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人物列錶
芥川竜之介 Ryūnosuke Akutagawa
日本 大正時代  (1893年三月1日1927年七月24日)
柳川隆之介; 澄江堂主人; 壽陵餘子; 我鬼

小說選集 novel anthology《芥川竜之介作品選》
短篇小說 novella《孤獨地獄》

閱讀芥川竜之介 Ryūnosuke Akutagawa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
文學是瞭解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窗口。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心理素質、語言特點、政治經濟生活都會成為文學作品表現的內容,對於每一位日語學習者來說,對於每一位日本研究者來說,多讀一些日本文學作品都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長期從事日本研究的專傢、學者也有義務嚮中國的讀者介紹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中國人更多瞭解日本,瞭解日本民族。多一分瞭解,也就能多播下一顆友誼共存的希望的種子。正是基於以上考慮,筆者在五年前就萌發翻譯一些日本文學名篇的想法。最先開始接觸的是芥川竜之介的作品,介川1892年生於東京,是大作傢夏目漱石的晚年弟子,是二十世紀初日本“新思潮派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傢,他集新現實主義、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學特點於一身,代表了日本文學的最高成就。雖然芥川死時年僅35歲,但留下了幾百篇文學作品篇篇都是精品,都值得我們好好研讀。芥川竜之
芥川竜之介芥川竜之介

介號“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壽陵餘子”,筆名“我鬼”。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傢。他全力創作短篇小說,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註社會醜惡現象,但作傢很少直接評論,而僅僅纔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卻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醜惡性。這使得他的小說即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又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其代表作品如《羅生門》《竹林中》已然成為經典之作。

芥川竜之介(1892~1927)日本小說傢。生於東京,本姓新原,父經營牛奶業。生後9個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傢為養子。芥川傢為舊式封建傢族。竜之介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
芥川竜之介芥川竜之介
近代作傢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191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學習期間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其間,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巾》(1916),確立起作傢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旋辭職。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竜門、北京等地,回國後發表《上海遊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竜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煙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竜之介的小說始於歷史題材,如《羅生門》、《鼻子》、《偷盜》等;繼而轉嚮明治文明開化題材,如《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等;後寫作現實題材,如《桔子》、《一塊地》以及《秋》等。在創作中註重技巧,風格纖細華麗,形式、結構完美,關心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1925年發表自傳性質小說《大島寺信輔的半生》。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同年7月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毒自殺,享年35歲。
芥川竜之介-人生歷程

芥川竜之介
1892年芥川竜之介生於東京,本姓新原,是一個送奶工人的兒子,生母於三十二歲時生下他,八個月後猝然發狂,其後終生為狂人。竜之介被生母胞兄芥川傢收為養子,因芥川傢是延續十幾代的士族(武士),門風高尚,文學、演藝、美術等均是士族子弟必修科目。或許是環境使然,再加上天資聰穎,他閱讀的書籍涉獵極廣,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傢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對歐美文學也興趣濃厚,喜讀易卜生、法朗士、波德萊爾、斯特林堡等人的作品,深受世紀末文學的影響。這使他日後不但成為傑出的作傢,更是個博學之士。1913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並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後兩次復刊《新思潮》,成為第3次和第4次復刊的《新思潮》雜志同人。 1914發表處女作《老年》、戲麯《青年之死》。1915年發表《羅生門》,但並沒有受到重視。同年十二月經由級友介紹,出席漱石山房的“木曜會”,以後師事夏目漱石,深受夏目漱石的影響。1916年他在《新思潮》雜志發表短篇小說《鼻子》,夏目漱石讀到後,非常贊賞,對他多方關懷。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創作俳句。之後在1916年又連續創作了《芋粥》、《手巾》,在文壇確立了新銳作傢的地位。 1916年大學畢業後,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3年。旋辭職。1918年他發表《地獄變》,講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通過畫師,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並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四個月,,先後遊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竜門、北京等地,回國後發表《上海遊記》(1921)和《江南遊記》(1922)等。這次任務非常繁重。在任務的壓力和自身壓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種疾病,一生為胃腸病、痔瘡、神經衰弱、失眠癥所苦。 

1922年他回到日本後。發表了《竹林中》。作品與柯林斯的《月亮寶石》結構類似,都是在一件案子的調查採集的各方的證詞與說法。不同的是《月亮寶石》最後澄清了事實,而《竹林中》中各方的證詞某些地方重合卻又有很大矛盾,但是
芥川竜之介芥川竜之介
又都能自圓其說。整個作品彌漫着壓抑,彷徨,不定嚮的氣氛。這反應了作者本人迷茫的思想。自此以後,由於病情惡化,芥川竜之介常出現幻覺,當時的社會形式也右轉,沒有言論自由。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壓抑,如《河童》。 自 1917年至1923年,竜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後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煙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1927年芥川竜之介繼續寫作隨想集《侏儒的話》,作品短小精悍,每段衹有一兩句話,但意味深長。7月24日,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35歲的竜之介在自傢寓所服用致死量的安眠藥自殺,枕邊擱置有聖經、遺書與遺稿。他的死,帶給日本社會極大衝擊,尤以文壇人士更是惋惜一個天才的早逝,1935年芥川竜之介自殺去世8年後,他的畢生好友菊池寛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新人奬“芥川賞”,現已成為日本最重要文學奬之一,與“直木賞”齊名。1950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將芥川的作品《竹林中》與《羅生門》合而為一,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在國際上獲得多個大奬,使日本電影走嚮世界。此後,“羅生門”更成為華語地區對於撲朔迷離的、各方說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詞。
芥川竜之介-文學生涯

後來他經人介紹參加了夏目漱石舉辦的木曜會,受到漱石的賞識而成為他的門生。過了五年,第四次《新思潮》創刊,發表了小說《鼻》“芥川是時代的犧牲品,他身背負着世紀末的淵博學問,不堪忍受舊道德的重荷,在新時代的黎明中倒下了”。也就是說,芥川竜之介不滿社會對自我的重壓,又無力抗爭,最終企圖在調和兩者的矛盾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芥川竜之介的人生觀的形成,重要的方面是由於他的成長處在明治末期到大正時期充滿激蕩與平和,閉鎖與明朗對立的歷史時期,面對的是“時代閉塞的現狀”。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境況,使他陷入人生苦惱的深淵,同時他又不堪忍受現實的醜惡,作為人生的旁觀者,為了埋頭觀照現實,他又不得不從精神上用合理主義武裝自己,期望使自己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強者”。他出於對資本主義體製、道德和現代社會的種種束縛的不滿,因而對馬剋思主義抱有一定的興趣。但他不相信通過與資本主義鬥爭能夠改變人的命運。可以說,他的世界觀是基於個人主義與合理主義,對於社會和人生采取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態度。他的《某傻子的一生》、《侏儒的話》就是他解剖自己的世界觀的自白書。

在這篇自白書中,他既承認看到了資本主義的罪惡,並攻擊現代的社會制度,但卻又害怕他們所蔑視的社會。所以他強調“最光明的處世方法是既蔑視社會的因襲,又過着與社會的因襲不相矛盾的生活”《某傻子的一生》。他為此常常苦惱於宿命,他“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懷疑自由意志,一半懷疑宿命”。“古人將這種態度稱作中庸。我相信,如果沒有中庸之道,就沒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話》。可以說,以中庸之道來統一自由意志與宿命的矛盾,是芥川人生觀的核心。芥川談及這個問題時還說過這樣一段話:“血統、境遇、偶然-一主宰我們命運的畢竟是這三者”《侏儒的話》,所以决定他的命運的,“四分之一是我的血統,四分之一是我的境遇,四分之一是我的偶然--我的責任衹是四分之一”《暗中問答》。換句話說,他衹有四分之一的能力來主宰自己的命運,實際上他已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於是企圖篤信基督教來再找精神的寄托,但現實的壓迫使他受到更火的折磨,他無法再相信上帝能創造奇跡來解救他的不幸的命運。幹是於1927年三十五歲上,他抱着“希望已達之後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時的心情”(魯迅語),以服致命的安眠藥自殺的方式,結束風華正茂的年輕的生命。
芥川竜之介-作品風格

竜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其它更有詩和歌、俳句、隨筆、散文、遊記、論文等多種。竜之介的小說始於歷史題材,如《羅生門》、《鼻子》、《偷盜》等;繼而轉嚮明治文明開化題材,如《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等;後寫作現實題材,如《桔子》、《一塊地》以及《秋》等。在創作中註重技巧,風格纖細華麗,形式、結構完美,關心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1925年發表自傳性質小說《大島寺信輔的半生》。 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芥川竜之介亦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傢,創作上既有浪漫主義特點,又具有現實主義傾嚮。早期的作品以歷史小說為主,藉古喻今,針砭時弊。它們可分為5類:①取材於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羅生門》和《鼻子》係根據古代故事改編,揭露風行於世的利己主義;《地獄圖》(1918)寫一個服務於封建公侯的畫師為了追求藝術上的成就而獻出女兒和自己的生命,抨擊暴君把人間變成了地獄。②取材於近世傳入日本的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如《煙草和魔鬼》(1917)、《信徒之死》(1918)、《衆神的微笑》(1922)等。③描述江戶時代的社會現象,如《戲作三昧》、《某一天的大石內藏助》(均1917)等。在《戲作三昧》中,通過對主人公瀧澤馬琴的內心活動的描寫,闡述了作者超然於庸俗醜惡的現實之外的處世哲學。

④描繪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日本社會的小說,如《手絹》(1916)、《舞會》(1920)等。《手絹》諷刺了日本明治時期思
芥川竜之介芥川竜之介
想傢新渡戶稻造所鼓吹的武士道精神。⑤取材於中國古代傳說的作品,如《女體》、《黃粱夢》、《英雄器》(均1917)、《杜子春》、《秋山圖》(均1920)等。十月革命後,日本無産階級文學開始萌芽,芥川也在時代的影響下,着重寫反映現實的作品。其中有歌頌與小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的頽唐消沉形成明顯對照的淳樸善良的農村姑娘《桔子》(1919),表現現代男女青年苦悶的《秋》(1920),刻畫少年心理的《手推車》(1921),描寫農村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塊地》(1923),嘲諷乃木希典的《將軍》(1920)以及批判軍國主義思想、對下層士兵寄予同情的《猴子》(1916)和《三個寶》(1927)。芥川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幻滅感。1927年初,發表《玄鶴山房》,通過老畫傢之死,揭露家庭內部的糾葛,反映了人生的慘淡和絶望心情,暗示舊事物的衰亡和新時代的來臨。寫這篇作品時,芥川已萌自殺的念頭,使以後的作品如《海市蜃樓》等充滿了陰鬱氣氛。《河童》(1927)通過虛構的河童國,抨擊人吃人的資本主義制度。遺作《齒輪》和《某傻子的一生》(1927)描述作者生前的思想狀態。評論集《侏儒的話》(1923~1927)闡述了他對藝術和人生的看法。在短短12年的創作生涯中,芥川寫了148篇小說,55篇小品文,66篇隨筆,以及大量的評論、遊記、札記、詩歌等。他的每一篇小說,題材內容和藝術構思都各有特點,這是他在創作過程中苦心孤詣地不斷進行藝術探索的結果。他的文筆典雅俏麗,技巧純熟,精深洗練,意趣盎然,別具一格。在日本大正時期的作傢中占有重要地位。為了紀念芥川在文學上的成就,從1935年起設立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學奬”,它一直是日本奬勵優秀青年作傢的最高文學奬。
芥川竜之介-《將軍》

芥川竜之介後期反戰係列小說之首篇的《將軍》,着力描寫了日軍敢死隊精神上的盲目、無奈和瘋狂,對照表現出中國抗日志士的鎮定從容、大義凜然和視死如歸,辛辣諷刺了侵華日軍"持槍盜賊"的本質,矛頭直刺日軍偶像乃木希典,而這一切是在日本軍國主義方興未艾之時發出,是在日本本土中心發出,是由身為日本作傢的芥川竜之介發出.其中的反戰意識與被稱為日本"近代思想之父"福澤諭吉之頌戰思想針鋒相對.僅此一篇足以評斷,芥川竜之介可謂敏銳、真誠、勇於抗爭軍國主義的作傢.他之被奉為日本現當代文學的偶像,從中國讀者的立場觀之也值得欣慰。
芥川竜之介-個人榮譽

上大學後,他和高中時期的同學創辦了第三次《新思潮》。此後受到失戀的影響,創作了以虛無感為背景的《羅生門》 《鼻》、《某傻子的一生》、《侏儒的話》等 。
芥川竜之介-遺書

寄給某個舊友的手記:無論哪個自殺的人都沒有將自殺者自己的心路歷程原原本本地寫出來過。這大概是自殺者的自尊心所致,亦或者他們對自己的心理沒什麽太大的興趣吧。而我在這封最後寄給你的信裏,我想要將這樣的心理清楚地傳達給你,雖然我其實並不是非得要將我自殺的動機告訴你不可。雷尼爾([一八六四~一九三六]法國詩人・小說傢)在他的短篇中曾描寫過某個自殺者,但是在這短篇中主角自殺的理由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瞭解。你或許會說衹靠寫報紙的雜記生活很困苦啦、病痛啦、亦或者是精神上的苦痛啦,我猜想到時候你會為我找出許多自殺的動機吧。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那將不會是我動機的全部,最多衹能說這些動機大致上是條通往我真正的動機的道路。自殺的人大多都像雷尼爾所描寫的一樣,理不清自己究竟是為何而自殺吧。跟我們的行為一樣、在行為背後的動機也總是復雜的,雖如此,至少現在的我確實是茫然不安、我對我的未來是茫然不安的。你大概沒辦法相信我說的話吧,但以我最近這十年的經驗,衹要我的周遭的人沒有跟我有類似經驗的話,我的話語應該會像風中的歌一樣消失,所以要是真變成那樣,我也怪不得你吧…… 

我在這兩年間一直衹想著死,最近這段時間,我開始仔細閱讀麥蘭德(PilippMainlander(1841-76)業餘哲學家)的書,他確實是抽象而巧妙地描寫出嚮死前進的路徑,但,我想描寫的東西是更為具體的。對傢人的同情在這種欲望之前什麼都不是。對此,你大概不得不以Inhuman來評判我吧。衹不過,這種作法要是真的沒人性的話,那我大概就是具有沒人性的一面吧。老實說,我覺得我有不得不真實記錄的義務在。(我也曾把我自己對將來的不安加以解剖,而我在『某個傻瓜的一生』中也已大致說明過了,雖然加諸在我身上的社會性條件—但是封建時代在我身上的投影,我故意沒寫出來。至於為何故意不寫出來,這是因為到現在我們每個人仍或多或少活在封建時代的陰影中,而我再在那舞臺之外加上背景、照明和登場人物等社會性條件—大多都已表現在我的作品當中,但是,衹因為我自己也活在社會性條件中就認定自己一定瞭解社會性條件是不行的吧。)—我最先考慮到的就是要怎麼死才能不痛苦,吊死應該是最符合這目的的手段吧。或許是我要求太多,但我衹要一想到自己吊死的樣子,我就感到一股出自美感的厭惡。(我記得曾在愛上某個女人時,衹因為她的文章寫的太差,就突然醒覺而不再愛她。)投水自殺對會遊泳的我來說也是行不通的,就算可行那也還是比吊死痛苦多了吧。臥軌自殺的話也同樣違背我的美學。用槍或刀自殺的話,很可能會因我手抖得太厲害而失敗。從大樓跳下來毫無疑問會死得很難看。考慮到這些理由,我决定服毒自殺。服毒自殺應該會比吊死痛苦吧,但是跟上吊相比,服毒自殺不但符合我的美學,而且還有難以救活的優點。但想要弄到毒藥對我來說當然不容易,因此我在决意自殺後,一方面想盡辦法、希望能得到毒藥,另一方面也積極學習毒藥學的知識。

再下來我考慮的是自殺的地點。我的傢人在我死後仍要靠我遺産過活,不過我的遺産衹有百坪土地、房子、我的著作權和存款二千元而已。想到我自殺之後房子會賣不出去我就很苦惱,這時我不禁羨慕起那些有別墅的布爾喬亞起來。你大概會覺得我說的話很可笑吧,我也覺得我現在說的話很可笑,但是,認真考慮起來這些現實問題在在都會對我造成睏擾,可是睏擾歸睏擾這問題也不容回避。現在衹能期望在我自殺之後,盡量別讓我傢人以外的人看到我的屍體而已。但是,即便我已决定好自殺的方法,我心中仍舊有半分是想著活下去的,因此面對死,我需要一個跳板。(我不像西方人一樣覺得死是種罪惡,連佛陀也在阿含經中肯定他徒弟的自殺。對佛陀的這種肯定態度,如果是強詞奪理、嘩衆取寵之徒,應該不會甘於衹說聲無可奈何吧。但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應該也有比無可奈何更非常而不尋常的、更悲慘而不得不的死。任誰都會想,自殺的人都是遇上無可奈何的情況纔會去死,所以要是有人在遇到不得不的情況之前就毅然而然自殺,我們反倒該說他是有勇氣的。)擔任這個跳板的怎麼說都該是位女性。

剋萊斯勒(【HeinrichvonKleist】[(一七七七~一八一一)]德國劇作傢、小說傢。寫實主義的先驅)在他自殺前也一直勸誘他朋友(男的)跟他一起死,另外拉西奴(【JeanRacine】[(一六三九~一六九九)]法國劇作傢)跟摩利耶爾(【Molire】[一六二二~一六七三]法國劇作傢・演員。本名Jean-BaptistePoquelin 法國古典喜劇的確立者)也企圖一同和包爾(【NicolasBoileau】[(一六三六~一七一一)]法國詩人・評論傢。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的確立者)一樣跳塞納河自殺。很不幸地我並沒有這種朋友,不過我認識的女人應該願意跟我一起死吧,但是為了我們兩人還是別這麽做比較好。在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培養不需跳板就能從容自殺的勇氣,這並不是因為我找不到人陪的絶望纔這麼做的,應該說在思考的過程中我漸漸變得感傷,即便是要死也不想對我的妻子造成睏擾,再者,一個人死也要比兩個人一起死容易。一個人獨自自殺的話,衹要我下定决心隨時都能死。最後,我還必須想出方法,如何才能巧妙自殺而不被傢人發現。關於這個問題,在經過數月的準備後,我已有剋服睏難的自信。(細節方面,為了避免給幫我的人添麻煩,我不能寫的太詳細。當然,即便寫出來也不至於構成法律上的自殺幫助罪。這般可笑的罪名。如果這樣就有罪,那罪犯的人數殊不知會增加多少。幫助我的藥局、槍炮店或理發店,即便到時說不知情,但是衹要是人內心所想的定會不經意就表現在語氣或表情之中,多少會被人懷疑一下吧。雖然我說應該不致於有罪,但社會或法律上仍有自殺幫助罪成立的例子,這些被定罪的人該是擁有多溫柔的心呀。)

我已冷靜做好準備,現在不過是和死在玩遊戲而已,接下來我的心境大概就會和麥蘭德的講法漸漸接近吧。我們人說到底還是人形獸,和動物一樣本能地怕死,所謂的生活能力說穿了不過是動物性的能力,而我也衹是其中一匹的人形獸而已。看看我對食色都已厭倦,我身屬於動物的部份該是漸漸消失了吧。我身處在如冰一般透明清澄、病態般敏感的世界。我昨天跟一名娼婦一塊聊他的債務問題(!)時,漸漸地越來越覺得「為了活下去而活」實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滿足於永遠的沉睡,對我們自身來說未嘗不是種和平與幸福。我對我自己要到何時才能果决地自殺抱持著疑問,衹得說自然對我來說比以前更美了。愛著自然的美並企圖自殺、你應當覺得我的矛盾很可笑吧。但我還是要說,自然的美是映照在我末期的視綫中的。我比別人都更深地見過、愛過、理解過,過程中相對的我纍積了同樣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了滿足。希望你在我死後幾年內不要公開這封信。也說不定我最後不是自殺而是病死,這誰也說不準。附記‧我讀恩培多剋勒(【Empedokles】[(西元前四九三ころ~前四三三ころ)]古代希臘哲學家・詩人・政治傢・醫師)的傳記時,發覺人想要變成神的欲望是從遠古前就開始有的。我的手記在我所知範圍內,是不存有想變成神的意念的,不,應該這麼說,我認為我自己是一個凡人。我還記得二十年前我和你在那株菩提樹下,一起談論『埃特納火山的恩培多剋勒』的情景。在那個時候,我仍是想變成神的其中一人。(昭和二年【1927】七月、遺稿)


Ryūnosuke Akutagawa (芥川 竜之介, Akutagawa Ryūnosuke?); (March 1, 1892 – July 24, 1927) was a Japanese writer active in Taishō period Japan. He is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the Japanese short story". He committed suicide at age of 35 through an overdose of barbital.

Early life

Ryūnosuke Akutagawa was born in the Kyōbashi district of Tokyo, the third child and only son of father Toshizō Niihara and mother Fuku Niihara (née Akutagawa). He was named "Ryūnosuke" ("Son [of] Dragon") because he was allegedly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Dragon, in the Month of the Dragon, on the Day of the Dragon, and at the Hour of the Dragon. His mother went insane shortly after his birth, so he was adopted and raised by his maternal uncle, Akutagawa Dōshō, from whom he received the Akutagawa family name. He was interested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an early age, as well as the works of Mori Ōgai and Natsume Sōseki.

He entered the First High School in 1910,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with classmates such as Kan Kikuchi, Kume Masao, Yamamoto Yūzō, and Tsuchiya Bunmei, all of whom would later become authors. He began writing after entering Tokyo Imperial University in 1913, where he studied English literature.

While still a student he proposed marriage to a childhood friend, Yayoi Yoshida, but his adoptive family did not approve the union. In 1916 he became engaged to Fumi Tsukamoto, whom he married in 1918. They had three children: Hiroshi Akutagawa (1920–1981) was an actor, Takashi Akutagawa (1922–1945) was killed as a student draftee in Burma, and Yasushi Akutagawa (1925–1989) was a composer.

After graduation, he taught briefly at the Naval Engineering School in Yokosuka, Kanagawa as an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or, before deciding to devote his full efforts to writing.
Literary career
A set photograph of 1919. The second from the left is Ryunosuke Akutagawa. At the far left is Kan Kikuchi.

In 1914, Akutagawa and his former high school friends revived the literary journal Shinshichō ("New Currents of Thought"), publishing translations of William Butler Yeats and Anatole France along with their own works.

Akutagawa published his first short story Rashōmon the following year in the literary magazine Teikoku Bungaku ("Imperial Literature"), while still a student. The story, based on a twelfth-century tale, was noticed by author Natsume Sōseki. Encouraged by the praise, Akutagawa thereafter considered himself Sōseki's disciple, and began visiting the author for his literary circle meetings every Thursday. It was also at this time that he started writing haiku under the haigo (or pen-name) Gaki.

These meetings led to Hana ("The Nose", 1916), which was published in Shinshicho. Akutagawa followed with a series of short stories set in Heian period, Edo period or early Meiji period Japan. These stories reinterpreted classical works and historical incidents.

Examples of these stories include: Gesaku zanmai ("A Life Devoted to Gesaku", 1917) and Kareno-shō ("Gleanings from a Withered Field", 1918), Jigoku hen ("Hell Screen", 1918); Hōkyōnin no shi ("The Death of a Christian", 1918), and Butōkai ("The Ball", 1920).

Akutagawa was a strong opponent of naturalism. He published Mikan ("Mandarin Oranges", 1919) and Aki ("Autumn", 1920) which have more modern settings.

In 1921, Akutagawa interrupted his writing career to spend four months in China, as a reporter for the Osaka Mainichi Shinbun. The trip was stressful and he suffered from various illnesses, from which his health would never recover. Shortly after his return he published Yabu no naka ("In a Grove", 1922).
Later life

The final phase of Akutagawa's literary career was marked by his deteriora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Much of his work during this period is distinctly autobiographical, some even taken directly from his diaries. His works during this period include Daidōji Shinsuke no hansei ("The Early Life of Daidōji Shinsuke", 1925) and Tenkibo ("Death Register", 1926).

Akutagawa attacked author Jun'ichirō Tanizaki.by claiming that lyricism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structure in a story.

Akutagawa's final works include Kappa (1927), a satire based on a creature from Japanese folklore, Haguruma ("Spinning Gears", 1927), Aru ahō no isshō ("A Fool's Life"), and the Bungeiteki na, amari ni bungeiteki na ("Literary, Much Too Literary", 1927).

Towards the end of his life, Akutagawa began suffering from visual hallucinations and nervousness over fear that he had inherited his mother's mental disorder. In 1927 he tried to take his own life, together with a friend of his wife, but the attempt failed. He finally committed suicide by taking an overdose of Veronal, which had been given to him by Saito Mokichi on July 24 of the same year. His dying words in his will claimed he felt a "vague uneasiness" 「ぼんやりとした不安」 (Bon'yaritoshita fuan?). He was 35 years old.
Legacy

Akutagawa wrote no full-length novels, focusing instead on short stories of which he wrote over 150 during his brief life. The classic film Rashōmon (1950) directed by Akira Kurosawa is a reasonably faithful retelling of Akutagawa's story In a Grove. Only the title and the frame scenes set in the Rashomon Gate are taken from Akutagawa's story, "Rashomon." In the film Kurosawa must finally offer a scene which purports to show the events as they would have appeared to an objective observer. In Akutagawa's story no such resolution is required and the reader is left with no guide but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to unravel an unexplained mystery.

In 1935, Akutagawa's lifelong friend Kan Kikuchi established the literary award for promising new writers, the Akutagawa Prize, in his honor.
Selected works
Year Japanese title English title
1914 老年 Rōnen Old Age
羅生門 Rashōmon Rashōmon
1916 鼻 Hana The Nose
芋粥 Imogayu Yam Gruel
手巾 Hankechi The Handkerchief
煙草と惡魔 Tabako to Akuma Tobacco and the Devil
1917 尾形了齋覺え書 Ogata Ryosai Oboe gaki Dr. Ogata Ryosai: Memorandum
戱作三昧 Gesakuzanmai Absorbed in writing popular novels
1918 蜘蛛の糸 Kumo no Ito The Spider's Thread
地獄變 Jigokuhen Hell Screen
枯野抄 Kareno shou A commentary on the desolate field for Bashou
邪宗門 Jashūmon Jashūmon
奉教人の死 Hōkyōnin no Shi The Martyr
1919 魔術 Majutsu Magic
竜 Ryū Dragon: the Old Potter's Tale
1920 舞踏會 Butou Kai A ball
Aki Autumn
南京の基督 Nankin no Kirisuto Christ in Nanking
杜子春 Toshishun Tu Tze-chun
アグニの神 Aguni no Kami God of Aguni
1921 山鴫 YamaShigi A snipe
秋山 Akiyama Autumn Mountain
上海遊記 Shanhai Yuki A report on the journey of Shanghai
1922 藪の中 Yabu no Naka In a Grove, also In a Bamboo Grove
將軍 Shogun The general
トロッコ Torokko A Lorry
1923 保吉の手帳から Yasukichi no Techou kara From Yasukichi's notebook
1924 一塊の土 Ikkai no Tsuchi A clod of earth
1925 大導寺信輔の半生 Daidoji Shinsuke no Hansei Daidoji Shinsuke: The Early Years
侏儒の言葉 Shuju no Kotoba Aphorisms by a pygmy
1926 點鬼簿 Tenkibo Death Register
1927 玄鶴山房 Genkaku Sanbō Genkaku's room
河童 Kappa Kappa
文蕓的な、餘りに文蕓的な Bungeiteki na, amarini Bungeiteki na Literary, All-Too-Literary
齒車 Haguruma Spinning Gears
或阿呆の一生 Aru Ahō no Isshō Fool's Life
或舊友へ送る手記 Aru Kyūyū he Okuru Shuki A Note to a Certain Old Friend
西方の人 Saihō no Hito The Man of the West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