、行、識。其中的痛後人改譯為“受”,更象。五陰指人的肉體和精神兩重要素。“持”,後人譯為“界”,有十八要素,安譯稱為“十八本持”,即一眼二色三識,四耳五聲六識,七鼻八香九識,十舌十一味十二識,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識,十六意十七法十八識。其中的“更”即後人譯的“觸”。這十八本持分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和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入”,後人譯為“處”,指六根和六境。
  
  該經以陰、持、入為組織,闡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苦諦四行相,即非常(後譯“無常”)、苦、空、非身(後譯“無我”);十二因緣,即癡(後譯“無陰 ”)、行、識、名字(後譯“名色”)、六入(後譯“六處”)、(後譯“觸”)、痛癢(後譯“受”)、愛、受(後譯“取”)、有、生、老死憂悲苦(後簡為 “老死”),依次因緣生起,而有人的生死輪回;三十七道品,即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安譯經典,偏重於直譯,尚質,而且譯中帶註釋。隨安世高受學的門徒很多,南陽韓林、潁川皮業、會稽陳慧等都直接從師安世高。安譯佛典在當時有很大影響,直到晉世的道安都對安世高的譯事非常贊賞,稱《安般守意經》中的六事四禪(道安稱為六階四級)為趨嚮“本無”的要門。晉世又有毗曇學派的復興,形成毗曇學派,而首譯毗曇者,乃是安世高。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