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人物列錶
段成式 Duan Chengshi(唐代)柳宗元 Liu Zongyuan(唐代)元稹 Yuan Zhen(唐代)
牛僧孺 Niu Sengru(唐代)張鷟 Zhang Zhuo(唐代)李絳 Li Jiang(唐代)
蔣防 Jiang Fang(唐代)白行簡 Bai Hangjian(唐代)李德裕 Li Deyu(唐代)
張固 Zhang Gu(唐代)裴鉶 Pei Xing(唐代)袁郊 Yuan Jiao(唐代)
鄭綮 Zheng Qi(唐代)韓偓 Han Wo(唐代)孫棨 Sun Qi(唐代)
呂岩 Lv Yan(唐代)鐘離權 Zhongchi Quan(唐代)孟棨 Meng Qi(唐代)
馮贄 Feng Zhi(唐代)佚名 Yi Ming(唐代)範攄 Fan Shu(唐代)
裴庭裕 Pei Tingyu(唐代)張瑩 Zhang Ying(唐代)王方慶 Wang Fangqing(唐代)
鄭處誨 Zheng Chuhui(唐代)戴孚 Dai Fu(唐代)薛漁思 Xue Yusai(唐代)
封演 Feng Yan(唐代)趙元一 Zhao Yuanyi(唐代)張文成 Zhang Wencheng(唐代)
張讀 Zhang Dou(唐代)李朝威 Li Chaowei(唐代)陳鴻 Chen Hong(唐代)
陳玄祐 Chen Xuanyou(唐代)李公佐 Li Gongzuo(唐代)薛調 Xue Diao(唐代)
皇甫枚 Huangfu Mei(唐代)瀋既濟 Shen Jiji(唐代)趙璘 Zhao Lin(唐代)
崔令欽 Cui Lingqin(唐代)劉肅 Liu Su(唐代)李濬 Li Jun(唐代)
高彥休 Gao Yanxiu(唐代)馮翊 Feng Yi(唐代)蘇鶚 Su E(唐代)
李亢 Li Kang(唐代)唐臨 Tang Lin(唐代)呂道生 Lv Daosheng(唐代)
劉餗 Liu Su(唐代)尉遲樞 Weichi Shu(唐代)慧立 Hui Li(唐代)
彥悰 Yan Cong(唐代)
李百藥
唐代  初唐(565年648年)

正史 history books written is biographical style《北齊書》
詩詞《雜麯歌辭·妾薄命 Potpourri Songs concubine (usu》   《雜麯歌辭·少年子 Potpourri Songs Young child》   《雜麯歌辭·火鳳辭》   《少年行 Junior Bank》   《渡漢江 Du Han River》   《秋晚登古城》   《途中述懷》   《郢城懷古 Ying City meditate on the past》   《晚渡江津》   《王師渡漢水經襄陽 Wang Shi Du The han river The Xiangyang》   更多詩歌...

閱讀李百藥在历史大观的作品!!!
閱讀李百藥在诗海的作品!!!
  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 七歲能屬文。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襲父德林爵,仕太子捨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煬帝銜之,奪爵還鄉裏。後歸唐,拜中書捨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授太子右庶子。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奉詔撰《齊書》,據父舊稿,兼采他書,經十年,成五十捲,後宋朝人為區別蕭子顯的《南齊書》改為《北齊書》。卒謚曰康。百藥藻思沉鬱,尤長五言。雖樵童牧子,亦皆吟諷。及懸車告老,穿池築山,文酒譚詠,以盡平生之志。詩一捲。
  
  李百藥出身於仕宦家庭。父親李德林字公輔,北齊時官至中書侍郎,參與國史修撰,編成紀傳體《齊史》27捲,入隋官至內史令,封安平公,任內又奉詔續修《齊史》,全書未成而卒。李百藥自幼受到家庭影響,少年時就好學博聞,富於獨立見解。李百藥在隋開皇初年曾任東宮通事捨人、太子捨人、禮部員外郎等職,還承襲了父親李德林的安平公爵位。他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賞識,一時朝中奏議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筆。隋煬帝時他受到排擠,官運蹇滯。隋朝末年農民大起義時,他曾被脅裹到瀋法興、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隊伍中。入唐後,他受到唐太宗的重用,起用為中書捨人,賜爵安平縣男,又任禮部侍郎,最後官至宗正卿,封安平縣子。李百藥在唐太宗時參加了製定《五禮》及律令的工作。在輔佐太子李承乾之時,對承乾漫遊無度的行為數有匡正,對於朝中的其他政事,也不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政治上有些作為。他除擅長文章外,還很善於寫詩。現在他的傳世之作有詩20餘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齊書》。
  
  《北齊書》貫徹了以史為鑒的宗旨。李百藥自身經歷過朝代更迭之時的盛衰變化,對於總結政治得失的經驗教訓是很有一些看法的。他在書中集中揭露了以高洋為代表的北齊統治者的淫逸殘暴,總結了北齊滅亡的教訓。如文宣帝高洋是開國之君,建國之初,還留心政務,註意興利除弊以安定天下。過了六七年之後,他原形畢露,肆行淫暴。他徵集婦女在宮中與從官淫亂,觀之以取樂,又晝夜酗酒,酒後則以殺人為戲。為了滿足奢欲,他不惜勞擾民衆,使百役繁興,民不聊生。對於臣下他肆行殺戮,結果把自己弄成了孤傢寡人,把天下攪得不得安寧。高洋以後的政治狀況也是“政塞道喪”、“主暗時艱”,結果等待高齊政權的就衹能是敗亡的命運了。
  
  《北齊書》詳記了當時階級鬥爭的情況,也有很突出的藉鑒意味。在原書17捲中記載了杜洛周、葛榮、韓木蘭、柴覽、盧仲延、田竜、潘集、李延孫、張儉、路紹遵、劉盤陀、杜靈椿、陳暄、鄭子饒等數次各族人民起義的事實。這些記載雖稍簡略,卻是研究東魏、北齊時期有關農民起義的重要史料。這些史料在《北史》中多被刪除,更可見其價值的珍貴。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