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 人物列錶
孫堅 Sun Jian(孫吳)孫策 Sun Ce(孫吳)孫權 Sun Quan(孫吳)
孫亮 Sun Liang(孫吳)孫休 Sun Xiu(孫吳)孫和 Sun He(孫吳)
孫皓 Sun Hao(孫吳)支謙 Zhi Qian(孫吳)竺律炎 Zhu Yan Law(孫吳)
康僧會 Kang Senghui(孫吳)維衹難 vighna(孫吳)周瑜 Zhou Yu(孫吳)
孫策
孫吳  (175年200年)
姓:
名:
字: 伯符
網筆號: 長沙桓王
籍貫: 吳郡富春
開端終結
在位200年

  孫策(175-200),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漢族。孫堅之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豪強,漢末群雄之一。綽號“小霸王”。孫權稱帝後,追謚他為長沙桓王。
  配偶:大喬
  摯友:周瑜
  親屬:孫堅,吳國太,孫羌,孫靜,吳景,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孫尚香,孫賁,孫暠,孫瑜,孫皎,孫奐,孫謙。
  子女:陸孫氏(陸遜妻) 顧孫氏(顧雍子顧邵妻)朱孫氏(朱治子朱紀妻) 孫紹
  孫子:孫奉
  外孫:陸抗
  ●┣━━━━━┳━━━━━━━━━━━━━━━━━━━━━━━━━━━━━━━━━━━━━━━┓孫羌 孫堅 孫靜 ●┣━━┓ ┣━━━┳━━━━━━━━━━━━━━━━━━━━━━━━━━┳━━┓--┓ ┣━━━━━┳━━┳━━┳━━┓ ┣━━┓孫賁 孫輔 孫策 ①孫權 孫翊 孫匡 孫朗 ● 孫瑜 孫皎 孫奐 孫謙 ● 孫河 ┃ ┣━━┳━━━┳━━━━━┳━━┳━━━┳━━━┓ ┃ ┣━━┓ ┃ ┃ 孫紹 孫登 孫慮 孫和 孫覇 孫奮 ③孫休 ②孫亮 ● ● ● 孫韶 孫桓 ┃ ┃ ┣━━┓ ┃ ┃ ┃ ┃ 孫奉 孫英 ④孫皓 孫謙 孫壱 孫秀 孫綝 孫峻
  孫策是孫堅長子,孫堅娶錢塘吳姓女子為妻,生有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堅長年徵戰,將傢眷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孫策十餘歲時,已廣交朋友,頗有名聲。
  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英達夙成。因而壽春一見,便推誠相待,結為好友。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以便往來,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無。
  
  成長經歷
  孫策乃吳氏所出,孫堅長子也。在東漢末期的動亂年代裏,作為地方將官的孫堅,往往是常年徵戰在沙場上,而撫養、教育兒女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吳夫人的身上。而吳夫人教育兒女也很有辦法,總是寬容、誘導,諄諄教誨,讓兒女自己領悟,明辨是非,於是孫策、孫權兄弟禮賢下士,尊重人才,二人依次接手父親基業,最終把吳國推嚮最高峰,和蜀,魏呈鼎足之勢。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孫堅戰死,享年三十七歲。孫策當時虛歲十八,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於麯阿縣(今江蘇丹陽縣)。事畢,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為父報仇。
  孫策的為人開朗、直率、大度,善於聽取部屬的意見,很會用人,說話又有幽默感,因此贏得了士人、百姓的擁戴,士民都願意為他拼命效忠。
  名士張紘因喪母,時居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孫策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紛,英雄豪傑,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裏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江蘇吳縣)、會稽(浙江紹興),報仇雪恥,做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張紘推托:“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有服在身,對您的事,實難幫忙。”
  孫策進一步請求:“您的大名,遐邇皆知。四方之人,嚮往仰慕。今天的事,我的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决。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嚮得伸,血仇得報,决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說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着忠壯之氣,深受感動,終於對孫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年西周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衹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職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麽,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恥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輔漢室,所建的功業,絶不會下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亂多難,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當南渡,我將與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鼓蕩難平:“一言為定!我馬上開始行動!我有老母弱弟,不便同行,現在都托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
  孫策馬上趕赴壽春,去見袁術。他流着眼淚對袁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袁術聆其語言,察其舉止,知道他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自己又心有不甘。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孫策便接了自己的母親,帶着汝南人呂範和同宗孫河,到了丹陽麯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孫策便召募到兵勇數百人。但是不幸遭到涇縣大帥祖郎的襲擊,差一點丟了性命。
  
  孫策衹好又去見袁術。袁術這纔將孫堅舊部一千多人交還孫策統領。從此,孫策漸漸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了人們的註意。
  漢朝廷太傅馬日碑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徵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袁術的大將橋蕤、張勳也都愛慕孫策的風采。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常嘆息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孫策一騎兵,犯罪後為逃避責罰,逃進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裏面。孫策派人追捕,直入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當場斬首。事情結束後,孫策纔去拜見袁術,說明情況,嚮他道歉。袁術說:“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這件事,進一步提高了孫策的聲譽,軍中對孫策也更加敬畏。
  袁術為人反復,往往言而無信,起初他許諾任用孫策為九江太守,不久,卻改用丹陽人陳紀。後來,袁術攻打徐州,嚮廬江(治舒縣,即今安徽廬江西南)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正巧孫策以前曾去拜訪陸康,陸康衹讓主薄接待,自己不出來相見,為此,孫策懷恨在心。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並且又許願說:“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孫策奉命出擊,拿下廬江。袁術居然又出爾反爾,任用他的老部下劉勳當了廬江太守。對袁術,孫策一次比一次感到失望。此前,漢獻帝派劉繇擔任揚州刺史,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已被袁術占領,劉繇便在孫策的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的協助下南渡長江,在麯阿設立了州治。這次孫策攻打廬江,劉繇憂心忡忡,因為他知道,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擔心他們與袁術、孫策聯手吞併自己,於是就用武力逼趕他們,吳景和孫賁衹好退居歷陽(今安徽和縣)。劉繇派樊能、於麋駐紮在橫江郡,讓張英駐紮在當利口,來與袁術對抗。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雙方對峙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結果。
  丹陽尉朱治過去曾任孫堅的校尉,他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就勸孫策趁機收取江東。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孫策對袁術說:“我傢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徵伐橫江。橫江攻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袁術明知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占據麯阿,王朗占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麽作為,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孫策遂率父親舊部和數百門客東進。
  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孫策的隊伍不斷擴大,到歷陽時,已至到五、六千人。當時,周瑜的叔父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帶兵迎接孫策並贊助軍糧。孫策大喜,對周瑜說:“有了你的支持,大事一定成功。”於是,孫策立即率部渡江(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進擊橫江、當利,相繼攻剋,樊能、張英敗走。接着,孫策連續出擊,“所嚮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孫策攻打劉繇的牛渚營,奪得倉庫中所有糧食和兵器戰具。
  當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都依附劉繇,奉他為盟主,薛禮占據秣陵城,笮融駐紮在縣南。孫策首先攻打笮融,斬殺五萬多人,笮融膽裂,緊閉營門,不敢妄動。孫策則揮師攻打薛禮,薛禮突圍逃走。這時樊能、於麋等人,又糾集兵士來奪牛諸。孫策立即回軍,打敗他們,俘獲萬餘人。然後重新進攻笮融:戰鬥中,孫策腿部中箭,不能乘馬,部下擡他回營療傷。有人對笮融說:“孫郎被箭射死了!”當時,孫策年輕,雖有官位名號,但人們都叫他“孫郎”。笮融聞孫策死訊,大喜,派將士與孫策部隊對壘。孫策先派幾百兵馬挑戰誘敵,而在後面設好伏兵。敵兵出擊,孫策部假作潰敗,引敵進入包圍圈中,然後一聲號令,伏兵盡起,斬首一千多敵人。孫策乘勝進攻笮融營地,並命手下將士高聲喊話:“孫郎如何?”聲撼敵營,地動山搖,嚇得不少敵兵連夜奔逃。笮融見孫策還在,越發警惕小心,深溝高壘,嚴加守備。
  孫策見笮融負險固守,一時難以攻剋,便引兵南嚮,先在梅陵(今安徽南陵縣)擊敗劉繇別將,接着轉兵攻剋湖孰(今江蘇江寧縣南湖熟鎮)、江乘(今江蘇句容縣北)。然後,整頓部隊,到麯阿攻打劉繇。
  劉繇與孫策交戰,兵敗,逃往丹徒(今江蘇鎮江市),孫策入據麯阿(參見麯阿之戰),時為興平二年。
  一開始,百姓們聽到孫郎兵到,都膽戰心驚,魂消魄散,避之不迭,官長們也往往丟棄城池,竄伏草莽之中。後來,人們漸漸發現,孫策大軍所到之處,軍士們嚴遵將令,不敢擄掠百姓,雞犬菜茹,秋毫無犯。於是,百姓十分喜悅,爭着用牛、酒犒勞部隊。
  孫策勞賜將士,發佈文告,曉諭下屬各縣:“劉繇、笮融的鄉人和部下來投降的,一無所問;願意從軍的,可以從軍,並免除全家賦稅徭役;如果不願從軍,絶不勉強!”
  文告發佈後,來歸附者由四面八方雲集風涌,不長時間,就招得士兵兩萬多,徵集馬匹一千多。袁術在壽春,知孫策大勝,上表奏請孫策為殄寇將軍。孫策威震江東。
  不久,劉繇又放棄丹徒西逃,孫策遂東進奪取吳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孫策引兵渡過浙江,直逼會稽。會稽功曹虞翻勸太守王朗暫避孫策的鋒芒,王朗不聽,發在固陵(浙江蕭山縣西)阻擊孫策。孫策幾次從水上發動進攻,均未能奏效。
  孫策的叔父孫靜獻策,建議聲東擊西,從查瀆進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孫策依計。於是,夜裏一面到處點燃火把,迷惑、牽製正面之敵,一面分出兵馬悄悄從查瀆出擊。王朗出於意外,大驚,派周昕率兵倉猝迎戰,孫策斬殺周昕,長驅直人。王朗敗潰,帶虞翻乘船逃到東洽。孫策鼓勇追擊,王朗,虞翻投降。
  
  孫策平定江東,任命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自己兼任會稽太守,仍以虞翻為功曹。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夏,曹操派議朗王浦攜帶漢獻帝的詔書給孫策,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為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並命他與呂布、陳瑀等一起討伐袁術。孫策覺得自己統領兵馬,騎都尉的職務有點低,想得到將軍,的封號以自重。派人嚮王浦微露其意。王浦當即以皇帝的名義宣佈孫策權代明漢將軍。
  當時,陳瑀軍駐海西(今江蘇東海),孫策按詔書要求,整頓士馬,要去與呂布、陳瑀會面,謀劃軍機,參同形勢。但他率軍走到錢塘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原來陳瑀要乘機奪取孫策的地盤。他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個印信給各地散寇及諸險縣大帥,讓他們作內應,等孫策的部隊一開走,馬上攻取他的郡縣。孫策發現這一陰謀,大怒,派呂範、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陳瑀逃奔袁紹。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孫策派張結嚮漢廷貢獻方物,曹操安此孫策,與之結納,上表奏準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這時,袁術任命周瑜為居巢長,魯肅為東郡長,但二人知袁術難成大器,相繼棄官渡江來依從孫策。
  同年十二月,因為孫策不支持袁術稱帝,袁術便拉攏流竄到安徽的祖郎,讓他鼓動山越共同對付孫策。而太史慈也占據涇縣,自稱丹陽太守,阻遏孫策西進。當時,宣城以東均已歸孫策所有,衹有涇縣以西未附。孫策要開拓豫章,西徵黃祖,必須先拔掉這兩根釘子。於是,他先進擊陵陽(今安徽青陽縣東南),擒獲祖郎,又進擊勇裏(今安徽涇縣西北),擒獲太史慈。
  不久,劉繇在豫章病死,部衆欲推戴華歆為主,華歆固辭。孫策派太史慈去探看消息。太史慈歸來,孫策更堅定了吞併豫章的决心。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正準備與曹操、董承、劉璋並力討伐袁術、劉表,軍隊已經整裝待發,袁術病死。
  袁術的長史楊弘、大將軍陸勉欲率部投奔孫策,不料被廬江太守劉勳截擊,全體被俘。而袁術的堂弟袁胤、女婿黃猗等人,也懾於曹操的威力,不敢守衛壽春,擡着袁術的棺木,帶領袁術的傢小和部麯男女,到皖城投奔劉勳。劉勳的兵力驟然大增,但糧草不繼。劉勳便派堂弟劉偕嚮豫章太守華歆藉糧,華歆也正缺糧,衹好派人領着劉偕到海昏(今江西奉新縣西)、上繚(今江西永修縣),嚮劉繇的舊部告藉三萬斛。劉偕去了一個多月,纔藉得兩千斛,於是報告劉勳,並讓劉勳領兵前來攻襲。
  當時劉勳兵力太強,孫策想藉機剪除他,也寫信來,勸劉勳攻襲海昏、上繚。信中,孫策屈己下人,說:“上繚地方十分富饒,希望您能興兵討伐,我願出兵做您的外援。”
  劉勳决定攻取上繚。他悄悄率軍經過彭澤,來到海昏地方。當地守將堅壁清野,留下一座空城,劉勳一無所獲。
  當時,孫策引兵西徵黃祖,正走到石城(今安徽貴池縣西),聽說劉勳已到海昏,立即讓孫賁、孫輔率領人馬駐在彭澤,準備攔擊劉勳,自己則與周瑜率兵兩萬進襲劉勳的大本營皖城,一舉攻剋,俘虜三萬多人。於是,任命李術為廬江太守,撥給他三千人馬保守皖城,其餘人衆,全部移往吳地。
  劉勳聞訊大驚,星夜回軍彭澤,孫賁、孫輔出兵截殺,劉勳大敗,逃往流沂(今湖北鄂城),嚮黃祖求救。黃祖派他的兒子黃射率水軍五千人來援,孫策揮師進攻,劉勳敗逃,投奔曹操,黃射也逃跑了。孫策又得到劉勳兩千多兵士和一千多艘戰船。於是,乘勝進攻黃祖。
  十二月八日,孫策進至沙羨(今湖北嘉魚縣北)。劉表派侄兒劉虎和南陽人韓唏帶領長矛隊五千人趕來支援黃祖。十一日,孫策率周瑜、呂蒙、程普、孫權、韓當、黃蓋等將領同時並進,與敵大戰,黃祖幾乎全軍覆沒,韓唏戰死,黃祖脫身逃走,士卒溺死者達萬人,孫策繳獲戰船六千艘。
  在給漢朝廷的表章中,孫策描寫此役說:“(臣)身跨馬纔樂陣,手擊急鼓,以齊戰勢。吏士奮激,踴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塹,迅疾若飛。火飛上風,兵激煙下,弓弩齊發,流矢雨集。”可謂驚心動魄。
  孫策一鼓作氣,東進豫章,駐軍椒丘(江西新建縣北),對虞翻說:“華歆名聞於世,但絶非我的對手。如果不早歸附,將來金鼓一震,戰局一開,傷害侵凌,在所不免。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說給他聽。”虞翻領命進城,見到華歆,陳明利害,華歆舉城投降。
  孫策從豫章郡中分出一部分,設立廬陵郡,任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而留周瑜鎮守巴丘。
  
  孫策還先後擊破鄒倫、錢銅、王晟、嚴白虎等部,於是,疆宇平定。
  曹操聞孫策平定江南,嘆息說:“猘兒難與爭鋒也!”於是,把從弟曹仁的女兒許配孫策的弟弟孫匡,又讓兒子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並以禮徵召孫權、孫翊,命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權為茂纔。
  但孫策的性格也有剛毅、倔強的一面,這又很象他的父親孫堅,存在着缺陷,有時處理事務顯得輕率、急躁,而一旦發起脾氣來,則是不計後果,固執而犟強,聽不進不同的意見。
  據《三國志》註引《會稽典錄》記載:會稽郡的功曹魏騰,字周林,是個性格直率、剛毅不阿的人,辦事堅持原則,决不會以長官的意志行事。有一次,魏騰違背了孫策的意旨,激怒了孫策。孫策為此火冒三丈,大發雷霆,决意要殺死魏騰。下屬們見孫策發怒,都非常害怕,不敢去勸說,又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解救魏騰。吳夫人知道後,就站在了水井邊要跳井自殺,侍從報告了孫策,孫策急忙前來看望母親。這時吳夫人倚扶着井沿對兒子說:“你剛剛立足江南,好不容易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很多事務尚在草創之中,根基還沒有穩固。當務之急是要禮賢下士,捨棄他們的過錯,表彰他們的功勞,這樣人們纔會來投奔你。魏騰功曹辦事遵守法度,盡職盡責,你今天要是殺了他,那麽明天大傢就會背離你而去。我不忍心看到你大禍臨頭,還是先投井自殺了省心。”孫策聽了母親的訴說,心中大為震驚,馬上省悟了過來,領會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於是立刻釋放了魏騰。
  魏姓傢族是會稽郡的望族之一,他們在會稽郡乃至江東地區都有較大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孫策剛剛據有江東,處於開基創業之時,根基還沒有穩固,勢力還沒有壯大,會稽郡以及江東的一些大族,有的還處於敵對頑抗的狀態,沒有完全歸順;有的還處在徘徊觀望之中。孫氏要想立足江東,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纔是永久之計。對於魏騰的處置,孫策在發怒時殺了他,在那個動亂的時代,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但其影響則會是很大的,它會影響到一些大族的歸順去就,甚至激起更堅决的抵抗。孫夫人能清醒地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以及它所産生的負面影響,並能及時地現身說教,義釋魏騰,這對穩定江東的民心有很重大的影響。
  附:吳夫人夢懷日月,而生孫策孫權的故事
  據《搜神記》載
  孫堅夫人吳氏,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策。及權在孕,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曰:“昔妊策,夢月入我懷,今也又夢日入我懷,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
  (又見《本平御覽》三百七六引《吳錄》,亦見《藝文類聚》十二)
  
  歷史評價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孫策為人,美姿顔,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從某種程度上說,孫策能夠占據江東,跟他禮賢下士,善於用人大有關係。通過幾件事,可以看出孫策的這一特點。
  袁術:袁術見孫策少年英雄,嘆息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一是重用舊臣,任人不疑。
  孫策微時,衹有呂範、孫河二人經常跟從,危難不避。孫策待呂範如親戚一樣,往往帶他一起升堂見母,飲宴歡敘。孫策入據麯阿,增兵到兩萬多人,把呂範部下的兵士也增到兩千多,有一天,呂範一面陪孫策下棋,一面對他說:“您的事業越來越大,士兵也越來越多,而各種綱紀尚不完備。我願暫為都督,幫助將軍做好這些事情。”
  孫策說:“您是著名士大夫,手下擁有不少兵將,且在疆場上已立大功,哪能委屈您管這些軍中瑣細事務呢?”
  呂範說:“我捨棄鄉土,跟您到處奔波,並非求取妻子兒女榮華富貴,我是想經時濟世,做出一番大事業來。你我二人,譬猶同舟涉海,如一事不妥,雙方都受損失。我這也是替自己考慮,不光是為您着想。”
  孫策聽了,衹是笑,不說話。
  呂範當即告別出來,脫掉外衣,換上騎兵將領的衣服,於提馬鞭來到孫策閣門,自稱兼任都督之職。孫策就給他兵符,讓他執掌軍中諸務。呂範加意留心,整頓綱紀。軍中肅睦,威禁人行。
  孫策任命張紘為正議校尉,張昭為長史,他們二人,一人居守,一人從徵,出謀劃策,言聽計從。孫策以師友之禮對待張昭。文武之事,都由張昭主理。張昭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書信,信中,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他,對他大加贊美。張昭感到進退兩難。孫策知道後,卻非常高興。他說:“從前管仲治理齊國,人們開口‘仲父’,閉口‘仲父’,而齊桓公成了霸主的第一位。現在張昭賢能,人們開口、閉口,褒揚誇奬,而我能重用他,這功名還不是歸我嗎?”
  二是不計前嫌,重用祖郎、太史慈等降將。
  孫策當年到麯阿募兵,好不容易纔招到數百人。但被涇縣大帥祖郎襲擊,人馬散盡,本人也險些丟了性命。後來,孫策占據江東,袁術派人送給祖郎印綬,讓他聯絡山越,對付孫策。孫策率兵親往徵討,在陵陽縣擒獲祖郎。祖郎惶懼,孫策安慰他說:“當年你襲擊我,刀都砍在我的馬鞍上了。如今我創軍立事,拋棄舊怨,對天下人都一樣,不但你一人。你不要害怕。”祖郎叩頭稱謝。孫策任命他為部下賊曹。
  太史慈當年曾在神亭與孫策搏戰。後來,也被孫策擒獲。孫策解其束縛,拉着他的手問:“寧識神亭時邪?若卿爾時得我雲何?”太史慈坦言:“末可量也。”孫策大笑:“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說完,立即任命他為門下曹。回軍時,孫策命祖郎、太史慈為前導,軍中引以為榮。後來,孫策還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撫劉繇部下,對太史慈深信不疑。事俱在太史慈傳中。
  三是撫視孤寡,不欺弱者。
  孫策攻剋皖城,袁術妻兒老小寄住在此,均被俘獲。孫策對他們體恤撫慰,下令不得侵擾。後來收復豫章,又收拾安排劉繇的喪事,且很好地看顧他的傢屬。天下士大夫因此對孫策大加稱譽。
  孫策這樣做,當然是出於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的需要,而且以不影響他的功業為前提。有兩件事,可以說明。
  一次,會稽郡屬員魏騰違背了孫策的意旨,孫策執意要殺掉他。衆人一再勸阻,孫策衹是不聽。這時,吳太夫人站在井邊對他說:“你剛剛立足江南,諸事尚在草創,尚未穩固。應該優待、禮遇賢能之人,捨棄他們的過錯,表彰他們的功勞。魏騰循例盡職,你卻要殺他,這樣一來,明天大傢都會背叛你。我不忍心見你自罹禍難,還是先投井自殺了省心。”孫策大驚、頓悟,馬上放了魏騰。
  有位叫高岱的名士,隱居在余姚地方。孫策讓陸昭去請他,自己虛心等待。聽說高岱精通《左傳》,孫策也預先玩讀,想跟高岱講論一番。
  有人乘機離間二人。先對孫策說:“高岱認為您英武有餘,文采不足,您跟他講《左傳》,他如果回答說不懂,便是他瞧不起您了!”孫策暗記在心。
  那人又對高岱說:“孫策為人,最不喜別人超過自己。他如果問你《左傳》的事,你就說不知道,這纔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講論辯難,可就危險了!”高岱信以為真。
  孫策和高岱見了面。孫策果然說起《左傳》,高岱連連回答不知道,不懂得。孫策發怒,以為高岱依恃才能,輕慢自己,把他關了起來。
  聽說高岱被囚禁,他的朋友和當時好多人都在露天靜坐,請求孫策釋放他。孫策本無殺高岱之意,但登上高樓,看見幾裏地遠近,坐滿了請願之人。孫策討厭高岱能得衆人之心,下令殺了他。
  儘管發生了這樣的事,但我們仍認為,禮賢下士,敬重人才是孫策一生待人接物的主流。而這也確實在客觀上使江東人才濟濟,為孫權建立吳國奠定了基礎。
  廣陵太守陳登駐在射陽。孫策西徵黃祖,陳登暗中派遣間諜,拿着印綬給嚴白虎的餘黨,想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孫策。孫策回師,攻打陳登,軍隊暫駐丹徒,等待後繼糧草。
  孫策喜歡輕裝簡從,出外遊獵。對此,虞翻不放心,早就進行過勸諫。虞翻說:“您輕出微行,搞得侍從官員來不及整頓服裝預為警備,士卒們也常以此為苦。作為一軍統帥,自己不莊重就不會有威嚴。白竜變化成魚,豫且就可以射他的眼睛;白蛇自己放縱閑行,劉邦就可以殺他。希望你稍加註意纔好!”
  孫策知道虞翻說得對,但仍然不能改掉這習慣。
  四是興王伐夷,橫掃江東。
  孫策與其父不同,不但有其父的勇,更有謀,在政見上有遠慮,非鼠目寸光的楚霸王可比。
  此時袁術在淮南稱帝。孫策果斷地斷絶了與袁術的關係,聯合曹操討伐袁術成功。建安元年,部將朱治驅走吳郡太守許貢,許貢投奔吳郡豪帥嚴白虎。孫策手下諸將主張先擊破嚴白虎。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策遂引兵東渡錢塘江,進擊會稽太守王朗,消除嚴白虎的羽翼。王朗出戰失利後拒城固守,孫策攻城不下,當晚調整布署,以空營,溝火連遍固陵南道,造成增兵強攻的假象,連夜起精銳直撲查瀆、高屯,當晚攻取,斬殺周昕,獲全部糧餉軍械,第二天回師攻孤城,王朗棄城逃往東治,直至被擒。孫策旋即引師全殲無所依托的嚴白虎,同年派呂範擊破海西陳禹(陳登兄),得淮南地。
  據《江表傳》(裴鬆之引註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記載,孫策認為騎都尉一職甚輕,難以掌管州郡,漢帝遣議郎王誧
  拜孫策為“明漢將軍”,策被詔敕,與司空曹操、衛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並力討袁術、劉表。可見孫策當初地位。
  五是調虎離山,上兵伐謀。
  建安三年,曹操畏其善於用兵,曰:“獅兒,謂難與爭鋒。”故表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曹彰娶策從兄孫賁女,以暫保無後顧之憂。
  而此時孫策也抓住北方暫無威脅的戰機,連續發動對袁術殘部,劉表部的徵討。在得知劉勳嚮上繚太守藉糧不得情況後,孫策遣使卑辭厚禮,致書,請其合攻上繚,自己願為後支援。劉勳果真上當,親自率軍遠襲上繚。孫策便悄悄溯江而上。到達石城時,派遣孫賁等率領八千人進據彭澤設伏,親自襲取皖城,俘獲劉勳妻子及部麯三萬人。劉勳聞訊率軍回救,行至彭澤,遭伏擊大敗,求救黃祖。孫策趁勢全殲來援的黃祖軍,攻下夏口,迫使他退守沙羨。
  取豫章郡時。太史慈已察明豫章太守華歆是個膽小怕死的人,孫策便親率大軍進逼椒丘,再派虞翻去勸說華歆,曉以利害。果然兵臨城下,華歆開城請降。
  六是知人善任,化敵為友。
  孫策不僅兵法卓越,而且胸懷寬廣,識人善用,並非三國演義中描寫濫殺豪傑之人。祖郎曾襲擊募兵的孫策,差點使其喪命。後又挑動山越,共圖孫策。孫策西討祖郎禽於陵陽,即以郎為門下賊曹。擒太史慈後,即署慈為門下督。當策引軍還時,太史慈與祖郎都在前導引,均引以為榮。
  劉繇在豫章病故時,留下部麯萬餘人。孫策命太史慈前往安撫,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還”。策曰:“子義捨我,當復從誰!”餞送昌門,把腕別曰:“何時能還?”答曰:“不過六十日”。慈行,議者猶言遣之非計。策曰:“太史子義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其心秉道義,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諸君勿憂也。”太史慈果如期而返。此事被傳為美談。
  孫策用兵如神,似飄逸蕭灑的快劍,當覺察利刃至時,已見血封喉。古人贊曰:“運籌如虎踞,决策似鷹揚。威振三江靖,名聞四海香。”
  
  孫策之死
  時孫策已盡得江東,聞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欲率軍渡江北襲許昌。曹軍皆驚,唯郭嘉說:“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
  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衆,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後果為郭嘉言中。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孫策又出去打獵。他騎的是上等精駿寶馬,馳驅逐鹿,跟從的人絶對趕不上。正當他快如疾風地奔馳時,突然從草叢中躍出三人,彎弓搭箭,嚮他射來。孫策倉猝間,不及躲避,面頰中箭。這時,後面的扈從騎兵已經趕到,將三個人殺死。
  原來,孫策曾殺死吳郡太守許貢。《江表傳》記載,許貢上表給漢帝,說孫策驍勇,應該召回京師,控製使用,免生後患。此表被孫策的密探獲得,孫策便責備許貢,並下令將其絞死。許貢死後,其門客潛藏在民間,尋機為他報仇,這次終於得手。
  孫策中箭,創痛甚劇。自知不久於人世,便請來張昭等人,托以後事。他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接着,叫來孫權,給他佩上印綬,說:“舉江東之衆,决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三國志·吳書·孫討逆傳》)。
  當天夜裏,孫策去世,時年二十六歲。
  關於孫策之死,說法紛紜。裴鬆之《三國志註》引《吳歷》記載,孫策受傷,醫生告訴他,說這傷可治,但應好好養護,一百天不能有劇烈活動。孫策拿過鏡子自照面目,對左右說:“臉成了這個樣子,還能建功立業嗎?”奮起虎威,推幾大吼,傷口都裂開了。當夜死去。《搜神記》則說孫策死於於吉為祟:孫策殺死於吉,此後,每一獨坐,都感到於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惱火。這次調治箭傷剛有起色,引鏡自照,又見於吉立在鏡中,回頭看,不見於吉,如是再三。孫策摔破鏡子,奮力大吼,傷口崩裂而死。
  《吳歷》所記,可備一說;《搜神記》則純是小說傢造作虛幻之言。
  孫權稱帝,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他僅用了幾年時間,便開拓出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招攬了大批人才,為日後東吳開國奠定了紮實的根基。確實是難得的人物。但他有時過於輕率武斷,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讓人嘆惋。
  
  孫策傳
  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嚮之。堅薨,還葬麯阿。已乃渡江居江都。
  徐州牧陶謙深忌策。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麯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麯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關東,在壽春以禮闢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喬蕤、張勳皆傾心敬焉。術常嘆曰:“ 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策騎士有罪,逃入術營,隱於內廄。策指使人就斬之,訖,詣術謝。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由是軍中益畏憚之。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楊陳紀。後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康不與,術大怒。策昔曾詣康,康不見,使主簿接之。策常銜恨。術遣策攻康,謂曰:“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術復用其故吏劉勳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
  壽春,術已據之,繇乃渡江治麯阿。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揚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賁退捨歷陽。繇遣樊能、於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術。術自用故吏琅邪惠衢為揚州刺史,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剋。策乃說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術表策為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比至歷陽,衆五六千。策母先自麯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鬥,所嚮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策為人,美姿顔,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吳人嚴白虎等衆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會稽。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盡更置長吏,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揚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鬆、陳端等,為謀主。
  時袁術僭號,策以書責而絶之。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後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勳等將其衆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勳要擊,悉虜之,收其珍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勳好盟。勳新得術衆,時豫章上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策勸勳攻取之。勳既行,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勳衆盡降,勳獨與麾下數百人自歸曹公。是時袁紹方強,而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闢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纔。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安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衆,决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權稱尊號,追謚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評曰:“孫堅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緻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祟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流傳野史
  1.十歲能托千斤。
  2.傳說十四歲時縱馬過烏江霸王亭,亭柱崩裂,柱中是一支一百二十一斤的鐵戈。
  3.陽人之戰時押運兵糧由廬江至孫堅軍中,路遇華雄夜襲孫堅,將華雄連人帶馬挑起,斬首挂於鐵車。
  4.虎牢關前,用手戟射下呂布的騎都尉大旗。
  5.曾嚮虞翻學習日行八百裏之術。
  6.死後魂歸東海修行,化為駕青竜而飛的神將。
<< 前一君主: 始祖 武烈皇帝 孫堅孫吳孫策
(?~200年)
後一君主 >>: 太祖 大皇帝 孫權
    

評論 (0)