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人物列錶
黃庭堅
北宋  (1045年1105年)
姓:
名: 庭堅
字: 魯直
網筆號: 山𠔌道人
今属: 江西修水
出生地: 洪州分寧

詩歌評論 poetry comment《黃山𠔌詩話》
詩詞《清平樂 Qingping Yue》   《品令 Goods Order》   《醉蓬萊 drunk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瑞鶴仙 Rui Xian》   《望江東 hope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訴衷情 complain heartfelt emotion》   《哀逝 Sad death》   《欸乃歌二章戲王穉川 E Nai Wang Zhi Song Chuan two chapters show》   《欸乃歌二章戲王穉川 E Nai Wang Zhi Song Chuan two chapters show》   《安樂泉頌 Cushion Spring Song》   更多詩歌...

閱讀黃庭堅在诗海的作品!!!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號山𠔌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縣(今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詩人、書法傢,江西詩派祖師。書法亦能樹格,為宋四傢之一。庭堅篤信佛教,亦慕道教,事親頗孝,雖居官,卻自為親洗滌便器,亦為二十四孝之一。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曾習藝於蘇軾,並稱蘇門四學士。一生陷入新舊黨爭,被新黨誣害、流放,官至知州紹興初年,宋高宗追封其為太師竜圖閣直學士文節

生平

其名庭堅,出於古賢人八愷之名。

治平四年(1067年)許安世進士。曾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知縣

元祐初,召為校書郎、主持編寫《神宗實錄》,擢起居捨人。宋元祐二年(1087年),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修成後,提拔為起居捨人。母喪,丁憂,復出任秘書丞,兼國史編修

紹聖初,任宣州知州,後改鄂州。被章惇蔡卞新黨人士指為修史“多誣”,黃庭堅逐一答辯,但依然被新黨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移戎州

道君皇帝即位後,任領太平州事,九日即被罷免,改為主管玉竜觀。黃庭堅昔年與趙挺之不睦,趙挺之執政,部下陳舉誣害黃庭堅,指控黃庭堅寫的《荊南承天院記》涉及誹謗,黃庭堅被放逐到宜州(今廣西宜山縣)。崇寧三年三月,黃庭堅到宜州貶所,初租民房,後遷伽藍,都被官府刁難。崇寧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頭破敗戍樓裏棲身,人不堪其憂,庭堅終日讀書賦詩,舉酒浩歌,處之泰然。宜州人民敬其曠達高潔,許多人慕名前往求詩求書,嚮他請教學問,他也盡量滿足來訪者的要求。崇寧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病逝於戍樓,終年61歲。大觀三年(1109年)春,由蘇伯固、蔣偉護柩歸葬修水縣雙井祖墳之西。

性情

庭堅性至孝,親自為母親洗滌便溺之具。母病一年,他日夜察問母病,宵衣旰食,母喪,他築庵守孝於墓旁,哀痛成疾,幾至死亡。

庭堅篤信佛教,四十歲時曾寫《發願文》,發願素食,戒除女色、飲酒:“今日對發大誓:願從今日盡未來也,不復淫欲飲酒、食肉。設復為之,當墮地獄,為一切衆生代受頭苦。”

庭堅好飲茶,以代酒二十年,多次規勸外甥洪駒父戒酒,富弼稱其為“分寧一茶客”又說,“人生莫非求祿色,惟有山𠔌茶一杯”。洪州雙井茶即因黃之推廣而聞名

庭堅自稱有香癖。對用香之道頗為瞭解。其詩有雲:賈侯懷六韜,傢有十二戟。天資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成就

詩詞

黃庭堅詩名尤盛,與蘇軾並稱蘇黃朱弁《麯洧舊聞》:“東坡文章至黃州以後,人莫能及,唯黃魯直詩時可以抗衡。”黃庭堅為江西詩派之祖,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山𠔌琴趣外篇》。其弟子任淵著有《山𠔌詩集註》二十捲,《後山詩註》十二捲,《山𠔌精華錄》八捲。錢鍾書對任註作了補正與糾謬達四十條。

黃庭堅在詩歌上主張襲用古人章句,以創新其意義,其手法多側重在“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等形式,影響後世深遠

“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本來是道教術語,“點鐵成金”原本指煉金術,把鐵煉成黃金,在此的意思是把古人的詩文或小故事加以變化,如增刪字句,變換語序等,增加文句的韻味。如黃庭堅:“寄雁傳書謝不能。”就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蘇武“雁足傳書”,二是“雁到衡陽而止”的小故事。

“奪胎換骨”中“奪胎”,是道教仙人死後,靈魂還想繼續留在人世,於是附到孕婦腹中,將原本的胎兒魂魄驅離,以憑此胎而出生。此即模仿古人詩文的形式,但是另以詞句形容。王羲之蘭亭序》:“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被黃庭堅改為“俯仰之間已陳跡。”“換骨”是說,古人認為“骨濁不能成仙”,仙人利用法術讓門下弟子變成“仙風道骨”。在此即擷取古人詩文之意,而另用他語。如王安石:“衹嚮貧傢促機杼,幾傢能有一絇絲?”黃庭堅改為“莫作秋蟲促機杼,貧傢能有幾絇絲?”

書法

黃庭堅書法別樹一格,擅行書草書,尤善草書,其作品有《諸上座帖》、《李白憶舊遊詩帖》、《花氣詩帖》、《鬆風閣詩帖》、《寒山子龐居士詩》、《贈張大同捲跋尾》等,被後人評為縱橫奇倔,波瀾老成,且收放自如,突破方正均勻的體例,因而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傢

“宋四傢”雖然都以行書見長,但衹有黃庭堅的草書雄視當世。由於黃庭堅心胸豁大,不擇筆墨,遇紙即書,直到紙盡為止,所以他的草書不為舊規矩所束縛。正因如此,黃庭堅被視為繼懷素張旭之後,宋代最重要的草書大傢,明代瀋周更稱他為“草聖”

其作品《砥柱銘》在2010年保利春拍賣會上以總成交價4.368億元人民幣創中國藝術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鬆風閣詩帖,紙本,縱32.8公分,橫219.2公分,1102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花氣薫人帖》(黃庭堅書) 紙本30.7公分×43.2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伏波神祠詩(局部)紙本,縱33.6公分,橫820.6公分,日本東京永青文庫
右為蘇軾書“黃州寒食詩帖”,左為黃庭堅跋文,紙本,縱34.2公分,橫199.5公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全文:“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処。此書兼顔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処稱尊也。”

參考文獻

  1. ^ 山𠔌集:“母文成縣君,李氏太夫人母弟也。”註:“弟”通“娣”,母弟即同母的妹妹。
  2. ^ 求新求變與道教傳統——以黃庭堅為例對江西詩派詩趣追求的個案研究
  3. ^ [清]雍正朝《江西通志》捲二十一
  4. ^ [清]李宗孔宋稗類鈔
  5. ^ 葉夢得在《避暑錄話》記載:“草茶極品惟雙井、顧渚,亦不過數畝。雙井在分寧縣,其地即黃氏魯直傢也。元佑間﹐魯直力推賞於京師,族人多致之。”
  6. ^ 晁說之《跋魯直嘗新柑帖》雲:“元祐末有‘蘇黃’之稱。”(《嵩山文集》捲十八)
  7. ^ 錢鍾書《談藝錄》,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5—17頁。
  8. ^ 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又說:“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豫章黃先生文集》捲一九)
  9. ^ 《中國文化知識趣談》(1994年第二版).導師出版社.馬重奇著.第101頁.ISBN:962-397-135-4
  10. ^ 寒食帖

參見

外部鏈接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